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黄石港前风 绿珠江上月——关于绝对续对的一组通信

时间:2023/11/9 作者: 对联 热度: 11285
1996年第6期《对联》,张德成先生《释众难常续绝句 勃文兴每拈妙联》一文,其中的“黄石港前风”对“绿珠江上月”被评为“绝联有偶,工稳贴切,珠联璧合”,引来一些不同的声音。

  

  《对联》杂志社编辑,您们好!

  读1996年第6期《对联》,张德成先生《释众难常续绝句勃文兴每拈妙联》一文,其中的“黄石港前风”对“绿珠江上月”被评为“绝联有偶,工稳贴切,珠联璧合”,我不敢苟同。

  不错,“黄石港前风”对“绿珠江上月”在人名对人名,地名对地名,景对景方面是成功的,且对仗工稳,但窃以为对此古传绝联,不能只是“黄石港前的风”对“绿珠江上的月”,若这样,哪会“致使千万精诗善对的文魁才子束手”?俞老更不会“发出‘绿珠江上月’即幸有偶,当亦在五百年之后矣”的感叹。

  我以为“绿珠江上月”的高妙之处不仅是“江上月”正好形容“绿珠”这位美女的形象;而且有绿色的珍珠宝,在月光照耀下与江上月交相辉映之绝妙意境。“珠”和“月”还有光华皎美的相似之处。概括以上三点,“绿珠”无论理解成“物”(珠)还是“人”(美女)都好像“江上月”。而“黄石”好像“港前风”就不妥了。

  我查阅《辞海》的“紫玉”条,根据其中的紫玉为一年轻女子名和李白、陈旅的诗:“胡床紫玉笛,却坐青云叫”,“仙女乘鸾吹紫玉”。我以“紫玉笛中仙”试对,不知可否?

  齐白石是近代著名画家,几十年或上百年后,“齐白石”或“白石画”将会出现在那时的《辞海》上,那么“白石画中人”就可以对“绿珠江上月”了。

  俞老的“当亦在五百年之后矣”的论点,我猜想,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带有颜色的新的专有名称将会不断出现,到那时新的妙对也就随之产生。

  由此,我有一出句“白石画中山”(征上联)求偶,画既可作名词,也可作动词,若作动词,内含近代史上两位名人——齐白石和孙中山。

  上述不知妥当否?恳请联家高手雅正。指教。

  祝

  楹联事业兴旺发达

  王德忠敬上

  1997年3月5日

  4月8日我接到马萧萧先生的回信后,按他信中的指点,在分省地图上仔细寻找有关地名,终于在湖南省京广线上最南端找到了“白石渡”镇,4月10日一早我就向《对联》杂志社追补发去了一个电报:白石渡中帆(云),白石渡于湖南省南部。

  王德忠

  

  德忠先生:

  我非常赞同您的意见,已将您的信转《对联》编辑部,建议将您的信全文发表在杂志上。

  您对“绿珠江上月”的评析非常精到。两个对句,自然比“黄石”对句丰富好多,但仔细推敲起来,仍略有不足。绿珠 绿珠江 江上月

  珠——月(绿珠江上的月,自然也是绿色的)

  紫玉 紫玉笛 笛中仙

  玉——仙?

  白石

  石——人?

  在这个层次上,不如珠——月。

  另外,若能找出人名地名相含的词来,自然比一般名词为更切。不知您以为如何?望常赐教。

  教安

  马萧萧

  德忠、释勃二位先生:

  你们二位的信我先后都收到,我不是法官,对于笔墨官司,我没有资格作任何裁决。我只能作为一个热爱对联的朋友,对于"绿珠江上月"的对法,在你们二位的启发下,与你们二位交换一点意见。

  首先,我觉得,学术探讨,尽须心平气和、友好相处、共同探讨,不必动肝火。

  绿珠江上月。

  大家都有这样一个共识:

  ①绿珠——绿色的珠子——(又是)人名。

  ②绿珠江——水名,地方名。

  ③月——自然物名。

  ④江上月——包括天上的和水中的月。

  全句的意思是:

  ①绿珠江上的月亮。(这个完整的景色,很优美)

  ②绿珠(物)——江上月(物)(还有水中月影)二者互似

  ③绿珠(女人)也似江上月(那样美,明媚)

  首先我要承认,你们两位的对句,都是下了功夫的,不容易的。如果把你们的对句,用这两个三重意义来分析、对比,就可以看出,都有不足。(我不一一举析了,多自冷静分析一下,既可看出)也就是说,你们之间互相指出对方对句的不足,都是存在的。而自己讲解自己对句的长处,自然都有道理,却也有一些牵强的成分。没有绿珠——月那么明朗易理解。(要加许多解释,别人才能理解)概括说来,白石、黄石、紫玉作为人物与下半句相比,都能讲出个道理,但作为物,石——人、石——风、玉——仙,这样一比,要讲个道理,就费劲了。(珠——月,是很自然的)再者,作为完整的景色,富于诗意的意境来欣赏,你们的对句也都逊色。是否如此?

  

  或许我曾称道过哪位同志的对句。“珠联璧合”也好,“天衣无缝”也好,也只是一种友好的、尊重的表示。(因为我自己对不出来)不宜作为权威性的裁判、结论对待,也毫无偏袒某人之意。自我冷静对待吧!

  只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如果还要继续辩论下去,我退出你们的争论圈。

  谨候吟礼

  马萧萧

  1997年6月13日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