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决战江城

时间:2023/11/9 作者: 神剑 热度: 18089
弓艳

  2020年1月23日凌晨,封城,像一颗重磅炸弹,一夜间,武汉开始人人自危,户户闭锁。各种消息接踵而至,确诊病例节节攀升。

  医院病床告急!医疗物资告急!医务人员告急!

  1月24日,是集结号吹响的特殊时刻,在国家和人民最危难的时候,党中央、中央军委一声号令,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紧急抽组,专业医疗力量一支支派出,和疫魔拼杀、抢夺生命的保卫战在这座城市打响,让处于沮丧、愤怒和不知所措中的武汉市民看到了希望。

  解放军来了

  2020年1月24日,当全国人民对着电视屏幕观看历史上第一次没有彩排的央视春晚时,除了不谙世事的孩子外,很多人都显得心事重重,似乎被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焦躁包绕着。

  这个年三十的晚上,朋友圈里刷屏的一则信息突然来了:经中央军委批准,解放军派出3支医疗队共450人,分别从上海、重庆、西安三地乘坐军机出发,投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防控。

  短短几行字,立刻冲淡了过年的气氛。人们再也没有心情关注任何与此无关的消息了,而是打开手机,迅速在各大新闻媒体上寻找着白衣战士的身影。

  陆军军医大学集结、出发和登机的视频里,配图音乐是《祖国不会忘记》,韩红的声音唱这首歌时,最应景也最煽情。“在茫茫的人海里我是哪一个,在奔腾的浪花里我是哪一朵……”伴随着歌声,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领队向院长吴昊报告后,在集结的队伍前,吴昊进行了简短有力的战前动员。之后,他们伴随着胜战的宣誓,肩背半人多高的迷彩背囊,带着如山的使命和医者的责任,大步流星登上了飞往武汉的军机……

  在这支150人的队列里,有首次执行重大卫勤任务的“90后”年轻人,也有数次参加抗击“非典”、抗震救灾和援非抗埃等重大医疗救援行动的老兵。

  毛青就是其中一位。

  34年感染病防治经验,39年军龄,36年党龄的毛青是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军感染病研究所所长,他曾经抗击过“非典”、阻击过禽流感、战胜过“埃博拉”,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虽然已近退休年龄,但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毛青还是毫不犹豫地向组织请战,要求马上前往武汉,贡献自己的力量。

  熟悉毛青的人,都了解他直来直去的脾气性格,这位一生中有三分之一时间都在和病毒较量的老同志,此刻怎能不心急如焚?关键时刻,陆军军医大学派出了自己的最强阵容,而毛青也如愿以偿地成为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的第一批次队员。

  同样是这个夜晚,海军军医大学医疗队冒雨集结,从虹口机场登机前往武汉。

  眼睛里闪着亮光,对着镜头比出“胜利”手势的吕蓉,出生于1999年,是海军军医大学“90”后护士中的一位。43名平均年龄只有25岁的姑娘,她们大多數是第一次执行全军的重大卫勤任务。从镜头里,我们看不出她们脸上有畏惧的表情,只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兴奋和身为卫勤尖兵的那份自信。

  军队知名护理学专家张茹英是空军军医大学医疗队队员史庆辉的母亲。除夕这天,正在科室值班的史庆辉突然接到出征武汉的命令时,母亲才刚刚出院。盼着儿子值完班后能回家好好过个年的张茹英,未曾想到此时儿子已经和战友们身在前往武汉的军机上了。

  飞机起飞和降落带来的轰鸣声,就是这些视频的背景音乐。身穿迷彩服的白衣战士们,并排坐在运输机里,这些画面,豪迈又伤感,不禁让人瞬间泪目。

  截至1月24日晚23时44分,陆、海、空军医大学的三支医疗队全部抵达武汉天河机场。

  当困意慢慢袭来时,车子已行至酒店门前。此时,已是25日的凌晨了。

  450名医疗队员在除夕夜集结,引发了全民的关注。国人们从公众假期第一天就开始了心照不宣的自我隔离。然而,缺口罩、缺酒精、缺含氯消毒液、缺红外测温仪……所有的问题都接踵而至。医疗防护物资紧缺,全国都在告急。急购“双黄连”的插曲,就像17年前“板蓝根”脱销一样,不久后也许都会成为笑谈。大家开始科普洗手、消毒、隔离的方法,气溶胶的概念也从医院走到了寻常百姓家。

  武汉,1月25日一大早,三支队伍开始集合。

  任务已经明确,他们分别要到武汉地区接诊新冠病毒肺炎病例较多的金银潭医院、汉口医院和武昌医院展开救治工作。

  当得知要去的是这三家医院时,队员们心里都清楚,没来之前,新闻媒体里报道最多的不就是这几家医院吗?看来,军队前方指挥协调组现在考虑的就是要集中火力打击病毒最集中的地方,然后各个击破。

  即将投入首战的医疗队员们,昨晚一夜的猜想,也没有今天眼前所看到的情况严重,就连多次执行重大任务的老同志,也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

  当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队长徐迪雄问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希望什么时候展开收治时,张定宇想都没想,给出的回答是“明天”。

  明天?这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病房还没有按收治传染病人的设施要求开始改造,自带的防护物资也不够用。怎么展开?

  这样的情况,在其他两家医院亦是如此。没什么说的,徐迪雄稍稍想了想,马上回答张定宇:“好!”

  军人,没有可能与不可能,只有战胜和失败两种结果。

  金银潭医院,队长徐迪雄一边带领队员迅速改造病房,一边与院方协商预置急需的呼吸机和必需的药品器材;汉口医院,队长刘斌将办公室搬进医疗一线后,立刻组织感控专家严格划分并优化改造病区,承担起了三个病区133例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任务,牵头汉口医院和同步进驻的广东医疗队,因地制宜完善临床诊疗方案;武昌医院,为了科学配置军地联合抗击新冠肺炎力量,队长王生成专门安排了八名影像专家和三名传染专家,负责制定和落实武昌医院的感控方案。

  虽然信心满满,但摆在部队指战员面前的困难,远比想象中的要多。

  在三支医疗队出发前,运力如何调度,防控物资如何在最短时间里采购调拨运往武汉,医疗队员们来了食宿怎么安排,部队首长带着机关多次进行现场考察,把所有问题一个个细化分解后进行讨论,拿出最可行的方案,确保没有任何问题出现。

  除了武汉主战场,联勤保障部队所属的医疗单位同时行动,因地制宜,集智攻关,短时间里迅速形成了“预防与救治同步,主动出击与有效防护并举”的多元、多维立体局面。

  解放军总医院启动了三级响应机制,在医院机关指导下,各医学中心开设了10个发热门诊和60个筛查点。

  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某地区首例患者样本中率先检出新冠病毒核酸,测定基因组全系列,研发快速检测试剂盒,并组织开展全军远程培训,制定防护知识手册。

  东部战区总医院开展卫生健康防疫知识讲座,在门急诊通道设置了明显标识,对患者来院的就诊路径进行了重新规划,并多次组织医务人员模拟演练。

  南部战区总医院呼吸科主任黄文杰,是17年前赫赫有名的“抗非英雄”。当年,就是他发现报告了我国第一个“非典”病例,又成功救治了首例“非典”患者。为抗击“非典”,黄文杰作出了重大贡献并荣立一等功。2019年,作为英模人物,黄文杰还登上了国庆阅兵的庆典花车。现在,已年近花甲的他,又是第一个带头向医院党委请战。

  西部战区总医院在四川省出现确诊病例后,立即启动二级防护,并在联勤保障部队卫勤局的统一调配下,向中部战区总医院紧急发送护目镜3000副。

  北部战区总医院凭借自身医疗优势,主动与抗疫前线联通获取最新资料,并根据多次执行卫生防疫任务经验,启动应急预案,进行有针对性的大中小型演练10余次。

  中部战区总医院,驻地就在武汉,也是最早收治新冠肺炎病例的医院之一。副院长譚映军这位卫勤老兵仍清楚记得,早在2019年12月31日,武汉市卫健委首次公开发布病毒性肺炎疫情通报时,中部战区总医院发热门诊的就诊量就超过了600人,破了日门诊量的最高纪录。

  第900、901、903、909、920、926、940、964、965、967、970医院……这是军队调整改革后,新组建并有了新番号的军队医院。官兵们豪情满满,医务人员一封封摁着红手印的请战书,像雪花纷沓而至,摆在了各级领导的案头。

  “这是我们的战争,谁都无法置身事外。”这是媒体上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句话。

  金银潭医院的物资调配室,完全看不出那个被口罩遮住面孔的人就是除夕夜那位身穿迷彩,告别八岁女儿的妈妈吴娅利。

  照片上孩子一身新年的红衣,委屈地仰着脸被妈妈搂在怀里的那个画面,让很多家有儿女的母亲潸然落泪。

  没有人告诉吴娅利,这张照片在除夕夜当晚就传遍了网络和整个中国。像很多队员一样,吴娅利走得太急,太匆忙,她根本没时间去考虑离开后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怎么办,到了武汉后,更是没时间去回想那些离开时的片段。

  “不知道怎么想的,脑子好机械,时间很紧,没来得及准备,接到命令就来了。”面对记者的采访,吴娅利这样讲道。

  的确如此,到了武汉,很多队员才发现,行李中不少物品都没想起来带。和亲人之间,不知是中国军人太隐忍,还是情感太内敛,无论是夫妻,还是和父母儿女,连一次好好的告别、拥抱和亲吻都没有,他们深知,疫情暴发的高峰时期,稍慢一点儿,就可能有预想不到的结果发生,所以最好什么都不要去想。

  450名精兵强将的加入,让武汉医疗同行们的精神面貌和病房里那些焦躁不安的病人心里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1月28日11点55分,武昌医院救治的两名患者出院了。当日,又有捷报传来。就在医疗队员们争分夺秒展开救治的同时,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围绕新冠病毒病原传播变异、检测试剂疫苗抗体研制等方面的科研攻关也在加紧推进。他们与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制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应急审批,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书。

  为了巩固扩大战果,更好地支援地方疫情防控工作,人民军队抽组1400名医护人员于2月3日起承担武汉火神山新冠病毒感染肺炎专科医院的医疗救治任务。

  从此,火神山医院的每个数字、每条新闻,发生的每个故事都将成为抗击疫情期间全国人民关注的新闻点和整个抗疫斗争的风向标。

  火神山医院组建仅仅过去了11天,解放军增派2600名医护人员支援武汉。

  2月13日上午,包含运-20在内的3个机型共11架军用运输机依次降落天河机场。当天下午,7个车次的高铁动车也陆续到达武汉火车站和汉口火车站,在运输投送系统的全力保障下,又一批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的队员和百余吨物资全部抵达武汉。

  2月17日,来自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联勤保障部队和武警部队的1200名医疗队员通过航空和铁路运输,陆续抵达武汉。

  铭记历史的精神高地

  3月3日下午,火神山医院迎来了一个特殊的时刻。经过医务人员的全力救治,92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这一天治愈出院了。这也是火神山医院自组建以来出院人数最多的一天。

  每次站在路边挥手送行的人群中都有他——火神山医院院长张思兵。

  听到几位年轻护士喊出的祝福声“加油”“都好好的”,张思兵的喉头紧紧的,像有东西卡住了似的,思绪在这最艰难的20多天里来回切换着,连政委原华什么时候站在了身后,他都没有察觉到。

  从武汉疫情发生伊始,张思兵脑子里的那根弦就始终没松过。1月28日,上级命令来了,要他立即启程前往武汉,参与火神山医院的交接工作。当时,张思兵就一个念头,给任务就是给信任。去了不管干什么,一定要竭尽全力,把这些年学的、研的、练的全都用上。

  当张思兵第一次站在火神山医院的建设工地上时,他被震撼了。放眼望去,近千台大型机械在钢铁洪流中轮班抢建,7000多人在连绵不断的阴雨中日夜鏖战。记得那天遇到一位架设电缆的工程师,他眼睛里满是红血丝,嘴角长了好几个大疱疹。他告诉前方指挥协调组的领导,工程是要交给解放军的,必须按打仗的要求和规矩来。心急啊,一分钟都不敢耽搁。

  2月2日上午,这个位于武汉市蔡甸区知音湖畔、建筑面积相当于半个“水立方”大小的战地医院,历经十天十夜,终于如期地交付给了联勤保障部队。

  医院建好了,最强的班子也配齐了。院长张思兵站在队列前,代表全体医疗队员表了决心:决不辜负党和人民的厚望,在火神山医院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把一个建筑形态的医院立刻变为完全具备收治条件的隔离病房,第一道难题已经摆在了医院党委面前。两天时间,48小时,能否如期展开收治?该突击就得突击,没有什么条件可讲!

  每个人的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快一点,再快一点,让火神山医院赶紧收治病人!别让老百姓眼巴巴地等、心急火燎地盼了。他们都知道,解放军来了,自己有救了。

  2月4日中午12点30分,第一例患者被送到了火神山。救护车刚停到转诊交接区域,护士们就走上前去,熟练地按流程进行接诊。扫描患者身份凭条上的二维码,生成电子病历,显示床位和相关信息,然后护送患者进入预定病房。

  从这例病人开始,医院从建设的突击战快速转入了收治初期的攻坚战。火神山医院日夜灯火通明,医护人员穿着厚重的防护服一路小跑,各级指挥员拿着对讲机声音嘶哑地指挥。推轮椅、平车,上台阶、进“黄区”,入“红区”,心电监护、面罩给氧、静脉通道……

  直至2月5日零点30分,医院马不停蹄地收进来46例病人。第一天的战斗,所有人的感受就两个字:透支。

  此后的几天里,医院开足马力收治病人。特别是2月10日那天,十个小时内,火神山医院就收治了421例病人,创下了单日病人收治的最高纪录。医院的19个病区1000张床很快就收满了,最多的时候还加床加到了1020张。

  护理部主任张昕最大的体会就是,战斗很残酷,体能很重要。

  有些医务人员不是搞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的,但来了之后短时间里一培训,马上就能适应任务需要,很快就能上岗。相比抗击“非典”的17年前,这是个历史性的进步。对于这个变化,队员们深有感触。毫无疑问,这是对这些年实战化训练的有效检验。

  “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梦着你的梦,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目送患者出院,感染六科一病区护士张艺帆哼起了最喜欢的歌。

  看着医护人员脸上开心的神情,政委原华不由地想起第一个病人去世那一天,整个病区阴云密布。疫情带来的伤害让医患之间成为命运和情感的共同体,医护人员每天的喜怒哀乐都在跟着病人走。尤其是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是大家关注的重点,“降低死亡率”是打好攻坚战的重中之重。

  两个ICU的30张床一直是满的。每天一交班,重症医学科一科主任张西京就忙得像打仗。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死亡那天,他特別难过。脆弱的时候,这个在重症医学领域工作了24年的医生对自己说,没有能力的善良是无用的。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减少这样的惨剧发生。

  前方专家组经过连日来的诊治观察和经验总结,先行一步提交了军队新冠肺炎的诊疗方案;依托5G远程技术,在北京解放军总医院远程会诊中心,对火神山首批重症患者进行会诊;危重症病人病情瞬息万变,救治关口必须前移,尽早介入,提前干预,以免错过最佳时机;中医专家组还根据阶段性的过程数据提出,重症患者通过中药治疗后,转为危重症的占比很小,治疗有效率达到了97%,要切实做到应用尽用,覆盖全面;心理医疗队及时跟进,关注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心理变化,适时进行有针对性的疏导。

  收治初期的攻坚战不断向纵深推进,成效显著。收进来的重症患者有30%~35%都转为了轻症,队员们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从20多天前,火神山医院还是“一床难求”,到现在终于变成了“病床等人”,说明火神山收治初期的攻坚战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在火神山住了两周后,84岁的抗美援朝老兵张爷爷和老伴杨奶奶对这里的护士越来越依赖。

  “看不见她们的脸,但就跟我们自己的孩子一样亲。一会儿给我们送吃的,一会儿给我们讲笑话。尤其是看到她们那么辛苦,小小年纪一天下来累得连腰都直不起来时,很心疼。”

  出院时,杨奶奶一次次给护士们伸出大拇指点赞,而白发苍苍的张爷爷则是一步一回头,然后敬军礼。

  在火神山医院,这里的医护人员忘记过给家人回手机短信,但他们不会忘记,经过日夜奋战换来的这一张张笑脸,如此灿烂;一个个从生死线上抢回来的生命,活力再现;病人弯下腰去鞠一个躬,抬起头来时,泪流满面。

  “来了快一个月了,才陆续在建起的各种工作群里看到了十几年前的老同学。有抗击‘非典和‘埃博拉时的战友,甚至还有导师和学生。”这个最新发现,令除夕夜第一批随队到达武汉的护理部副主任宋彩萍感到惊喜和温暖。

  从全军八个大单位精选出的医疗骨干们,有已经退休再披战袍的老专家,有已经接到退役命令重新归队的护士长,还有进部队刚两三年的文职人员,他们从组建成立到现在,无论新朋还是旧友,都成了最亲密的战友。在火神山,有严格的纪律要求,吃饭也是单独吃,队员们渐渐习惯了这种用眼神、手势和有限的电子产品培养出来的感情。交流不多,但配合默契,这大概也算是特殊战争形态下的战友情吧。

  前些天,政治工作部在了解队员们的家庭情况时,他们像商量好似的,全都摇摇头说“没困难”。怎么会没困难呢?有的人母亲突发疾病去世,她只能面朝家的方向追思流泪;有的孩子马上就要高考,仍没复学,母亲心有牵挂;有的爱人是高龄产妇,即将临产,不知情况是否稳定;有的婚期已定,请柬已发,匆忙出征时后悔没有先把信物给她……

  目送着出院患者走远,张思兵回头才发现了站在自己身后的政委原华。

  “又打了一个小小的胜仗!到今天,咱们火神山医院新冠肺炎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将近98%,医护人员零感染。”原华露在口罩外的眼睛布满血丝,也闪着兴奋的光。

  张思兵的声音有些沙哑。

  “是啊,咱们顶过了和病毒对阵最激烈的第一仗。任重道远啊!”两人同时想到了火神山医院确立的四个目标:治愈率最高,死亡率最低,医务人员零感染,收治患者零投诉。

  他们不约而同地回头望向这个一个月前还不存在的医院,想起了这些天来那些奔跑、战斗和冲锋的姿态,那种不知疲惫的热情,那些彼此注目时眼睛里闪闪发光的东西,那些临战时的沉着坚毅和勇敢无畏……

  怒放的铿锵玫瑰

  3月8日是“国际劳动妇女节”,虽然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天气仍有些湿冷,但火神山医院却有一种特别的儀式感。

  一大早,护理部主任张昕就带着助理员和护士长们,给女病人们送去了节日小礼物,巧克力、亲手制作的贺卡等等;下了夜班的护士们,刚走出病区就收到了联勤保障部队为女同志们准备的美丽鲜花;家属和孩子们前一天录制的祝福小视频,正在微信群里分享;特别活动“全民K歌”给了大家一个惊喜,一首经过改编的歌曲《火神姑娘》,瞬间登上微信群点击量榜单。

  “除夕夜,在党旗下是谁家的姑娘,我看到了坚毅在脸上,你戎装离家乡。迷彩战士小姑娘,是逆行的希望。你说热干面在忧伤,小面去帮忙。军装模样,你英姿飒爽。人民至上,我为你歌唱。

  我说火神姑娘,你的坚强,鼓励我把病毒抗,早日平安健康。火神姑娘,光在前方,明天看那红旗飘扬,凯旋回家乡。”

  下午,护理部又在驻地活动室举办了一场激烈的乒乓球比赛,让参赛队员们出了很多汗,释放了不少令人愉悦的多巴胺。

  晚上11点,当张昕回到招待所,洗漱完打开手机,翻看那些白天没来得及阅读的短信时,那些充满力量的文字立刻赶走了一天的疲惫。

  “有人说,这是一场危机,让我们来不及与家人团聚/失去了节日里应有的甜蜜/可我说,这是一个契机,让我们明白这世界上最珍贵的/是姐妹、战友之间的情谊/是同心合力战胜新冠的奇迹……”读着读着,一句句暖心的话语触碰到张昕心底最柔软的地方,她一时睡意全无。

  1月28日,接到上级命令时,张昕所在的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已经在北京开辟了战场,两名新冠肺炎患者在这里经过一周的治疗,顺利康复出院。

  作为全军唯一的传染病专科医院,张昕知道自己必然会和这场疫情发生关联,但她没想到组织上会突然派她转战武汉,担任火神山医院护理部主任。

  到武汉后,在随即召开的一次军地协调会上,张昕拿着火神山医院的收治流程,直言不讳地向在场的专家提出了自己的质疑。“科学面前不讲假话,否则就是害人害己。”张昕心直口快,言之有据,这跟她在军医学院当过八年老师有很大关系。

  2月1日,火神山医院宣布命令大会结束后,护理团队的各个点位负责人迅速到位。四个副主任来自不同的军兵种,八个助理员来自不同的大单位,这么强大的阵容将支持张昕完成接下来的工作。但要真正做到合编合力合拍,把70多个单位的护理人员思想频率调到一个频道上,还得用实际行动来当先锋做表率。

  第一次护理部的例会上,张昕开门见山地说:“来这个阵地上不用说,大家都知道是来打仗的!现在,我强调一下,需要讨论的事情,我们集思广益,但讨论之后定下来的事情,每一道指令都是军令,必须照做。”这一番话,声音不大,却力道十足,让这位初来乍到的护理部主任给人一种霸气十足的感觉。

  8个科室,2个ICU加综合科,1000张病床,19个护理单元,700多名优秀护士集聚火神山。这个阵势,说是全军护理界一次有规模的战斗集结,一点不为过。

  未雨绸缪,有备无患,从接到任务那一刻,张昕就已经开始筹划了。眼下最重要的就是搞好防护培训,这是“铸盾工程”,马虎不得,绝不能给病毒任何可乘之机。

  “试着想想,明天就有1000多个病人躺在你面前,病毒也在找缝看往哪儿钻呢。这时候,你喊救命也没用,以前怎么练的,加上这次咱们培训考核过没过关,都是一场考验。所以,小姐姐们,不能留缝,要留心啊。”

  为确保防护培训人人熟练、考核人人过关,护理部专门指定了蔡昕、乔安花等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全天候盯在现场。每个科室来三名护理骨干,手把手教会以后,她们就是各科的教练员,负责进行传帮带。

  考场外,护理部的同志们已经各自就位,盒饭随便扒拉两口,马上开始忙自己那摊活了。

  负责耗材管理使用的助理员王金金,一上来就遇到了难题,急得直冒汗。科室需要的耗材、提出的需求总是和实际耗材对不上。等和靠都不是办法,王金金想,马上要对病毒开战,可不能在我这儿耽误了。于是,她在医务部、库房、病房、供应方之间反反复复不停地协调,一点点清除着从供应到使用这条链路上的所有障碍,确保展开后的收治工作不受任何影响。

  在火神山医院,护士们迅速养成了一种独立自主的习惯,既要各自为战,更要协同作战。

  2月4日,让收治首批患者的医护人员至今回想起来,仍感到惊心动魄。上午,10辆救护车载着新冠肺炎确诊患者,陆续驶入火神山医院。

  救护车刚刚停稳,57岁的护士陈红就第一个走上前去,与负责转运的医务人员进行交接,和同事们一起将患者轻轻转移到担架车上。看出患者多少有些紧张,陈红马上安慰他:“放心吧,火神山有这么多专家在,您很快就能康复。”这句开场白,让患者立刻放松了许多。

  录入信息、进入“红区”、送入病房,换上病号服,鼻导管吸氧、心电监护……一整套流程下来,陈红做得有条不紊。几个原本感到有些紧张的年轻护士,看到老大姐这么沉稳淡定,也跟着放心大胆地照做。

  作为护理队伍中年龄最大的队员,陈红来之前,原单位已经上报她去年年底退休。但疫情一来,她哪里还坐得住,第一个向组织请战,要求再上一线,成为火神山医院护士里接诊首例患者进入“红区”的第一人。

  参与接诊首批患者的还有护士长赵艳丽、张玉芝和武睿敏。她们来自同一个单位,三个人当年一起首批进入小汤山医院,这次又一起来到了火神山。

  虽然赵艳丽和武睿敏是几年前自主择业后返聘留院的,55岁的张玉芝今年年底也将达到退休年龄,但这些都没能影响到这几位护理老兵的战斗热情。

  短短不到20天,感染四科就有了两项小发明,“吹水瓶法简易呼吸功能锻炼装置”让很多康复期的患者明显受益。营养支持专科护士黄迎春、中医专科护士储兰芳制定的病人个性化护理措施,均被采纳使用。此次住院的新冠肺炎患者中,七八十岁的老年人居多,普遍存在糖尿病等基础病,也有呼吸功能和心脏功能减弱等问题,甚至还存在带入性的皮肤问题。

  护士们根据自己的專业知识,成立了“呼吸之翼”“糖友之家”“伤口之愈”等专科护理团队,还有专门配合CRRT、ECMO的团队。实践证明,这支因新冠肺炎疫情紧急抽调的解放军护士代表队,其超强的执行力使她们在面对困难时形如一人,而护理学科的专业性,更是这个团队完成攻坚任务的“硬核”战斗力。

  点燃患者生的希望

  3月8日凌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突击队员陆智杰接到命令,要他立刻进入重症病房对一名病情突然发生变化的患者进行抢救。病房里的医生向陆智杰报告了患者当前的情况“心率145,氧饱和度76”,一听这些数字,陆智杰意识到紧急插管是必需的了,他穿防护服的速度也在明显加快。

  在医院成立的7支突击队里,切管和插管属于风险最高的两支队伍。队员们要直面患者打开的气道,那里集聚着高浓度的新冠病毒,防护必须严丝合缝,操作需要特别谨慎。戴上正压防护头套,这是最后一道程序,陆智杰快速向病房跑去。那里已经有五六名医护人员严阵以待,只等他下达突击的指令。空气仿佛凝固在了这里,与死神交锋的每分每秒紧张到令人窒息。

  当陆智杰准备在喉镜下行气管插管时,没想到气道里全是黏痰,喉镜下什么都看不清楚。而此时,患者的心率正在不断下降,陆智杰马上对护士下达医嘱:“快挤皮球,用肾上腺素……”生死一线间,他很清楚,如果气道阻塞的问题不解决,短时间里缺氧改善不了,患者很快就会被疫魔抢走。此时此刻,只有排除万难,把管子送进气道,才能救回他的生命。

  于是,陆智杰再次用负压吸引器为患者吸痰,找准时机快速打开患者口腔,俯下身来,面对开放的气道,他用多年积累的经验和直觉再次进行插管。为了确保插管成功,陆智杰不停地在心里对自己说:近一点,再近一点儿。此时,他和病人的脸相距不到10厘米。

  “进去了。”随着管子置入气道,陆智杰跟着松了一口气。插管成功了!

  病房里,所有医护人员的心跳都跟着加速,手心里全是汗。守着得来不易的战果,陆智杰不敢有半点疏忽,他马上走到病人床旁给他除颤,然后继续指挥医生护士进行心脏按压。不一会儿,P波和窦性心律回来了,患者的心跳也恢复了。这时,陆智杰的防护服里面已经全部湿透了。

  插管前后只有短短十几分钟,陆智杰却如同在与看不见的敌人激烈拼抢。在勇敢的突击队老兵面前,形势终于被彻底扭转。

  走出“红区”的陆智杰洗消完毕,和战友们用手肘相碰庆祝胜利,做医生的成就感和挽救生命的幸福感,让他不由得欣喜拭泪。

  “做医生就是这样的,病人好比什么都好。最后病人救过来了,就是我最高兴的事。”

  陆智杰表达着所有突击队员的心声。

  2月13日,当接到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抽组命令时,医院的两位主官焦占锋和代方国立即从北京和成都两地出发,赶往武汉指定的任务点位。

  湖北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的主楼是一座3个月后才打算交付使用的毛坯楼,设施不全,水电都没通。别说标准的传染病房,就是做普通病房用,条件也还差得很远。可四天后,医院就要组建,收治就要展开,怎么办?

  现场勘察后,两个人站在楼前迅速达成共识:分工负责,没有条件咱们创造条件也要把仗打好。

  2月17日,来自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和联勤保障部队的1200名医务人员全部到位,拉开了与新冠病毒战斗的序幕。

  1999年7月出生的刘思彤,是来自战略支援部队的一名战士,也是这批医疗队员中年龄最小的士兵护士。和所有同龄人一样,她也有率真的个性,许多新奇的想法,喜欢追剧,偶尔上网,但抗疫任务一来,出身军人家庭的刘思彤,那股子敢打敢拼的劲儿立刻就上来了。

  “既然穿上了这身军装,就得做点儿让自己一生都感到骄傲的事儿。”

  到武汉后,她就是在输液、抽血、发药,甚至送饭和收垃圾中,瞬间体会到了当好一名白衣战士的不容易。

  在刘思彤护理过的上百位患者中,她印象最深的是一位86岁的老爷爷。

  在给老人家输液的时候,刘思彤发现他相比前几日突然变得沉默寡言了。于是,在一番巧妙的追问后才知道,原来这位爷爷的老伴病情较重,住进了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也难怪爷爷打不起精神来。

  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刘思彤马上向护士长报告,并建议由自己陪爷爷去看一眼他的老伴,这样对老人家的治疗和康复都有好处。经过两个科室之间的协调,爷爷终于达成了心愿。看到老伴在重症监护病房能接受最好的治疗,爷爷也放心了许多。

  从那天开始,刘思彤除了在感染六科护理爷爷外,也时常到重症监护病房看望奶奶,替两位老人家传传话,甚至也会加点自己的小心思。彼此的安慰成了治疗他们疾病最好的方法,很快两位老人就开始好转,奶奶也慢慢从重症监护病房转到了普通病房。

  经过医疗队员的精心救治,这对老夫妻终于康复出院了。

  有一天,他们竟然把电话打到了“红区”里,这让刘思彤非常意外。原来,两位老人回家后很不习惯,一直惦记着照顾他们的那个小丫头刘思彤。好在细心的爷爷记住了病房的电话,就跟奶奶说:“咱们要想她的话,可以给她打电话啊,但不能总打,别影响孩子工作。”

  接到电话后的刘思彤十分惊喜,她嘴里叫着“爷爷、奶奶”,心里早已经把他们当成了最亲的人。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不止两位老人出院后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就连刘思彤也很不习惯,经常会想起他们。

  笑中带泪的刘思彤说:“真没想到,爷爷会记着我们病房的电话,听到他们的声音,我真的是幸福感满满,成就感爆棚。”

  医院成立以来,从2月19日下午第一批患者入院,每名患者和他们背后的故事,都时刻牵动着全院同志的心。

  收治量大,危重病人多,且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就占到了58%以上,这是光谷院区的收治特点。为此,医院党委专门成立了党员插管队、重症急救队、专家突击队、心理服务队、应急保障队等专业队伍,集中解决好诊治危重症患者时出现的各种难题。

  一位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合并新冠肺炎的李奶奶,经常吵吵着要回家。最令人头疼的是,李奶奶说的还是让人不太好懂的方言。护士们像哄孩子一样安抚着老人的情绪,但沟通不畅仍给护理工作带来了许多麻烦。在医院,像李奶奶这样的情况不是个例。

  “能不能从网上下一些颜色鲜艳的卡通图片,比如拿着水杯图片问她是不是要喝水,拿着马桶图片问她是不是要上厕所,这不就解决了?”

  护理例会上,当一位护士长提出这个建议时,护理部主任孔悦马上眼前一亮。“好啊,这个主意好。今天咱们回去都做准备,明天就在各个护理单元推广这个‘趣味沟通卡,看看效果怎么样。”这招果然管用,一堆堆的彩色卡片里,总能找到需要的答案,很多老人的眉头都舒展开了。护理党员先锋队想出了许多这样的小妙招。

  2月24日,刚刚过完100岁生日的王爷爷,转到了光谷院区感染一科治疗,这是医院组建以来年龄最大的一名新冠肺炎患者。王爷爷意识不清,同时还患有腹主动脉瘤、心衰等多种疾病。病区的曾力主任对大家说:咱们要想方设法治愈王爷爷!如果这么大年纪、这么复杂的病情咱们都能治好,就会在病人中带来连锁反应,让那些比他年轻的老人更有信心。曾力和医生们为王爷爷制订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经过医疗和护理团队的不懈努力,3月7日下午,王爷爷终于治愈出院了。欢送的掌声响起时,大家都在为老人祝福,也在给自己加油。

  到了3月15日,已有458名60岁以上的老人治愈出院。在院治疗的老人病情也越来越稳定、心情变得越来越放松。

  打赢一场生命保卫战,需要各方力量精密协同,放射、检验、药剂、医学工程等辅诊科室的配合支援,也环环相扣,非常给力。

  现年43岁的医工科副主任周龙甫是留美博士后。一接到抗疫任务,他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学了这么多东西,该是上前线报效国家的时候了”。

  3月3日,一名肺部病变达到95%以上的重症患者需要马上实施ECMO手术进行急救,而此时所需的设备、耗材和手术器械还没有完全到位。专家组通知医工科后,周龙甫立刻意识到,ECMO和插管一样,都是制敌救命的最后一招。他马上和感染二科刘金成主任面对面对接需求,筹措设备,接收物资后又一件件查对,终于在专家提出的时限内,以最快速度完成了手术。由于救治及时,这名危重症患者不到两周就治愈出院。

  对患者章女士来说,除了医生护士,最难忘的还有放射科李建浩主任。对轻症患者来说,拍张CT不费什么力气,可对那些年纪大、动作慢的老年患者,需要很大的耐心。章女士记得那天自己发着烧还咳嗽着,迷迷糊糊地被推到了放射科,是防护服上写着“李建浩”的医生耐心地把她扶上了检查床,做完检查又为她披上衣服,穿上鞋子。听说李建浩主任带领的放射科团队,每天要为200名患者做CT检查,拍片、阅片、出报告、预约等等。

  “每个环节都不能有任何疏漏。一张小小的CT片,直接决定了病人治疗方案的确定。”刚刚从“红区”出来,脱下防护服的李建浩,额头的汗水还没有晾干,就要马上赶到诊断室,开始阅片。

  为了达到“当天采样、当天检测、当天网报、当天报告临床”的要求,检验科六名医务人员两人一组三班倒,一坐下来就是八个小时不挪地方。每天,近千张报告单的背后,有腰伤反复,也有椎间盘突出和肩颈疼痛,但他们顾不了这些,只希望发往科室的每张化验单上,数值都是正常的。

  3月15日,光谷院区院长代方国和政委焦占锋开完视频会议,已经是凌晨时分了。他们明显感到,相比20多天前,风吹在脸上好像不那么凉了。俩人不约而同地返回办公室,还要再碰个头,就ECMO手术治疗成功的那个案例要好好总结一下。最令人欣慰的是,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已经明确,包括医院在内的7家单位今后将集中开始收治轻症患者了。

  这是个好消息,看来收官之日为时不远了。

  永葆军医本色

  2020年4月30日,在国防部举行的线上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吴谦在回答記者提问时表示,经过历时80多天的艰苦努力,军队支援地方抗疫斗争取得重要成果,实现了“打胜仗、零感染”的目标。除了圆满完成医疗救治任务,积累了丰富的疫情防控经验外,科研攻关也取得重要进展。军事科学院争分夺秒开展科研攻关,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通过临床研究注册审评,获批正式进入Ⅱ期临床试验,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了重要贡献。

  说到这儿,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一个名字:陈薇。

  就在3个月前,春节刚过的1月26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所研究员陈薇,受领了率队开赴武汉的紧急任务。到达后,她马上带领团队围绕新冠病毒的病原体变异、快速检测技术、疫苗抗体研制等工作,迅速与军地有关单位建立起了联防、联控、联治和联研机制。

  疫苗,是目前打败新冠病毒最强的科技武器。

  百度一下,就会知道人类用疫苗预防疾病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当人体感染病毒后,免疫系统能自然地产生保护。研制疫苗就是模仿这个自然感染、自然免疫的过程。但是,科研人员都知道,疫苗的研发在通常情况下,可能会耗费几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要在最快、最短时间里研究出对抗新冠病毒的疫苗,已经成为全球医药界最具挑战性的任务。

  此刻进入大众视野的陈薇,很多人对她的了解还来自媒体上不多的介绍。其实,这位用29年时间与病毒共舞的科研工作者,已经到了高效产出的“井喷时代”。在率队进入武汉仅仅两天后,陈薇就领衔自主研发了检测试剂盒,大大缩短了核酸检测时间,加速了新冠肺炎患者的确诊速度。

  在这次抗疫行动中,陈薇和钟南山、李兰娟、张文宏被网友们称为“抗疫F4”。虽然多少有些调侃的味道,但此言绝对真实不虚。

  3月16日,陈薇研发的重组疫苗成为国内第一个获批正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新冠病毒疫苗。在志愿者接种之前,陈薇先给自己打了第一针。这种以身试毒的底气和勇气,也绝非常人所能及。

  和她一起工作多年的同事,回忆起了17年前“非典”疫情来袭时的相似一幕。当时,也是陈薇所在的研究院率先确定了那次疫情的元凶就是“非典”病毒。很多人清楚地记得,为了验证一个干扰素的预防效果,陈薇第一个走进负压实验室,在里面超负荷地工作了八九个小时。随后,陈薇又跑遍了全国83个治疗“非典”的定点医院,在高危人群中收集数据,指导用药,继续验证着干扰素的有效性。

  就是这个干扰素,成功地保护了1.4万名医务人员的安全,成为2003年战胜“非典”疫情的有力武器。

  “为什么一头扎进实验室,就会这么忘我地工作?”

  这是很多人,包括媒体记者都想知道的答案。

  一向低调,很少接受采访的陈薇淡定地说:“当你穿上这身军装的时候,这些都是你应该做的,没有为什么。”

  当一名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健康的科研工作者,是陈薇从小就有的理想和愿望。

  20世纪80年代末,还在清华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时,陈薇就已经是位出类拔萃的女神级学霸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1966年出生的陈薇,祖籍浙江兰溪。生活中,她长发飘飘,眼神清澈,是个喜欢文学和舞蹈又很有情趣的江南女子。有老同学回忆起来,会津津乐道着陈薇身上有那种知性中带着文艺范儿的美。当年在清华大学,她编过刊物,写过散文和诗歌,还组织过舞会。可就是这样热爱生活的女子,处处都能发现美的眼睛,却最终扎根在了科研领域。

  硕士毕业前,已经接洽了工作单位的陈薇,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知道了军事医学科学院这么一个特殊的单位。作为曾热切期望通过科学研究,让自己的祖国走在世界前列的科研工作者,陈薇立刻下定决心:参军入伍。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尤其对科研工作者来说,一旦进入某个领域,成为终身事业,那就意味着将摒弃很多东西,比如休闲娱乐、探亲访友、规律的假期,甚至和家人也会聚少离多。科研工作更是如此,这是一个投入进去就不能断线的过程。日积月累、心力交瘁的结果,可能是一小步也可能是原地踏步。科研工作者的脑子里不能总想着产出,更不能让功利性取代了规律性。只有几十年如一日地保持着“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专注,才会有量的积累,质的飞跃和决定人类命运的改变,就像陈薇这样。

  这个过程,没有捷径。

  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三心二意、忽左忽右、忽快忽慢的浮躁,只会导致不断反复、推倒重来和一事无成。陈薇深谙此理,并在风轻云淡间,一门心思地选择了寂寞冷清的科研事业。

  从此,她把甘于坐冷板凳当作工作的常态,心如止水地保持着这种严谨求实的态度,在科学研究的路上不断攀登,直至走向事业的巅峰。

  4月10日,重组新冠疫苗研制取得新突破,进入Ⅰ期临床试验。接种的108位志愿者,全部结束集中医学观察,健康状态良好。

  两天后,疫苗开展Ⅱ期临床试验。

  5月15日,第Ⅰ期和第Ⅱ期志愿者在疾控中心相遇了,他们每个人都收到了由陈薇亲自策划和参与设计并亲笔签名的纪念邮册。

  那天,志愿者、退役军人朱傲冰手里捧着邮册,激动地说:“我觉得这个礼物太珍贵了,尤其陈薇院士的亲笔签名给这个画册赋予了更为特殊的意义。”看着陈薇亲笔写下的“朱傲冰,加油!快乐!”几个字,这位退伍老兵感觉自己像回到了老部队一样,浑身都充满了力量,还有那股子军人的血性,都被陈薇唤回来了。

  现场的志愿者也都纷纷变成了追星族,排着长长的队伍,只为了和心目中的偶像说声“谢谢”。有的“幸运儿”还跟“全民女神”合了影。

  一位20岁左右的女大学生,不失时机地问起了陈薇在西非抗击“埃博拉”的故事。

  每当这个时候,她绝不会吝啬自己的言语。都是从那个时候过来的,适时地鼓励一下那些像她读书时那样怀揣梦想和愿望的年轻人,传播自己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和研究生导师的教育理念,陈薇的话就会多一些,人也健谈起来。

  “任何研究都是有价值的,信心很重要,一头扎进去,就是没有退路的一往无前。”

  就着这名大学生关心的话题,她讲了一些研究“埃博拉”病毒的亲身经历。

  “埃博拉”,这个致死率能达到90%的病毒,陈薇从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关注。

  刚开始研究时,连很多业内同行都不太理解,甚至对她开发“埃博拉”疫苗保持着一定的怀疑态度。直到2014年,“埃博拉”疫情在西非塞拉利昂大规模暴发,在全世界都谈“埃”色变的情况下,开展了多年前瞻性研究的陈薇带领团队来到了病毒最多、最集中的地方。连夜讨论后,她作出两个重要的决定:首先,引发此次疫情的“埃博拉”病毒已经发生重要变异,要抓紧研发针对此次疫情的新基因型疫苗;其次,非洲疫区普遍缺乏可靠的公共电力系统,难以满足一般疫苗冷链储存和运输条件,因此,要研发可在常温下稳定存储的冻干粉剂型疫苗。这两个决定,无疑增加了疫苗研究的难度和风险,但对于有效阻击暴发且不断蔓延的西非疫情却有着重要意义。

  就这样,陈薇带着团队凭借多年对“埃博拉”病毒研究的执着和韧劲,胆气和智慧,只用了短短4个月时间,就成功研发了世界首個“2014基因型埃博拉疫苗”,并推进到临床试验阶段。Ⅰ期临床试验显示,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良好,不仅达到了国际平行评价、相互验证的效果,其论文还在全球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全文发表。

  在塞拉利昂工作的间隙,一次孤儿院的探访经历让陈薇十分难忘。49名被“埃博拉”病毒夺去亲人生命的孤儿们,大的十几岁,小的只有几岁。孩子黑白分明的大眼睛里,流露出的无助和惶恐,让同样作为母亲的陈薇感到心疼。谁都不能取代父母亲人的陪伴,可今后他们将不得不独自一人面对未知的人生。

  孩子们见到中国阿姨并不认生,慢慢熟悉起来之后,甚至高兴地“嘎嘎”笑了起来。等陈薇要离开时,小一点儿的孩子们还舍不得她走,那挂在长睫毛上的泪珠,让陈薇攥紧了拳头:一定要用自己团队研究的疫苗造福全世界!

  为了研发重组“埃博拉”疫苗,陈薇先后4次带团队赴塞拉利昂开展临床试验,终于在2017年10月19日,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他们研发的疫苗成为全球首个获批新药的“埃博拉”疫苗。

  这之后,去往非洲的维和部队都会接种“埃博拉”疫苗,这是让陈薇最高兴的事情。自己数十年的研究成果,终于能为部队战斗力服务,在阻击病毒方面实实在在地发挥作用,这无疑是对一名科研工作者最大的褒奖。

  在塞拉利昂,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话:“病人因为‘埃博拉走了,中国人却因为‘埃博拉来了。”听到这句话,陈薇内心十分欣慰。因为贡献突出,成就卓越,陈薇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埃博拉病毒终结者”。

  2020年5月22日,世界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在线刊登了陈薇院士和江苏省疾控中心朱凤才教授团队的新冠疫苗人体试验临床数据结果,Ⅰ期临床的所有志愿者全部有显著的细胞免疫反应,这是世界首个新冠疫苗的人体临床数据。

  这一消息的发布,展现了以陈薇为代表的中国军人的担当,有力地诠释了中国政府在抗疫方面持之以恒做出的努力。

  “一切仍在继续,一切才刚刚开始。”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陈薇,在2020年的“两会提案”中提出:要建设国家生物安全科学与产业创新中心,希望今后能在生物安全领域作出真正的创新性成果,拿出更多的硬核产品,迅速普及、惠及广大的人民群众。

  “我是一名军事医学科研人员,是军事科研‘战舰的一员,特别希望科研‘战舰能够乘风破浪、行稳致远。相信我们的用心、走心,全国人民也能够看得到。这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不负时代、不负使命。”

  这就是陈薇到达武汉后,在帐篷实验室里鼓励大家所说的“用科技让逆行达到逆袭”这句话真正的含义。

  6月22日22点,陈薇领衔的团队发现了首个靶向刺突蛋白N端结构域的高效中和单克隆抗体,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杂志在线发表了该项研究成果。这也是陈薇团队研发的腺病毒载体重组新冠疫苗在全球率先进入Ⅱ期临床试验后,取得的又一项世界级科研成果。

  一直跟随陈薇院士做研究的博士后迟象阳认真解释了这一研究成果的重大意义。

  该抗体单独使用时,能发挥高水平的病毒中和作用,也可与针对受体结合域的抗体联用作为高效的“鸡尾酒”疗法。这为新冠肺炎的治疗提供了强效候选药物,也为靶向刺突蛋白N端结构域的药物和表位疫苗设计、新冠病毒作用机制研究 ,提供了崭新思路。

  “作为陈薇院士团队中的一员,我们学到的不仅是疆域无边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她身体力行诠释出的专业精神:‘吾将上下而求索。”

  在帐篷式移动实验室里,迟象阳、董韵竹和张梦瑶这三位女博士,经常通宵达旦地工作,才能在规定的时间里,按照既定的要求拿出实验方案。“三朵金花”身上那种面对病毒敢啃“硬骨头”的劲儿,和她们的指挥员陈薇还真像。

  守护我们的家园

  2020年1月23日10点,离汉通道关闭。4月8日零点,离汉通道管控解除。

  3月22日,中部战区总医院儿科护士魏知知给一名叫“壮壮”的小宝宝喂完奶,侧了侧身拍完奶嗝后,就要把他交到爸爸妈妈手里了。这个不到2个月大的婴儿,懵懵懂懂地看着四周,不知道接下来要发生什么。

  看着这么多护士妈妈们突然都赶过来,围在自己身边,他微微有些挣扎,开始扭着头哭闹。护士长杨新凤赶紧把“壮壮”接了过来。在杨妈妈怀里,孩子不哭了,杨新凤却感到一阵不舍和痛楚,隐隐地在心里揪着。

  50多天前,怀孕34周的新冠肺炎患者李女士被收入了医院隔离病房。经过多学科专家会诊后,妇产科王晶主任认真地征询了李女士的意见,并将风险提前告诉了她。

  “生下来是早产儿不说,孩子还有可能通过母婴传播感染新冠病毒,一旦这样的情况发生,可以说是雪上加霜,对你和孩子都存在很大风险。”

  李女士纠结半天后,还是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王晶。

  “我们要这个孩子并且坚持到今天非常不容易,不管多难,我还是想把孩子生下来。”

  看着李女士挺着大肚子步履蹒跚,一双手时不时就会放到肚子上来回摩挲,尤其是那双母性的眼睛,满含对孩子的期待。作为资深妇产科专家的王晶,怎会不知道孕育这个小生命对于一个家庭的意义。

  于是,妇产科经过充分的病案讨论和研究后,主动向医院党委请缨,由经验丰富的陈滢副主任来为李女士行剖宫产手术。

  1月27日,经过两个小时的紧张手术,这个坚强的小生命终于降生了。

  一出生,孩子立刻被送往具有三级防护条件的隔离病房,医院还抽调了12名优秀的护理骨干和两名资深的儿科医生实行两班倒,密切监护他的生命体征。这期间,最让大家关注的就是孩子的核酸检测结果。谢天谢地,两次检测均为阴性!这让妇产科和儿科的所有医护人员都跟着舒了口气。但接下来,这个出生时不到五斤的小婴儿将如何过五关斩六将,度过危险期,依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经过四天的严密监护,孩子转入了儿科病房。聂國明主任带领徐洪涛、尹太勇两名医生制订了详尽的方案和预案,以备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杨新凤护士长马上安排六名有经验的儿科护士成立特护组,通过微信和孩子的父母建立了联系,每天由护士发送照片和视频,让孩子的家人参与他的成长,并一起商量着给孩子起名叫“壮壮”,寓意他虽然在疫情最凶险的时候降生,但一定能有惊无险地闯过难关,茁壮成长。

  壮壮在护士妈妈们的照顾下,先后在暖箱里度过了呼吸关、体温关、感染关、营养关、黄疸关这五个危险关口,迎来了自己的“满月礼”。

  为壮壮庆生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脸上。但在开出火神山医院的班车上,医疗队员王晓靖却失声痛哭。她刚刚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

  在940医院发热门诊坚守的妹妹王宏玲和王晓靖一样,也因为没有守在父亲身边尽孝,送自己的至亲走最后一程而感到心如刀绞。姐妹两个是在父亲“等你们归来”的鼓励下,奔向自己战位的。

  父亲走后的几天里,姐妹俩互相安慰着,发了不少信息。她们需要倾诉,需要表达,也需要不停地去工作来暂时忘掉失去亲人的痛苦,减少对父亲的内疚。即便这样,俩人还是静下来,就会想到父亲。

  春节前后,姐妹俩一个来了火神山医院,一个在原单位的发热门诊,家乡和武汉,姐妹俩只能身在一线,心牵两头。丧父之痛让她们明白,失去亲人的痛苦形成的心理创伤,这样的事情不只会发生在她们身上,对武汉的老百姓更是如此。

  2月12日,重症二科护士吴亚玲的家人打来电话,她的母亲因突发主动脉夹层破裂在昆明去世。噩耗传来,吴亚玲万般悲痛,哭了整整一夜。

  母亲遗体火化时,仍在工作岗位上的吴亚玲只能通过微信视频,和同事们送母亲最后一程。然后,再朝着家的方向深深鞠躬。

  在4000多名医疗队员们的背后,最辛苦难为的是他们的家人。很多队员家中父母身体不好,有的孩子面临中考、高考,但他们的家人选择了默默地支持妻子、丈夫、父母和儿女去武汉战斗,因为他们知道,那就如同自己在一线一样,为国出力,拯救苍生。

  3月24日,四川西昌“航天城”的天气已经变得暖和起来,春风拂面,航天北路的蓝花楹也一路盛开,满街都是柔美的紫色。

  电视和网络上都传来了好消息,由白春波担任01指挥员的发射任务圆满成功!此时仍在抗疫一线的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八科护士长朱君芳,听到后喜极而泣,她在电话里告诉丈夫白春波:“祝贺你!祝福伟大的祖国!航天一线有你,抗疫一线有我,我们都要打胜仗!”

  电话那头的白春波也回应妻子:“等你回来,我做饭给你。”

  专注航天事业多年,每逢受领重大任务,白春波从没分心牵挂过家里,因为爱人朱君芳一直是他最坚强的后盾,唯有这次朱君芳请命前往武汉抗疫时,白春波才发现,自己竟然那么不放心爱人。

  两人结婚已经十七年了。这些年,很多记忆都已经渐行渐远,只有彼此专注的事业是他们聊不完的共同话题。

  全民抗击“非典”疫情取得胜利的那个夏天,白春波和朱君芳相识在四川西昌那座浪漫的“航天城”。在这个城里的人,他们都有一个共性:对祖国无限热爱,对事业无比专注,对人生境界有自己的解读。他们相爱的理由简单又纯粹,是白春波挚爱的航天事业让他们结缘。白春波不算健谈,但只要面对朱君芳,他却愿意把自己所有想说的话都告诉她。

  两个有理想、有情怀的年轻人很快因为共同的事业走到了一起。就在婚后不久,白春波就跟朱君芳商量,想到西昌发射场一线去。这是他想了很久才跟妻子提出来的,要知道,那时候的一线发射场条件还很艰苦,最主要的是两个人刚结婚就要时不时地短期分居,甚至会成为婚姻生活的常态。

  说完后,他心里十分忐忑,这样会不会对爱人太不公平。没想到的是,朱君芳的反应却表现得十分轻松。

  “去吧,好男儿志在四方才对。你安心上一線,我给你安定好大后方。”

  妻子就这么一句话地表了态。

  从此,白春波心无旁骛地来到了西昌发射场当起了“沟里人”,而朱君芳则进入部队医院,从一名普通的护士干起,安安心心当起了“沟里人”的家属。

  转眼间,十七年过去了。白春波从一个冲劲十足的小伙子变成了踏实稳当的技术骨干。而朱君芳也不甘示弱,十几年时间跑遍了部队大大小小的号点,成长为一名素质全面的护理部主任。

  2020年春节,一家人都对远在武汉的疫情倍加关注,每天都要通过电视和网络了解疫情的最新动态。白春波则在春节刚过就进驻发射场,全力以赴备战发射任务。

  2月8日深夜2点,朱君芳突然给白春波打了个电话。

  “春波,我申请了前往武汉支援的医疗队,医院已经同意了。”

  虽然朱君芳说得很平静,但白春波的心却一下子悬了起来,心头涌上一种难舍的纠结。疫情这么严重,妻子一直在后方工作,现在要走到抗疫的最前沿,怎么能不担心呢。从相识到现在,这么多年了,妻子一直全力支持自己的工作,两人平时聊得最多的就是发射任务。现在全国都在抗疫,这是头等大事,妻子是医务人员,这个特殊时期,自己没有理由不支持妻子的工作。

  “你去吧,我支持!”

  白春波像当年朱君芳支持自己去发射场一线那样,坚定地告诉她。

  其实,朱君芳内心也不平静。她回忆起下达任务的那个晚上,2月7日深夜11点,医院召开紧急会议,会上提出要研究前往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名单时,朱君芳想都没想就报名了。经过医院党委研究,朱君芳入选15人医疗队。

  当天晚上,朱君芳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本想等天亮了再给白春波打电话,可最后还是没忍不住。丈夫的支持和鼓励,成了朱君芳最大的安慰。

  去往武汉前,她教会了父母如何在网上购物,帮女儿制订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出发前一晚,朱君芳把女儿紧紧搂在怀里,像看到了孩子小时候牙牙学语时的样子,甚至想到这会不会是陪伴孩子的最后一个晚上。

  2月16日,是医疗队出征的日子,但白春波却不能为妻子送行。发射在即,任务繁忙,每分每秒对他都很重要。

  临走前,朱君芳打电话给白春波:“我把银行密码告诉你……”谁知,白春波没等她说完这句话,就打断了她:“这么多年都是你当家,你要真不回来,那你损失可大了。”

  就这么一句话,立刻逗乐了朱君芳。她迅速调整好心态,登上了前往武汉的军机。

  从此,夫妻两个,一个在西昌卫星发射场,一个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他们在各自的“一线”向疫战、向天行,共同参与和见证了人类在战胜自然,探索苍穹进程中的特殊时刻。

  “她上车后就给我打了电话,我很担心。说实话,那时候已经有医护人员感染牺牲的消息被报了出来,所以有种生离死别的感觉。”

  回忆起接到妻子出发前打的那个电话,白春波依然心绪难平。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最先投入战斗的部队怎么会没有牺牲。想到这里,他不敢继续往下想,只希望所有队员都安好,包括妻子朱君芳。

  受疫情影响,春节后发射场很多岗位上的人员都无法及时返岗,人手非常短缺。为了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减少人员聚集,工作量也比从前多了幾倍。那段时间,白春波每天都会工作到夜里一两点,但无论多晚,他都会跟妻子简单通个视频或打个电话,只要朱君芳那边没及时接到或者接慢了一点儿,白春波的心就会提到嗓子眼儿。

  每次,两个人说不了几句话,内容也几乎一样。朱君芳先是问问发射任务准备得是否顺利,然后是父母和孩子的情况,而白春波千叮咛万嘱咐的就是休息和防护。

  简单和重复,就是这对夫妻之间最情深义重的表达。

  任务量最大时,身为护士长的朱君芳在“红区”曾连续工作过近8个小时。记得有一天,一出“红区”的朱君芳两腿发软,两眼发黑,差点晕倒。晚上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视频的时候,白春波看到朱君芳苍白憔悴的脸,心疼地问她:“是不是又没吃晚饭?吃不下也得吃啊。等你回来,只要我在家,我就下厨给你做。没吃上的饭咱都补回来,一顿都不能少。”

  听完丈夫的表白,放下电话后的朱君芳心里暖暖的,立刻用微信表情包给白春波发了两个拥抱和笑脸。

  4月4日,朱君芳这边终于传来了好消息,病房“清零”了!这让白春波悬了50多天的心终于放下了。此刻,他只想马上回家,兑现承诺,等妻子回来先给她一个结实的拥抱,然后再好好做顿家常饭,给朱君芳端上来。

  在朱君芳的记忆里,谈恋爱时没有轰轰烈烈,只觉得当时一眼就认定了彼此是对的那个人。经过岁月的沉淀,近20年的相扶相牵,相互支持,航天人白春波也深刻体会着什么叫与子同袍,同心向战的爱情与美好。

  7月9日20时1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亚太6D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也是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始以来,白春波第二次以01指挥员的身份将卫星圆满送上太空。

  已经抗疫归来的朱君芳,看着电视屏幕,不由得站起来为丈夫鼓掌。

  尾 声

  4月16日,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在圆满完成承担的火神山医院、武汉市泰康同济医院、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确诊患者医疗救治任务后,采取民航包机和铁路运输投送方式,陆续离开武汉完成回撤。

  没有警车开道,没有夹道欢送,武汉市民称之为“冬雪中逆行驰援,春风中悄然撤离”。

  危急时刻,考验国家意志;灾难面前,彰显民族精神。向险而行的人民军医,历史不会忘记,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