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春节美食琐记

时间:2023/11/9 作者: 西江月 热度: 14235
李宽林

  美食记忆

  春节美食琐记

  李宽林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古老和最热闹的传统节日。

  春节历来有种种庆贺活动。梧州人过春节,自汉代苍梧立郡,中原风俗南渐以来,直至清代以前,基本遵循中原旧制并结合本地俚、越之民的习俗度岁。

  在“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的岁除(除夕)夜,梧州人喜欢合家欢聚,吃一顿一年中最丰盛最美味的年夜饭,美其名曰“团年饭”。家境较好的人家,团年饭的菜式里除了有猪肉、鸡肉、鸭肉之外,还有表示“意头”的鱼肉、莲藕、发菜、生菜、慈菇,因为鱼肉、莲藕、发菜、生菜分别有“连年有余”、“发财”和“生财”的寓意,这是利用谐音法表意;慈菇则是因为其形酷似男婴的“小鸡鸡”,是用象征手法寓意家里的育龄妇女多生男孩。家境富有而人口较多的大家庭,自然是在上述菜式之外,再加各种山珍海味。近年来,一些家庭认为自家动手制作年夜饭太辛苦又没有充裕的时间,就花钱请饭馆代为烹饪年夜饭菜,并送至家中。还有的家庭则直接到外面餐馆预定丰盛酒席,一到年夜饭时间入席即可。总之,团年饭都是在合家欢乐、喜庆热闹的气氛中进行。

  饭后,是守岁活动。古代守岁有馈岁、分岁、别岁和守岁四个阶段之分,近代,梧州人简化了流程,只保留最后的守岁阶段。这是人们在酒足饭饱之后,守候新年到来,准备迎春接福的时段。各家各户往往会利用这个时段制作种种应节的副食品,如炒米饼、炸糖环、榄子、油糍、角仔等。

  其中的炒米饼,是用事先炒制好并磨成粉的“炒米粉”,加冷开水和糖浆揉搓成一个大粉团,然后按分量从大粉团中揪出许多小粉团,放进饼印中用一根圆柱状的小木棒压辘致密,最后拿起饼印把柄反转,在桌面敲击,让米饼落在撒了干面粉的容器上,再放到镬(锅)头逐个摆好用文火烘干,做好的米饼正面印有“寿”、“福”字样,或各式花卉图案,吃起来香甜松化,十分可口。

  有的人家还会加做“粉利”(俗称水浸糍,有的农村人称之为鞋底糍,均为据其保存特点及形状所取的别称),取大吉大利的意头。另外,还有人家会制作年糕,年糕本是春秋时期吴国大将伍子胥为防备饥荒,而以糯米粉做成城砖筑城墙用的,传至南方后各地仿制,并成为年节食品。年糕,谐音为“年高”,寓意着家里的孩子身体年年长高、全家人生活水平年年提高。

  梧州过年风俗里,还有点长明灯置于家中高处,留长明火于灶中的习惯,以示灯火长延不熄之意。这段时间,合家围炉坐谈,共享天伦,其乐融融。正如古人诗词中所写:“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宋?苏轼);“团栾小酌醺醺醉,厮挨着,没人肯睡”(宋?章谦亨)。

  接下来到了交子时分,新一年即将来临。炮竹忽地连天爆响,各家各户开始迎春接福、祭拜天地祖宗、接财神。然后,大家纷纷摆好桌子,上面放置装满应节食品的大盒子,称为“百事大吉盒”,以接待来访亲友邻里,盒中食品丰富多彩,除了糖果饼干外,还有大红瓜子(炒后以花红粉染色)、榄仁、炒花生、板栗、荔枝干、龙眼干(桂圆)、柑桔、柚子等,还有自制的炒米饼、糖饼、角仔之类,有的人家还会备上蜜枣、冬瓜糖、莲藕糖、糖橘饼之类的蜜饯。

  在待客食品里,有两样东西,很多人家能备办得到的一定要备办。一是槟榔,从古代到20世纪40年代,很多梧州人都有嚼食槟榔的习惯,尤其是年节更不可少,故有“年卅晚,铡槟榔”的童谣。二是“煎堆”,分“九江煎堆”和“龙江煎堆”两种,都产自广东,其中以九江产的为上品,不但馅料较多,也较酥脆松化,甚得梧州人喜爱。故俗话有说“年晚煎堆,人有我有。”甚至平时意外有所收获时,人们也会说上一句“冷手捡了个热煎堆”的口头禅,可见谐音“钱堆”的“煎堆”在年节中的重要性了。若市场脱销,有的梧州人还会托朋友从广东购买呢。

  梧州春节的民间习俗还有许多,这里所述的,只不过是一鳞半爪,以管窥豹罢了。

  责任编辑:陈薇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