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至19日,中国楹联学会、山西省楹联艺术家协会、中共运城市委宣传部,以及中国楹联学会对联文化研究院、运城市文学艺术家联合会、运城市文化局、运城市楹联学会、河津市龙门村、河津市楹联学会等单位在山西省河津市龙门村举办第十七届中国(运城)楹联论坛暨楹联流派与楹联文化传承发展——兼论河东流派研讨会。
联卷河东一片红
2017年11月16日晚,暮色苍茫中,迎着初冬轻薄的寒风,全国各地的联家们来到了河津市,这里是山西母亲河拥抱中华母亲河的地方,这里是中华史圣司马迁、孔子高足卜子夏、唐朝大将薛仁贵、初唐四杰之首王勃的故乡,这里流传着大禹治水、鱼跃龙门的美丽传说,传诵着相敬如宾、西河设教的动人故事。踏上这片文化、历史与美景深度交融的土地,文人墨客们早已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当晚便挥毫泼墨,直抒胸臆了。17日上午,走进龙门村会议中心。主席台上大红的会标醒目而热烈,会场四壁张贴着红红的贺联,其中进门处的贺联最为耀眼:
年逢一七,日逢一七,会逢一七,大楹联要起;
水汇两行,文汇两行,梦汇两行,新时代领航。
布满暗红色花朵的纱帘将户外风光朦胧透视,联家们陆续步入会场,每一张桌子上都摆放了名签,大家对号入座,170余人济济一堂,整个会场安静有序,热烈喜庆,暖意融融而不失高雅氛围。
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叶子彤主持会议,中共运城市委常委、河津市委书记鞠振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中共运城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卫武康,党的十九大代表、中共龙门村党委书记、龙门集团董事长原贵生分别致辞。
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刘太品宣读学会文件,授予运城市“中国楹联河东流派传承基地”称号;授予河津市龙门村为“中国小康楹联文化名村”,授予运城市绛县、平陆县、芮城县为“中国楹联文化县”,授予绛县第一实验小学、平陆县圣人涧小学、平陆县西街小学、平陆县直初中为“中国楹联教育基地”称号。授予何沁学、毛建民、常荣华、荆齐美四个家庭为“楹联文明家庭”。
在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中,“中国楹联文化县(市)”在运城市13个县市区全覆盖,运城市楹联学会名誉会长81岁的岳民立先生指着会场上的运城市地图,激动地说:运城市楹联学会经过18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实现了“联卷河东一片红”!此时岳老眼中饱含泪水。山西省楹联艺术家协会主席孙满仓幽默地说:龙门是我们晋南千万学子心中的圣地,年少时,我一直想骑自行车来龙门朝拜,以实现鲤鱼跳龙门、更上层楼的人生梦想,但由于交通不便一直没有如愿,如今人生向晚之际,来到龙门,对我个人来说想跳也跳不到哪里去了,但我希望我们的楹联事业能够再上层楼,繁荣发展。中国楹联学会会长蒋有泉先生说:运城市是中国最佳楹联文化城市,运城市的楹联文化工作是我国楹联界的一面旗帜,目前正在探索的楹联流派的形成发展也很有意义。我们应坚信楹联文化的作用,在楹联传承弘扬上做出更大更新的的贡献。
和而不同一堂聚
大会开幕式结束后,即进入论坛阶段。本次论坛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57位作者的学术论文,经主办单位组织有关专家审议,从中遴选出37篇优秀论文汇集成册。论文作者山西杨振生、岳民立、文振西,湖南欧阳飞跃、周永红、陈宏伟、安徽汪星群、巩行远、河南杨旭、天津王文荣、海南周继荪、江苏江海、胡永平、何国衡、陕西严海燕、曾正社、辽宁王新波、广西罗陆艺、湖北郑泽宇、贵州肖长林等在论坛上发言。他们分别围绕中国楹联的发展历程和趋向,深入研究楹联向主流文化融合发展的思路;或依据楹联文化所具备的时代性、大众性、实用性、文学性,论述楹联文化传承发展的重大现实意义;或结合当今楹联文化发展的形势、任务与社会责任,重点阐述楹联文化发展与时代的关系、继承传统与创新发展的关系,以及楹联创作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等;或围绕中国楹联发展史与楹联文体的本质属性,以河东流派,或某一地区、某一楹联创作群体为研究对象,探究流派形成的基因、条件、特点、风格,及其在楹联文化发展中的历史地位与影响等,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论点鲜明,内容详实,畅所欲言,求同存异,在深层次、多维度探讨的基础上,就“楹联流派”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发表了看法。
对于“河东流派”有赞成的,有反对的,有主动加入的,有不屑为伍的,会场上有掌声、笑声,更有哽咽的哭声和感动的泪水。“岳民立精神”、“运城现象”震撼着每个联人的心,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君子风范在此精彩呈现。
天下联人一家亲
11月18日,联人们赴龙门、禹门口、中华母圣后土祠采风,每到一处,站在五千年文化的源头,凝视挺拔俊秀的山峰、惊涛拍岸的浊浪,苍茫厚重的黄土,无不感慨万千,争相合影留念。孙满仓主席和岳民立会长的一段对话,让人倍感亲切:“其实开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相聚,天下联人一家亲,大家就像亲戚一样,隔一段时间互相走动一下,主场不同,你来我家,我来你家。增进感情,也增进了文化自信。”
联人聚会,流淌的是情感的温度。每次用餐、出行前,运城楹联学会副会长许丰庆都要叮嘱座位:“注意,4号桌子很重要,照顾好王庆新和王文荣.....”北京王庆新是坐着轮椅来开会的,他不仅腿不好,耳朵也不行了。整个论坛他一直在认真听,但啥也听不到,于是即兴赋诗一首:“花甲骤然耳失聪,嗡嗡作响似蝉鸣。听音无准看姿势,观色只凭辨口型。未识何言皆是是,难明甚事总行行。荣辱曲直无经意,杂乱不掺腹内情。”天津王文荣的视力很差,看不清手机屏幕,微信由老伴操作,别人热情地加微信,她只能频频打电话遥控老伴。
河东楹联网的荆齐美原本是个残疾人,卧床九年,运城楹联学会号召联人为其捐款做了手术,如今他不仅站起来了,还跑前跑后服务大会,并在微信群进行实时报道。摄影师荆富强端着沉重的专业相机,爬高下低,抓拍每一个精彩瞬间,及时发到微信群。没有来开会的联人通过微信群即能感受到现场热烈的气氛。94岁的老联家赵云峰先生兴奋不已:“捧着手机全程收看,好像我也参会一样!真高兴!”
2014年运城楹联学会提出“河东流派”后,陕西严海燕教授《也谈当下“对联流派”》的文章一经发表即引起震动,运城学会组织会员学习此文,并深入探讨交流。岳民立多次真诚邀请严海燕到运城考察,这次严海燕终于来了,这位文章如投枪匕首一般的“横渠书生”,原来是一介文弱书生。在了解了“岳民立精神”和“运城现象”后,严教授说:“我深受感动,但对于河东流派我还保留自己的看法,不过我会重新思考这个问题。无论会上会下,都能看到岳老拉着严教授亲切交谈的身影。
虽然此次论坛收获了不同的声音,但81岁的岳帅很开心,在龙门村为大会准备的晚会上,岳帅讲了原创版万荣笑话,并唱了一首1958年的老歌《电灯照亮社员家》“日落西山下,月空出彩霞,金星千万颗,落到社员的家。合作社修了水电站,电灯照耀到社员的家……!”
论坛结束了,19日清晨,联人们拉着行李挥手依依惜别时,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叶子彤先生优雅的声音回荡在耳边:
十月金秋我们相聚在龙门,十月金秋是丰收的季节,今年的十月金秋更加绚烂夺目,我们迎来了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举国上下沉浸在伟大祖国迈入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喜悦之中,我们这次会议在这样的氛围下召开具有更加深刻的意义,诚如现场的楹联:
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五千年国梦重兴禹甸;
天给力,地给力,人给力,
十九大雄风再跃龙门!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