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氤氲
品茗赏壶谈紫砂
晖 歌
夏日,我闲暇之余与朋友在一家优雅茶居品茗聊天,不知不觉便从品尝六堡茶侃到茶艺、茶道、茶壶与紫砂。我的这位朋友深谙茶道,不但对六堡茶喜爱有加,且对紫砂壶收藏鉴赏尤其精通,谈起宜兴紫砂壶的特性、功能、鉴赏等头头是道。与朋友的一番侃谈,让我觉得收获不少,想不到小小的紫砂壶,竟有如此奇妙的玄机。
话说紫砂壶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的材质特性。由于它取材于宜兴特有的陶土紫砂泥,经过筛土分级、进入1100°C~1200°C高温烧制后,其材质中的主要矿物原料便产生了物理变化,制成的茶壶,比一般的陶瓷茶壶的透气性能好,更耐热和隔热,哪怕在寒冬腊月注入沸水,也不会由于冷热骤变而出现爆裂。我的朋友认为,当今最理想的泡茶用具首推紫砂壶。
紫砂壶的胎质含有多种矿物元素,烧制后,壶的外表往往会产生特殊的纹理,紫色的砂泥、奶色的白泥、枯色的黄泥、猩红的朱泥、黛色的绿泥等五彩斑斓,因而紫砂壶又称“五色壶”。
在沏茶、品茶当中,朋友将杯中的沸水环浇在紫砂壶上,顷刻之间,壶身上的水便奇妙地挥发了。看到我面露诧异之色,朋友解释说,这是因为壶身布满了气孔之故。不但如此,若将盛满开水的紫砂壶捧在手中,也只会感觉温暖而不会烫手。据介绍,由于紫砂壶透气的特性,其沏出的茶香久存,宿茶不会变味,可谓一壶在手,怡情养性于心。
赏玩紫砂壶,妙趣无穷。鉴别一把紫砂壶的优劣,不但要看壶的胎质、性能、造型、品格,还要看壶的制作人。目前市场上藏品的价值,大多因人而异,如果是名家作品则身价倍增。一般来说,好壶的壶柄(抓手)、壶盖、壶嘴呈“三点一线”,壶身周正、平稳,壶盖严密不会移位,左右轻拨壶纽(盖顶之上的设置)不会出现空隙。壶身水满时,只要用手指摁住壶纽上的小孔,壶嘴滴水不泄,这是检验壶的密封性能的办法。
闲聊之中,朋友便示范开来,只见他拿起壶盖,与壶身轻轻摩擦,一阵阵清脆的金属声传来,煞是动听。“这是紫砂壶特有的叩响声”,朋友笑道。懂壶之人只要用手抚摸壶身,还能从轻微的凹凸肌理、滋润不粘的手感中,分辨出紫砂壶与其它陶瓷茶具的区别。
在一番闲适惬意的品茗聊天当中,打开了话匣子的朋友耐心介绍说,从造型分类上,紫砂壶分“光货”和“花货”两类。“光货”的壶身没有任何装饰,只是以形状的巧妙变化体现壶的造型,如圆形、方形或圆方结合等。与其相反,“花货”则在壶身、壶柄或壶嘴处,运用雕、镂、捏、塑的手法,饰以花鸟虫鱼、人物山水,以体现艺人的匠心独具。当然,在历代紫砂壶的造型上,各家制壶高手都有不同的审美特点,有的喜欢制作光身壶,以体现作品的简洁之美;有的喜欢题上诗画或镂雕一番,以加强壶身的赏玩意趣。而随着各个时代的审美趣味不同,壶的造型、大小也随之变化,巧思都体现在壶身、壶盖、壶嘴之上,可说是五花八门、精品辈出。
目前钟情紫砂壶者甚众,“不见则已,一见爱不释手;不集则罢,一集终生不休”者大有人在。可见,紫砂壶之学问,并非仅仅是方便沏茶、装点门面而已。当然,欣赏一把壶,往往也凭各人的爱好:圆的、方的、长的、异形的,光面的、雕花的各有所爱。
与朋友品茶聊天,从六堡茶的红、浓、陈、醇侃到紫砂壶的气、质、形、态,在品茗上瘾的同时,侃壶也上了瘾。这恰好遂了当初老茶客朋友邀我“品一回六堡佳茗”的心愿……
责任编辑:黄秀瑜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