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辑·风 】之
读书生趣
读书是学习,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尤其是我们退了休的人,以书为伴,不仅使生活变得更加充实,而且还能平添很多乐趣。
我读书,趣在充实。一个人忙碌了大半辈子,退下来以后,有了那么多属于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如何安排?我选择了读书。过去在岗时,无法也不可能坐下来去系统地读书。即便在工作之余,读一些书,也只是大而化之,“干中学,学中干”,常常会捉襟见肘。
多少次的尴尬,在我心中凝积成了一种期盼,期盼有朝一日让我痛痛快快地读书。
当然,现在读书应该是有计划、有选择的。毕竟不是搞学问、搞研究的。我读书掌握住三条:一是选择一些适合自己读的书;二是每天读书一般三四个小时,多则不超过五个小时;三是书境与心境,什么时间读什么书,根据自己的心境和书缘而定。这样,读书的兴趣就会自然而生,成为一种内在的要求,就显得轻松、飘逸、有趣。
由此,使生活的内容变得丰富多彩,感到是那样的充实。
读书,是一个求知的过程,有时也会成为一个人的自我征求的过程。过来之人,已经历了许多,有时是企图通过书本,找到与自己某种观点、思想倾向的“共识”;有时与书中的人物默默地作情感上的交流,从而体味人生百味、世间永恒之美;有时则被读过的一些有力的文字、词句所震撼,不断反思,倾听自己心灵深处的诉说。但对这一切都应当超然处置。
读书,趣在键身。古人云:“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读书,可以陶冶情操,亲近自然,提高对人生意义的认识,还可以调节情绪,增加防病抗病的信心和能力。科学家确认“脑运动”能直接促进脑健康,通过脑协调与控制全身的功能,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但是,尽管如此,读书还是要把握有度。我把读书当作晨练有氧运动的继续,像是在打太极拳,总是控制在慢节奏上。读累了,以书为枕,助我南柯一梦,岂不是又添了一趣?
兔年的那些歌
记得第一个兔年春节的1951年,我刚6周岁。新中国建立不久,抗美援朝捷报频传,西藏即将和平解放,施光南的《歌唱祖国》成了母亲的摇篮曲,也是那时人们释放的一种激情。
1963年,第二个兔年春节,我初中毕业。国家刚刚告别了三年自然灾害困难时期,战胜天灾人祸,是反映那个时代的最强音,周恩来总理鼓励下,酝酿构思的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社员都是向阳花》《李双双小唱》等传唱于千家万户,很快在民间生根发芽。
到了1975年,第三个兔年春节,一首知青歌曲《南京之歌》,以口口相传的方式悄然传遍大江南北。京剧样板戏,李玉和的“雄心壮志冲云天”,杨子荣的“气冲霄汉”,阿庆嫂的“垒砌七星灶,铜壶煮三江”,以及“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等,深受群众喜爱,表达了那一代人的喜怒哀乐。
1987年,春节联欢晚会的第五个年头。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初见成效,深得民心。主宰这个时期的歌曲,有《在希望的田野上》《我的中国心》《万里长城永不倒》《血染的风采》等。内容内涵丰富,节奏从容明快,歌声细腻微妙,宽敞更嘹亮。
跨世纪的1999年,在构建“和谐社会”、强调“以人为本”的社会主旋律的影响下,年轻歌手陈红的一曲《常回家看看》,让电视机前的所有观众为之动容。在丰富的歌声海洋里《纤夫的爱》《弯弯的月亮》《心太软》等,引导着人们,把市场经济的快节奏转向人的情感、人性的温暖。将我们这个民族的优良传统“百事孝为先”,渲染得格外的酣畅淋漓。
2011兔年春晚,最牛的歌手,当属农民工组合“旭日阳刚”以289597票排名第一,获得铁定上“春晚”的资格。这是2011年“春晚”公开确定的第一个节目。评论说,粗粝沧桑的嗓音,“唱得中国泪流满面”,预示着当今“奋斗改变命运精神让人感动”的观点,折射出“有梦想才能改变现实”的理念。它展现了中国最真挚、最坦诚的灵魂。
我们这个民族缺不了歌声,我们正处在一个歌声如潮的时代。谁也没有办法否认这样的事实。
因为,歌声的力量,是无法比试的。正如著名作家王蒙在《歌声涌动六十年》中所描述的那样:“这歌声不是从喉咙,而是从心底的深处、含着泪、破涕为笑了才唱出来的……像浪涛、像春花、像倾盆大雨一样地到处汹涌澎湃。”
【 第二辑·景 】之
秋蝶纷飞
来到市区傍水的一处公园,一种不期而遇的美丽,使得我像孩子一样融入了这些小精灵之中。
曾听说,蝴蝶有“飞翔的花朵”之誉,一点不假。那美妙的身姿,在花朵绿叶间跃动,果然分不清哪是花,哪是蝶。那嫩绿的,停伫不动,与路边小草无异,不等你上前触碰,它会启动羽翼,迅捷地飞离;那几只金黄色的,扑动着美丽花纹的翅膀,又像瞬间次第绽放的一朵朵金色的小花;白色的小个子,黑底红花有两根飘带的大个子,仿佛有意作一种点缀,一会儿穿梭林木之间,一会儿又飞到草坪上集合,之后又领引着众蝶,轰涌飞向天空……那种自由自在地飞翔,怡然自得的表演,大自然的奇异景观,让我看得目瞪口呆。
回到居所,凝视窗外,那一刻,想到了我国当代词坛泰斗,想到了“乔老爷子”的《思念》:“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好像一只蝴蝶飞进我的窗口------”
一只蝴蝶飞进了乔老窗口,成为了他的思念,也勾起了太多人的遐想。当年,乔老坐客央视《艺术人生》主持人朱军再三追问,乔老据实相告,还真的有那么一只蝴蝶飞进了他的窗口,蝴蝶从楼下一片金黄色的花海中,飞进乔老六楼的卧室,在房间里盘旋,之后又原路返回归于来处。激发了乔老的灵感,信手写下那几句歌词。
《思念》隐喻了蝴蝶的一种凤凰般的涅槃。
由卵孵化成虫,再数次脱皮,静止成蛹,蛰伏一个寒冬,大自然出現了神奇……一只美丽的蝴蝶,破蛹而出,翩然飞翔于这个美好的时代。
幸福的滋味,在乔老眉宇间流淌。他说,他安于平凡。只有安于平凡,才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有所发现,生发出情感,从中提炼一种清奇之趣。
他说,人与各种生物共存,不仅仅是生态环境的需要;唯有言异物之烈,方可写出人性之悲。
才让他找到了渴望表达的那个动情的点儿。
红是红啊 绿是绿
老伴回无锡去参加一个同学聚会。当年一起“上山下乡”,四十以后又聚在一起,重逢的欢悦,激动热烈的场面,可想而知。
然而,老伴回来讲述此行的过程,偏偏对一场歌舞晚会,具体说是对其中的一个节目,给以了浓墨重彩。看她那个绘声绘色、眉飞色舞的样子,大有忍俊不禁的妙趣。
一个叫《红是红啊绿是绿》的音乐舞蹈。我思量着“红”与“绿”这样的主题,李清照的“绿肥红瘦”,生动传神,含蓄隽永,也只是一种哀叹和愁绪的表达;曹雪芹《红楼梦》的“怡红快绿”,说那个幽深庭院,红绿二色虽美,却是不知道如何爱怜;同样,朱自清《绿》的意境,季羡林《清溏荷韵》的吟唱,则是清新自然、如诗一样赏心悦目的审美……究竟是什么样的艺术魅力,才打动了这样一批耳顺之年的人,使得他们如醉仙飘逸,激动不已呢?
终于在一个网页,找到了这个舞蹈的视屏。打开来一看,果然一曲十分美艳的舞蹈。如水一般清灵娇美身穿绿色衣裙的美女,每人手上一把红色的油纸伞,如《茉莉花》那样的旋律,散发出浓郁的江南韵味。红与绿的舞弄,忽而盘旋,忽而定格;红绿间的变化,或色彩鲜明,或相映生辉,让人感受到色彩也是语言——红色抒发激情,绿色在言述生命,舞台上的舞蹈,在讲述一个春天的故事。
——在这个春天里,世间万物,总有各自的一席之地,都有生命的定位;
——红花也好,绿叶也罢,为多彩的世界里所不可或缺的,各种生命的颜色,一样会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造型忽然变成了两朵对称的蓓蕾。绿的裙,红的伞,像花瓣一样在使劲地向外翻转着,演绎一个个渐进的过程,最终则有了繁花似锦春色满园的热闹。
——本以為高潮的这一刻,是尾声了,演员们要光彩谢幕了。可是万万没有料到,音乐忽的一下子,戛然而止。一个短暂的寂静,悠然听到“滴答”的一声,大屏幕背景墙上万籁俱寂的原野,一滴水,由空中融入了江河。那声音,清脆悦耳,却又震颤人心。
随之,灯光慢慢地转暗,舞台上画面,悄悄安然地退出。
像似在完成了一个庄严的使命。没有半点留恋,走得是那样的从容和静美。
然后,那些红与绿,在静等着又一个春天的来临。
【 第三辑·人 】之
三里桥之别
1968 年11月1日下午,无锡市三里桥的运河边停满了驳船。驳岸上红旗如林,彩旗飘舞。路口、房上、船上挂满了一条条红底白字的大幅标语“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大有作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欢迎知识青年到农村来”“扎根一辈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她的母校——无锡市九中和四中,第一批插队苏北的知识青年将从这里乘船出发。
这一天中午,她们家的桌上从来是不轻易看到荤腥的,今天却摆上了鱼和肉。一家人围坐一起,只少了她哥哥一人,因为他早在1963 年就下放苏北某农场了。
饭桌上没有一个人说话,大家都抢着往她碗里夹菜。她母亲承受不了这样难熬的沉默,来回于锅上、桌上,不知所措地做着自己也弄不清要做的事情。这时候,她似乎表现得格外坚强,她的心事完全放在了如何与家人的离别上。反正上午已经把自己的行李和一只木箱送过去了,也看好了下午集中的地点,就不想让家里人再去送她了。再说妹妹和弟弟还幼小,下午要上学;爸爸平时不苟言谈,她也不想让他去送自己,去了也没多少什么话可说;自己与母亲最贴心,父亲脾气不好,哥哥又不在家,那些艰难的日子,都是母亲与她有商有量地过来的,母亲身体一直不好,让不让她去送,心里十分矛盾……事后她回想起离开家时的那一顿饭,无论如何也记不清自己是怎么样才吃完的。
最后,她还是决定让母亲去送她一段路。不过,她没有让母亲把她送到三里桥的集中地,到了河边的渡口她就让母亲回去了。母亲她也没有坚持和她一起过河,因为母女俩的心是相通的,都不愿等到离别的那一刻。
渡船到了北岸,许多的同学和他们的家里人已早早来到这里。大家见了,马上就围过来相互招呼着,同一种命运,把他们的心拴到了一起,人人都有一种同病相怜的感觉。
有什么样的情景比亲人离别更感动人?这时候,有成千上万的亲人离别,这样一个悲壮场面,可能你一辈子也只能看到一次。这人山人海中却寻觅不出几张笑脸。一个个的人圈,一家十几口或二十几口人簇拥着一个“宝贝”——即将要奔赴广阔天地的知识青年,在低声地绵绵细语,一遍又一遍的叮嘱;有的则是数目相对一人,饮泣无声,不断地以手拭泪。很显然与布置这样一个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异常热烈的场面,气氛有点不太协调。只有少数的几个人大声嚷嚷并忙碌着,他们在指挥船工们把那些行李、箱笼搬到驳船上去。离别的这一刻,大人们和即将出远门的孩子都有讲不完的话,而内容则是单调的。此时,看不出有谁去发挥情感,说话比任何时候都格外的小心翼翼,因为他们知道那怕有一句不适当的话,都会溅起不必要的情绪波动。那样,彼此的心里会更加不好受。
在这样的场面里,她在暗自庆幸,觉得自己不让父母到这里来的明智。然而,她忽然又觉得十分后悔了。这个时候,同学们身边都围着那么多的亲人,少同学不仅全家乃至所有的亲戚都出动了。一股热泪涌出,她一边拭泪一边在漫无目的地寻觅------突然,她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父亲在远远地注视着她。她想奔跑过去,而偏巧在这时候老师开始点名了。紧接着,就按照事先编好的名册又组织大家依次上船。多么想跑过去和父亲说一句话,哪怕再叫他一声爸!但已来不及了。就在上船进舱前的那一刻,她又本能地回过头去,看到父亲仍默默地站在那里,脸上一副木然的表情。她再也控制不住了,抽泣起来,差一点就放声大哭。她没有想到,平时父亲言笑不多,就连她回家告诉学校决定了她插队去苏北的事,他也没吭一声。今天竟一个人偷偷跑过来以这样的方式来送她,让她知道了父亲对亲生女儿的情感,明白此时父亲心中的苦楚是什么。
汽笛声响了,岸上的锣鼓声、鞭炮声也随之而响声大作。坐在驳船船舱里长凳上的离别人,一下子都拥到了船帮一尺见方的一扇扇玻璃窗前,在寻找岸上的亲人;而岸上成千上万的送别人,看着驳船慢慢地离去,却无法找到自己想要寻找的目标……
三间精神小屋
从岗位退下来的时候,考虑一个问题——与孩子们换房住。
原因是原来的住处方便二代上班,三代上学。于是,离开市中心买得一处七十平米的小居室。没有想到,我那帮兄弟极力反对,说你这样做,寒碜不寒碜?别人怎么看?
无意中,读到了毕淑敏的一篇文章,由是释然,不再困惑。
常言,安居才能乐业,这话没有错。但物质膨胀的今天,许多人却把居室视为财富、身份的象征,是否有点“谬以千里”?
孔子说:“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著名作家毕淑敏也说,人一生,身体活动的空间可以计量,而心灵活动的疆域,更为值得去精心修建,且数值应基本达标。她主张:有一颗大心,才盛得下喜怒,输得出力量。宜选月冷风清竹木潇潇之处,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
按照这样的创意,我思考第一间盛着爱与恨,即对父母、伴侣、子女、朋友等人间大爱,对自然万物的慈爱,对各种生命的珍爱;作为一名领导人应有的谦卑、诚实和对同仁(包括竞争对手)的关爱……对社会丑恶、污浊、虚伪、卑劣的憎恨……若爱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温暖;若恨比爱多,就该洒扫庭院,销毁精神垃圾,重塑精神的天花板,让一束圣洁的阳光,从天窗洒入,给爱留下足够的容量。
第二间盛放事业。到60岁退休,每个人在工作岗位上要度过30多年的时光,70000个小时左右。在这个庞大的数字面前,相信大多数人都会始于惊骇终于沉思。但不管你是否一下子就找对了行业,也不管你手里的工作是否称心如意,不要轻觑了事业对精神的濡养或反之的腐蚀作用,绝不要被那附著在事业外壳上的金钱地位或显赫的光环,灼晃了自己的眼睛。以足够的定力,将事业之外的赘生物,一一地剥除,这样,精神的小屋,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彰的局面。这便是第二间精神小屋坚固优雅的要诀。
第三间进驻自己。常有这样的人犯下了失误——自己的小屋,住着认识的他人,唯独没有自己。脑袋变成了他人思想汽车驰骋的高速公路,却不给自己的思维留下哪怕是一条细细的羊肠小道。自己的头脑变成了搜罗最新信息网络八面来风的集装箱,却不给自己有所发现留一个小小的储藏盒。说的话,声音嘹亮,却是别人喉咙嘟囔过的。发表的意见,虽周全之至都是别的手指圈画过的。工作不是图门面,人生不是为虚荣。拥有了真才实学才拥有了自己实实在在的精神财富,充实的生活才是最幸福快乐的生活。
三间小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应该健康。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我们可以不完满,但我们锲而不舍地努力。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需要真。
【 第四辑·物 】之
青藤 · 榕树
记得普米族有这样一首情歌:“妹是青树哥是藤,藤树相会在山林;林中只有藤缠树,阿哥可见树缠藤?”电影《刘三姐》一首脍炙人口的对歌,也有“树缠藤,藤缠树”这样的歌词,表达了“哪个活到九十七,奈何桥上等三年”的生死相恋,是爱情的崇高。
客家人爱唱歌,亦离不开这样的主题:“入山看到藤缠树,出山看到树缠藤,树死藤生缠到死,树生藤死死也缠。”但是蕴含不单指爱情。我理解,这应该是形象而生动地刻画了人与人的一种血肉相连的生存状态。
几次去南方,每一次面对榕树,曾经为人之子的我,立刻就想起了辛劳一辈子的父母。他们生命的全部,不就是在等待一株株细弱的藤蔓,沿着虬曲的枝干攀援上升。
那一片片嫩叶嬉戏着,青青绿绿的,像一只只温柔的小手,在抚摸着粗糙的躯体……竟然如此相像啊,俩老人心醉的那一刻,苍老的脸庞,纵横交错的皱纹,便绽放出灿烂的花朵。
攀援之美,让人心颤的美。那些枝枝蔓蔓,那些纤弱的生命,为了与蓝天靠得更近,为了看清远山近水,它们托根附树,一点一点地向上攀援。这一路山风之疾山雨之劲,是谁为之遮风挡雨?是谁培育出了它们面对艰难的坚毅?
榕树的美,又美在其根。树与根浑然一体,盘根错节,起伏不定。繁密的树枝垂挂着的千余条“气根”,落地入土长成了树的“支柱根”,柱根相连,柱枝相托,枝叶托展,遮天蔽日,郁郁葱葱。虽独木,亦蔚然成林。我国广东新会天马河边一古榕树,树冠覆盖面之大,看上去如一座绿色的大山,当地人视为神树。你想想,如此庞大的体系,相拥在一起,生死相依,彼此包容,这本身就是一种生命奇观。古榕寿命,长达千年。那个斑驳的老根早就枯死,老茎生花有的虽然活着,很明显已是老态龙钟,而只有那些分枝上的“气根”,细嫩枝条上不断生长的柔毛、鳞状的叶屡,才是这大树的蓬勃生命。
我们兄弟姊妹七人,父母健在时,“大树之下好乘凉”。如今父母都不在了,大家仍维系“藤缠树,树缠藤”的理念相处,有时候也会有磕磕碰碰,也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但只要是提起了树藤相缠,总能冰释前嫌。尤其我这个做老大的,付出和忍耐,总会多一点。老茎扶青藤,嫩芽攀主根,每每想到这个理,即便有了委屈,也觉得心甘情愿,感觉是一种幸福。四时八节团聚,常有这样的话题:人只有这一辈子,与父母与兄弟姊妹,情分也只有一辈子。这一辈子做了兄弟姊妹,下辈子事不是谁也说不清。连下辈子的事情都说不准,难道值得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斤斤计较吗?
人当把握有限的今生,珍惜身边的亲情。家和万事兴。
水墨情趣
自小爱好水墨涂鸦,也曾有一番鸿鹄之志,无奈于六十年代经济困难时期,因为一些艺术类的学校停止招生而错过了机会。
参加工作,奔波于城乡,之后又在党政机关二三十年,但尽管是这样,钟情于水墨,却是一直未变。曾经一度忙里偷闲,加入过书画函授的行列。
二线和退休以后,水墨之情,越发地浓郁了,偶然的一次,心灵碰撞,寄情寓意,怡悦而作……这样的过程,充满了快感。
学画必先从传统上起步,如果光想走捷径,一味地跟着时髦的所谓抽象派、现代派走,用墨胡乱地倒洒、涂抹,犹如将二胡架在肩膀上当小提琴来演奏,岂不令人笑话。
学画须注意的另一个方面,是要讲实事求是。龙眉皓首,不比弱冠少年;半路出家,更不可比业内人那样老辣老道。因此,我作画纯粹是一种自我陶醉,自我欣赏,自我感动。说白了,只是一種抚慰自己的心灵工具。心境如水,淡泊了一切功(名)利的东西,以这样的心理,做什么事情都能够放得开,都可以心情使然。
绘画是一种艺术,靠的是技巧。临摹,是为了感受名家的一股清雅跌宕之气。是发轫于传统,感应着时代的一种熏陶。只有自己学会勾画、“谋篇布局”,有了自己审美的体验,才能够在握管运腕时,于纸上留下情感的痕迹。学画之初,我曾将那些上不得宣纸的蔬菜、瓜果在笔下出彩生辉,一簇簇挂满枝蔓的红艳艳的扁豆荚,便有了对村风古朴的水乡人家的思念;一根根随风摇曳的绿油油的丝瓜,就能回想起曾经的夏日星空下的竹篱花墙……看到小孙子画画,我也跟着去领悟天真无邪的童气和童味。毕加索他花了一辈子的时间,去学习儿童作画。他说,孩子的胡涂乱抹画正是童心世界的真实流露,是艺术家追求而不可得的真谛。我用水墨寄情,营造自我的精神家园,玩耍一把孩子气,来一回老人夕阳迷恋春天,这难道不是老有所乐的一件大好事?
如今,我既钟情水墨,又偶尔写一些散文,往返迂回于文学与绘画之间,有一种感受:水墨也是语言,而且是可视的语言。作文,以文载道,我喜欢用阳光式的语言去叙述,把一切人生的苦楚,都化为一种美;作画也同样如此,我喜欢透明,喜欢血色,使笔下的一切事物变得充满生命感。
水墨有性,浓淡有情,线条便是一种心迹。无论是那种自由恣纵的写意,还是势如“泼洒”的墨法,都会成为直抒胸臆的表达。秀逸精致,是追求境界的神奇静谧;而恣意粗放,则是表达了风格的平朴与亲和。等量齐观,都是追求各自的个性。因此一般来说,缺少勾画描绘的泼墨,意象单纯,易于空疏;而充分勾画描绘的山水,意象丰富,但又流于繁琐。只有统合了两者,赋于画面的空间开合,才有相对丰富多样的自然物象;用笔意描绘山水“骨骼”的“力量”,以泼墨泼色显示山水的“肌肉”与“肤色”,从而,映衬出画面“姿致”和“情调”。
一幅画是如此,一个人的人生更是如此。
不同的色调处理,表达了不同的心境,可以观照出不同的美。
人,有了这种意趣,达到了这样一种境界,如绘画一样,才能让光色形体遵循一种音乐感并获得新的生命节律。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