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闲谈集句联

时间:2023/11/9 作者: 对联 热度: 15284
●易念祖

  

  安徽马鞍山太白楼有一联:

  举杯邀明月;

  放眼看青山。

  这是一处纪念李白的建筑,上联用李白《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诗意,下联用白居易《洛阳有愚叟》:『放眼看青山,任头生白发』句,『青山』一指山整体的颜色,又指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曾筑室于此,故青山亦为谢公山、 谢家青山。谢朓诗作颇为李白所推许,也爱上了谢家青山。『放眼看青山』更表示白居易对李白的深切怀念。 此集联选取两位诗人的单句置于太白楼,它的思想感情表达得更完美、更丰富。

  在杭州西湖畔岳飞墓附近,有一座苏小小的墓,有人题联一副:

  桃花流水窅然去;

  油壁香车不再逢。

  苏小小何许人也? 她是六朝时南齐的一名歌妓,家住钱塘(今杭州)常坐油壁车(油漆涂饰的车子)幽会情人,她很重才,

  忠于爱情,最后以情死,写她的诗已收入《乐府诗集》里。 『桃花流水窅然去』见李

  白《山中问答》。 窅然: 远去貌。 貌似桃花的苏小小已远去了;下联出自晏殊《寓意》『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此联题在一个歌妓的墓前,切合她的生活经历,集句联之魅力无穷也。

  有人为杭州西湖藕香居茶室题一联:

  欲把西湖比西子;

  从来佳茗似佳人。

  全联集苏轼句。 上联出自《饮湖上初晴后雨》:『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下联出自《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 『戏作小诗君一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苏轼是一位极擅长借比喻刻画事物的高手。 上联以西子喻景,下联以佳人喻茶,在诗人眼里,西子佳茗就是令人倾慕的尤物。制联者精心挑选苏学士的两句名作,来为茶室作渲染,入座者饱了眼福和口福,识文者又品佳联和妙句,可谓赏心悦目,气韵天然。

  北宋文学家石曼卿有一副自题联,联曰:

  天若有情天亦老;

  月如无恨月常圆。

  上联出自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衰兰一语以写情为主,这里用衰老映衬金铜仙人的愁,也是作者仕途无望,被迫离开长安的凄楚写照,假若苍天有情的话,也同样会衰老,人更不须说。 据说李贺写了『天若有情』后,想找一个好的对句而不可得,到了北宋时代,石曼卿一次中秋赏月,看天上皎皎明月,清光万里,想到,如果月亮天天这样圆该多好? 即兴吟出下联『月如无恨月常圆』。 天然妙合,可谓『看似寻常最奇崛』,得来全不费工夫。

  雁门关在今山西雁门山上,长城要塞之一,唐于山顶置关。 这里有一副集句联:

  莫愁前路无知己;

  西出阳关多故人。

  上联用高适《别董大》中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诗句气氛热烈。 下联出自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未生搬硬套王维原作。 而是将『无故人』改成了『多故人』,这样一来,『西出阳关无故人』与『天下谁人不识君』的矛盾迎刃而解,内容上达到了和谐的统一,『无』、『多』对应处,格律问题也解决了,低落消沉的情调被高昂乐观的气氛所取代。 一字之更,尽显其妙(王维原作在诗里也是佳句)。

  南昌滕王阁上有清人李春园一联:

  我辈复登临,目极湖山千里而外;

  奇文共欣赏,人在水天一色之中。

  上联两个分句分别集了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首》颔联: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句; 第二分句截取了韩愈《新修滕王阁记》: 『令修于庭户数日之间,而人自得于湖山千里之外。 』『目极』写的是远景,千里之外,寥阔江天,湖光山色,烟波浩渺,滕阁高峻雄峙,何妨览胜登临!

  下联首句出自陶渊明《移居二首》:『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这里的『奇文』当指王勃序;下句即从王序中『秋水共长天一色』脱化而来,全联与序中意境吻合,情意相切,集文句与集律句宽严相济。

  愿得此身长报国;

  每逢佳节倍思亲。

  一九八三年,中央电视台、中华书局和共青团北京市委联合举办第二届迎春征联活动中有一出下联征上联者,下联谓『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唐代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名句,从出句的意义看,我们的海外侨胞和港澳台的父老兄弟,于传统节日思念祖国的亲人,要求上联的对句必须注意内容的思想性,要与出句相合,应征者的对句是唐人戴叔伦的七绝《塞上曲· 二》『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先入玉门关』,此联作为春联,且有很强的时代特色与爱国主义精神,折桂当然无疑。有趣的是用『愿得此身长报国』对『每逢佳节倍思亲』者,在那次征联中有四十七人之多,这在中国征联史上也算一奇迹。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