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的前身为《梧州文艺》,创办于1972年5月。1981年3月,《梧州文艺》更名为《西江月》。《西江月》自创刊以来,一路坎坎坷坷,如今已经走过了50年的风雨历程。
作为《西江月》曾经的社长,我和《西江月》的职工一起,度过了几年艰难曲折的岁月,见证了那几年《西江月》的成功与失败,繁荣与哀落。我于2008年8月开始担任《西江月》社长。当时,《西江月》面临着严重的困境,可以说我是受任于危难之际。
随着网络、电视等新兴媒体的兴起,传统的纸质媒体尤其是文学杂志,逐渐失去了市场竞争力,连国内一些国家级、省级的文学杂志在市场上都卖不动,更何况一个地市级的文学杂志。在《西江月》内部,人力、财力、物力缺乏,实际上已经不具备办刊条件。财政拨款只够职工发几成工资,有时甚至连作者的稿费都发不出。
面对《西江月》遇到的困境,梧州市文联多次召集《西江月》职工一起座谈,制定了“整改求生存,向外求发展,本地寻出路”的基本策略。
首先,按照新闻出版管理法规和自治区新闻出版局的要求,从期刊内容到人员分工,对《西江月》进行全面整改,落实编辑岗位责任制,保证刊物内容健康,舆论导向正确。其次对外合作出版,缓解资金压力,增加收入,做到基本能发足职工工资。在业务走上正轨之后,《西江月》又申请改为旬刊,每月出版3期。先后与广州、深圳、武汉和西安等地的书商合作,使单位资金开始有了一些积累。从表面上看,《西江月》的出版业务辉煌一时,但在表面繁荣的背后,实际潜伏着严重的危机。由于同时与多方合作,造成管理失控,合作方多次违规,《西江月》和梧州市文联被自治区新闻出版局约谈,一度前路渺茫。
在当时连保障职工基本工资都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要靠杂志本身创收来完成资金积累,是要冒很大风险的。《西江月》在最困难的时候,职工情绪低落,大家都束手无策。说实在话,我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我的专长是绘画,对经营文学杂志没有太深的研究。作为社长,我能做的,只能把职工送上一艘大船,以便经得起风浪,安全到达彼岸。倘不如愿,在改制时或是单位撤销时,能给职工一点补偿,也算是尽了一点微薄之力。
最后,经过市委、市政府以及有关部门研究决定,把《西江月》并入了梧州日报社,使《西江月》在经历了这么多风风雨雨后继续为梧州的文化建设发挥重要的作用。我这一任社长,也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祝愿西江岸边的一轮明月,在未来岁月的历史长河里,更圆,更亮!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