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序曲
一、折断一支枪,另一支却响起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自1937年7月以来,
8年抗日战争中,临沧各族人民,
和全国人民一道,付出了沉重代价。
历经流血、牺牲,活着的人们,
都渴望和平,渴望安定,渴望建立,
一个独立、统一、自由、富强的新中国。
1945年10月10日,毛泽东亲赴重庆谈判,
国共签订“双十协定”。然而,才转身,
国民党即背信、即弃义。他们的枪炮,
上满血腥子弹和炮弹。
密集的、全覆盖的扫向解放区,
他们的心里,只藏着一个坏主意——
消灭中国共产党,消除人民军队的力量。
二、自私者的传承
1945年10月,在云南,蒋介石发动突然袭击,
以武力改组国民党云南省政府,
逼龙云下野,扶卢汉上座。
上座者,拥蒋保己。上座者,
一方以血腥,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一方以私心,扩充实力,
巩固自身根基。顿时,浓厚的阴云,
和白色恐怖,笼罩着云南大地。
三、探索、斗争和杀戮
前途在哪里,命运如何走向光明,
有识者谋求着、探索着、实践着……
1948年7月15日,
“七˙一五”运动爆发——
昆明40 余所大中学校,
上万名爱国知识分子,走上街头,
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
与国民党反动派,英勇斗争。
“七˙一五”运动,
像一颗丢进湖水中的炸弹,
引起国民党的强烈反应——
白色恐怖,愈演愈烈。
他们,明捕进步爱国人士,
暗杀中国共产党人。
四、从昆明,向农村转移
面对国民党的疯狂扑咬,在付出巨大牺牲后,
遵照中共中央和南方局指示,
中共云南省工委决定:
继续派遣党员骨干,和党的外围组织成员,
到广大农村,到少数民族地区,
建立革命根据地,
开展顽强的人民武装斗争。
1948年秋,树叶在无声的风中,
缓慢地飘落。宽阔的大地,
顶着蔚蓝的天空。在这看似,
无异于以往的时光里,却潜藏着,
难以估量的杀机。早一刻,
把革命的同志派遣出去,在某种意义上,
就是对同志生命的关爱和保护,
就是对党的事业,
注入更为鲜活,更为强大的力量。
五、佤山:最初的革命队伍
在1948年秋天的某个时间刻度,以昆明耀龙电力公司职工,
作为掩护的中共地下党员李培伦,
接到中共昆明市委书记陈盛年的通知,
委派他,去昆明五华中学,
找来自佤山的“民青”成员魏文才,
一起启程,共赴佤山,开辟武装斗争据点。
激动之情,涌上李培伦之心;
责任之重,压在李培伦之肩。
缺乏经验,不懂军事,势单力薄……
李培伦唯恐辜负组织的期望,
便请求增派同乡、同学,
曾为龙云护卫的“青联”盟员王维人,
共进佤山。党组织应允。至此,
最初的进入佤山的中国共产党的队伍,
构建完成。只待成行,进入佤山腹地,
开创新的天和地。
第二卷 入佤山记
六、下关汇合
蜿蜒的公路,颠簸着两颗年轻的灵魂。王维人、魏文才一路奔波,一路艰辛,
终于抵达,风力与古时相差无异的,
大风之城——大理下关。沿着指引的路线,
他们敲开了,下关卫生院董绍嘉的家门。
几个时日以后,沿着王维人、魏文才,
走过的路线,李培伦亦抵达下关。稍作停留,
由于工作,他当夜便去了古老的大理喜洲镇,
与喜洲中学的有关人员对接事务。
王、魏、董三人则加紧备料,
做足进佤山的准备,只待李培伦返回,
便即刻启程。佤山的情景,
已经不止一次浮现在他们的心头,
他们既心生向往,又猜测着可能遇到的种种险难,
甚至可能殒命佤山。但是,他们义无反顾——
十、选中,丁家马帮
缅宁马锅头丁朝臣,跃进了李培伦的视野。丁家马帮,常年往返大理、缅宁两地,有良好的信誉,
也有充足的实力。李培伦、王维人、魏文才的佤山之行,
有丁朝臣的庇佑,应该是稳固妥当的。
不过,人心隔肚皮。况且在那种命都可以,
朝不保夕安的年代,小心和谨慎实属必须,
有时过分警惕也尤为必要。
李培伦的头脑灵活,又加之董绍嘉,
为他们准备了一些药物,便对丁家马帮坦言,
此行佤山,是为了调查双江疫情,
并提供一些医疗帮助。丁朝臣走南闯北,
自然也不是一般人物。经过缜密的分析,
他选择对李培伦三人深信不疑。
当然,作为保命、续命的物资,丁朝臣对李等人的药品,
自然特别关心和偏爱。若能结为朋友,
或许日后能够派上用场,世事一直在变化之中,
谁又能说得准?就这样,李培伦三人的佤山之行,
算是准备完毕,只待起身。
十二、过澜沧江
奔腾的澜沧江,从青藏高原,一路南下,一路汇聚众多支流。抵达云南临沧境内时,
已是壮阔之河。从下关出发,
李培伦、王维人、魏文才和丁家马帮,
必须跨越这条桀骜不驯的大江,所幸,
在江流之上,有摇曳而又坚定的青龙桥,
使他们可以淡定而又从容地迈步。
大河滔滔,水流激昂。站在江中之上的桥梁,
李培伦忘却了一路艰辛的疲惫,他激情感慨,
深深地为河山的壮丽所感染,
深深地被澜沧江开山凿石的力量,所触动。
向南,持续向南,这条来自远古的河流,
最终去到了世界上最大的海洋。
涓涓细流,纳百川之流,成为开阔之河,
抵达广袤无垠。沉思中的李培伦,
坚信他们此行的目的,也一定会以星火之势,
烧遍佤山大地,给那些此刻深处黑暗的地域,
带去无限的光明和温暖。
二十一、泰恒之憩
由缅宁去双江,博尚是必经之地。当时,博尚还没有博文尚武的美誉,沿用着旧名泰恒镇。
这里,是茶马古道上的驿站,
往来商贾,多聚集于此交易,换取货物,
或者驻扎安歇整顿。
泰恒镇,距离双江不远,
魏文才的两个侄子魏学顺、魏学龙,
便选择泰恒中学就读。外出归来,
又是途经之地,看望亲人、侄儿,
便是理所当然。
而这一次,魏文才的回归,与以往不同,
他带着神圣的使命。因此,
看望除了嘘寒问暖,还特别询问了,
在双江的二哥魏文贵和二嫂的近况,
以及二嫂兄长浦世民的思想动态。
得知一切正常之后,才告别了两个孩子,
放心地向双江走去。脚步快了,佤山近了,
他们终于要到达,党组织指定的革命武装区域。
二十二、留居圈控
博尚山高,天凉。双江低矮,天热。从博尚前去双江,走的是下坡路,
才用了一天的时间,
就到达了双江德胜乡的圈控。
既然双江二哥魏文贵家情况正常,
既然嫂兄浦世民的情况也没有异常,
魏文才决定,带着李培伦和王维人,
在双江停留几日,之后再盘算,
接下来的相关事宜。
来到魏文才的老家,李培伦和王维人,
就听从他的安排。原来,魏文才在外求学,
不仅自己追求思想进步,也渴望家人,
有更为广阔的想法,经常把进步书籍,
通过各种途径寄给魏文贵和浦世民。
耳濡以目染,深思出睿智,
魏文贵和浦世民,对时局有了深刻的了解,
对现实有了入里的洞悉。然而,革命之举,
事关重大,李培伦等三人,
不敢有任何麻痹大意,必须眼观为实,
辨析为证。
二十七、佤山的核心之地——岩帅
双江圈控的整体形势,向好。李培伦认为,既然在双江暂时没有找到掩护身份的职业,
不如索性进入佤山核心地——沧源岩帅,谋求新的活计
以此,撕开革命的口子。
在岩帅,有魏文才的大哥魏文成驻扎,
而且是佤族上层人士田兴武、田兴文的心腹智囊,
深得田氏兄弟的信赖和赏识。如若,
能从这个角度突破,那在佤山建立革命武装,
必定会事半功倍。
况且,双江拥有良好的基础。如若,
岩帅革命之事顺利,便能使双江、沧源两地,
连接到一起。那么,爆发的力量,就会成倍增强。
对李培伦的分析,魏文才、王维人二人,
深为赞同。于是,三人决计前往岩帅。
由魏文才负责引领和外围,在佤山开启革命新篇。
二十八、流淌的小黑江
流淌的小黑江,穿过了无数的历史岁月,在一个宁静而又不同以往的早晨,
迎来了三个革命者。他们年轻力壮,而又富有激情,
他们的脚步,一个人紧跟着另一个人——
这是,1948年11月里的一天,
李培伦、魏文才、王维人告别了双江圈控,
以经商、找事做为名,来到小黑江畔,
他们,将越过这条双江、沧源的分割线,
向佤山的核心地——岩帅,挺进。
绿色的江流,拍打着宽阔的两岸,
来往于此的人流,量少而稀疏。
李培伦等三人的跨界而行,是被警戒的,
是引人注目的。幸好魏文才多年生活在边地,
游走在佤山,才顺利地通过了关卡。
千年的山河不变,更替的是,
昙花一现的人间过客。从时光里走来,
出现在时光里的小黑江,
在不紧不慢地流淌着,看见了,
最初的革命队伍的样子,
见证了,佤山的旧有制度的埋葬者。
三十、播种梦想的地方
眼前所见,双耳所听,深深地触及着,革命者李培伦、王维人和魏文才。他们,
彼此间靠得很近;他们,亲密无间。
他们,深深地感到,岩帅是最好的,
播种梦想的地方,这种感觉,比之前预想的,
更新鲜、更贴切。
开阔的天空里,浮动着洁白的云彩,
广袤的山野,披着翠绿的衣裳。
三人站在高山之上凸起的山包,眺望远处,
参差的佤山部落,映入他们的眼帘,
他们,若有所思,又满怀热情,
他们,看见了梦的升起和灿烂。
经过长途跋涉,三人终于抵达,
他们即将投身战斗的地方,
佤山的核心地带——沧源岩帅。
璀璨的篇章,在腹中酝酿了很久,
终于将被发表在深厚的大地,
为世人之目所共睹。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