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十一月,我们相约在羌城

时间:2023/11/9 作者: 草地 热度: 19871
芯语

  秋天里的羌山,虽然即将进入冬季,但举眼望去,山川重峦叠翠,还是一副雍容华贵的样子。红红的枫叶、黄灿的银杏叶和金黄的秋菊把茂州城装点得更加华美和尊贵。

  十一月四日,时至羌历新年到来之际,茂州古羌城迎来了来自全州各地的文学爱好者。大家在古羌城酒店欢聚一堂,大厅里和煦的温暖涤荡着每一个人的心。来自各地的文友们在浓厚的文学氛围中畅所欲言,放飞着自己的梦想。

  作为新人的我,在短短三天时间里,真是收获满满,欣悦满满。秋风清凉,更激发了我的文学热情,我心里想着:放飞梦想的最佳时机到来了。

  十一月五日这天,笔会采风活动安排得紧张而有序。我的心被填塞得满满当当的,心里的希望升腾着,梦也变得更加的五彩斑斓。

  上午九点,古羌城的城门,迎着初升的朝阳徐徐开启,古老的羌城伸开宽阔的臂膀,迎接四面八方的宾客。隆重的开城仪式结束以后,茂县2018年全民健身“万人太极拳”推广展示展演活动开始进行实地彩排。此时,古羌城内,曲乐悠扬,场面恢弘,气势磅礴。真是万人太极气势宏,羌山儿女奔康庄!

  紧接着就是笔会座谈和实地的参观学习考察。

  座谈会和文学讲座,让我真正体会到了文学就是心之学,心之所感所想所思所得,它就是要我们坚守住本心。在文学创作中要做到立足于现实生活,反映现实生活,弘扬真善美;在创作时要匍下身子,贴近百姓生活,用心发现美,用灵魂拥抱美;在文学创作时还要紧跟时代步伐,不忘初心地弘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价值观。

  实地考察学习更是感受到了灾后重建的辉煌成就。十年了,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羌山大地处处环境优美。古老的民风民俗得到传承的同时,注入了蓬勃向上新鲜的血液。从人们的衣食住行中无不透露出羌山儿女在党的阳光普照下生活幸福,事業发展,经济繁荣。羌寨儿女每天都迎接着崭新的太阳,无不彰显出感恩和努力奋进乐观向上的精气神。

  来到了六月红花椒合作社参观时,我的心里有着除了感慨就是骄傲。下午清凉的风轻拂着,和厂区内热火朝天的工作氛围形成了及其鲜明的对比。流水线作业,员工们紧张有序地工作着。机器的轰鸣声、员工们阳光而又专注的工作神情、颗颗色泽艳丽的花椒一齐组成了美丽的画卷,齐声吹奏起了秋收喜悦后的乐章。现代化的工作操作流程,管理的规范和科学化,无不显示出茂县科技创新和经济的繁荣发展。最喜人的是茂县的花椒市场推向了欧洲和东亚市场。厉害了我的国!厉害了我的羌寨人民!写到这里我真想赋诗一首了:

  红红的花椒红紫的梦/不羡花的艳丽

  不慕松的伟岸/花椒独特自风流

  红红的花椒红紫的梦/等来六月粉色风

  开启了花椒红紫的梦/漫天红袍满天云雀飞

  羌山满地六月红/花椒红紫扬起头

  世界各地走一走。

  秋天的脚步就是这样的深情,你在羌山大地徜徉时,无不感受着古羌大地的热情奔放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晚上八点,一场别开生面的“羌城之约”诗歌朗诵会在茂县广播电视台上演。

  人生有许多第一次值得铭记的。特别是今年,对于我来说值得铭记的第一次太多。

  人生有许多选择,但在红尘中沉浮,能选择自己喜欢走的路,那是万幸了。不气馁、不迷茫、放下负累轻装前行,不能登高山之巅领略一览众山小的豪情,但能看见山腰的满目丽彩的美景,总比一生都在山脚下徘徊要好吧。

  我要以此地作为走向山顶的出发点,朝着自己梦想的路出发。以一路看着无限风光的心情,以一路书写着动人歌谣的情怀,一步步走向生活的彼岸!

  十一月六日,我们去有着小九寨之称的叠溪松坪沟风景区采风。这里是另外一重天了,我的心被玉洁的山川一下子揽入了她神秘的怀里。叠溪松坪沟景区里,秋天的尾巴仿佛在一夜之间被北风彻底地拉进到冬天的怀抱里。

  此时,景区如同饱经岁月风霜的洗礼,却又温润恬静的母亲一样,静静地坐卧在那里。此时,她是冰清玉洁的,温婉中透出她特有的高贵。

  我徜徉在浓雾迷离的景区里,思绪翩跹,舞步翩跹。如同一个长不大的孩子,深陷在她的怀抱里难以自拔。松枝、枫叶儿、桦树都披上了洁白的羽衣,像一只只等待翱翔的白鹤远远地望着你,等着你的到来。远远地眺望山巅,洁白的雾凇密密实实地把大地变得洁白无瑕。大地安静极了,从人们呼出的气息也能看出丝丝的烟雾。我屏住呼吸,放慢了前行的脚步,就像怕要惊扰了松坪这个冷美人静怡的梦一样,静静地走着。一步一景,一景一情,每一处景色都能感受和体会到独有的诗意,无不令我流连忘返。

  冰凉的风吹拂着我的思绪:1933年的一场大地震,把茶马古道上的一颗明珠,一个叫作蚕陵的古镇,在一夜之间夷为平地。听老辈们讲,当时除了山上放羊的一个孩子,为了找寻走失的一只羊而幸免遇难以外,古镇内没有一个人生还。而今,我们走在地震遗址中,只能看见深陷在泥土里的遗缺城门,再也没有古镇的任何遗迹。看着蓝色的长海水、看着旖旎的五彩池、看着深邃的墨海,都能让人感受到蚕陵古镇那深邃的灵魂在舞动。它们在白雪的映衬下,显得美丽而又神秘。

  松坪啊,她就是这样不停地撩拨着我的情思:听老人们讲,当时那场地震波及面也是很广的。在地震以后好几年,生活在灾区人民的生活很艰苦。茶马古道上更是凄风苦雨,挑客扑死在路上的情况很多,当时连尸体都无人认领。其惨景和凄凉,现在的我们是难以言说和想象的。

  再来看看当今:“5·12”地震,震惊全世界的大灾难,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中,灾后重建把灾区变成了一颗颗璀璨的明珠。灾区终于涅槃重生,现在成了人人向往的人文景观、民风民俗和自然风光相融的旅游胜地。八方的游客不分春夏秋冬地纷至沓来。给羌乡大地吹来了温润清爽风的同时,推动了灾区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

  在风情万种的景区里畅游,我的思绪一时不能自抑,心里想着:蚕陵古镇怕是投胎幻化成了风情万种的美丽姑娘吧!您看,她此时安静如处子。待到来年春天,她就是怀春的少女了。到了夏天呢,她就是满目深情,蓬勃而又欣喜万分的少妇了。到了秋天,她风姿绰约的,那就是左右顾盼的骄傲的贵妇了。

  大地母亲真的是海纳百川,风情万里啊!此刻,她让我有了迎风奔跑的渴望,有了满满的希望和甜润的梦。

  我悄悄地走进你了,就像千年回眸,一千个擦肩遇见了最美的自己。我在“羌城之约”,在美丽的松坪沟,许下了我的一个心愿:放飞我的梦想。在这个冰清玉洁的世界里,捡拾一颗希望的种子入仓,待到来年春风飞扬之时,把这颗希望的种子播种在这片沃土之上,让她生根发芽;让她冲破荆棘和长枝密叶的遮蔽,奋力地吸纳阳光普照和雨露的滋养,长成一颗葱绿的树苗;让她奋力长成一颗挺拔的大树,在新的一轮金秋时节到来之时,婆娑摇曳着她的丰硕和永记。

  感慨“羌城之约”收获了友谊,收获了希望和新的起航。做自己喜欢的事,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遇见最美的自己。未来的我将铭记自己再也不彷徨,放下负累轻装前行。让“羌城之约”美丽永驻,梦想飞扬!

  “羌城之约”,文学梦放飞的时刻,以此文记。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