噩耗初闻天落泪;
联旗遽降地飞哀。
孟会长因病辞世,噩耗传来,三门峡楹联界同仁莫不心情沉重同感伤悲。十余年来,孟会长夙兴夜寐不懈余力地无私奉献,致力于中国楹联文化繁荣发展,支持三门峡楹联事业发扬光大,关心《中华楹联报》茁壮成长,其音容笑貌、谆谆教诲至今仍萦绕耳畔、历历在目,令人割之不断,挥之不去。孟会长溘然长逝,不仅是中国楹联界的巨大损失,也给朝夕相处的联界朋友,带来无限的遗憾和悲怆。
能与孟会长相识,得益于2006年以我个人名义举办的留聚”嵌名联征集活动。那时初涉联坛不久,作为新兵几经辗转,经朋友介绍联系上了孟会长,得知我的本意,孟会长很快就题写了“联因特色留香久;人以高怀聚墨多”嵌名联赐教。拿到联稿,不仅为联界旗手的撰联技艺所折服,更为军中宿将平易近人的高风亮节所感动。随后,借到北京出差的机会,我专程拜访了孟会长。第一次在中国楹联学会见到孟会长,他立即放下手头工作,走上前来握手寒暄亲切问候,招呼我坐定,不仅认真听取了三门峡市楹联文化发展状况,而且就创建中国楹联文化城市、发展楹联文化事业,与我进行了真诚深入的交谈,给予了许多建设性的指导意见。虽然第一次见面距今已经8年之久,但孟会长睿智的谈吐,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态度、谈笑风生的举止,依然深深地铭刻在了我的脑海中。2007年,我在北京大学举办楹联书法合璧展,百忙中的孟会长带领中国楹联学会及相关领导,亲临现场给予指导,开幕式讲话中孟会长对这次展览,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和高度的赞扬,感激之情无以言表。诸如此类的事情,在我同孟会长的交往中多之又多不胜枚举。后来的日子里,孟会长又通过给我的作品集作序、题写书名、书写诗词楹联书法作品、参加有关活动、出席开幕式等各种方式,对我的楹联艺术生涯给予了莫大的支持,对我在楹联道路上的成长,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孟会长不仅关注我个人的成长进步,对三门峡楹联文化事业发展,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此时此刻,我们追思同孟会长的故交往事深情厚谊,正是对孟会长最好的怀念和告慰。2006年三门峡成立楹联学会甫初,我们以廉兴联、以联促廉的做法引起了孟会长的高度关注,9月30日,孟会长率队到三门峡调研,高屋建瓴地肯定了我们以楹联为载体,以廉政为内核,紧紧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探索和发展一条楹联发展之路。孟会长的教诲极大地推动了三门峡楹联文化发展进程,随后举办的几届全国廉政楹联大奖赛,三门峡一步一个新台阶,一届一个制高点,声势不断扩大,影响日益广泛。2012年举办的第四届全国廉政诗词楹联大赛,甚至得到河南省纪委领导的高度赞扬和大力支持,省纪委尹晋华书记亲自为大赛作品集《清风雅韵》提笔作序,盛赞廉政楹联活动是三门峡廉政建设的点睛之笔。回想孟会长生前提出的围绕党和政府发展楹联文化的理念,为三门峡楹联文化事业振兴奠定了强大的理论基础,也是三门峡楹联事业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2009年5月,三门峡荣膺中国楹联文化城市,孟会长在六代会召开前夕亲自莅临三门峡授牌并在授牌仪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授牌当天晚上乘飞机赶到南昌参加第二天召开的六代会,为楹联事业的发展是马不停蹄。孟会长在与时任三门峡市委书记,现任河南省人大副主任李文慧交谈时,对党委、政府支持楹联文化,楹联学会围绕政府中心工作搞创作、抓服务,深入地交换意见,促成了三门峡将发展楹联文化纳入地方文化建设体系、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专门拿出财力对楹联文化给予支持,实现了这一楹联人又一个梦想。时任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春为三门峡市荣膺“中国楹联文化城市”,专门向三门峡市委、市政府发来贺信表示热烈祝贺,这一点也让孟会长赶到欣慰,他曾高兴地说,我们楹联人楹联事感动了省委书记,不容易,在全国是首例,我要改写六代会的工作报告,加上这一盛事。这一浓笔重彩,将永远载入三门峡楹联文化发展史册,让三门峡楹联人始终铭记。
《中华楹联报》的成长发展,更离不开孟繁锦会长的关心和支持。2010年10月,《大河楹联报》更名为《中华楹联报》,虽然说我们热情似火干劲十足,然而接下来的道路如何走,发展脉络却并不是十分清晰。就在报纸发展处于最重要的转折时期,孟会长挺身而出,帮我们周密规划理清思路,并挥毫为我们题写报头,让编辑部同仁欢欣鼓舞。他亲切地告诉我,更名后的《中华楹联报》要站位全国谋发展,下活楹联、诗词、书法等姊妹艺术,协作发展一盘棋。紧接着他亲自打电话帮助我们扩大稿源渠道,对重要稿件审查把关;邀请我们派记者参加中联会重要活动,以全程网络直播中联会活动扩大报纸影响;对于我们未能派员参加的楹联活动,让人第一时间把中联会通稿发过来;为《中华楹联报》发展摇旗呐喊擂鼓助威。在全国楹联刊物宣传出版座谈会,及中国楹联学会年度总结表彰会上,多次点名表扬《中华楹联报》,授予《中华楹联报》全国优秀楹联报刊称号,并以中国楹联学会指导单位名义,促使《中华楹联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中华楹联发展承担更大责任。正是因为有了孟会长的鼎力支持、无私帮助,2012年《中华楹联报》进入楹联界主流媒体之列。可以说如果没有孟会长的支持,就没有《中华楹联报》的美好今天,也没有全国楹联刊物的百花争艳、百舸争流。
“山河掩色花飞泪,恸哭已悲十里城”。孟会长虽然故去,但其精神永垂不朽。孟会长德艺双馨的品德、求真务实的作风、无私奉献的精神,将永远激励鼓舞我们不断前行,为中华楹联事业繁荣发展,奉献我们的绵薄之力。
心潮起伏,哀痛难息。且以挽联一副作结:
领军十稔,大业方兴,豪气
正浓,忽闻驾鹤悲声起;载誉千秋,丰碑长驻,联坛
永记,同继遗风壮志酬。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