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唱出故乡滋味的歌者

时间:2023/11/9 作者: 湖海·文学版 热度: 18361
管国颂

  秋天的季节,收获和蕴藏通常是并存的。就是在这样的日子,韦国的书稿送过来了,不像出版社的版式那样,那么厚厚一沓,用了《故乡的滋味》作为题名,集结了他新近创作的散文,如刚从田地收割后运到场头的稻谷,透着泥土的清香,捧着就没想过放下,那种久违的清纯在地道的乡音中弥散,变成文字、变成情操、变成我们共同向往的精神家园,陶醉的感觉,如远行者跋涉中相逢知音、天涯倦客看见驿站。现实社会多姿多彩,对生活的索取、对理想的追求,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几乎都时刻交织着,是对物欲无止境的渴求还是对自己人格不断自我完善、升华,实际上是我们所有人本质上有所区别的不同参照系。

  我在窄小的书房里承享午后的阳光,写下这段话,心里感慨无限。窗外高远的天空下湛蓝的一片,那么纯洁的世界,让我们的生活平添了若干的诗意。这个时代已经给予我们很多了,人活一世草木一生,生物的人有形的财富,怎么可以和崇高的人生无尽的梦想相提并论!

  品一品香茗,听一听美乐,读一读《故乡的滋味》书稿,穿行在字里行间,亲情、爱情、乡情,欢乐、悲伤、记忆、写实,思索、感悟、启迪,在作者笔下故事里奔涌与演绎,热烈情怀中透着温润有趣,那么纯粹、雅韵,见字如面,想像作者就坐在我的身旁,他以他淡然的语调,讲述他曾经经历的人生百态和酸甜苦辣;那么亲切、质朴,似曾相识,仿佛和作者从小就生活在一起,从来也没有分开。《故乡的滋味》背后,原来就藏着一个故乡、一个村庄、一条河、一缕炊烟和你我他一群人的影子。文字是思想的载体,情感是诉说的母亲,在文学的层面,能打动我们的文字,只能也永远是诉诸真情实感的。

  记得2016年冬季刊的《湖海》文学杂志,韦国以一篇《露天电影》散文领衔栏目,出刊后,很多读者饶有兴趣,作为杂志主编,在意于读者的反响可能超过一般的作者。由是,通过《露天电影》,我对韦国的散文作品从《露天电影》片断到全集再到其他,就有了更深的了解。

  露天电影,那种儿时的文化娱乐,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体会不到了,而我们这个岁数的同龄人,无论城乡、也无论男女,对此却没有哪一个陌生,记忆深处的快乐大抵也少不了有露天电影的场景。过来的人都是有故事的,怎么表达却各有不同。“露天电影一般在下午三、四点钟,大队或生产队的打谷场上有人开始挖洞、树毛竹杆,然后将一张厚厚的镶着黑边框的白色幕布支起来,一只大喇叭箱挂在一侧的竹杆上。待到放映机架到结实的八仙桌上,喇叭里就开始响起音乐。优美的旋律响彻四方,如同人人都听得明白的通知:晚上来看电影!听得人心里痒痒的。”开篇寥寥几行纪实,让亲历者重温,让后来者感性原来过去看一场露天电影动劲这么大,难怪“听得人心里痒痒的。”一个“痒”带活了一篇灵魂。女同胞“痒”起来,“此刻也是那些爱美的姑娘、大嫂们表现自己的好机会。她们总将浑身上下收拾得整整齐齐,有的还往身上喷了香香的花露水,聚在显眼的位置,叽叽喳喳说个没完,“咯咯咯咯”笑个不停。,小孩“痒”起来,为了能看上一场露天电影却是乖乖的,“一是让父母有好心情。下午放学回来,姐弟几个一起拼命做家务,把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将晚饭做好并盛放在桌上,父母一回来就可以开饭。二是打悲情牌。让年龄最小的也就是我弟弟哭鼻子。弟弟是家中“老巴子”,又聪明伶俐、少言寡语,乖宝宝模样。由弟弟先跟父母提出来,并做出特别想看的样子,父母犹豫的话弟弟就开始哭鼻子,一哭,父母的心就发软。这时,我们赶紧添油加醋地说晚上的电影多么好看、路上保证不走丢之类。一般来说目的就达到了。无论什么都捉襟见肘的年代,看场露天电影那么不容易,露天电影的魅力也就越发撩拨人,以至于多少年过后,作者把其中的细节写得栩栩如生,感怀不己。“现在,似乎没有这种不用花钱的露天电影了。花上五六十元坐在影剧院里看部大片,是许多人感觉很惬意的事情。可是我却时常怀念少年时追过的露天电影。”画龙点睛,在看似平实的忆旧中多了思想的升华。

  韦国的《故乡的滋味》不同于一般作者的散文集,它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故乡的滋味》文如其名,掀开后全是故乡的滋味、全是生活的影子、感悟的片断也总是那么水到渠成般暖暖地浸入讀者的心灵深处。

  在《年味浓浓的小方糕》中,作者用近乎白描的手法谋篇,“堂弟从老家带了些小方糕给我,刚蒸好的,将鼻子凑近了闻,好香!是藏在记忆深处浓浓的年的味道。”再细腻地“用指头轻轻按了按,柔柔的、暖暖的,一下子就有了小时候厨房里热气腾腾、我在灶旁等着吃的感觉。”自然贴切的表述,接下来就为读者端出家乡做小方糕的年味大餐,从做糕的时间、原材料的制作、蒸糕的方式方法一直写到吃糕的讲究,年味的氛围和盘托出,就像早年你在老家见过的一幅年画,回味中陷入沉思,沉思中犹不能自拔。“故乡的滋味”是《故乡的滋味》散文集中的第一部分,对于故乡,越是经历过艰难时事越是不能忘怀。比如《少年理发师》那个少年,11岁的年纪便对理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起初只给小男孩理,且必须乘父亲在家,这样有个闪失好弥补。后来,随着实践次数的增加多,水平渐长,兴趣也越来越浓。没多久,自己便可独立操刀了,慢慢地有模有样起来。特别是那种初步理完后的整体打量,人稍稍退后,用食指托着客人的下颔,目光从较远处聚拢到头发上,冷静地观察、对比、思考……相信那神态、那架势已经有了小小理发师的范儿。”理发对于小孩来说是个累活儿,“初拿理发推剪(俗称推子),是十一岁的时候。那时尚没有电推剪,都是纯手工操作。作为小小少年,要驾驭好手推剪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少年就是挺好来了,而且乐在其中,多少年后,作者回忆起这段往事,感慨时都不忘幽默一把,“理发,确实有如素质教育与拓展训练一般,提升了我的学习能力、审美能力以及与人沟通的能力,还挣了些钱。说到钱,我那时候还真有点傻呀,我挣了钱,可在家里怎么没比哥哥、姐姐以及弟弟多用一分呢!”真是年少不知愁滋味,苦中作乐苦也甜。少年生活在作者笔下,像历经时光倒流的水,温润而直接,故乡于作者,就是一方天、一块田地,一个人成长的舞台,曾经的发生无论怎样悲欢,印象都无法抹去。还是在“故乡的滋味”这一部分里,我还要特别说一说《穿着大人衣衫出镜》,这篇散文讲的是贫困年代,因为家里穷穿不起象样的衣服,所以在参加重要场合活动就会常常出现小人穿大人衣服,“那时候我上初二,应该是这张照片中年龄最大的。清楚记得,接到出发的通知后,我也为穿衣的事犯愁”,裤子没有着落。怎么办?从父亲的裤子中找到一条墨绿色涤纶的。裤腰嫌大也没关系,反正外面有上装罩着。但毕竟年纪小刚发育不久,个头不大。裤管实在太长了,没有办法,只有卷,卷,再卷,起码卷了三圈以上。不仅如此。还有男人穿女人衣服的:小学同学青。二年级时,班级排节目,舞蹈《颂歌献给毛主席》。上午彩排完,老师叮嘱同学,下午正式演出,一定要把最漂亮的衣服穿上!哪知,下午同学青来得较晚,穿了一件他妈妈的碎花上衣,还不合身,太大。结果挨了老师批评……这样的故事,现在听起来似乎有些荒诞,但“60后的我们,学生时代常常穿着大人的衣衫出镜。看上去有点滑稽、有点可爱,自己则有点尴尬、有点惶恐,甚至有点自卑。”这样写来,表现手法和作者一贯的写实风格一致,但恰恰就是这样看上去不动声色写实,截取的故事以及通过故事渲染的喜剧色彩,让人想起鲁迅先生说过的“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写作《穿着大人衣衫出镜》,我想,作者动笔伊始,未必想到文章成文后,会产生喜剧出现悲剧叠加的“辛酸”效应,喜剧中往往包含着悲剧的底蕴;悲剧也渗透着乐观的因素。生活无常也有常,关键是我们怎么看。像《小时候的夏天》里记述的夏天算是有常的,这篇散文在《故乡的滋味》散文集中,篇幅算是比较长的。夏天人人都经历,但对夏天或是美好或是艰辛的记忆,却会不尽相同。小时候的夏天是什么样的,是5分钱一支的棒冰、是用盐水瓶装的糖精水、是在河里嬉水、岸上捉知了,那个时代小孩夏天里无可避免的项目,当然还有一些农活小孩也必须要干,像给棉花苗打头、挖马玲薯等,所有这些作者写起来如数家珍,意趣盎然,充满了生活的情调。

  当下对生活最流行的注解,就是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说到底,这就是一种情怀。对曾经发生的致以庄重的回眸,对自然和现实赋予感恩的心态,从这种思路出发,必定能写出既有意境情趣,又能让读者买帐,又好又叫座的上乘之作。《那些年,那些迷人的野果》是写乡村植物的,像桑葚、菊芋、萝藦等等,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还小的时候,苏北乡村的物质比较匮乏,单说瓜果,印象中除了西瓜、甜瓜、梨、桃,其它品种似乎很少吃到。但有一些纯野生的植物果实却是数量充足、味道纯正,不仅成为那些年代孩子们的美味佳肴,而且大大充实、丰富了我们的生活,让那些时光变得生动有趣、五彩缤纷。”写野果、写野果迷人之处,更写与野果交往的时事境遇:“现在除了养蚕人家,栽种桑树的似乎很少了。不久前,我和爱人特地到老宅子那儿看了看。楝树上正开着紫色小花,散发出阵阵香气。桑葚成熟了,不仅挂满枝头,那些紫色的、黑色的桑葚己掉落一地。”真是事过境迁,今日的桑葚在很多人眼里已经算不得什么,只有作者觉得“爱人从出生至出嫁,一直住在这儿的。眼前这些场景想必会令她心潮起伏。”于是“我”恳求岳母:“这些树可千万别砍了。”读到这里,一个“恳求”让我们的心都化开了,作者那种悲天悯人的情怀跃然纸上,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把握,也不由得为作者选择了这样一个好的主题切口而拍案叫好。

  一直以来,我都有点固执地认为,文学创作作为精神层面的创新,对每个作家体味生活的感性敏知其实是蛮有讲究的。从结识韦国开始,在他言谈举止中,在他对往事的回溯里,他撷取故事的能力,他那独到而清晰的观察,以及细腻而不动声色的描述,让我几乎一下子就认定了他其实是一个蛮适合搞文学的人。果然,2016年开年,因地方实施“五个一战略”,为了“一桶水”工程,韦国受地方委派去了宝应大运河边的一个叫汜水的古镇,牵头引水第一组工作。运河文化、古镇风情,很快让韦国有了新的触动,就在引水工作轰轰烈烈、手头事务忙碌之余,韦国的创作激情一如泉涌,推出了数十篇情系水源地的散文,也就是我们现在在书稿里看到的“水苑风荷”部分。对他乡的融入,既是开展引水工作的需要,其实也是一个文学人觅食新的精神食粮的必然前提。正如在《紫藤花又开放》中写的那样:“熟悉紫藤花,是比较早的时候了。在大丰,知青农场、施耐庵公园以及二卯酉河风光带等地方,各色各样的长廊上每年都会盛开灿若云霞的紫藤花。也许因为见多了,熟视无睹,渐渐忽视了身边的美丽。然而,当身处水乡小城汜水,在人民公园见到盛开的紫藤花时,感觉真是不一样。”看看,新的领地、新的感知确实给作者带来了新的营养。

  在汜水的时间,想必韦国的日子一定过得充实而丰富多彩。每一个傍晚和早晨、每一个工余的片刻,对于汜水的一切,他都如蜜蜂采撷花粉,甚至像一个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执着而专注。他写景,景中有物。他写苏中《水乡荷塘》,说“四季景色用‘美如画和‘美不胜收来形容一点儿也不为过。且不说名闻遐迩的千垛油菜花田、李中水上森林公园,单说我们新水源地取水口所在小城汜水,一年四季都有独特的美丽,而最美的莫过于夏季的水乡了。夏天的苏中水乡,最美的风景当属成片的荷塘及满塘的荷。”不仅于此,作者笔锋一转,景中作比:“童年和少年時期,老家河塘里也有荷。印象最深的是二叔屋前一块河塘里,几乎长着半塘的荷。夏天,和几个弟兄一起下河游泳,游到有荷的地方时,身上立刻被荷茎上的小刺刺得生疼;用力往荷叶里泼水,然后看一串串“珍珠”四处滚落,总让我们乐此不疲;挑一片特别大而完整的荷叶,摘下来当帽子倒扣在头上,又遮阳又好玩;放养的鲢鱼特别爱闹腾,不时有跳到荷叶上再滑落水里的,冲撞到身上时又疼痛又惬意……同样是荷塘,只是花相似人不同。面对成片的荷塘,作者说,自己已经无法用手中的笔来细细描绘了,只想表达,这满塘荷叶花红荷绿,一片生机。以至于在作者的眼里,没有一个部分不是一道风景,没有一个细节不楚楚动人……苏中水乡古镇,看似一幅画,听就像一首歌!游走于汜水,作者处处身临其境在汜水的每一个细节中,在《稻花香里说丰年》,他以深情的笔调感叹:“(苏中)水乡地区就是不一样啊,河流、池塘多,污染少,生态环境好。汜水镇更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运河西岸湖荡密布、河网交错,现己形成有机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特种养殖的产业基地,有机稻米种植达2万多亩,原生态环境被专家称为难得的一块“净土”、“活水”……;在《小镇客厅》里,作者以他一贯的写作风格,表现了镇上公园里的各式来往人等,独腿先生的自强不息,光屁股小男孩的天真烂漫和有着太阳帽、墨镜、音乐播放器、香烟“四宝”不离身,给人酷酷感觉,抓人眼球的一个无名老者的神秘隐踪。客厅俨然就是包罗社会万象、融人生百态的万花筒。当然,汜水的大小人物远不止这些,还有《遇上你是我们的缘》里既讲风格友情,又讲原则底线的镇上人大杨主席、《汜水长鱼面》馆里的孙老板、相信《一分辛劳一分财》,经营着几家产业的华总。在他们身上,作者或多或少表现了商品经济时代,一个人的职业操守和作为人的善良本性的光辉。

  这些人真的都很平凡,在一个小镇一呆就是几十年,没有多少波澜壮阔的英雄史诗,只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劳作,如此的过程似乎出现在他们每一个人的生活轨迹中,但他们能吸引作者的地方,或许又正因为这份平凡的真实,才使我们在阅读这本书稿的时候,对于作者笔下所倾情的平凡人物,有了一种莫名的感动。

  感动是文学创作的催化剂,生活则是创作的母本,说写作一定要接地气,就是讲一切生活都是创作的源泉,文学来之于生活高于生活,这是朴素的真理。无数成功的写作告诉我们,越是接地气的作品越是贴近生活,越是贴近生活,也就越为读者所认可。被作者收在《故乡的滋味》集子里的散文,虽不能说是作者过往生活的全部记录,但我们已经能从一个侧面洞察到作者那颗纯真善良、爱家乡爱生活、为人亲和、处事谦逊的仁爱宽厚之心。

  “见字如面”是《故乡的滋味》的第三部分,里面的文章内容比较宽乏,手法也较多变。新媒体时代,散文的写作手法与发展流变,确实多少带有若干自由主义的倾向。这是好是坏我们不能武断,但有一点,文学创作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传统路径,永远都应该值得传承和发扬光大。这一点,韦国的个人创作实践做到了。在《勇气》里,作者就以敬仰的视角,为我们全方位展示了一个一线基层民警的文化情怀,他由衷佩服这个警察,“曾多次面对面向骆圣宏表述过我的感受:你的才气、你的执着固然是成功的基石,但能走出这条不寻常的路,我感觉最重要的因素是你的勇气,这种勇往直前追逐自己梦想的勇气!”在《感谢领跑的你》中,他对曾经的同事又是竞争对手的D,也是感谢满满,多少年过去“事后想想,如果当时没有一个强大的同伴始终走在前面,没有他给我压力和激励,自己可能真的会失败。”心胸如此豁达,洋溢于文字,不仅让读者享受到美文的快感,更是一次精神层面的启迪。说到精神,往大处看,作家被人呼之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头衔,恐怕更多的应该是一种文化传承、责任担当。《父母是隔在我们和死亡之间的帘子》,我是第一时间在微信上读到的,所谓“父母是隔在我们和死亡之间的帘子”,是作者在传统“鬼节”中返家,看到父母那么认真地烧纸,祭奠祖上亡灵后有感而发的随笔散文。文中,作者把父母对追思先人的那种虔诚、那种世上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庄重,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把下对上的“孝”,上对下的“爱”尽情地渲染。“父母是隔在我们和死亡之间的帘子。(就像)你和死亡好象隔着什么在看,没有什么感受,你的父母挡在你们中间。等到你的父母过世了,你才会直面这些东西,不然你看到的死亡是很抽象的,你不知道。亲戚,朋友,邻居,隔代,他们去世对你的压力不是那么直接,父母是隔在你和死亡之间的一道帘子,把你挡了一下,你最亲密的人会影响你的生死观。有这道帘子,我们永远是被宠爱着的、快乐无忧的孩子!”什么叫大彻大悟?什么叫发现生活的真谛和经典?生活中的真谛和经典,其实就是我们对人生永远保持的纯情和真爱。文学的真谛除了让我们精神崇高和纯粹一些之外,就是要在鲜活中随时随处发现美和真爱。这两方面,作者一直在努力更在实践中。《微笑的力量》可谓是这样评介韦国作品的又一佐证。微笑是美的,感动于微笑也是美的。微笑的力量不仅在于传递和谐与友爱,更能分享快乐和温暖。微笑是一件简单而要人去暖心的事,它可以是运动会上高举奖牌的笑,可以是牙科医生宽慰患者的笑,也可以是乡村老太蔡妈妈热心助人的笑,亦或是机关年轻的机要员率真阳光般的笑,笑无处不在,关于在于我们怎样去发现,像看到那个“送机要件的年轻人,似乎精力永远那么充沛、心情永远那么好、声音永远那么清脆、笑容永远那么美。因此,无论当时事务多么繁杂、心情多么烦躁,只要是他来电话或者将文件送到我面前,心情一定不会差,人也会感觉更加轻松自如。有时甚至暗暗想,人家年轻人都有这样一种好而稳的心态与心情,笑口常开,我更要积极、乐观地处理每一件事务。”反衬中观照,有比较才有感悟。我以为,散文的真谛不是形散而是神不散;散文的魅力不在于华丽而在于细节;《微笑的力量》恰恰就是用了四个细节融四笑归结为主旨一一最美好的事,是看到某人的微笑;而更美好的事,是他因你而微笑。简洁传神,真是“见字如面”。

  同样用“见字如面”来比方一个作者和一个编辑的关系,也是再贴切不过了。读了韦国的散文,我就有“文如其人”的感觉,从韦国的作品观照他的个人品性,我很容易看到在韦国身上,其实有着太多大丰人的地域特点:宽厚不失审慎,亲和不失细致。收在《故乡的滋味》第四篇章“逝水年华”里的人生感悟文字,大抵算是作者的内心独白。

  《感谢有你》以“他们”作为作者自己成长的参照系,“在漫漫人生旅途上总会有一些恩人、一些亲朋好友与我们相伴而行,尤其是那些为数不会太多的知心朋友,在我们需要的时候,他们会耐心倾听或循循善诱或良药苦口,与我们一起分担压力、化解烦忧、分享喜悦。”这是抒发内心的感谢:《舍,让明天更好》则是从晨跑时看到园林工人剪枝中得到启发:“有时候,对于自己用心写成的文字,就像枝丫密集的树一样,哪一根树枝都舍不得剪去。结果,看上去大而全,可重点不突出,没特色,无法让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该向园林工学习,下得了决心。那些华丽的词汇、优美的句子,若在整篇文章中无足轻重,就要毫不犹豫地删除。只有这样,文章才能像修剪后的树一样,结构紧凑,经久耐看。”

  哲理常常就包涵在生活里,我们在逝水年华中学会成长,知道感恩也懂得舍得。人的一生《一路脚印,一路风景》,“不能指望人生可以分成截然不同的两段行程,不能期待突然有那么一天终于可以照顾好自己,不能在最好的年华对于大自然的馈赠视而不见。所谓真正的人生,可以从任何年龄段开始,關键看我们能否遇到顿悟的那个契机。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别人看的是结果,自己活的是过程。

  我们曾经很多次探讨过做一个作家应该有的“公平、正义,道德与良知”,韦国在“逝水年华”里所表述的生活感悟,就应该是一个作家“为文先为人”保有的基本人生态度,切莫让精彩在追求完美中错过。

  《故乡的滋味》是韦国的一部新作。从他未来文学创作的发展来看,他只会写得越来越好。他已然朴素而淡雅的文风,视角独特,立意讲究的创作形态,以及常常配合一段故事乃至小小的细节,以提升散文的趣味性、思想性,应当说这都是可取而有益的。

  作为有着丰厚生活阅历的作者来说,韦国写散文,他就是文中的亲历者,对于过往的感怀、现实中美的人和事,他始终致以崇高的落笔。他经常把自己的智慧融于形象,他让自己静悄悄地写,也让别人静悄悄地看,一切都在不急不躁中进行。正因如此,他的作品不会象集束弹那样猛烈,不会为博人眼球闹出震聋发聩的动静,他的作品已经初步形成的作者自己的风格,平和式落笔,白描式叙事。他的笔下,有故乡,有男女,有民风,有民俗。细致的个人观察,浑厚的文字功底,独到的生活感受,以及对乡情文化的天然亲和,直接提升了他散文作品的水准,也决定了他今后创作的走向与后劲。

  行文行将结尾,对着《故乡的滋味》书稿,我忽然就想起“等待”一个词,当初,韦国把书稿交我手上,嘱我写上几句,那以后,我想韦国一定是在等待;而我,作为一个文学编辑,对于优秀的作家及其作品,我也是一种等待,虔诚甚或是顶礼膜拜式的,我不喜因循苟且,对于所为所作,我觉得凡事都得讲究一点,既然喜欢一个人的作品,并愿意写上几句,那一定是要真情实感的流露,是在知道并把握好这个作家作品的整体风格和品味,实际上,也就是一个作家的人生态度和艺术审美。这些年,网络互动、潮流奔涌,快餐文化充斥报刊舆论,不断爆炒的网红一茬一茬,此伏彼起,大多不会经历太长时间就会销声匿迹,偃旗息鼓。究其原因,说到底还是一种对艺术的审美品味使然。真正文化的从来离不开传承与积淀,优秀的文学也不会丢掉理想与现实,这是新时代我们对文学走向和文学价值的基本判断,也是我们文学人对未来文学发展与繁荣应该抱有的淡定之态和情怀所在。这里,我们从《故乡的滋味》散文集、从韦国的创作与生活可以得到验证,从这个意义上说,对高品味、优秀的文学作品,其实“等待”早己经在路上,我们接下来的“等待”,只是攀登文学的高原与高峰,聚首文学的盛筵与大餐。

  《故乡的滋味》背后,我们依然有新的等待,等待扎根更深的沃土,等待挖掘更丰富的生活,等待一次比一次更出彩的发现。

  等待是一切期望的归属和我们真正崇尚的精神家园。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