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也说“感动中国”

时间:2023/11/9 作者: 对联 热度: 11693
●傅海青

  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总能以人性之美的绽放,震撼民众的心灵。而细品其感人之处,却无外乎是警察精心办案、教师保护学生、医生服务患者、子女孝敬父母之类,当属从业或做人的本份。想来,可能是物欲横流之中,蒙在人们心灵的“PM2.5”太多了,才使这些忠信孝悌的现实表现,显得稀缺而珍贵。

  相比较而言,在“无利可图”的楹联界,反倒有数不清的热心人,除了从业和做人外,更以一种甘愿倾尽所有的付出、为群体而奉献的激情,使我们这个文化部落,处处奔涌着爱的暖流!

  大家知道,联界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天津现象”与“河东经验”。可是谁知道?天津楹联的领军人物陈伟明,在所创办的文化企业如日中天之时,只因受前辈所托,让他“招呼着点儿,别让天津联坛太冷落”,便毅然放下自己的事业,将其资产、智慧、才

  华,全部倾注到“天津楹

  联”的振兴之中。他有一个座右铭,就是“做事,认真做就好了,不要在意自己是做善事。在意了,就不善了!”靠着不事声张的“认真做”,他将天津的楹联事业搞得风生水起。

  “河东经验”的擎旗人岳民立,退休后每天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找市委、跑单位、进校园,将楹联活动由民间爱好,转变为政府行为,开创了楹联文化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还有千万个“小人物”,把楹联艺术当成生命的一部分,经年累月、相伴前行。像山西省闻喜县楹联学会北原分会的老会长韩俊秀,一生痴爱楹联。临终前,未给儿女们交代后事,却把几位副会长叫到身边交代联事,并用手指,在手心写下人生中的最后一副对联。没有双臂、酷爱诗联的广东恩平农民谢润保老师,从2009年1月为本刊“找错”。每期杂志出版前,他都带着头套,像啄木鸟一样,将小样的错字、病句,在电脑上“啄”出来!几年来,经他“啄”过的文稿就达10万余字,确保了本刊的质量。湖南邵东县77岁高龄的刘治平老师,不仅开办诗联班义务授联,还自费替学员邮寄投稿,如师如父;四川省通江县泥溪乡街道84岁的刘曙光老人,每月组织联友学习诗联,并拿出微薄的养老金,设奖激励大家学习;江苏泗洪县朱湖镇退休教师裴尧辅,自费买教材、订杂志供学生学习诗联,还自费办起图书阅览室,12年如一日对外免费开放;湖南省隆回县荷田乡退休教师欧阳任南,在85岁高龄还定期进校园为师生讲授对联课,并帮学校创办了对联刊物,辅导学生创作。

  他们,只是楹联艺术群体的几帧写照。他们,不为稻梁谋,不因俗风染,在岁月的风来雨去中,甘苦自受,冷暖自知,倾其所有,其乐无穷,将我们民族的文化血脉,点点滴滴,不断传承。

  他们,不足以感动你我、感动中国么?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