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纬19°,东经110°。
这里是中国文昌,一座名为紫贝的滨海古城,亦是一座欣欣向荣的航天新城。“天问”从这里问天,“嫦娥”从这里奔月,“天和”从这里升空、“天舟”从这里启航……走进这片海,青椰百景、海天碧宇,让人流连忘返;走进这座城,重器鸿途,壮志寰宇,更有一种力量直击人心。
遥看琼楼舞清影,欲驾新梯上九天。巍峨的塔架,携椰风海韵,映碧海蓝天,剑指苍穹,宣示着中国航天追赶世界一流的决心意志,见证着新时期航天建设者们不畏艰辛、创新超越的铿锵步伐。纵横场区的条条大道,被冠以“长征路”“探月路”“星光路”的名字,浪漫且豪迈,积蓄着中华民族腾飞的底气,激荡着中国航天登攀的脉动,令人心潮澎湃。而活跃在各系统各岗位的青年航天人,随时随地流露着自信与从容,自然而然展现着坚定和执着,时时刻刻诠释着活力与精彩,在一次次壮美的腾飞中书写着中国航天新的叙事新的奇迹。
文昌航天发射场
有 梦
对于重庆籍博士晏政而言,梦想就是那个照亮人生路的灯塔。17岁高考前,记住了《新闻联播》里“神舟一号”腾飞的画面,他就笃定了一生的志向,本科硕士博士一路披荆斩棘攻读“双一流”大学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专业,毕业后来到大凉山深处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技术总体部门工作,而后又转战海南岛,投身文昌航天发射场的测试发射能力建设,参与完成了“长征七号首飞”“长征五号首飞”“天舟一号”“长征五号遥三复飞”“长征五号B首飞”等重大任务在内的30余次航天发射任务,牵头完成文昌发射场《液氧煤油推进剂并行加注技术》等多个重大建设科研项目,为航天尽情地挥洒着热情和汗水、贡献着青春和智慧。
在离家1500公里的文昌发射场,在椰海逐梦的2500多个日日夜夜里,他说:“闲下来的时候也会想念木洞老家的老街、家中的父母和妻儿,但是为了这个梦,我会一直坚守努力下去。”
梦想不会发光,发光的是追梦的人和路。
2013年8月,晏政博士毕业时,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到学校招人,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其实,最初家人是反对的,以他的学历和成绩,有很多条件待遇更好的选择,而晏政坚信航天测发一线才是发挥所学、实现价值的最好平台,带着17岁时的航天梦想,来到了大凉山里的西昌发射场。
晏政成为中心技术部一名系统工程师后,领受的第一项任务就极具挑战——负责海南文昌发射场动力系统的技术总体工作。全新的火箭、全新的发射场、全新的测发模式,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他三易其稿,完成了《长征五号任务发射场安全性分析报告》,拿出发射场7大系统安全性设计与验证、任务30多个关键环节的200多条针对性措施落实及试验验证情况,有效解决了火箭连接器二次对接、二级液氢泄出等重大风险难题,奠定了火箭射前中止发射后的应急处置基础。
“长征五号”合练任务中,动力系统进行氢氧发动机地面吹除工作,配气台出现异常振动,引发箭体发动机吹除压力脉动,测试被迫终止。该问题如果不能彻底解决,进入加注发射阶段后,轻则导致配气台受损,重则导致任务取消,甚至危及产品安全。
晏政一头扎进了问题排查中,牵头开展原理分析、拟制试验方案、组织各岗位讨论,和操作手一道经过5天夜以继日的排查、进行了13次补充测试,将问题彻底解决,为首飞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文昌发射场开启高密度发射任务,我国向航天强国的目标加速迈进,对发射场建设和航天人才队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特别是核心关键能力建设。
晏政所在的技术部被誉为中心的“总体部、智囊团、孵化器、蓄水池”,天然地承担起了发射场关键建设项目、重大科研课题的攻关和规划建设论证等重大任务。身为博士的晏政认为,学历越高,责任越大,在高标准完成发射任务的同时,在创新登攀的路上自己也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催征的急迫。
去年,晏政完成了《发射场贮箱氢气置换的标准规范》,对这项任务关键性工作的所有测试流程和操作细节进行了统一规范,并在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中推动应用。而他正在加班加点研究的《液氧煤油推进剂并行加注技术》,将极大地缩短火箭推进剂加注时间,对发射场能力提升意义重大。
“能参与到自己梦想的事业、梦想的工作,并用自己所学为我们国家的航天事业贡献一点绵薄力量,我是自豪的,也是幸运的。”晏政说这些话谦虚平和,但从“长五”首飞到“天问”问天短短4年间的照片对比,肉眼可见的华发,却不难看出背后的艰辛和付出。而这里面,不止有晏政本人,还有他的家人。
航天战线有句话,发射成功的背后,有万千航天人的拼搏和汗水,还有无数航天人家庭的牺牲和奉献。
父母在巴南老家;妻子在重庆上班,还要承担照顾4岁幼子的重任。一家三地,母亲常常盯着《新闻联播》,关注着发射场的一举一动,总盼望着能在镜头里看到儿子的身影;每次和妻儿视频,妻子总把时间留给他和孩子,话都不敢聊太多,怕耽误他加班,他会熬得更晚。这些晏政都明白都知道。工资发下来,给自己留下几百块,其余全部按时上交;休假回家,第一时间带着爱人孩子回老家,动手给父母做上几顿可口的饭菜。除此之外,发表的论文、评报的奖项和任务成功的消息便是他努力工作回馈给家人的情深意切。
文昌航天发射场液氧储罐
有 爱
对于为什么选择航天?河北籍博士张东玖给出的答案是“爱”。那年仲夏,在星城长沙火热的空气中,张东玖满怀激情地开启了研究生的求学之路。在图书馆每个明亮安静的夜晚,在与材料学科类图书区毗邻的航天学科图书区,总有那么一个专注的身影在伏案钻研。几次相视一笑的碰面,张东玖渐渐被这个专注的小伙儿以及他所专注的航天吸引。
小伙儿名叫钟圣,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一名工程师,为了航天这个梦,大学毕业一头扎进大凉山沟里的发射场好几年,又在事业崭露头角之时选择重返校园、淬火强能。
“在很多人看来,他其实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张东玖说,在这个相对浮躁的年代,钟先生那份对事业的执着和追求难能可贵,默默打动她心扉的同时,也为她种下了航天梦的种子。
爱情的花朵在图书馆那一段段徜徉航天科技的逸美时光中,点缀着大凉山深谷中那一次次划过夜空的灿烂星火,绽放出浪漫的光华,充满无限的期待。
硕士毕业,钟圣带着知识回到了他钟爱的发射场,继续他钟爱的航天事业。张东玖则选择继续攻读博士,只是她把研究方向从复合材料调整成了防腐材料——一个离航天测发一线最近的专业。
导师说:“全新的研究方向,并不是你最好的选择。”张东玖静默不语,每个课余时光依旧徜徉在图书馆那个连接着航天和材料两个学科的熟悉角落,努力耕耘着有关未来的畅想,不断从电话那头的思念里汲取着希望和力量。
这段感情就这样伴随着大凉山深处那一颗颗升腾的卫星默默走过了七年。张东玖提前取得了博士学位,钟圣也快速成长为发射场控制系统的领头骨干,然而他们又做出了一个“不是最好的选择”。
“家里为我们找好了北京某研究所的工作,只是因为钟先生太热爱自己的事业、太舍不得发射场,然后我们就一起骗家里,说事情没办好,阴错阳差地到了海南。搞笑吧?”这场预谋,在张东玖玩笑似的讲述中,却难掩那份坚定和自豪——为了那个“大火箭”的梦想,钟圣放弃了原岗位上的大好前途,调往中心计划部,参与文昌发射场建设;为了支持爱人的事业,她也放弃了原本舒适的生活,入职中心技术部,去往还是一片空白的龙楼,成为了文昌发射场的第一批创业者。
自古创业多艰难。初到海南,旅游者眼中美丽的阳光、白云、沙滩,在航天人眼中则是无尽的高温、高盐、高湿,加之各种基础设施尚未建成,使发射场上的工作环境异常艰苦。
难忘,清晨走出板房见到蛇虫盘踞门口爆发的声声尖叫;难忘,正午时分蜗居机房编写软件分析数据的大汗淋漓;难忘,台风来临跳水沟堵漏点抢设备的紧张狼狈;难忘,解决难题时连续几周甚至数月的集体奋战、通宵达旦……那些苦那些难,在张东玖深情的讲述中仿佛还有了些许激情燃烧的味道,正如她所说,每当攻克一项难题、完成一项任务,离发射场的梦又进了一步,奖励自己一个酣畅淋漓的午觉,感觉是那么的满足和幸福。
如今,文昌发射场在他们这代航天人辛勤汗水的浇灌下不断成长壮大,张东玖的肩膀上也多了母亲的责任,事业和生活迎来了新的挑战。虽然,同在发射场工作,但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她和爱人却鲜有见面的机会,如同最初的选择一样,她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着她的钟先生,把家庭和岗位的重担一起挑。
在家,她是超能妈妈;在技术室,她是超能骨干。
长征五号垂直转运
文昌发射场地处热带海洋性气候带,具有“高温高湿高盐雾”特点。无论是钢架结构的塔架设施,还是金属材质的设备器件,盐雾腐蚀对发射场区的各类设备设施使用寿命及稳定可靠性都造成了巨大影响。而张东玖的主要工作就是为发射场防腐。
发射场供气、供液管路进行防腐施工,十几层的塔架她一层层地查验,上万米的管路她一米米地摸排。
无数个夜晚挑灯撰写的《文昌发射场环境监测方案》,成为发射场首部环境专业相关著作,为掌握场区盐雾浓度分布规律、预估设备设施腐蚀速度,提供了技术支撑。
她和同事们开展了20余项专题项目研究,进行了无数次暴露试验,投放了试验器件数千件,历时5年,建成了文昌大气试验站,终于揭开了文昌大气海洋气候腐蚀规律。
在探索场区大气腐蚀规律的同时,她牵头建设“腐蚀加速平台,模拟出发射场区的高盐高湿高温条件,在循环不断的测试中,快速判定各类材料的适应能力,构建起了跨越不同数据类型的防腐信息数据库,不仅初步实现了场区腐蚀环境的可视化,还为发射场设备器材的选择提供了有力参考,为设备防腐工作开展提供了有效数据支撑,为任务顺利实施提供可靠硬件基础贡献了力量。
平衡着家与事业的天平,交出了双双优异的成绩,张东玖的乐观和积极感染着周围人,“就像学做母亲一样,会有很多问题和困难,但是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我们总能一天比一天进步,一天比一天成熟。”
未来的路还很长,无论是事业还是生活,伴随着发射场和小孩子的成长,困难和挑战或许还会更大更多,张东玖俏皮地套用了舒婷的诗歌“爱,不仅爱他伟岸的身躯,更爱他坚持的梦想和足下的土地”,深情地说:“在离他最近的地方守护他。”透过她眼眸里灯火璀璨的塔架,她想要守护的他,是她钟爱的钟先生和他们共同的家,更是她和他一起钟爱的发射场和航天梦。
文昌航天发射场火箭总装测试厂房
有 识
15平方米的集体办公室,20平方米的宿舍公寓,发射场区大大小小数十个设备间、控制间、测试间……这就是四川籍博士工程师杨文,除了休假出差,除了父母爱人,全部的世界。这个世界很小,三点一线的距离步行只需要10分钟;这个世界又很庞大,发射场深埋地下的线缆管路、发射链隐匿背后的厂房洞库、发射塔承载包裹的设备设施……这个保障火箭顺利起飞的地面设备系统,涵盖加注、空调、供电、供气、塔勤等多个系统,涉及机械、化学、暖通、自动控制等多项学科,如同一张错综复杂又精美绝伦的网,延展在西昌文昌广袤的发射场,承载着创新的光亮,蓬勃着腾飞的力量。
编织这张庞大的地面设备系统勤务保障网,汇聚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技术部系统工程师团队三代人的心血。2007年,第一代的地勤网实现了发射场低温加注的远程控制;2012年,第二代的地勤网实现了发射场地面设备的全覆盖;而杨文带团出击的第三代目标是智能高效、自主可控。
无论刮风下雨,无论周末假日,每天早上6点准时到办公室,中午加班从不休息,深夜12点前绝不会上床休息……在这条织网的路上,杨文已经冲锋了整整9年。
那年,牵头完成二代网实现全覆盖的同时,杨文从室领导手上接过了清华大学自动化博士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还有三代织网的期望和嘱托——二代网虽然实现了全覆盖,但系统发展参差不齐、标准不一,有的子系统实现了自动远控,有的岗位却尚需手动操控,海量数据缺乏高效利用,可靠稳定难以保证,创新发展,任重道远!
带着这份期许和责任,杨文把三代织网面临的难题瓶颈作为了博士攻读的方向,针对发射场地面系统基础设施规模和复杂性不断增加带来的运维难度增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初步形成了面向大型关键基础设施和系统的安全监测方法和技术,有效降低了监控系统的误报率,提高运维效率,降低运维成本,在航天发射任务应用中成效明显。而在此期间,他还作为海南文昌发射场低温加注控制软件主要研制人员,为长征五号、长征七号两型运载火箭的首飞提供了技术保障。
2018年,博士毕业的杨文,如期返回单位,带头冲锋的脚步迈得更加坚定、更加急切:优化数据库提升系统储存效率;技术区空调系统试行远控模式;开展装备全寿命周期研究;启动自主远控改造项目……
伴随着一项项成果的陆续推出,不断升级的地勤网向着自主可控、大数据分析、全态感知的前沿方向逐步成长。与此同时,杨文满头的黑发渐添雪白的银色,而他默默冲锋的姿态,映照在那份雷打不动的“作息时间表”上,始终如一,从未懈怠。
“悠悠山沟,咫尺世界,拿着有限工资,拼得义无反顾,以经济指标来衡量,您这么高的学历、这么高的知识、这么高的技术,真觉得值吗?”在室里组织的青春建功航天伟业”主题团日活动上,面对新入职同事的提问,杨文微微一笑,“身处三尺机房,心系万里天疆,火箭腾飞的烈焰是人生价值的荣誉,更是青春出彩的奖章!”
他的话语谦虚和蔼,他的眼神坚毅笃定,因为他用心编织的不仅是发射场的三代地勤网,更是他的青春世界和梦想担当。
大流量加注管道
有 恒
“嫦娥五号”发射前夕,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的采访镜头对准了甘思旧。这位广西籍的壮族女航天人,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技术部的气象系统工程师。作为文昌发射场气象保障团队骨干成员,甘思旧和同事们要观云测雨,判定场区的气象条件,为“火箭”寻找晴朗的腾飞“窗口”。火箭垂直转运
2003年,从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带着对航天的向往,甘思旧进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技术部气象保障团队工作。在18年的航天奋斗路上,参与了50多次航天发射任务。在西昌工作时,她现场保障过“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发射任务。
2014年,为支持文昌发射场建设,助力民族航天“大火箭”梦想的实现,她作为气象团队的骨干,主动请缨从西昌转战海南,来到文昌工作,从零开始二次创业,全程参与了文昌发射场气象保障系统从无到有的建设,出色完成了长征七号、长征五号两型火箭首飞、“天舟一号”“天问一号”等重大任务,多次担任文昌发射场的气象保障组组长。
为了早日实现文昌发射场滨海气象预报能力,她和团队同事们每天奔波于发射场的风风雨雨,调试安装气象设备、收集整理气象数据、开展全业务气象保障训练,夜以继日研究海岛气候特征和天气演变规律,研发了天气分析和预报系统,使发射场气象系统信息化水平实现新的跨越。为了培养新同志,缩短预报人才成长周期,她积极参与团队气象会商模式的创新,主动为年轻同志分享经验,启迪思路,教授方法。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他们建成了完备的雷电检测、气象信息处理、气象信息显示和台风预报保障等软硬件体系,全面形成航天发射气象保障能力,圆满完成了文昌发射场历次重大任务的气象保障工作。
伴随着文昌发射场高密度航天发射任务大幕的拉开,为了适应高强度任务需求,进一步实现精准、精细、精确的预报保障目标。她和团队又对精细化预报显示汇报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新建成了多功能气象信息接收处理系统并正式投入使用,提高了对文昌发射场天气的监测密度和气象信息处理分析的可视性及可靠性。
“火箭的重要测试和点火发射都受到气象条件的影响制约,如果前期测试条件顺利,气象条件就成了火箭能否点火发射的最后一道命门。”甘思旧讲到,去年,阿联酋火星探测器“希望号”的发射就因天气原因而推迟,她所在的气象团队能否准确预报关系火箭点火决策,使命如山,责任重大。
无论在西昌还是文昌,在工作的18年里,每天,她总是第一个到办公室,最后一个离开,无论刮风下雨,每个晚上都会到气象会商间加班分析天气。对待每一个数据都细致入心,对待每一次分析都如履薄冰,她说,火箭飞天意义重大,自己的岗位虽小责任重大,必须做到精益求精,万无一失,才能对得起党和人民的信任期待,才能不负岗位和事业的使命荣光!
对于甘思旧来说,自己是航天人,亦是妻子、是母亲、是女儿。逐年繁重的工作,连续反复的疫情,她也曾两三个月不曾见到爱人孩子,而远在广西老家的父母双亲,交由弟弟弟媳照顾,也已两年多未曾见过。“他们每次都在电话视频里叮嘱我好好为国家做事,不要担心他们。”言及此处,面对风雷面不改色的航天女将也会哽咽声音、酸涩眼鼻。而这份来自家人的温暖却是支持甘思旧一往无前最恒久最恒定的力量。
在“嫦娥五号”采访的镜头前,甘思旧谈到,没有艰辛,何来成功?没有磨难,何来荣耀?没有拼搏,何来辉煌?沿着这条自立自强的路,几代航天人持之以恒、接续奋斗,用他们的智慧、心血、信念和实干,托“嫦娥”、组“北斗”、送“天问”、筑“天和”、放“天舟”、举“神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让世界为之惊叹的奇迹,铸就了两弹一星、载人航天、西昌航天精神、海岛创业精神。这种为了航天事业牺牲奉献的精神,早已融入每一个航天人的灵魂和血脉,成为永志不忘的红色基因,成为我们征战太空的动力和源泉。
低温火箭
有 为
“冰箭”是“大火箭”一个美丽浪漫的昵称。因为,无论是长征七号、长征八号还是长征五号都将全面大量地使用液氧/煤油、液氢/液氧低温推进剂组合,成为名副其实的低温火箭。负责为火箭加注低温推进剂的低温加注系统亦当仁不让地成为发射场能力形成和火箭发射成败的核心和关键。每当推进剂加注工作展开,身处加注控制间的吉林籍低温加注系统工程师孙一龙便成了焦点的中心。
这个清秀的年轻小伙儿面带几分青涩腼腆,说话慢条斯理,看起来就像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很难让人相信,这么年轻的谦谦书生,全程参与了文昌发射场建设和长征五号、长征七号、长征八号三型火箭历次发射,作为主创奠基人之一,参与完成了文昌发射场低温加注控制系统和供气控制系统系列软件自主研制,为文昌发射场低温加注系统和供气系统的能力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1年从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后,孙一龙就加入到了西昌航天的逐梦方阵,成为了中心技术部测发系统的一名助理工程师,负责加注系统的相关工作。在单位领导和同事的关心帮带下,他很快便在西昌发射场高密度任务的平台中找准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发挥计算机专业专长,参与完成西昌发射场常规加注系统控制软件升级改造,在岗位上崭露头角。
2012年,随着文昌发射场建设的不断推进,发射场加注系统软件的研发被提上日程,而这项艰巨的任务落到了他和其他3名骨干的身上。
作为我国首座滨海发射场,文昌发射场应用了很多先进技术和理念,并且国内没有可供参考借鉴的现成经验。需求不明确、接口不明确、新设备和新技术应用众多……仅仅是低温加注软件的研制初期,种种棘手的难题就堆到了他们面前。
从这年开始,他们这个4人“创业攻坚队”就开始了驻扎在航天科技集团研究所的漫长时光,看图纸、查资料、学技术、问经验,白天在办公室里交流讨论,晚上就在宿舍里将想法用代码实现。深夜奋战对于他们来说是常事,对此大家没有丝毫抱怨,向着“大火箭”的梦,反而乐在其中,向着一座座困难的壁垒发起了次次冲锋。
啃图纸、嚼方案,不分白天黑夜,没有周末假日,前后历时一年多,通过多次技术交流和接口协调,攻克了多环节流量控制、多管路并行加注、多贮箱同步加注等技术难题,他们终于为新发射场和“大火箭”设计出了一套全新的加注工序,并完成了软件功能的实现。其间,仅仅是低温加注工序设计文件的修改完善就经历了二十多稿。
2014年,万千期盼的文昌发射场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的一角,迎来了两型“大火箭”的合练任务。考验他们为之倾心付出的低温加注系统的时刻到了。正当大家稍感欣慰之时,加注软件却在长征五号合练任务中亮起了红灯——液氧射前补加时出现了流量异常的重大故障。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消除故障必将意味着火箭后续点火程序不能按时实施,加注现场顿时紧张起来,所有人的心都揪到了嗓子眼。
“泄压”“打开隔断阀”“关注反冲流量”……这时,4人团队迅速冲到了控制台前,即刻接过了“指挥权”,有条不紊地下达了一条条处置指令,从箭上传送过来的数据显示加注流量有效地恢复起来,最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液氧补加工作,合练任务最终得以顺利进行。
这次力挽狂澜的壮举让他们成为了同事们眼中的英雄,他们却陷入了深刻的自我反省和查纠之中——自己研制的软件肯定还有不完美的地方!为了彻底解决补加流量异常问题,合练任务结束后,即刻开始了大面积的排查工作。他们放弃休息和休假时间,对比加注数据、查阅工作记录、分析问题原因,前后设计了二十多种试验状态,拟制试验方案十余份,有时为了检验一个参数就要加班好几天。
持续数月的排故期间,孙一龙和其他3位同事几乎没有睡过一次好觉,没过过一次周末,甚至没有回过海口的家看一眼许久未见的妻儿。最终,他们拿出了一份200多页6万多字的故障归零报告,提出了多条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并且制定出了专项防控方案,从流程和工艺上消除了此项问题隐患。
2016年,长征七号和长征五号火箭相继首飞,孙一龙他们“四人组”全程坚守在加注指挥的一线,低温加注系统异常完美地完成了保障工作。平常总喜欢将乐观以微笑写在脸上的孙一龙,终于在大家面前红了眼睛,几年来的艰辛和付出在这一刻终于有了甜蜜的汇报。
在天舟一号任务中,孙一龙一人干双岗,担任自动控制和低温加注岗位系统工程师。独自承担低温加注和供气控制两个关键软件的维护和保障工作。在测试准备过程中,孙一龙敏锐地发现加注系统与动力测控系统主备通信链路结构缺陷和切换链路数据丢失问题,并提出合理有效应对方案和故障情况下应急处置措施,经过系统调试验证,证明方案措施合理有效。这个问题如果在任务过程中发生,将影响推进剂加注,酿成不堪想象的后果。孙一龙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避免了重大事故的发生,为任务中加注供气关键环节顺利进行发挥了重大作用,确保了天舟一号任务的圆满成功。
如今,孙一龙早已成为系统里名副其实的“资深老将”,获得了沉甸甸的诸多荣誉,但那份矢志追梦的初心、拼搏进取的姿态、担当有为的勤勉依旧不变。为了满足后续高强度多型号任务需求,加之低温加注控制系统相关硬件达到更新年限,孙一龙又投入到低温推进剂加注控制系统硬件升级更新和软件重构开发任务中。
重新开发的软件系统,不仅能完成五种不同型号火箭的低温推进剂加注工作,还具备压力自动调节、管路内液体流动自动寻路判断、加注流程智能化等功能,能更好地满足未来多型任务要求。孙一龙介绍说,“这一年里,他们几乎没有周末节假日,一直宅在发射场和机房里,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但当推进剂顺利加注完毕,软件生成‘加注好’的指令时,我们所有人都感到了一种血脉偾张的力量,我们又一次成功为火箭注入了腾飞动力,所有的等待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每当01指挥员铿锵的点火口令响起,每当火箭绚丽的尾焰向天际划出扶摇直上的曲线,孙一龙向来腼腆的脸上都会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在心底一遍遍地告诫自己,未来,要加倍努力,在追星护箭的征途上为“大火箭”的梦想填涂更加绚丽的色彩!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