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则徐(一七八五——一八五零),字元抚, 号少穆, 晚号俟村老人。 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林幼承家教,聪颖过人。十四岁中秀才,嘉庆十六年(一八一一)举进士,进翰林院,历任江苏巡察使、湖广总督、陕甘总督。道光十七年(一八三七)以钦差大臣身份前往广东查禁鸦片,力主禁烟,在虎门当众销毁鸦片两百多万斤。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高举反帝旗帜的先行者,鸦片战争抵抗派的主要代表并领导人民坚决抗击英国侵略军。清王朝投降派得势时,林则徐遭到陷害,被革职充军新疆伊犁。著有《云左山房诗文钞》《使滇吟草》等。 《林
则徐书法集》是近代联墨双馨的瑰宝。 兹撷取其联语数则,与同好分享。
葆真胜蓄三年艾;
无欲方成九转丹。
葆真: 也作【保真】,保全本性。 语出《庄子· 田方子》:【其为人也真,人貌而天虚,缘而葆真,清而容物。 】句意是: 他的为人十分真朴, 相貌跟普通人一样而内心谦虚,因而保全固有的真性,清清白白,度量大, 能容人。
三年艾:语出《孟子· 离娄上》:【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苟为不蓄,终身不得。】句意是:今天这些希望统一天下的人,譬如一个人害了七年的病,要寻求三年的陈艾来医治,如果平常不积蓄,生命终止都得不到。针灸用艾草治病,以收藏多年干透的艾草效果最好。故【三年艾】后来也用来比喻办事必须早作准备,未雨绸缪。
九转丹: 即【九转金丹】的省语。 语出《抱朴子· 金丹》道家烧炼丹以九转为贵。转,循环变化之意。 譬如把丹砂烧成水银,烧炼时间愈久,则转数愈多,效能也愈高。
出句谓一个人的本性率真, 胜过多年的深谙世故者。对句谓人无贪欲,如服下久炼的【九转丹】,于治心病效能特别好。 联语说一个人保持本性, 里表一致, 真诚待人,不作套语,不填公式,一以贯之,如同蓄艾防病; 去掉贪欲,则胜服灵丹妙药。 此联匠心独运,妙用典故,有【化腐朽为神奇】之功。为人胸无城府真性情,无欲则刚不阿私,彰显了自己的性格。
三爻钦易韦编古;
百岁娱亲彩服荣。
三: 多次。
爻:《周易》中组成卦的长短符号。【—】阳爻,【--】阴爻。
钦: 钦佩,恭敬佩服。
韦: 牛皮。 韦编,用皮绳连缀着竹简。《史记· 孔子世家》载: 孔子晚年很爱读《易》,翻来覆去地读,使贯穿《周易》竹简的皮条断了好几回。后人用【韦编三绝】形容读书勤奋,治学严谨。
古: 根底深厚。百岁: 指高龄。荣: 开花,这里作【开心】解。
上联谓孔子钦仰《易》, 反复熟读《易》。 好书不厌百回读,精读是读书的一种方法, 唯其精, 才能记得牢。 下联出自《二十四孝》中的第七则故事《戏彩娱亲》。 它讲老莱子奉养二亲的孝行。 老人虽年近七十,但在父母面前不言老。他穿着色彩斑斓的衣服, 扮作婴儿在双亲面前手舞足蹈,假装跌倒,像小孩一样啼哭起来,以此来取悦双亲。让高龄的父母开开心心,希望父母看到当年自己童孩时,那种父子间、母子间【是哭是笑都是爱】的情景,使父母之心永葆青春,永远年轻。 片辞数语,著墨无多,而用典述事,丰富了联语的内涵。 勤攻苦读和奉养双亲, 林则徐以为是生活中的两件大事。
竹露煎茶,松风挥麈;
桐云读画,蕉雨谈诗。
麈[zhǔ]: 兽名,俗称【四不像】(角类鹿, 蹄类牛, 尾类驴, 颈背类骆驼)。 古以驼鹿尾为拂尘,因称拂尘为麈尾,或省称麈。白居易《斋居偶作》诗: 【老翁持麈尾,坐拂半张床。 】
桐: 乃同音借对,本字是【彤】。 彤云,彩云。 看天上云彩,千变万化。
上比意为用竹叶上的露水煎茶, 借松风挥松针如同麈尾拂尘埃。 【露】与【风】取其自然物象,用今天的话来说: 无污染,过低碳的生活。生活在大自然中,是多么惬意爽神啊! 下比意为看天上云彩变幻如同观赏一幅幅画。【桐】与上比【竹】成对,同属草木类,工对;雨敲芭蕉,水滴断续,或疾速,或低昂,或急促,或舒缓,听雨声仿佛在娓娓谈诗。 这种向往自然,融入自然,回归自然,是作者追求的生活图景。 记慨言志,含蕴丰富。 意境空灵超脱,如宋黄庭坚《濂
溪诗序》所说: 【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全无半点俗尘。 上下比各自两个分句成当句对,增添感人的艺术效果。
随分各勤身内事;
得闲还读济时书。
济时: 救世。 语出《国语· 周语中》:【宽所以保本也,肃所以济时也。】句意是:
宽厚可得民心,是用来保住根基的;严整是用来救世、及时成就事业的。
出句写勤政。忠于职守,做好本职份内的事;对句写读书。闲时还得阅读有关国计民生的书。郑板桥有联语:【官到闲时更读书。 】一个有政绩的官员,总是一面守职办事,尽忠报国; 一面手不释卷,注重提高学养。细读联语,我们仿佛看到了林则徐严以律己的形象。 实际上是【夫子自道】。
为李纲祠撰联:
进退一身关庙社;
英灵千古镇湖山。
李纲:(一零八三︱一一四零)宋邵武人,字伯纪,徽宗政和二年进士。 宣和间为太常少卿,金人南下,因刺臂血上疏,请徽宗禅位太子以号天下。官至宰相,反对宋与金媾和,力主抗金,反对迁都。《宋史· 李纲列传》记载: 【负天下之望,以一身用舍为社稷生民安危。 】他率兵收复失地,然为投降派排挤,被贬谪。
出句谓李纲的生死关系到国家安危;对句谓入庙觉得李纲身后英灵仍在保卫镇守山河。 这与李清照《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有异曲同工之妙。联语不以成败论英雄。 对李纲的尽忠报国精神推崇备至。他活的时候是诤诤忠臣,英武有威; 死后化为英灵,【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浩气长存,保卫湖山,留名千古,这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又略胜一筹了!
师友肯临容膝地;
儿孙莫负等身书。
容膝: 形容居处极其狭小, 仅能容双膝。 陶潜《归去来辞》:【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句意是: 倚凭南窗寄托傲世的情怀,环视小屋也容易使人心绪安宁。
出句言师友不嫌地方小,而光临寒舍,儿孙就要亲师取友。 对句言儿孙要珍惜藏书丰富的学习环境,不要有书不读,辜负藏书的好意。 把书当作人来倾诉了, 拟人手法, 感人真切。
大乐正教崇四术;
太史公言成一家。
乐正: 指大乐正,周乐官名,掌太学,为乐官之长。
四术: 出自《礼记· 王制》【乐正崇四术,立四教。 】四术、四教皆谓《诗》《书》《礼》《乐》。 句意: 乐正提倡四种学术,设四门课程,即依照先王流传下来的《诗》《书》《礼》《乐》来造就人才。
太史公: 汉司马谈为太史令,子迁继之,皆称太史公。
一家:即一家之言,指有独特见解、自成一家的学说或论著。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意思是: 也想用来弄清天象和人事的关系, 通晓从古到今的变化,而成为一家之言。
上联褒扬乐官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业品行。既教书,又育人。读的是传统的经典,学的古时的《礼》。下联称赞太史公的《史记》是一家之言,警示著书立说要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卓越见识。
璠玙所生见三采;
凤皇之音中六钧。
璠玙: 也作【玙璠】,美玉。 比喻美德或品德高洁的人。曹植《赠徐干》诗:【亮怀玙璠美,积久德愈宣。】句意:的确怀抱美玉般的品德, 积时逾久名声逾是传远。亮, 的确; 怀,抱。
生: 通【性】,天性,资质,名词,与下联【音】名词对品。
采: 色彩,三采,多种颜色。 璠玙不局限于三种色彩。 如【唐三彩】,除了白色外,还有浅黄、赭黄、浅绿、深绿、蓝色、也有少量茄紫色。
皇: 鸟, 后作【凰】。
六钧: 古代以十二管确定乐音的高低,由低至高的顺序是:黄钟、大吕、太簇、夹钟、 姑冼[xiǎn]、 中吕、 蕤[ruí]宾、林钟、夷则、 南吕、 无射[yì]、 应钟。 其中奇数为阳类,称六律;偶数为阴类,称六吕。钧,古代重量单位,这里引申为乐调。六钧,即乐调【六律】、【六吕】。
上联谓美德高洁的人, 如同美玉的天性闪耀着多种光彩。下联谓凤凰的鸣叫,声音美妙,和于乐调的【律】、【吕】。 联语赞誉追求美德,崇尚自然,欣赏天生之美。
林则徐人格高尚,知识广博,学养深厚,联语用典尤多。所谓典故,即联语中引用的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句。洞悉典故的来龙去脉,显然是理解联语的关键。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