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林是笔名,本名叫刘善刚,随父母从湖北进入四川江油长钢,大学毕业后支边到川西北高原的九寨沟。跋涉在藏区的三十年间,演绎过中学教师、公安警察、国家公务员、作家等人生角色,娶了个美丽的藏族女人相依相伴。藏区的阳光,藏区的风色已经把这位汉子深深地同化成一名跋涉在藏地的汉族作家,在高原的土地上默默地孤独地回忆在内地钢厂生活的日子,把一种不舍的思乡怀旧情节用小说的语言展现出来,感动读者。
一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国家政策的感召下,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儿女毅然决然地走向西部和大西南的荒山峡谷,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三线”工程建设。作者白林的父母从湖北武汉支援“三线”建设来到四川江油长钢,白林作为一名“三线”建设者的后代,大学毕业又来到九寨沟,开始人生的征程。五十年过去了,作者的父辈们远离故乡永远的留在了“三线”建设工地之一的四川江油西山坡,化作一堆黄土长眠于此。作者父亲的墓碑及同乡同事的墓碑并不是方方正正的,而是稍微斜着朝着同一个方向眺望着,那个方向正是他们故乡的方向。
基于这种至高的为了国家建设不得不背井离乡的作者父辈们,他们献了青春献儿孙,一生的奉献精神是相当感人可歌可泣的。正如白林所说:“一部‘三线'建设史,其实也是一部人们辗转迁徙的历史,是一部不同的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心灵震荡,吐纳,融合,然后继续前行的历史,也是一部心灵的历史。”
白林是一个重情重义有着某种担当的作家,在《远亲近仇》这部小说集中,他选择塑造的小说背景地——豆腐镇,其实就是他曾经与父母生活的“三线”工地,豆腐镇上发生演绎的故事绝对多数是作者自己亲身经历过的。小说中那些小人物的喜怒生活与波澜壮阔的伟大“三线”建设相比,不过是一滴水珠。可是,就是在这滴晶莹剔透的水珠中我们却看到了一个作家满含深情地对自己少年时代的生活,对逝去的人和事所进行文字的记忆。当聪慧的作家把那些记忆珍珠般串联起来的时候,我就读到了《远亲近仇》这部小说集,所以,我也算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
二
作家白林是个多面手,前些年读过他很多大气的诗歌和文笔优美的散文,今年读了他的小说集《远亲近仇》,这个孤傲的作家确实让人心生敬意:渊博的学识和深邃的思想赋予了一个作家写作的脊梁;纯真的人文情怀和静深水流的小说语言赋予了一个作家妙笔生花的写作态度;我想,白林是幸运的,因为他找到了一个孤独写作者的文学情节,一个作家潜心写作的源泉。他凭借其丰富的生活经历,高原藏区生活的特殊状态,笔耕不辍等因素,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造就了其小说创作的艺术取向:在高原的土地上记叙人生的滋味。
小说集《远亲近仇》收集了白林近三十年来创作的百篇小说中筛选出来的九部中短篇小说,其中七个短篇,两个中篇。每一篇小说都将作者文学与人学的精髓融入故事情节中,那些底层小人物的懵懂青春,爱恨情节、悲喜交加、辛酸人生给读者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以及沉痛的掩卷长思。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这本集子里的所有故事都发生在豆腐镇,如果把九个故事串联起来,完完全全就是一部描写“三线”故事的长篇小说。
根植于对“三线”地区钢铁生活的情感倾向创作。干净简洁的小说语言讲述豆腐镇的“三线”故事,用平实的笔触记叙人间底层人物的悲喜辛酸生活。
认真读完《远亲近仇》,同时也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作家白林在用小说语言回忆那段特殊时期的生活,既是写别人,同时也是在写自己,敦敦实实地做了一个在回忆中幸福的人。
一个成功的小说家,所创作出的接地气的作品或者讲诉的故事一定是他周边的熟悉的人和事。所谓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创作才是成熟的记叙。这一点白林是做到了的。作者随父母在长钢生活过很多年,在变幻莫测的艰苦恶劣的山区厂子里,两代长钢人经历了过多的兴衰荣辱,儿女情长。钢厂里的故事实际上就是人间万象的缩影。作者有一双发现生活真谛的慧眼,把自己亲身经历的或者看到的人间真情悲欢离合写下来了,就成就了一篇篇活泼生动耐人寻味的小说。白林小说中成功地塑造了钟强、许三、李四眼、老袁、三元、小芹、胡蔷薇等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中大多数是年青人、小伙伴、子弟校中小学生等。在塑造人物形象中往往倾注了作者本人的价值评判或者情感倾向。在《远亲近仇》中,作者通过精心布局谋篇的叙事结构对长钢地区的工厂生活进行了活色生香淋漓尽致的展现,没有高大上的故事情节和思想境界,都是些人间底层人物的真实生活。读后有种酣畅淋漓的快感和韵味悠长的沉思,辛酸中有欢笑有对主人公深深的同情。
《远亲近仇》钟强与周琳早恋,豆腐镇里十八岁青年钟强受青春懵懂恋爱的渴望冤死在果园的故事。
《遥远的酱色旗》中豆腐镇的孩子们是在无聊的时光中干些只有小孩子才能干的蠢事中长大的,像许四和胡司令,光头等等。一面酱色旗就是一段青涩的回忆,也许过了很多年,回想那段贫乏无聊的光阴,还会透出那种叫兄弟情义的东西。
《学农记》里小芹老师带领豆腐镇子弟校许三、吴老四等学生们到阳亭公社参加学农活动,返程时同学们渡船过江遇见洪峰险情,李群老师(李四眼)因救学生周大刚被巨浪吞没英勇牺牲的故事。
《疯子老袁》是发生在1975年的事,如果说主人公老袁疯了是受性格孤僻和口舌之争的影响,那么谢军疯了跳江一定是一场与青春恋情打赌的愚蠢之举。读到小说结尾那句:“话音未落,只看见高高的吊桥中间,一个年轻的声影,像一只张开翅膀的燕子般冲着夏季清澈的江面,扎了下去。”这个貌似浪漫唯美的句子,我却读到了疼痛,一种深深为钢厂青年谢军美梦破灭后的种种惋惜。
《水殇》中描写的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意外发生的淹死小孩的事件,折射出在那个穷忙拼搏时期,“三线”工人疏于看护自己患病的孩子导致的人间悲剧。
《胡家的二丫头》这个中篇是对豆腐镇那个时期钢厂职工子弟事业前途、家庭生活的总概括,就是一个高浓缩的社会现象的剪影。我同情二丫头胡蔷薇遭受的种种磨难,更同情有思想接受过大学教育的许三。许三随父母来到封闭的豆腐镇成了一个觉得自己是找不到故乡的人了,情窦初开的大学生许三,那份纯真的感情莫名其妙地夭折在技校铁路专线上那个寒冷的冬夜里后,孤独的许三开始恨豆腐镇了:“他仇恨豆腐镇的山,仇恨豆腐镇的水,仇恨豆腐镇那些像井底之蛙一般为了工作而挣扎的伙伴;仇恨钢厂的火车,把大量的钢铁垃圾从各地拉来经过炼钢炉而变成了滚滚的钢水,然后经过许多大型机器的加工变成了炮弹、坦克和其他武器的配件,运送到了战场,又变成一堆堆的破铜烂铁,又被火车给拉回了钢厂……周而复始。”作家白林用这种简洁干净的语言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深刻到位,充满魅力。
文艺青年老袁疯了,文革谢司令的儿子谢军跳江了,患癫痫病的小磊落水身亡了,胡家二丫头胡蔷薇与许二、许三、王钢、三元的情感纠葛……
我觉得作家似乎努力用平实的笔触素描一个特殊时期的真实状况。尤其是那些青少年小伙伴成长过程中复杂的精神心里状态。最后反应在这群小人物故事的结尾都有点意外伤情,在这几个短篇小说中小主人公的宿命都与死亡有瓜葛。阅读一篇后我每每都会掩卷思考:怎么会这样呢?那些悲剧仿佛都是意外,仿佛都是天意,但是还是如此让人有种揪心疼痛的感觉。我想作家是在独具匠心的写作,是想告诉你国家“三线”工程的建设不仅仅是开发西部、西南部的自然资源,更应该同时去关注建设者们的心理负担和精神状态,更应该倾注更多的有温度的人文情怀。
三
作家白林大学毕业后离开“三线”建设中的父母,只身一人前往遥远的川西北高原九寨沟,在高原上的二十多年潜心写作,用一支笔慢慢记叙人生的滋味。白林的内心是丰盈的,善于思索生活真啼的作家过得都不轻松。这部小说集中的人物故事其实就是发生在他周边的,而且是他年轻时候的真实故事,现在看来作者仿佛是回忆性的写作。今天的年青人读起来可能会觉得那些情节与现实当下有点格格不入。但是只要用心思考回味就不难发现人生的酸甜苦辣滋味是无处不在的,一个人的成长经历是多么不易的,甚至是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米兰昆德拉先生在自己的《小说的艺术》中曾经这样说过:“如果作者把历史境况作为人的世界从未有过的具有揭示意义的一种可能,他就想把那个境况按照它的样子描写下来。但是,我们仍然可以认为,忠实于历史的现实就小说价值来说是次要的事情。小说家既不是历史学家,也不是预言家,他是存在的勘探者。”注①。我认为朋友白林就是这样一名勘探者型的作家,是一位值得让人敬佩的作家。创作本身就是一个孤独的艰巨的工作,尤其是小说创作费时费力费心。即便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也会有不尽人意的地方,白林也不另外。在《远亲近仇》小说集中,如果对“三线”建设者的开辟新天地的艰难过程着笔更多的话,对历史时期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有更深度的融合,如果再注重对某些人物的刻画增加一定深度,小说就更为完美了。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作家白林的创作之路会越走越广,越走越远,这也是我对他最真的最美的祝福。
注①:米兰昆德拉著、孟眉译:《小说的艺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11月出版,第43页。
静静流淌的声音
——读《那山那林那泉那人》
南湖的秋天温润恬静,满地金黄的龙爪菊铺开炫丽的背景,湖面朦胧着一层薄雾,阳光也是欲露还羞的样子,黑天鹅畅游在湖里,这样的良辰美景下选一小亭坐下来品读书文,度过时光是非常惬意的事。今天继续阅读阿坝州作家杨宁的散文集《那山那林那泉那人》,在静渊书生的文艺书斋里漫游,聆听那些灵动文字里静静流淌的声音。这些美妙的声音,也许是他童年的山林中一朵花开的声音,也许是他吉他弦上缠绵的小乐曲,也许是他这么多年来内心里静静流淌的情韵声声。
我和杨宁是师范校的校友,他比我低一届。后来我们都在藏区教书,相隔甚远,很少见面。他每每与我见面都笑嘻嘻与学姐相称,如此礼节与我印象中那些年身着牛仔装背把破吉他唱遍校园的豪放不羁形象大相径庭。时光之手已经把我这个学弟疏理成一介文静书生,静渊书生是他的笔名,可见杨宁骨子里那些静静流淌的书生气息,难怪那些年写下这么多的真情文字。
杨宁的散文集《那山那林那泉那人》分“那山那林那泉那人”“漏尘斋随笔”“午后阳光下的救赎”“吉他弦上的晚风”四辑,将近六十篇散文。这些文字里描述的是作者近20年来的生活轨迹,作者用干净流畅的文字对过去、现在的生活经历作了深情的回顾和真知灼见的人生感悟。从一篇篇文章中可以窥见一个人心灵中最闪光的东西:那就是对人生有理想追求,对生活无比珍惜热爱,对社会有着良知与责任,对文学艺术的虔诚与膜拜!
记得著名的艺术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杨宁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爱好文学,爱好摄影,爱好音乐。因为对生活的爱注定他是一个用情感写作的作家,他多情的眼睛里总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有着一颗兰心慧质的艺术气质。读杨宁的散文可以看出他喜欢写叙事散文,也喜欢写思想性强的议论型散文,这种散文不仅仅有思想的厚度,还带有哲理性的辩证思维。
如果把回忆当酒,时间越久酒味儿越醇香,时间越久醉意更浓烈。在第一辑“那山那林那泉那人”中,收集了作者二十八篇散文,里面的多篇作品都满含深情地记叙了曾经的旧人旧事,《故乡有座铁索桥》是对童年生活的记忆,是对久别故土的怀念。当我读完《那山那林那泉那人》后,作者也把我带回那个纯真贫穷极左或极右的年代:那山是文革时期养活了他们全家老小的山,那林是作者幼小心灵中永远长青的青杠林,那泉是甘甜他们一家人的生命之泉,那人就是他们一家七口相亲相爱相依为命的亲人啊!正如作者所说:沧海桑田,当年弱小的孩子如今已人到中年,在这丰衣足食却缺少心灵归宿的世界,如果心灵可以回归,我希望回到这里,再次找回——那山那林那泉那人。
只要是有心人,对万事万物都怀有一颗悲悯之情,哪怕是一丁点儿感悟也可以形成文字记录下来。当你老了,翻阅那些静静流淌的文字,聆听文学之树上那些花开的声音,该是多么美好的事啊!生活不仅仅是把最美好的呈给人看,更多的是把一切美好留给自己滋润心灵。这一点,我想静渊书生是做到了的。第二辑“漏尘斋随笔”中收集的近20篇文章中,表面上看是作者随心所欲的记叙时令季节的感伤,回忆此去经年的辛酸过往,反思人生路上的忧患与得失,亲情与爱情。其实篇篇散文都是作者最由衷的真情流露,读后一样震撼人心,一样温暖人的心灵。所谓随笔,我简单理解为随心所欲的心情记录,这种记录可以有手随心动的快意。正如作者说的:这是一种纯粹只为着自己想写而写,诉说般的写作。不为迎合世俗潮流、不投稿、不发表、不带任何功利目的,所以它们是这本集子里最直白、最坦诚、是书生的静心之作,也最能代表书生一个时期真实的精神状态。
杨宁从小生活在川西北高原上的四姑娘山脚下,是从高原山区一步步走出来的优秀的儿子。他当过教师,当过基层乡村干部,如今在政府部门任职。长期生活工作在大山里,对这里的山山水水,人文因缘有着深厚的感情和感悟。所以那些随笔散文其实就是水到渠成的产物,可见作者是一个生活缜密,善于捕捉灵感的作家。同时作者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和浪漫主义者,在他的文字中是可以明显感受到的。
“日月盈昃,自然轮回。时间在飞快地流走,世间一切在不变中改变着。相对于自然来说,人变得更快,变得更加不可思议。那是一种很复杂的情感。”——《春寒里的思绪》
“一个关注自已的心灵和关注现实一样,应该都是合理的。就像面对流水落花时的感慨一样,我们总在失意、落寞的时候才去用心地思考一些东西。”——《流水落花春去也》
“真正的文化来自于一个民族或一个群落固守的非迷失的恒定状态,它以美的创造和生命自然的体悟作为起点和归宿”。杨宁散文集第三辑"阳光下的救赎"收集了十篇文章。这些篇目中体现了对社会对生活更多的反思,更多的扣问现实情节。不难看出,作者是一个思想者。基于我和杨宁是同窗求学两年的校友的缘故,我深知青年时期的杨宁同学是个酷爱音乐的人。他曾经是那个时期校园著名的吉它手。从《纯心灵感受的自由》《仲秋闲谈》《青绿在心》等篇章中,作者由衷地谈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谈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月光曲》,谈瞎子阿炳的二胡琴韵《二泉胦月》,谈印度电影里那些震撼人心的音乐等等。有音乐的人生是幸福的人生,自然懂得音乐欣赏的人也是幸福的人。“生活中有音乐,懂得音乐只是为了让自已生活更充融丰润,让自已的灵魂更轻盈宁静,让自已的品位更洁静优雅”,我觉得作者就是沿着那条浪漫的音乐小路走下去的,在音乐的绿色森林中聆听燕语呢喃,鸟语花香的。第三揖里的其他内容也渉及到父亲母亲,老婆孩子,同学同事的所碎情感交集。不难看出作者是一个非常重情义的有着强烈责任心的担当男人。这种品质决定了他人生的品位,一个活在文学艺术与音乐艺术中的公务员,这个常人眼里的公务员是个多面手,活得实在率真,有情有义。
一个文人书生的成长一定要经历一个过程,这个梦想过程或许有着破茧成蝶的煎熬,终究是会起舞翩翩飞起来的。作家杨宁在文学这条路上越走越远了,行文风格在近期有明显变化,这种变化在第四揖“吉他弦上的晚风”中来了个华丽转身,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我们心中的文学价值就是启迪人的心灵,引领人们崇尚真善美。大凡诸多作家心性敏感脆弱率真感性,骨子里追求一种抒情诗意的浪漫人生。杨宁散文集最后收录的十九篇随笔心语散文是我比较喜欢的 ,沉浸在作家那些字字珠肌,粒粒饱满,情真意切地文学语言意境里,感悟其思想内容空间更为辽阔悠远,语句更为凝练深刻的文字,粒粒馨香扑面而来。杨宁自己都承认:我们一直在回望着理想与现实之间不可知的距离,我可以肯定地知道,我会选择决然地前行——要么渐行渐远,要么逐渐接近生活的真相。
也许因为作家是一个爱思考的人,才会在《不眠的秋夜》里思索人生哲学,生活艺术,唯美心愿里的今夜今秋。杨宁年轻时候做过一名小学老师,这个多愁善感的老师曾在校园里看宿鸟归飞,在校园里熏陶训练“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心境。同时作者也是一名珍惜情感疼爱亲人朋友的暖男,在杨宁的很多文字中常常流露出让人动容的至爱真情。这些情感的表达貌似普通常见的平常主题,其实是非常接地气的人间真挚情感。一个内心活得如此细腻的大男人是很容易让人喜欢的。这些细腻的情感甚至连我们相隔甚远难得一见的老同学老朋友都能真切感受得到,这必竟是一种暖心的东西,谁又会不喜欢呢!
窗外已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的深秋,这个秋天我细心品读完杨宁的散文集《那山那林那泉那人》,从文字见人品,从思想见精神,从过去见现在,从青涩见成熟,我想我是被那些文字真切的感动了。于是有了上述文字,算是一种肤浅解读,一种对杨宁同学发自内心的真情厚意!
责任编辑:邬彦姝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