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乡间面食

时间:2023/11/9 作者: 湖海·文学版 热度: 22175
余显斌

  1

  小村的山门不宽,地土狭窄,因此,种地的时候,村民们见缝插针。后来,我走遍各处,看到很多地空中,艾蒿一片,草长莺飞,很可惜。这,在小村是绝不会出现的。

  小村人种地,即使是几锄土,也要种上庄稼。有时,看到一片荒草,就用石头一围,倒上几筐土,耙平,就是一片地。

  这样的地种上玉米,撒上芝麻,有的竟然用一根竹子打通节,引上一股活水,就成为一片水田,栽上秧,映着一片月光,引来几声蛙声。

  秋季时,田地里大多种上麦子,一块块麦苗,大小不一,高低点缀着,就成为小村的一种特有的画面。

  我走在远方,常常会回望故乡,记忆中,常常会看到这样的麦地,我的心就饱满着,就湿漉漉的,就有一种麦香在鼻尖缭绕着,也在记忆里缭绕着,伴着炊烟,伴着童谣。

  这是小村的味道,是故乡的味道,也是童年的味道。

  这种味道,让人一旦想起,就有一种想要流泪的感受。有人说,“雨后青山,是泪洗过的良心”,泪洗过的良心,是最为洁净的,最为纯粹的。

  2

  麥子磨面,在小村,在我小时,很多时候用的是水磨。一个村子,总会出现一座磨坊,就建在山嘴有水的地方,一条水渠,引一股活水,白白亮亮地流淌着,日里夜里,冲击着扇叶,带动着水轮,带动着水磨,吱呀吱呀地响着,白白的面就流淌出来。

  我童年的美好滋味,也就随着流淌出来。

  在小村,用麦面做食物,人们多爱做锅盔。

  做锅盔,叫烙锅盔,因为锅盔就是烙的啊,将面粉和了,揉,使劲地揉,揉醒了,然后用擀面棍擀成盆口大、一指厚的饼状,放在锅里,用小火烙着,烙得外焦内黄了,散发着一阵阵的香味了,才拿起来,掰一块,咬上一口,一嘴的香味。

  吃锅盔,可白口吃。最好的吃法,应当配上一碗酱。酱不要干,得稀点。夏秋的时候,可以将青辣椒切成细丝,放在酱中煮了,又香又辣,蘸着锅盔吃,很好。

  娘做的锅盔,比村里其她人做得都要厚,有三指厚,吃的时候,锅盔一层一层的,就如揭纸张一样。村里的女子,还有小媳妇,都找娘学。娘就笑着教着,小村人有了什么特长,就互相学着,没有保留绝技的想法。娘做锅盔的方法并不复杂,开始和面时少和一点儿,和稀一点儿,然后在案板上揉着,揉一会儿,加一把面;再揉一会儿,再加一把面,如此反复,烙出的锅盔就是一层层的。后来听人说千层饼,我一直没有吃过,不知是不是如娘烙的那样。

  娘烙锅盔,总要多做一些,吃剩的收起来。第二天,我上学的时候,娘就会在我的书包中放上一块。我跑得很远了,娘仍在喊:“别吃独食,也给别的学生吃点儿。”我远远答应着:“嗷,知道了——”我声音的尾音在山拐弯处还没有消失,童年就已经走远了,我也长大了,走向山外,走向遥远的城市。

  只有娘住在小村里,住在山里,伴着麦香,日日思念着我。

  锅盔外,娘也爱蒸蒸馍。

  后来,看到有人蒸包子,竟然放肥肉,就那样切丁,伴着豆腐丁,包进包子里,一个个吃得吧唧吧唧的,很有味儿。这样的包子,和小村的蒸馍简直是难以相比的。小村人蒸馍,爱用槐花做馅儿。每次想到小村面食,想到蒸馍,我就想到槐花,就有一种想法,觉得槐花天生就是为了做馅儿出现的。

  真的是这样的,绝非夸张。

  小村满山槐树,春来一片碧色,到了花开的时候,一片雪色罩着小村,正是一片香雪海。小村女人就拿着篮子去摘槐花,摘的是含苞未放的:开了的不行,香气都散了。槐花采摘回来,用开水一捞,阴干,白的如雪,清香缭绕,晒干装起来。到了要蒸馍的时候,就拿了槐花,用水一泡一炒,再放点干萝卜丝,或者豆腐丁,包入蒸馍中。起笼后,拿出一个白白胖胖的蒸馍,嘘嘘地吹着气,用手一掰,一股香气就冒了出来,吃上一口,面香夹杂着槐花香,就在舌尖上缭绕着,久久不散。

  这食物很清淡,如唐朝的绝句。

  娘做的蒸馍很好吃,小村女人们做的蒸馍都很好。她们把食物做成了诗,可是,她们却不知道,始终长眉细目的,笑笑地忙碌着。

  槐花饺子的做法和槐花蒸馍一样,有童谣道:“干槐花,包饺子,我问我娘咋样吃。娘说女子好老实,一口一口咬着吃。”那时,我们吃着槐花蒸馍,或者饺子,有时唱着童谣,在娘的微笑里,在小村的场院里跑着叫着,多热闹啊。

  麦香还在,娘却老了。

  岁月依旧,小村也老了。

  3

  面条当然是小村的主食。小村人平均一天少不了一顿面条,不然,像是缺点啥似的。面条熟了,就有人用大碗捞上一碗面条,蹲在门前的台阶上扒拉着,呼啦呼啦吃着。看着小村人吃面条的样子,谁都会舌尖流出口水,都会觉得生活是滋味无穷的。

  很多人吃面条,爱用鸡蛋臊子。用筷子将面条捞起,放进碗中,然后浇上鸡蛋臊子,呼啦呼啦着吃起来。也有的用豆腐臊子,觉得就不错了。

  在小村,这些臊子不是最好的,最好的是油泼辣子。当然,纯油泼辣子也就那个样,不稀奇,稀奇的是加上一把小蒜。

  小蒜学名野蒜。

  草木和人一样,有小名,有学名,小名是在老家用的,叫着亲切;学名是闯世界用的,喊着庄重,但却冷冰冰的,没感情。

  小村的小蒜,漫山遍野都是的,到了小蒜长大的时候,村中一个个娃娃,都背着点篓——一种米升状的竹篓,上山去拔小蒜,雨后最好拔,抓住小蒜的根部,轻轻拔,轻轻拔,就将小蒜的蒜托拔出了。如果拔快了,会扯断的。小蒜洗了,切成三寸长段,和辣椒粉放在一只碗中。然后烧锅,红了,将油倒进去烧开,吱吱地冒泡,舀起来,倒入蒜和红辣椒粉中,吱地一声响,冒出一股气,带着一种辣子香味、香油香味,还有小蒜的香味,人就忍不住了,就阿嚏阿嚏地打起喷嚏来。

  下面条的时候,最好是长面条,最好宽一点儿,浇上小蒜油泼辣子,是小村特有的美味。

  面条用筷子捞,不要加面汤,否则,韵味全失——吃饭,有时吃的就是一种韵味——碗里面条差不多了,就将小蒜油泼辣子浇在面条上。外来的人以为,这样就可以了,被香气引诱得受不住了,就拿起筷子,呼啦呼啦地吃起来。这简直是暴殄天物。最正确的做法是,忍住吃的欲望,拿了筷子,在碗里搅拌起来,将油泼辣子,将小蒜,还有面条,充分地搅拌着。此时,热气夹杂着各种香气浮荡着,直冲鼻孔,人忍不住吞着口水。仍别吃,仍搅拌着,等到面条和辣子,和香油,和小蒜完全搅拌均匀了,香气扑鼻,口水在舌尖上打转,用筷子夹一根面条,放在嘴唇上,出溜一声,吸了进去。那个味道啊,麦香、香油香、小蒜的水木清华香,还有辣味,还有烫味,全在一张嘴里荡漾着。

  那不是吃饭,是在享受着生命的美。

  小村小蒜,八月最香,蒜托鼓鼓的,叶子也很肥,香味最为馥郁,做的油泼辣子,也是最有味道的,因此,小村有谚语:“八月小蒜,香死老汉。”这谚语有点不公平,为什么只说老人喜欢呢,其实谁不喜欢啊?就如我,每次想到小村,想到小村漫山遍野的小蒜,还有炊烟中散发着的小蒜香味,就忍不住舌尖带着口水了。

  可惜,十幾岁离开小村后,我就很少吃到小蒜了。

  4

  麦面可做锅溜子,将面和成稀糊状,放上葱段,或者小蒜段。锅中,烧了水,水不要满,半锅最好。等到稀糊搅拌得差不多了,贴着锅的上半部分一旋转,稀糊就如煎饼一样,就贴在锅上,差不多了,用锅铲铲入开水里,放上切段的白菜,就是一种美食。

  这样的美食,快捷,简单,也清淡。喝酒后,可以做一碗,一口气喝下,一脑门儿的汗水,酒意也就散了。秋冬早晨起来,天空一片晴朗,做上一碗锅溜子,蹲在自家门前,缩着脖子喝着,呼呼啦啦的一大碗,一身寒气消失,浑身舒暖,然后拿着锄头,唱着山歌到田里薅草,或者松土,都是很舒畅的。

  煎饼,有点如锅溜子,只是锅底没开水罢了。

  煎饼可以拿着白口吃,也可以用菜佐着吃。佐煎饼的菜肴,最好应该是腌韭菜。腌韭菜做法很简单,春天里,韭菜嫩得吹弹得破,用刀子割了:别用指甲掐,掐处发黑,不好生长。刀子割后相反,一夜时间,韭菜又长起来了,青嫩嫩的,挑着亮晶晶的露珠。

  割下的韭菜,清水洗后,切成三寸的段;有青辣椒的,切成丝,搅拌其中,然后将韭菜压入瓷坛中,是真的压,压瓷实了,否则会坏的。然后,封住坛口,半个月后,韭菜就腌好了,打开盖,一种韭菜的香味就冒出来了,捏一撮尝尝,有韭菜香味,有酸味,有辣味。吃煎饼的时候,将腌韭菜卷着吃,我一口气能吃六张煎饼。

  吃煎饼如果没有腌韭菜,是人生的一大憾事。同样的,有腌韭菜,如果没有煎饼,也是这样的。

  很多食物,都是地方美食,我有时想,别的地方为啥不效法这样的美食。长大后,坐在异地的饭馆,吃着别处的食物,我就想到小村,想到很多食物是不可移植的,一般情况下,有这样的材料,却缺乏那样的;有那样的,又少了这样的。即使食材都有了,可是,小村的风味呢,小村的习俗呢,还有当时一家人吃饭时其乐融融的情景呢。

  很多昔日的美食是不可复制的,食材不难找到,难以找到的是童年,是故乡的那一份遥远的记忆,还有娘的微笑。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