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有一部叫做《人生七年》的纪录片,他们采访了十四个出生于不同阶层的七岁小孩,然后每隔七年再采访一次。一晃四十多年过去,观众会发现,这十四个人当中,穷人的孩子依旧是穷人,富人的孩子依旧是富人。
但是其中有一个穷人家的孩子,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考上了牛津大学,后来更是成为了著名大学的教授。他成功地改变了自己的社会阶层,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这和我们国家的鲤鱼跳龙门的故事极其相似。
我出生在滩头古镇祝家庄,那是个总是有着各种荒诞离奇传说的地方,每座山、每条河甚至每一棵树都有一个令人回味无穷的小故事,而我笔下的祝家庄系列不过是其中的九牛一毛而已。回顾当年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他们大都还留在农村。每次想起他们,我就会想起我们一起去河里捕鱼的情景。那些被网套住不挣扎的鱼儿,无一例外地成了我们餐桌上的佳肴。而那些奋力挣扎的,虽然最后也难逃一死,但总会有那么一两条侥幸的,成了漏网之鱼。
后来踏上写作之路,十年过去了,当年一起写小说的朋友,现在消失得无影无踪的比比皆是,而最终实现梦想、成功变成大神的,也有那么几个。
为什么当年大家都在一样的起点、同样的平台,最终命运却如此不同呢?
我反思了那部纪录片,回顾了童年的玩伴,审视了写作道路上遇到的人,最后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人生态度。
当遇到困苦的时候,最后成功的那些人总是把这些困难当做上天对自己的考验;而最后泯然于众人的那些伙伴,总是把困苦当做上天刻意的刁难。
为什么他可以好好的,我就遇上这样的倒霉事?
为什么我明明是对的,大家却要这样误会我、冤枉我?
失败者的内心独白总是充满愤懑。而成功者呢,他们面对困难大都是一笑而过,咬牙坚持,从不犹豫和放弃,甚至可以苦中作乐。
从事编辑工作以来,我常常要面对招聘和培养新人的工作。每次大招聘,公司进几十个人,最后能留下来的总是只有寥寥几个。而留下来的这几个,几年之后各自的待遇和发展也不尽相同。
为什么当初是同样的起点、同样的职位,有的人可以做得越来越好,有的人却渐渐做不下去了呢?是能力不同吗?不,能力再差的人,只要能面试成功被招聘进来,就一定是领导眼中值得培养的人。
但能力不够可以培养,态度有问题就无可救药了。我亲手培养过的员工里,态度积极、敢于面对挑战的,在离开公司去了其他地方之后,也都发展得很好;而那些态度消极、总带着侥幸心理不肯努力的人,不管在哪里,不管换什么样的环境,一样发展得不好。
人遇到问题,真的需要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因为人生就像大海,我们就像在大海里航行的船,必须禁得起风吹雨打。几个浪头就被打碎了的船只,是没有资格去抱怨大海的残酷的。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