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圩的防火与火灾
卫 林
龙圩高冲街
上了年纪的龙圩人,大多会记得解放初期龙圩发生的几次大火。
从解放后一直到2 0世纪7 0年代初期,龙圩县城的面积并没有现在这么宽阔,居民的房屋大多数集中在高冲街、新街、凤岭街、忠义街、下廓街、龙华街、峡顶街这些老城区内,约一半的房子是砖木结构,其余的都是木板房。因此,当时的防火监督机制是极其严格的,家家户户也很自觉防火。
大家以10户、20户居民为小组,或以一条街巷或以自然片或以“社公”等自然地段划分小组。每个小组都设有一块用木板制成的防火轮值牌,牌的一面写有防火范围的各户户主姓名,另一面写有防火安全提示警句:“担满水缸,扫净厨房,小心烟火,人人有责”。轮值户必须持牌到各家各户的厨房,查看水缸的水是否装满,厨房灶口的柴草是否打扫干净。如果被检查户不达标,轮值户会马上要求户主赶快挑满水,清扫干净炉灶。
大家都认识到大火无情,一户失火就会使整条街都遭殃,因而家家户户都格外小心,烟头火尾、煤油灯等都放在瓦盆、瓦杯内,火柴也放得高高的,并教育小孩千万不要玩火等。
除了设防火轮值牌外,各家各户还有一块小木牌,叫“救火牌”,木牌上面写有街名、门牌号码、户主姓名,通常是放在各家各户的显眼位置,一旦有火警,各家各户的青壮年就手拿救火牌,肩挑水桶或木桶,赶去救火。当时龙圩没有自来水,大家都是就近到河边、水井、水塘去取水救火。救完火各户便将自己随身带的救火牌交给本街的街委或本街的消防负责人,消防负责人登记完毕后,各户便领回自家的木牌。如发现本街的住户不去救火,登记员要上门问明原因,发现是偷懒不去的要严肃批评。一般来说,没有人会不参加救火的,因为无故不去救火会被众人指责,一旦在街上传开,户主将无地自容。
镇里还在各街道设有业余救火队,入选的青壮年都感到很光荣。每条街道都有一间专门放置救火车的房屋,里面有一辆救火车、一辆装水车,还有帆布水管和水枪等,一旦有火警便立即出动。当时的救火车是老式的,下面有四只铁轮,靠人工加压工作。装水车则是长方型的装水箱,下面也有四只铁轮,救火时,救火车通过加压,吸取装水车的水,使用帆布水管供给水枪进行灭火,各个街道都配置有这些救火设备。
县城各街道一旦发生火警,便要立即派出人员打着铜锣一边跑一边喊“某某地方火烛(意思是发生火灾),快去救火!”迅速将火情传向四面八方,紧接着便是全城紧急出动,一时间各处的救火车、装水车碾压街道发出的“碌碌碌”的响声,救火人员推车的吆喝声、救火人群的跑步声齐齐响起,扣人心弦。从各个街道、各个角落涌向火灾地点的救火大军人人奋勇争先,如同抢救自己的亲人和财产一样奋不顾身,场面十分感人。
由于防火措施严格,尽管龙圩砖木结构、木板结构的民房很多,也甚少发生火灾,倒是一些作坊或厂房发生了几次大的火灾。一是现高冲街希望小学正面沿街往前20米的一排砖木结构房子,原来是豆豉、面条加工作坊,在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被烧毁;二是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联安厂(即后来的苍梧县陶瓷厂)靠山建的烧窑棚几次被烧;苍梧县副食品厂(即后来的联合加工厂烘烤房)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被烧。紧接着便是龙圩新街口右边房屋,因附近装有石灰的车厢起火引发火灾,导致附近房屋被烧。
最严重的一次火灾,是1965年1月1日凌晨,苍梧县大米厂榨油房大火。据一位现已70多岁、当时在榨油厂房工作的老师傅回忆说,1964年12月31日晚,大米厂榨油房还专门开会强调安全防火问题,结果当晚半夜便发生大火。据事后分析,可能是油房清洁不到位,只要一颗小火星飘来便会引发大火。当时,熊熊的大火烧红了半边天,风助火势,火上加油,虽经奋力扑救,但是油房、成品油以及原料全部被烧得精光。
再者,是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一次特大火灾。当时,苍梧县南方木器厂靠河边的锯板车间被烧,近200平方米的厂棚内堆满板木,大火熊熊,火焰冲天,殃及旁边两间民房,幸而当时已有较为现代化的消防车,多辆在龙圩、河口仓、梧州市区待命的消防车都赶来了,它们到西江取水扑救,由于扑救及时,附近一排民房免受牵连。
此外,还有烟皮洲火灾、衣夹厂火灾等,便不一一细述了。
转眼几十年过去了,龙圩历史上这几场大火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记忆,但防火消防意识永远不能忽视。
责任编辑:陈薇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