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在温泉小镇寻找马克思的足迹

时间:2023/11/9 作者: 神剑 热度: 15991
卢江林

  在温泉小镇寻找马克思的足迹

  米兰·昆德拉在小说《为了告别的聚会》的开篇写道:“秋天来了,在宜人的山谷里树叶变成了黄色、红色和褐色。小小矿泉疗养镇看上去像是被裹在火焰里了。”他写的这个地方,就是捷克的卡羅维发利,它位于布拉格以西大约120公里。

  同样是一个秋天,我到卡罗维发利来旅行。这一天,下着蒙蒙细雨。同样的黄叶、红叶和褐叶,并没有让我感到火焰的灼热,反而在秋雨中平添了几分怀旧的幽思和淡淡的感伤。我来这里,是为了凭吊和缅怀一位故人,我人生中的精神导师,全世界共产党人共同的精神导师卡尔·马克思。

  这个温泉小镇已经有650多年历史了。相传波希米亚国王查理四世到此猎鹿,偶然发现了这里的温泉,于1358年修建了第一座温泉山庄,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为“查理的温泉”,捷克语发音为“卡罗维发利”。这里的温泉不是用来洗浴而是用来饮用的,据说对治疗多种疾病都有很好的疗效。几百年间,它声名远播,许多王公贵族、名人雅士都趋之若鹜。特别钟情于此的著名作家和诗人有歌德、席勒、普希金、果戈理、屠格涅夫和托尔斯泰,而陶醉其间的著名音乐家则有贝多芬、勃拉姆斯、肖邦、瓦格纳和德沃夏克。

  迎着潇潇秋雨,我们沿特普拉河左岸逆流而上。“特普拉河”在捷克语中就是“热河”的意思,河两岸有十二处著名的温泉,涓涓不息淌入河中,使它一年四季热气腾腾。

  岸边有许多温泉回廊,用以保护泉眼不受污染,方便饮用者取水。其中最美丽的一座,就是磨坊温泉回廊。这是一座建于十九世纪的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由中殿、侧廊和124根廊柱组成,回廊中有五个泉眼,是拥有泉眼最多的一个回廊。

  绕到磨坊温泉回廊后面,沿彼得大街向西走三四百米,就来到了马克思纪念雕像前。雕像坐落在苍松翠柏之间,背后是城堡山。这是一座老年马克思的全身坐像,他身着西服,披着一件斗篷,双手很自然地扶在膝上,眉头紧锁,凝眸沉思,面部形象极为传神。碑文上写着:“卡尔·马克思,于1874、1875、1876年来此疗养。”

  此时《资本论》的第一卷已于1867年出版,马克思正着手准备写第二卷和第三卷。但是病魔夺去了马克思的健康,使他根本无法继续写作。恩格斯在一封信中写道:“马克思若干年来就时常失眠,而且越来越严重”,“《资本论》法译本给他带来的繁重工作……使病情恶化了,但是他一直不愿停止过度的工作,最后他开始感到头顶受到剧烈的压迫,失眠严重到了甚至服用很大剂量的三氯乙醛也不起作用。”此外,马克思的肝部也发现肿大。面对如此严重的病情,医生多次建议他到卡罗维发利进行饮用矿泉治疗,马克思均以费用太贵予以拒绝。后来,恩格斯想方设法筹集到了旅费和疗养费,苦口婆心地说服马克思来到卡罗维发利。当时这里属于奥地利政府管辖之下,为避开警方的耳目,他使用了英国伦敦人“查理·马克思”的名义登记。

  疗养期间,马克思特别喜欢到城堡山上来散步。他在给恩格斯的信中写道:“这里的近郊很美丽,在绿树成林的花岗石山上散步,是不会感到厌倦的。然而,树林中没有一只鸟。鸟儿是健康的,因而不喜欢矿泉的水蒸气。”

  马克思雕像所在的位置,正是他当年经常散步的城堡山脚下。马克思的观察非常准确,果然在这郁郁葱葱的林间,我们连一只鸟儿也没有发现。

  继续沿特普拉河南行,我们来到市中心的城堡广场。当年马克思下榻在城堡街的“日耳曼尼亚旅馆”。我们向当地人打听,没有人知道,也许这家130多年前的旅馆早已不复存在。米兰·昆德拉在小说中还提到一栋住宅大楼叫“马克思大厦”,不知它和日耳曼尼亚旅馆有没有渊源关系,但是问了很多人仍然无人知晓,看来它很可能也是小说家的虚构。当年马克思还特别喜欢在一家“酒花藤”餐厅用餐,他说那儿的啤酒特别有名。我们找了好几家卖啤酒的餐厅,都说自己的啤酒是本地最好的,但它们都不叫“酒花藤”。

  继续南行,我们来到著名的瓦杰狄洛喷泉,它以城中喷泉最高(14米)、温度最高(72摄氏度)著称。这也是马克思经常来观看和饮用的一座喷泉。我仰望那百余年来未曾停歇一直执着地、顽强地冲向天空的喷泉水柱,仿佛时空穿越,马克思就站在旁边和我一起注视着它。

  喷泉旁的游客服务中心,出售各式各样精美瓷器的矿泉杯。这种特制的矿泉杯将壶嘴儿设计在杯把儿上方,方便游客到各个泉眼接水饮用。各个泉眼水温不同,味道也有差异,如果配上当地特制的一种温泉饼,会觉得去除异味,更加爽口。当年马克思也曾用过这样的矿泉杯来接水饮用,现在它成了卡罗维发利特有的旅游纪念品。我想选一种有马克思雕像图案的瓷杯作纪念,可惜没有找到,最后挑了一款有磨坊温泉回廊图案的瓷杯,杯子的另一面注明了十二种矿泉的名称和编号,包括马克思每天饮用的那七种。

  也许是这种矿泉杯一直畅销的缘故,卡罗维发利的瓷器生产历史悠久,久负盛名。《马克思传》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马克思参观这里的一家瓷器作坊,看到一名拉坯工人熟练地操作快速旋转的机器。工人告诉马克思,拉坯是一门不容易学会的技术,多年来他只会做这样一件事。工人的话使马克思陷入了沉思,他对一起来参观的人说:“劳动分工使人类变成机器的附庸”,“他的思维能力变成了机械记忆”。马克思把这些思想,写进了《资本论》。

  从瓦杰狄洛喷泉出来,南边是涅兹瓦拉剧院。这个剧院曾经调剂了马克思单调的疗养生活。马克思在致恩格斯的一封信中写道:“剧院(它和其他娱乐场所一样总是在九点钟左右散场)、音乐会、阅览室给生活增添一些色彩。”从马克思谈到的观后感来看,他在这里听过瓦格纳和李斯特的一些音乐作品。

  返回的路上,我开始寻找马克思饮用过的矿泉水泉眼,用刚买到的矿泉杯一杯一杯接来喝。马克思在信中说他每天按照医嘱要喝七杯不同的矿泉水,主要是泰莉莎矿泉水、马尔克矿泉水、米尔矿泉水、岩石矿泉水、贝尔内德斯矿泉水、施洛斯矿泉水以及瓦杰狄洛喷泉水。好在每个泉眼都有一个标牌,注明了矿泉的名称和编号,一路寻来,我几乎喝到了马克思信中提到的所有矿泉水。当然像这样偶尔喝一次,不可能对人的健康有多大的帮助。我只是在用这种寻找,来寄托我们对马克思的追思。

  经过连续三年、每次一个多月的疗养,马克思的健康状况有了很大的好转,他又能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的写作中去了。

  1877年,由于反动当局加紧迫害,马克思被迫放弃了这一年去卡罗维发利疗养的计划。1878年,德国俾斯麦政府更是颁布了《反社会党人法》,从而剥夺了马克思进入德国和奥地利的权利,从此他再也没有机会到奥地利统治之下的卡罗维发利来疗养了。后来,马克思的身体健康状况不断恶化。1883年3月13日,年仅六十五岁的马克思与世长辞。《资本论》的第二卷和第三卷也最终未能由马克思本人完成。马克思去世以后,由恩格斯将他的遗稿整理成书,1885年《资本论》第二卷出版,1894年《资本论》第三卷出版。这部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著作终于完整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捷克温泉小镇卡罗维发利,见证了《资本论》的艰难诞生,见证了马克思为了真理和理想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也见证了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情到极致、催人泪下的真挚友谊。

  在我告别卡罗维发利的时候,眼中的泪水和着雨水一起悄悄流下。

  黄金啤酒的故乡

  比尔森是西波希米亚州的首府,是捷克的一个工业重镇,曾经以汽车工业和军火工业著称。人们熟知的斯柯达汽車和捷克式步枪、轻机枪、重机枪就产自这里。

  几十年军旅生涯养成的习惯,每到一个新的城市我就会拿着地图与现地对照,戏称为“看地形”。我们的捷克司机菲利普善解人意,开车拉着我们沿河边绕城一周,使我们对比尔森全貌有一个大概的印象。

  这座城市位于麦兹河、瑞德布兹河、乌赫拉瓦河和尤斯拉瓦河四条河的交汇口,距首都布拉格90多公里,靠近德、捷两国边境,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兵家必争之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巴顿指挥美军第3集团军接连攻克德国的美因茨、法兰克福、雷根斯堡等地,推进至德、捷边境。5月5日,巴顿的部队攻占了比尔森。当他得知捷克境内的德军宁可向美军投降也不愿做苏军俘虏的情报后,立即制定了攻占布拉格的计划,并派出侦察小分队秘密潜入布拉格。这个进攻计划甚至得到了他的顶头上司第12集团军群司令布雷德利的默许。

  就在进攻即将发起时,巴顿接到了盟军最高司令官艾森豪威尔下达的死命令,部队必须停止在比尔森一线,绝不允许向布拉格前进一步。因为此时,苏军科涅夫元帅指挥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马利诺夫斯基元帅指挥的乌克兰第2方面军和叶廖缅科大将指挥的乌克兰第4方面军约200万大军,已经包围了捷克境内舍尔内尔元帅指挥的德军中央集团军群,正向布拉格疾进。艾森豪威尔与苏军总参谋长安东诺夫刚刚进行了协调,双方商定美军停止在比尔森一线。

  巴顿对此怨气冲天但又无可奈何。于是,比尔森成为巴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攻克的最后一座城池。

  巡看了当年的旧战场,浏览了共和广场、旧市政厅、圣巴托洛梅天主堂等参观景点,旅行车越过瑞德布兹河把我们带到城东著名的比尔森啤酒厂。古香古色巴洛克风格的大门上方,标有“1842—1892”字样,述说着啤酒厂悠长而光荣的历史。

  波希米亚民族喝啤酒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公元895年,而出口啤酒的文献记录是公元906年,这是目前已知世界各国间最早进行啤酒出口贸易的记录。现在,捷克人均啤酒消耗量仍然排名世界第一。人们都知道世上最爱喝啤酒的是德国人,我们曾经去过德国慕尼黑最著名的皇家啤酒屋,那里的啤酒的确美味非常,令人难忘。不过德国人喝啤酒往往就喝成了啤酒肚,而捷克人则号称“啤酒造就好身材”,满街的帅哥靓女,个个玉立挺拔,很少见到德国人那样的啤酒肚。

  原因何为?奥秘何在?团友们兴致盎然,拥进了啤酒厂的招待餐厅,以求一品美酒,先尝为快。

  1290年,比尔森就被国王批准赋予自己酿造啤酒的权利,距今已有720年历史。但比尔森啤酒真正声名鹊起、蜚声海外,却始于1842年。原来,此前数千年来世界各国人们饮用的都是生啤酒,比尔森啤酒厂于1842年发明了生啤酒经过二次发酵变成熟啤酒的工艺,这种熟啤酒色泽金黄,被称作“黄金啤酒”,从此比尔森被称作黄金啤酒的故乡。现在这种工艺已经广为传播,被全世界的人们所效仿。啤酒厂巨幅的宣传画上,写了一句广告语:“世界原本一片黑暗,1842年以后开始发光!”

  啤酒端上餐桌,浅黄的色泽果然如金子般地耀眼,泡沫恰到好处,泛出浓浓的酒花香味儿,含在口中,苦味重但不长,很快化为醇绵的甜香。难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都把到比尔森品尝啤酒,推荐为“最有价值的旅游体验”。

  品尝啤酒,团友们皆呼大爽,纷纷询问啤酒美味的原因和捷克人喝啤酒保持良好身材的奥秘。餐厅的经理回答说,一是水好。瑞德布兹河等四条河流汇聚于此,水质非常柔和,并且含有特别的矿物质成分。二是麦芽好,啤酒厂选用了一种低蛋白成分的大麦。三是窖藏的方法好。所以至今为止,没有任何一种品牌,能够复制我们比尔森啤酒的口味,也达不到这种喝啤酒照样减肥的效果。言谈之间,充满了捷克人对比尔森啤酒的自豪。

  经理的回答,使我想起了马克思。其实马克思也非常喜欢比尔森啤酒。他在卡罗维发利疗养的时候,见别人喝比尔森啤酒,而自己只能天天喝矿泉水,说:“这真使我羡慕。”他在给恩格斯的一封信中,专门谈到了捷克人对比尔森啤酒的自豪,读来十分有趣。

  马克思在信中说:“昨晚我到以啤酒驰名的‘酒花藤,喝了一杯吉斯许布尔矿水。那里的座上客有些是卡尔斯巴德(引者注:卡罗维发利的德语译名)的小市民,整个谈话都是围绕老牌比尔森啤酒、民酿啤酒和厂造啤酒的优缺点这个没完没了的问题,它引起无休止的争论,分成几派。”“一个本地人叫喊道:‘我们的波希米亚就是伟大,它有伟大的创造。它的比尔森啤酒行销各国;啤酒大王萨尔茨曼现今在巴黎有一家分厂;这酒还运往美国呢!可惜,我们不能把我们那些山岩中凿出的大酒窖也运给他们,因为它们是酿造比尔森啤酒所必需的!”

  马克思把这些关于比尔森啤酒的市井谈话,详尽无遗、惟妙惟肖地记录下来,并写信讲给恩格斯听,这既是他了解民俗风情的一种调查研究方法,也给他枯燥无趣的疗养生活增添了一点愉快的生活气息和情趣,同时为我们留下了如此真实、生动的关于那个时代人民生活状况的原始记录。

  从此爱上慕夏

  圣维特教堂位于布拉格城堡的最高处,是布拉格最显著的地标性建筑,它始建于公元929年,历经三次扩建,到1929年才最后完工。

  参观教堂,当然首先要去看圣约翰之墓。他的棺椁用纯银打造,精雕细刻,装饰华美,令人赞叹。导游邵辉向我们讲了教堂中一幅油画的故事:圣约翰是14世纪布拉格教区的总主教,他曾经听过王后的忏悔,知道王后的秘密。国王瓦茨拉夫四世想休掉王后,就命令主教说出这些秘密。圣约翰遵守教职人员的职业道德,拒绝了国王的命令。国王一怒之下把他扔进河里。传说当晚有七颗星星出现在他沉没之处。三百多年后,他被教会封为圣徒,他的头像上永远环绕着七颗星星,我们在布拉格的许多地方都能看到圣约翰的雕像,他几乎成了布拉格的保护神。团友们都认为圣约翰严守职业道德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给他授了一个中国式的称号,叫作“打死也不说”。

  但是在圣维特教堂真正让我感到无比震撼和由衷赞美的,却是那幅彩绘玻璃画“慕夏之窗”。它是由捷克最伟大的画家阿尔丰斯·慕夏于1931年设计绘制的。这个十几米高的圆拱形玻璃窗,四周是以深蓝为主的冷色调,描绘了人世间被生老病死和艰难困苦所围绕;中间逐步向以金黄为主的暖色调过渡,表现了人们不断为心中的理想和信仰而奋斗,逐渐接近了心中的上帝,接近了心中的光明,表達了画家一种美好的宗教愿望。强烈对比的冷暖色调衔接得如此协调,人物造型的唯美主义追求,都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捷克人民非常喜爱慕夏,布拉格专门有一座慕夏博物馆。我们在老城广场一家瓷器精品店,看到几乎有一半的瓷器上都绘着慕夏的各种名画。售货员告诉我们,慕夏是捷克的骄傲,他的绘画就是捷克的象征和代表。

  对这些精美的瓷器我爱不释手,可他们太贵,太重,太易碎,我不可能把它们全部带回中国。于是我问售货员附近有没有集邮商店,热情的售货员为我指路,我很快就找到了这家店。老板也很热情地接待我,可是我离开了导游和翻译没法跟他交流。我用手比画画画的动作,用画家的中文译名一个劲儿说:“慕哈,慕哈!”他耸耸肩,摊摊手,不明白。我灵机一动,让他看相机里的“慕夏之窗”照片,他立刻明白了:“慕夏?阿尔丰斯·慕夏!”他高兴地为我找出捷克发行的各种与慕夏有关的邮品,竟有几十种之多,几乎囊括了慕夏绘画的所有代表作。我大喜过望,发现自己一下子拥有了一座微型的慕夏博物馆。

  慕夏1860年生于捷克南方的摩拉维亚,从小热爱美术。1887年,二十七岁的慕夏毕业于德国慕尼黑美术学校,并于这一年只身来到巴黎闯世界。

  当时的艺术之都巴黎正是后印象主义、野兽主义、立体主义和新艺术主义等各种新观念交相迸发的时代。慕夏喜爱用流畅的自由曲线,特别是以植物、花草的自然形状为基础来造型。这种以感性的有机曲线与非对称架构为特征的装饰风格被称为“新艺术运动”。

  慕夏虽然是新艺术运动的积极参与者,但他的艺术创作不为社会所承认,只能靠设计日历和为一些书刊、杂志画插图谋生,就这样,他一直等了七年。1894年年底,他终于等来了机会。这一年的圣诞平安夜,公司的艺术家和其他设计师都回家过节,临时找不到人,慕夏临危受命,为当时巴黎最红的歌舞明星莎拉贝娜新年演出的歌舞剧《吉斯蒙达》设计海报。印刷厂对设计稿十分不满,但莎拉贝娜本人很喜欢。海报张贴后,立即引起巴黎人的广泛关注,慕夏也一举成名,奠定了他在“新艺术运动”中的重要地位。他也成了莎拉贝娜的专职设计师,负责她的广告、舞台布景、服装和珠宝的全部设计。为纪念慕夏诞辰150周年,捷克2010年发行了《吉斯蒙达》小本票。画面上用光环形成的聚焦效果,突出了莎拉贝娜如流水般的金色卷发,动人心弦,深受广大戏迷喜爱。小本票的封面,选用了慕夏这一时期设计的《茶花女》《萨马利亚人》《哈姆雷特》《美迪亚》和《罗伦萨乔》五部戏剧海报。茶花女身着几乎透明的白色长裙,头戴白色的山茶花,与人物的凄凉命运非常协调;哈姆雷特站在金色的地面上,突出了他的皇家背景,头顶的暗红色主调,则象征着血腥和杀戮,他双手护胸,表现了优柔寡断的性格;美迪亚左手的装饰,象征着复仇女神,她右手持刀,脚下躺着自己的一双儿女,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

  同年,捷克还发行了慕夏名画《星相》的小本票。《星相》中的女子,侧面头像环绕着代表十二星座的黄道带,在静止中流露出尊贵、神秘与庄严。小本票的封面选用了慕夏的名画《绮思》,女孩一双冰清水灵的碧眼,目不转睛,直视观众,主导了整个画面。她的另一幅名画《蔷薇》,也有同样的视觉冲击力。

  1969年7月14日,为纪念慕夏为国捐躯30周年,捷克斯洛伐克发行了一套慕夏绘画邮票《音乐》《绘画》《舞蹈》《红宝石与紫水晶》。与《星相》《绮思》等表现静态美的作品不同,这些作品以灵动、自然的曲线,非对称架构的构图,表现了各种行为中女子的动态美,集中体现了新艺术运动的艺术风格。慕夏还特别善于表现不同季节、不同服饰配合不同自然环境下的女子动态美。他1896年创作的《春》和《秋》,就是其代表作。他创作的《约波》,本来是一幅商业广告画,但画中的女子甜美清新,优雅迷人,欲言又止,充满了诱人的魅力,完全没有那种庸俗的商业气息,在广告史上掀起了一场革命。

  1910年,在法国成名并在美国讲学赢得更大声誉的慕夏回到布拉格,用自己的艺术为祖国服务。1918年10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独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诞生了。几个星期以后,慕夏为新生的国家设计了自己的第一套邮票,主图就是布拉格城堡和圣维特教堂。

  从1911年到1928年,慕夏画了整整十八年的时间,创作了大型组画《斯拉夫史诗》。“斯拉夫”是欧洲一些斯拉夫民族的总称。习惯上,把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等民族称为东部斯拉夫人,把保加利亚、克罗地亚、塞尔维亚等民族称为南部斯拉夫人,把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民族称为西部斯拉夫人。慕夏用二十幅大型油画,主要讲述了捷克民族的历史,也用一定的篇幅介绍了其他斯拉夫民族。捷克斯洛伐克1990年发行了一枚慕夏名画邮票《在家乡的斯拉夫人》,就是《斯拉夫史诗》组画之一。画面表现了斯拉夫人在异族统治和侵略面前,身佩短剑的男人刚强坚毅,威武不屈,身着白袍的女人面对苦难也平静安详,成为男人们精神上可靠的后方。作品场面恢宏,形象生动,造型精致,构图严谨,色彩协调,充满了斯拉夫民族情怀,表现了画家对斯拉夫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

  《斯拉夫史诗》创作完成的年代,正是希特勒种族主义理论甚嚣尘上之时。这部组画刚刚发表,就立即招致法西斯分子的恶毒攻击,慕夏本人也被称为“反动分子”。1938年慕尼黑协议出卖了捷克斯洛伐克,慕夏的祖国被肢解。1939年3月15日,德军进入布拉格,慕夏成为第一个被法西斯逮捕的捷克艺术家。这位七十九岁的老人在狱中感染了严重的肺炎,出狱后不久,于这一年的7月14日病逝。

  慕夏绘画邮集,成为我邮藏中的珍品,我时常会拿出来欣赏。看到那些清纯美丽、灵动优雅的女子,我就会想起布拉格,想起在布拉格认识的阿尔丰斯·慕夏。

  在布拉格求解卡夫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毛主席第一次去杭州西湖,说这个地方我来过。陪同的人问,是哪一年?毛主席答,哪一年我记不清了,反正是晚上。毛主席当然是说他在梦里游过西湖。

  我们来到布拉格老城广场,也有相同的感受,一切都那么熟悉,仿佛在梦中来过。

  布拉格是一个文学之城。我们在无数文学作品中读过布拉格,读过老城广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读哈谢克,读伏契克。读哈谢克是因为一部电影《好兵帅克》,读伏契克是因为中学语文课本曾经节选了《绞刑架下的报告》。八十年代,我们读卡夫卡。1980年我读了卡夫卡最早的中文译本《变形记》,当时给我带来的冲击和震撼至今记忆犹新。九十年代,我们读米兰·昆德拉。他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成为当代中国文学青年的最爱。

  布拉格老城广场是欧洲最具特色的广场之一。提恩教堂的哥特式双塔,旧市政厅的钟楼,石块铺成的街道,煤气灯式的街灯,波希米亚风情的楼阁,真是美轮美奂,令人如醉如痴。

  这里,也是卡夫卡度过童年和青少年时光的地方。1983年德国发行了一枚卡夫卡诞辰100周年纪念邮票,主图是卡夫卡签名,背景就是老城广场的提恩教堂。

  提恩教堂的北侧,国家商务部的旁边,有一座粉红色的六层小楼,这就是著名的“金榔头饭店”。1882年,刚刚新婚的卡夫卡的父母所经营的第一家商店在此开业。一年之后生下了卡夫卡。

  与金榔头饭店相对的广场南侧,有一座黄色的小楼“西克斯特屋”,1888年到1889年卡夫卡一家住在这里。那时卡夫卡五岁到六岁。

  由西克斯特屋向西,是著名的旧市政厅钟楼。每到整点的时候,天文钟的机械玩偶便会出来报时,这成了到布拉格旅游的一个经典节目。与旧市政厅相连的“一分钟之屋”,则是卡夫卡的另一座故居。这是一座外墙上装饰有浅浮雕刮画的巴洛克建筑,那些刮画刻得非常精细,讲述了各种神话传说故事,人物造型栩栩如生。至于它为什么叫“一分钟之屋”,已经无从考证了。它的主人开始是一位药剂师,后来换成了一位烟草商。1889年,卡夫卡一家搬进了“一分钟之屋”,他在这里从六岁长到十三岁。房子旁边的“小广场”,是卡夫卡儿时经常玩耍的地方。他写道:“当我经过消防厅前,听到一些嘈杂的声音从小广场那儿传来,我走近一探究竟,看到一个醉鬼倚在铁栏杆前。”现在,用花岗岩石块铺成的小广场依然保持着一百多年前的旧貌,旁边搭了一圈阳伞,设了许多咖啡座,成为人们休闲的好去处。

  与提恩教堂相邻的一座华丽的洛可可建筑,是葛兹金斯基宫。它原来的主人是18世纪的葛兹伯爵,后来成为外交官金斯基的私宅,所以合称葛兹金斯基宫。在卡夫卡少年时期,这里办过一所德语学校,卡夫卡在这里上过学。现在,它成为国家美术馆的一部分。

  广场南侧与“西克斯特屋”相邻的一座深灰色建筑,被称为“白独角兽之屋”。女主人凡塔是个哲学爱好者,经常在家里邀请一些青年学生研读和讨论康德和黑格尔。中学生卡夫卡就是其中之一,他当时很腼腆不爱说话,常常坐在角落里静静地聆听。

  从老城广场向南,位于伏尔塔瓦河畔的国家图书馆,曾经是著名的查理大学克莱门特学院。1900年,卡夫卡在查理大学本部卡洛琳学院攻读法律,曾经在克莱门特学院修读了德国文学、艺术史和哲学。当然,也经常在这里泡图书馆。据学者曾艳兵研究,卡夫卡对中国哲学和文学非常感兴趣。他读过老子的《道德经》,庄子的《华严经》和《庄子语录和寓言》,读过《聊斋志异》的德译本《中国鬼怪和爱情故事》,读过《公元前12世纪以来中国抒情诗》,其中有选自《诗经》和李白、杜甫作品等88首诗。卡夫卡在写给女友菲莉斯的信中,还引用过中国清代诗人袁枚的一首诗: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尽炉无烟。美人含怒夺灯去,问郎知是几更天?

  在提恩教堂后面的金鲤鱼大街,卡夫卡写下了他一生最重要的作品《变形记》。在这部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老庄哲学对卡夫卡的影响。

  卡夫卡对老子心怀敬畏,他说:“老子的格言是坚硬的核桃,我被它们陶醉了,但它的核心对我仍然紧锁着。”他在自己非常珍爱和重视的《箴言》中写道:“无需走出家门,待在自己的桌子旁边仔细听着吧。甚至不要听,等着就行了。甚至不要等,待着别动,一个人待着,世界就会把它自己亮给你看,它不可能不这样。”学者认为,这实际上就是卡夫卡对老子“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牗,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的理解或者翻译。

  卡夫卡对庄子极为偏爱,他曾经评价庄子的名言:“不以生生死,不以死死生,死生有待邪?皆有所一体。”认为:“这是一切宗教和人生哲理的根本问题,首要问题。”

  他在《变形记》中,写了一個小推销员格里高尔·萨姆沙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这很显然是受到了“庄生梦蝶”故事的启发。庄子的蝴蝶是其逍遥精神的翅膀,而卡夫卡的甲虫,则是其窒息生命的桎梏。

  卡夫卡还写过一些中国题材的短篇小说,例如《中国长城建造时》《往事一页》《中国人来访》等等。它在小说中设想,如果将巴比伦塔修建在中国长城的基础上,也许就不会倒掉。这样的奇异构思真是令人匪夷所思,难解其中深奥。在西方的宗教传说中,上帝造人,繁衍后代,甚至造出了可以通天的巴比伦塔。于是上帝震惊了,他让人们使用不同的语言和文字,从此不能彼此沟通和了解,人类分化成不同的民族和国家。人类学研究告诉我们,人类起源于非洲南部,我们的先祖走出非洲并且繁衍到全世界,分化成不同的人种、民族和国家,现在全人类共同居住在一个地球村。修建中国长城,是为了抵御外敌入侵,隔开敌对的民族,这也许是中国长城与倒塌的巴比伦塔之间唯一的联系。

  老城广场的西南角是布拉格的犹太区,卡夫卡是犹太人,他在犹太区公墓旁的一条小巷里,创作了未完成的长篇小说《诉讼》。在卡夫卡身上集中了众多的矛盾和纠结。他生于捷克,却是奥匈帝国的臣民;他是布拉格人,母语却是德语;他有犹太人的血统,却与犹太的宗教和习俗保持距离;他以文学为理想和事业追求,却在一家意大利保险公司做职员;他追求真挚的爱情,却先后与三位女友恋爱而终身未婚。小说《诉讼》集中表现了他的内心矛盾和困惑。

  英国诗人奥登说:“如果要举出一个作家,他与我们时代的关系最近似但丁、莎士比亚、歌德与他们时代的关系,那么,卡夫卡是首先会想到的名字。”“卡夫卡之所以对我们重要,是因为他的困惑,亦即现代人的困惑。”米兰·昆德拉在论述卡夫卡等人的巨大矛盾时,进一步指出:“现代曾经培养一个梦:分裂成不同文化的人类有朝一日将会走到一起,实现大联合,持久和平。今天,这个行星的历史终于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然而体现和保证这一久所想望的人类大联合的却是战争,流动的、持续不断的战争。人类大联合意味着:任何人都无法逃脱,无处逃脱。”

  这个巨大的矛盾和困惑,我们现在称之为“全球化”。

  卡夫卡正是以他敏感和脆弱的心,灵慧地捕捉到了这种整个时代的困惑,用明净流畅而又想象奇诡的笔触,变形荒诞的形象和充满象征寓意的手法,把弱小生命对人生苦难的恐惧和战栗,把孤立无援的个人对充满敌意的外部环境的绝望,把满脑子疑问而求索无解的悲怆,表现得淋漓尽致。有人说卡夫卡是表现主义的鼻祖,也有人说他是荒诞派的宗师,还有人认为他开创了存在主义的先河。但无论持何种见解,大家可以形成共识的是,卡夫卡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先行者和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走过克莱门特学院门前,我们来到布拉格的象征查理大桥。这座哥特式风格的大桥始建于1357年,花了六十年时间才建成。后来,人们又在桥上建了三十座巴洛克风格的圣像雕塑,有的取材于圣经故事,有的是历史上著名的宗教圣徒,也有的是捷克的民族英雄。

  卡夫卡把查理大桥看作是自己生命的摇篮。他经常徘徊在桥上流连忘返,仰视着每一个雕像,对他们的故事如数家珍;他经常泛舟于伏尔塔瓦河上,先是划桨逆流而上,然后仰卧在船上顺流漂下,从河中细细品味查理大桥的壮美与瑰丽。他说:“我的生命与灵感全部来自于查理大桥。”

  查理大桥是有生命的,伏尔塔瓦河也是有生命的。我在桥上,在河边,感受到了卡夫卡生命的延续。我想起了毛主席那句诗:“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跨过查理大桥,我们登上城堡山,参观著名的黄金小巷。这个小巷本来是国王城堡下仆人和工匠居住的地方,是布拉格的一条贫民窟小巷。因为这里曾经聚集过一批为国王冶炼黄金的术士,所以获得了这样一个名不副实的名字。小巷的22号,卡夫卡于1916年到1917年住在这里。那时他已经辞去了保险公司的工作,全心全意致力于文学创作。他在这里写的一些作品后来被收在1920年出版的《乡村医生》集子里。导游邵辉向我们介绍,卡夫卡曾经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我告诉他,卡夫卡的三部长篇小说《美国》《诉讼》《城堡》生前都没有出版,他在世时只发表过很少的一些中短篇小说,而诺贝尔文学奖按惯例是不会授予故去者的。

  现在,这所小巷的故居成了一家书店,出售各种版本的卡夫卡著作。同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的伍献军和我一起在此合影留念。

  在黄金小巷的出口,立有一座少年卡夫卡的裸体铜像。非常奇怪的是,铜像的隐私部位由于人们的抚摸而金光闪亮。根据当地人的传说,这样可以给人们带来爱情和子嗣。呜呼,悲夫!这个传说太没有道理了,要知道卡夫卡可是三次恋爱失败、终生未婚,而且没有任何后代啊!

  不过我还是要感谢布拉格,它为一位伟大的作家留下了那么多的历史遗迹,供人们瞻仰和纪念。

  一个热爱和尊敬文学的城市,永远会得到世人的热爱和尊敬。

  参孙喷泉的故事

  旅行团到达南波希米亚州首府捷克布杰约维采的时候,已近黄昏。我们住进中心广场东侧的斯万大酒店,团友们一阵惊叹。因为酒店门口,注有“1533”字样,表明它有487年的悠久历史。

  名为“大酒店”,实际上只有四层楼,二十四个标准间加两个豪华套间。尽管室内已经进行了现代化的翻新和装修,但外观上仍保持着波希米亚古建筑的风格。酒店的走廊里,依次挂着从十六世纪到二十世纪的七幅历史绘画和照片,使我们看到酒店数百年来几乎保持了原貌,感受到一种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古老的神秘气息。

  酒店正对面,位于广场西侧的市政厅建于1731年,比斯万大酒店晚了差不多二百年。它已经属于巴洛克的建筑风格,但其中仍然融入了波希米亚地方特色的元素。市政厅顶上有三个圆葱形的尖塔,中间的山墙为简洁的三角形,下面再加上一些曲线的边饰,造型非常别致。正立面门窗之间有许多五颜六色的繁缛装饰,楼顶立有四座塑像,分别象征着公平、勇气、智慧和谨慎。

  捷克布杰约维采于1265年建城,国王普热美斯·奥图卡拉二世批准第一批德国移民在此定居。这些办事严谨、处处讲规矩的德国人,按照国际象棋棋盘的格局,建造了一个边长133米的方形广場,房子建在广场四周。所有房子的一楼贯通了一条环形的哥特式拱柱走廊,二楼以上有的还保持着哥特式风格,大部分则以文艺复兴风格或者巴洛克风格进行了重新装修。满眼望去,古香古色,五彩缤纷。难怪十九世纪的捷克作家聂鲁达称捷克布杰约维采为“波希米亚的佛罗伦萨”。

  后来,这个广场以普热美斯·奥图卡拉二世命名,整个城市也以广场为中心向四面放射性延伸。广场东北角,有一座72米高的“黑塔”,始建于1550年,是城中最高的一座建筑。非常奇怪的是,黑塔第五层的窗户上,钉着一只两米多长、大头朝下的巨大“苍蝇”。它雕塑得非常精致,透明的翅膀翅纹清晰可见,两眼闪烁着昆虫复眼特有的光芒。团友们很好奇,询问酒店的服务生:这只苍蝇有什么特殊的含义?为什么苍蝇会成为捷克布杰约维采的象征?服务生笑道,那不是苍蝇,而是一只大蜜蜂,它没有特别的意义,只是现代派艺术家为古老黑塔添加的一个装饰。

  广场的正中央,就是著名的参孙喷泉,它是捷克布杰约维采城市的象征。

  我是一个集邮爱好者。在我的邮册里有两枚邮票:一枚是1954年由当时的捷克斯洛伐克发行的捷克布杰约维采纪念邮票,以参孙喷泉为图案;一枚是1993年新的捷克共和国发行的捷克布杰约维采纪念邮票,仍然以参孙喷泉为图案。可以说,我是先知道参孙喷泉,后知道这座城市,所以对这座喷泉抱有特别浓厚的兴趣。从第一天黄昏,到第二天清晨,我在喷泉下驻足几个小时,细细地品味和欣赏这座号称捷克最大的古老喷泉。

  1716年,捷克布杰约维采市议会决定在广场中央兴建一座喷泉,将伏尔塔瓦河水引进来,以喷泉为中心,通过管道输向八方,供全城居民使用。为此,邀请捷克著名雕刻家约瑟夫·迪特里赫与当地波希米亚石匠扎哈里亚什·霍恩合作,共同创作完成这座喷泉石雕。他们选用了圣经《旧约·士师记》中的参孙故事作为主题,从1721年到1726年,历时五年,终于建成了这座精美的喷泉,使它不仅具有供水的实用价值,而且具有美化城市的功能,成为捷克布杰约维采的地标建筑。

  士师,就是现代人所说的民族英雄。他们具有非凡的才干、能力和胆略,能够解救民族和国家脱离苦难。参孙就是古代的一位士师,他是玛挪亚的儿子,公元前十一世纪生于以色列。据圣经记载,他力气极大,曾徒手撕裂了一只雄狮,并使用一具驴的腮骨击杀了一千名非利士敌军士兵。但参孙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好色。非利士人利用妓女达利拉诱惑参孙,骗他说出力大无穷的秘密。开始参孙没有讲实话,非利士人几次谋害未成。后来,达利拉终于套出了参孙的秘密,只要剪掉他的七缕头发,上帝赋予他的神力就会马上消失。达利拉趁参孙熟睡,剪掉了他的头发,非利士人擒获参孙,并刺瞎了他的双眼。

  非利士人在迦沙的神殿宴饮庆祝胜利,并戏弄和羞辱双目失明的参孙。此时参孙又长出了新的头发,上帝帮他恢复了神力。他推倒了神殿的石柱,整个大厦轰然倒塌,参孙与敌人同归于尽。

  捷克布杰约维采的喷泉,艺术地再现了参孙英雄和悲壮的一生。雕塑分三层,顶部为参孙猎狮。他骑在一只雄狮的身上,双手将狮子的血口掰开,正在用力将其撕裂,生动地表现了青年英雄参孙的英勇无畏和力大无比。第二层为四棱柱形,四面的雕塑为同一内容,都是双目失明的参孙在用力推倒神殿的石柱,他以死相拼的疯狂表情和用力推柱的肌肉线条,被刻画得极为生动和逼真。第三层为基座,四面基座下压住了四个口喷泉水的参孙头像,表现了他被压在倒塌神殿之下最后挣扎的悲愤与绝望。用没有眼珠的双目来传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尤其令人震撼,口中喷泉也传递出参孙受到的巨大压力,构思非常精妙,令人拍案叫绝。

  参孙喷泉深深打动了我,让我久久难以忘怀。我在网上查了一下,历史学家的研究表明,参孙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他是一个力气很大的犹太战士和足智多谋的军事领袖,而且很可能是世界上第一个贵族共和制的创始人。传说故事可能为他添加了神話色彩,但他的优点和缺点都使我更相信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那种不惜与敌同归于尽而绝不屈服的英雄气概和民族气节,值得我们尊敬。

  伏尔塔瓦河在这儿拐了一个弯

  捷克克鲁姆洛夫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人们到捷克旅行的首选之地。

  捷克克鲁姆洛夫字面的意思,就是“河湾中的浅滩”。伏尔塔瓦河在这儿拐了一个弯,在河右岸形成了一个“U”形的滩地。1240年,维特克家族在这片滩地上建设了最早的城镇,并在左岸的山崖上修了一座城堡。后来古堡的主人几经更替。但在700多年的历史中,它从未遭到战火的破坏。十三世纪城市和古堡的建筑属于哥特式的风格,后来在历史的变迁中,它经过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和洛可可式的改造,使这座只有一万三千人口的小城,成为伏尔塔瓦河畔一颗璀璨的红色珊瑚珠。

  开始我有一个疑问,克鲁姆洛夫之前为什么一定要加上“捷克”?后来我了解到,这里属于南波希米亚地区,它的东面是南摩拉瓦地区,那里另有一个摩拉瓦克鲁姆洛夫,也是一座历史名城,只是名气没有那么大。

  进入古城,我们首先来到城市的中心旧城广场。广场周边的建筑,一层围了一圈哥特式的拱柱回廊,二层以上的建筑,三角形的山墙,“S”形的边饰,加上红色的屋顶,彩色的墙面,极具波希米亚浪漫风情。哥特风格的白色市政厅,巴洛克风格的喷泉和圣像石柱,几乎没有什么行人,一切都显得那么悠闲和恬静。

  穿过乳酪街,跨越历经数百年风霜的托塞尼基木桥,我们可以和伏尔塔瓦河更加亲近。河水只有二十米宽,清澈见底,河水拍打着鹅卵石,潺潺流去,一路欢歌。

  过了桥,就是著名的古巷拉特朗街。它是连接旧城与城堡的通道。哥特式的小楼拉特朗街1号,把守在通往古堡的阶梯旁。700年前,它曾经是贵族理发师的住所;现在开了一家卖旅游纪念品的商铺,招牌画了一幅“好兵帅克”的肖像。帅克是我们这个年龄的中国人最先认识的捷克人,他滑稽的表情,引来团友们纷纷与之合影。

  登上城堡,我们先后穿过了五个“广场”。所谓广场,顶多也就是个庭院。第一广场周边,主要有马厩、仓库、药房等等,属于工作人员办公区和住宅区。第二广场是城堡的中心区,也是它最古老的部分,被称为“赫拉德克”。外墙被装饰成粉红色和粉绿色的“城塔”,是城堡的最高点,也是捷克克鲁姆洛夫的地标,在全城的任何一个角度都能看见它。第三、第四广场周边是贵族的宫殿,第五广场有一座巴洛克式的城堡剧院。在这样一个偏远的边境小镇,居然如此完好地保存了仅次于布拉格的捷克第二大古堡,它的金碧辉煌和蕴含的丰富历史文化,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从城堡山顶俯瞰,美丽的古城把我们带进了一个童话世界。波希米亚风情的红瓦屋顶,连成片,列成阵,在浑然一体的耀眼红色中,又错落有致,各具特色,圆柱形的城塔与圣乔斯塔教堂的方塔、圣维塔教堂的哥特式尖塔镶嵌其间,与波涛起伏的红海洋形成鲜明的对比。

  俯瞰也将伏尔塔瓦河“U”形河套尽收眼底。它优雅的曲线美与旧城的古典美相映成趣。

  伏尔塔瓦河发源于捷克克鲁姆洛夫西南的舒马瓦山,其源头为波希米亚森林中的小溪泰普拉伏尔塔瓦河和斯图代纳伏尔塔瓦河,两河交汇后沿舒马瓦山北侧一路向东南流去,在捷克与奥地利的边境拐了一个弯,掉头向北,在捷克克鲁姆洛夫留下一个河套以后,水量越来越大,河面越来越宽,流经捷克布杰约维采、布拉格和维谢格拉德,穿越了南部、中部和北部波希米亚,一路向北奔流而去,汇入易北河注入北海。它是捷克境内最长的一条河,孕育了古老的波希米亚民族,被称为捷克的母亲河。我们在捷克布杰约维采、布拉格、维谢格拉德都已经见识过伏尔塔瓦河的波澜壮阔,在捷克克鲁姆洛夫河套看它的秀丽婉约,曲折动人,就好像在追寻一位美丽妇人的童年故事,更加令人感到纯真美妙。

  穿过构造奇特的中世纪廊桥,参观过微缩版维也纳美泉宫花园一样的城堡花园,我们一路下山,回到伏尔塔瓦河边,那儿有一座只有两米宽的无名古桥。我双手捧起河水,扑在脸上,洗去登山的汗渍,汩汩水声,耳边仿佛响起斯美塔那交响诗《伏尔塔瓦河》的旋律。

  我们的捷克司机菲利普非常热爱捷克古典音乐,一路上为我们播放斯美塔那组曲《我的祖国》,其中第二部就是《伏尔塔瓦河》。

  斯美塔那是捷克民族乐派的创始人,是捷克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在全世界都享有崇高的声誉。他是一个酿酒师的儿子,1824年生于东波希米亚的利托米什尔。七岁那年,他的父亲在南波希米亚承租了一个啤酒厂,斯美塔那从此移居南方,在伏尔塔瓦河流域的几个城镇生活了八年。童年和少年時的这段经历,对他后来的艺术创作影响很大。1874年,五十岁的斯美塔那患重病双耳失聪。正是从这一年开始,他用五年时间创作了交响诗组曲《我的祖国》。其中最有名、在全世界影响最大、被各种音乐会无数次演奏的,就是第二部《伏尔塔瓦河》。当《伏尔塔瓦河》1875年4月4日第一次公演时,布拉格音乐厅激情澎湃,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而此时的斯美塔那,并没有听到自己创作的一个音符,更无法听到掌声和欢呼声。

  斯美塔那在对《伏尔塔瓦河》进行文字阐述时写道:“伏尔塔瓦河有两个源头——流过寒风呼啸的森林的两条溪水汇合成一道洪流,冲着鹅卵石哗哗作响,映着阳光闪烁光芒。它在森林中逡巡,聆听猎号的回音;它穿过庄稼地,饱览丰盛的收获。在它的两岸,传出乡村婚礼的欢乐声,月光下,水仙女唱着迷人的歌在浪尖上嬉戏。在近旁荒野的悬崖上,保留着昔日光荣和功勋记忆的那些城堡废墟,谛听着它的波浪喧哗。顺着圣约翰峡谷,伏尔塔瓦河奔泻而下,冲击着突岩峭壁,发出轰然巨响。尔后,河水更广阔地奔向布拉格,流经古老的维谢格拉德,现出它全部的瑰丽和庄严。伏尔塔瓦河继续滚滚向前,最后同易北河的巨流合并逐渐消失在远方。”

  1884年,斯美塔那病逝于布拉格的精神病医院,被葬于维谢格拉德名人祠中。而关于“维谢格拉德”的乐章,正是《伏尔塔瓦河》的高潮和尾声。

  旅行团告别捷克克鲁姆洛夫,也告别了伏尔塔瓦河,告别了捷克。旅行车穿越南波希米亚茂密的森林,即将进入奥地利。

  菲利普为我们播放了最后一曲《伏尔塔瓦河》。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