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纪实题材作品,再现了革命先躯与英雄人物在时代洪流中的坚守与前进,向他们致以最深的敬意。《太空教师王亚平》透过英雄航天员王亚平的成长经历,在叙述的层层铺开中展现王亚平作为女性航天员柔软而又刚强的一面。《黄旭华:一生属于核潜艇》讲述了我国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为国“深潜”的一生,他将个人理想奋斗融入祖国建设,用一生践行科技报国的诺言。在本期“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专栏中,《邹韬奋:救国无罪》通过讲述邹韬奋及其所领导的《生活周刊》在抗日年代因高举团结抗战、争取自由的大旗而遭受迫害的故事,再现革命年代老一辈爱国英雄的热血与青春。
深入当代生活,扎根革命历史,是本期的選稿特色。中篇小说《英雄辈出》描写了一个从国民党投降而来的战士,在一系列的宣传报道下成为英雄模范的故事,在讽刺中也不乏对战争年代人人冲锋陷阵的礼赞。短篇小说《水花飞溅》洞察当代人在官场与生活的挤压下,逐渐扭曲的畸形心理,将人性的卑劣与丑恶展现得淋漓尽致。
喧嚣尘世,如何让心灵回归沉静质朴?本期散文追溯现象背后的本质,透过每篇文章,都能看到作者沉积后的智慧与温情。《网络与我们的信仰》将视线聚焦网络舆论战,用大量的事实论证在网络国土硝烟弥漫的当下,坚守网络“上甘岭”的必要与时代意义。《乡关人花花》以作者久别归乡过年的经历,记录了庚子年这个特殊的春节,“人花花”既代表着游子归乡后的亲情,也是疫情之下人与人之间的温情。《神秘的红曲》依旧是处于家乡的语境中,以红曲和生鱼片为引,讲述了闽南的饮食文化与制作美食的传统技艺。《垂红缀紫之诗》将杨梅思古论今,引人嘴角泛出酸甜之意。
(何书雨)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