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盎然的玉觽
李大德 文/图
中国古代玉器不仅仅是精美的艺术创造,同时又是反映古代工艺技术、政治思想发展史迹的物质遗存。
我收藏有一件玉觽(见图)。这件玉觽长9厘米,最宽处为1.2厘米,头部浅浮雕成龙首,雕琢龙形纹饰,嘴部有对钻通孔,尾部有五圈阴线纹,尾端宽0.5厘米,光滑无纹饰,其它部位刻的是如意纹。该玉觽器形圆滑,比例准确,简洁古朴。玉觽为弯目形,大部分有沁色,可称为“天地亥黄”。
当初我在古玩市场上看到这件玉觽时,并不知其为何物,问及古玩商也语焉不详。我见它形状奇特,就买了回来,经过十多年的学习和研究,我才知道这是一件玉觽。
觽的制作、设计手法源于远古,制作材料大多是质地坚硬的兽骨和兽牙。原始社会有佩带兽牙的习俗,由于我国古人对玉的崇尚,后来以玉仿之,遂有玉觽之形。而玉觽形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新石器时代的玉觽 ,呈扁平角状,雕琢有花纹;商周时期的玉觽造型简洁,雕琢有简略纹饰;春秋战国时期的玉觽变化比较大,一般都雕琢成龙、虎、鸟等动物形象;汉代的玉觽略有变化,为“S”形龙纹或弯月形龙纹。尽管各代的玉觽造型各异,但都离不开头部粗大、尾部尖锐的基本特征。
玉觽的用途有几方面:一是一种实用工具。挂在身上,可以解衣扣,如果绳子打结用手解不开,就用它来挑开,故玉觽是古代常见工具中最贵重的一种。《诗·卫风·芄兰》有“芄兰之支,童子配觽”之说。二是权力的标志。玉觽除了实用,还有另外一种含义,即“能决烦乱者配觽”。三是智慧的象征。因它能解百结,佩带在胸前,似有神助。
这件玉觽,弯曲部位的纹饰基本上被磨平了,可能是以前经常使用的缘故,由此可见这是一件年代久远的古物。从玉觽的精光内蕴、包浆自然、沁色真实来推断,该玉觽应属唐代以前的作品。
责任编辑:陈薇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