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8日,习近平主席向10位“八一勋章”获得者颁授勋章和证书。其中,来自中国航天员大队的景海鹏获得了此项殊荣。不久之前,这位三度飞天的将军在太空度过了他的50岁生日。
那是去年10月24日,他作为神舟十一号飞船的指令长正在执行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那一天,来自长白山天池哨所、神仙湾哨所、阿尔山三角哨所等地的官兵自拍了祝福视频,委托解放军报社上传到天宫二号。景海鹏事先并不知情,看着年轻的战友们从祖国边陲发来的祝福,他的眼眶湿了。他不断挥手,并以军礼致意,先后敬礼达12次之多。
一个身处太空的人会对自己的家园产生深刻依恋,尤其在这种特殊时刻,看到地球上同伴们的一张张淳朴笑脸,性格再沉稳的人也会忍不住泪沾衣襟。只不过,太空环境中,泪水也是失重的。
关注到这场“太空生日”的人都还记得,时间再往前推几天,时值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上升阶段,整流罩刚刚打开,景海鹏下意识地看向右舷窗,四年前和八年前两次执行任务时所见的美景又一次冲击着他的视觉。他接连两次问战友陈冬爽不爽,随后以“爽不爽”为关键词的太空私房对话刷爆网络。这段话来自操作手册规定的内容之外,对话长度不超过三十秒,却让大众无意间体会到两名英雄人物享受太空之旅时诙谐有趣的家常闲谈,倍感亲切,景海鹏因此被网友们戏称为“太空老司机”。
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地球后,习近平主席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乘组人员,并称赞景海鹏在太空过了一个高水平的生日。在主席问到身体恢复得怎么样时,景海鹏称自己状态良好,为了说明这一点,他形容说“我已经能上场打篮球了”。
这些新闻通过媒体报道迅速流传开来,景海鹏又一次“火”了。在开启职业生涯的近20年间,他是唯一一个三次执行过飞天任务的航天员,且一次比一次状态好。他曾公开谈到三度飞天的感受,如果每次用一个词概括,那么第一次是“激动”,第二次是“幸福”,第三次则是“享受”。一位常年与航天员为伴的心理医生很明显能感受到他的变化,评价他说是探访太空过后“人格整合方面做得特别好的一个”。
其中明显的一点是他愈发谦逊了。执行完“神十一”任务从西郊机场返回航天员中心的路上,他对前来迎接的领导说:“我和陈冬共同有个想法:等到我们回到公寓,希望尽量多给大家留些拍照的时间,尽量满足每个人的要求,大家相照不完就不要急着送我们回去。我们想用这种方式来回报大家33天的陪伴。”回到公寓,他和陈冬处于身体恢复阶段,坐在由4人抬高的椅子上,脖子上戴着花环。他小声地交代抬椅子的人:“兄弟啊,你把我抬到队伍的最前头,我要一个一个地向战友们敬礼,表达感谢和感激。”
机 遇
在准备好迎接人生中的各类挑战之前,一个人往往先得尽全力去拼搏,由此提高与幸运相逢的概率。景海鹏在他少年时期就显现出以勇气赢得胜利的性格特质。
他出生在山西運城一个并不宽裕的农村家庭,小时候喜欢打篮球,小学五年级时入选了校篮球队。因为买不起运动服,父亲给他买了件便宜的白背心代替,并在背心正面印上5只海鸥和大海的图案,后背印上大大的“5”。母亲把自己织的白布染成蓝色,做了一条合他尺寸的运动短裤。自制背心和短裤组合在一起,成了景海鹏的第一套运动服,从此老师和同学们经常能在篮球场上看到穿着特殊服装的“海鸥5号”的身影。因为个子不高,老师不让他打主力,可他并没就此罢休。只要一有时间,他就跑到操场上练球技,甚至在自己家的墙上画了一个圆圈练投篮。与此同时,他不放过任何上场打球的机会,争着往赛场上跑。勤练必有所成,没过多久,以前经常坐“冷板凳”的候补队员“海鸥5号”成为活跃在赛场上的健将。
受家里经济条件限制,景海鹏6年中学生涯里没有在学校食堂花钱吃过一顿饭,他的口粮是从家里带来的馒头和咸菜,就着白开水下咽。每到夏天,为了怕食物放坏,他一周回家两趟取干粮。从家到学校之间距离有70公里,连辆自行车也没有,他都是靠两条腿走。
成年以后再回望这段时光,景海鹏认为好的身体素质和自我意志品质的培养就是上学时候走路练出来的,也让他更坚定地想追求更好的生活,苦难在反复的咀嚼中被笼上一层美好的理想主义光芒——当年教室里的白炽灯、薄雾中的操场和路边金灿灿的麦田,还有自己和同班队友赢得的篮球赛奖杯,都成为景海鹏记忆里最重要的物件。
景海鹏的愿望很简单,希望以后考上好大学,走出这个贫穷的地方,赢得一个好未来回报父母。直到一张照片改变了他的想法。高中时,他无意间看到了一张飞行员的照片,身穿皮夹克,头戴飞行头盔,驾着战机,神奇而威风。巧合的是,照片中的飞行员也叫“海鹏”,那不就是自己吗。景海鹏一下子好像被命运之神提了个醒,悟到注定要做的事是什么。3月份的一天,学校通知报名参加飞行员选拔,景海鹏毫不犹豫地报名,却遭到班主任的阻拦。老师说,根据经验在校体育队待过的学生身体总有些小毛病,要么肝大要么脾大,肯定选不上。景海鹏想要自己探个究竟,于是坚持去报了名。三天后体检结果出来了,他身体各项指标都合格。
那一年景海鹏19岁。当他捧着保定航校的录取通知书在田间奔跑,对正在种玉米的父亲说“考上了”的时候,父亲景靠喜有点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母亲王珍玲却哭了,因为她听说部队管得严,入伍头4年儿子连家都回不了。
母亲掰着指头算儿子还能在家待多少天,希望时间走得慢一点,再慢一点,可离别的日子还是来了。临走去上学那天,父亲买了一个大西瓜,全家人围拢在一起吃了,然后送景海鹏上车。一个少年搭乘一辆汽车,从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农家“飞”出去了,一飞30年。
到了航校,景海鹏才知道,飞行学院的学员距离真正驾驶飞机上天的飞行员还有太远的距离。四年航校的学习,一般到第四年才可以正式单飞,而在此之前,飞行员的学习过程中淘汰率极高,高达70%。
到飞行学院报到后不久,景海鹏遇到了一个训练必备项目——游泳。而且规定要求必须游完50米才算及格,否则就会被淘汰。景海鹏不会游泳,训练时要么瞎扑腾,要么呛水,一直到考试之前,教练都在担心他也许过不了关。考试那天,他直接从深水区下水,憋着一股劲一气儿游了50米,岸上100多名战友一起为他鼓掌呐喊。到了对岸,他又折返身子向反方向的终点冲刺,两个来回下来,总共游了200米。这样的成绩让教练和战友们都很惊讶,学员队领导当场宣布给景海鹏记嘉奖一次。这是他开启军旅生活后得到的第一次褒奖,也奠定了一个未来强者不断战胜自己的基调。
此后,从1985年到1990年的5年半里,景海鹏先后当过班长、区队长和实习指导员,直到1992年,他终于成为一名战斗机飞行员。在飞行部队的10年间,他没耽误过一个飞行日,安全飞行时间累计达1200多个小时。飞行任务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特殊状况,景海鹏凭着过硬的飞行技术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都一一成功处置,并在空靶实弹训练中创造了30发命中26发的空靶记录。
挑 战
1996年的夏天对景海鹏来说是颠覆性的。
本来他按照原有的生活轨迹结了婚,工作上的好前景一望可知。一天,领导把他叫到办公室,让他立即准备出发去杭州疗养院参加体检,但说到具体体检原因时却含含糊糊的。
景海鹏按规定时间到达疗养院,在第二天检查到五官科时才从旁人嘴里听说这次体检是为了选拔航天员的。对于航天员是个什么概念,景海鹏还没有清晰的认识,但他很快意识到,这是他事业上的又一次契机。热爱飞行的景海鹏想到更高更远的太空去看看。3天过去,在杭州设的体检点从80多个来体检的人中筛选到只剩8个,而和景海鹏同一个团来的7名飞行员中仅剩他1人。10月份,部队又通知他到北京参加更为严格的体检。这次体检内容细之又细,持续了一个多月时间。等各项检查做完后,景海鹏自信满满地给家里打电话,对妻子说“一定能成功。”
可结果一再搁置,就此没了音信。时值中国载人航天起步期,各种论证和准备工作正在北京紧锣密鼓地进行。
一年后的一个夜晚,在景海鹏的家里,景海鹏正在准备给儿子过生日。门外敲门声响起,景海鹏打开门,是部队领导来通知他结果:他被正式批准成为中国首批预备航天员!听到这个喜讯,一家人又惊又喜,为了纪念这个特别的双喜日,景海鹏给孩子取名叫“宇飞”,意为在宇宙间飞翔遨游,也暗含了他自己新一阶段的人生梦想和追求。
1998年1月,景海鹏在北京和其他13名战友一起,在中国最为神秘的地方之一——航天员大队,共同对着国旗宣誓,许下愿为祖国出征的庄严承诺。这个小小的仪式翻开了中国载人航天史上新的一页,也改变了首批14个航天员的命运。
我国首批航天员之所以招募人数为14名,是因为借鉴了美国和俄罗斯的航天员选拔经验,原则上航天员训练过程中的淘汰率一般為50%。2003年7月,在杨利伟首飞之前,14名航天员集体参加考核,这对他们来说相当于生死一战。考评委员会分为政治思想、专业技术及心理、医学评价三个组,通过复核试卷、回放录像、计算训练五年多来的各项考试等级和训练成绩,综合各界意见,最后给每个航天员打出总分。
7月3日,评选结果出揭晓:14名航天员全部具备了独立执行航天飞行任务的能力,予以结业,并同时获得三级航天员资格。这意味着中国第一代航天员正式产生,标志着中国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培养航天员的国家。并且,这个成绩还打破了世界航天界的一项纪录:中国航天员大队的训练,淘汰率为零。
任何美好的事物背面都难免有阴影。这样的成绩也暗示了另外一个事实:并不是每一个航天员都有执行飞行任务的机会。
5年时间里,景海鹏和所有战友一样,完成了8大类共计58个专业的训练。在这期间他每天晚上没有12点前休息过,也没有过过一个完整的周末。
现在等待他们的是严酷的考验。
2003年,中国首飞英雄杨利伟一飞冲天,一举完成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景海鹏为自己的战友感到骄傲,但同时他也陷入煎熬,自己能成为航天员,可算是“亿里挑一”,而职业航天员目的就是要飞天,五年多的辛苦绝不能就此白费,必须咬牙更上一层楼,争取执行任务的机会。到了“神六”,他成功进入备选梯队,离飞天梦又近了一步。
“神七”的重点在出舱。为此,景海鹏在“神六”任务之后就攒着一股劲儿,给自己制订了“魔鬼计划”,利用三年时间认真学习理论,特别是在低压舱、舱外服的理论与操作技能方面做了重点准备,不放过任何细节。遇到不懂的地方,他一遍又一遍地向教员们请教,直到弄懂为止。
经过艰苦而持续的几年努力,景海鹏终于在2008年和战友翟志刚、刘伯明一起入选“神七”乘组,圆梦太空。此时距离他成为航天员又已过去十年。临近任务前的密集训练阶段的一次训练中,景海鹏穿着有40千帕米压的出舱服,进行气液泵插头的操作,位置在右腋下面。穿着舱外服的时候视线会受阻碍,一般情况下,操作左边要看右边手腕上的反光镜,反之,操作右边要通过左手腕上的反光镜来操作。训练中两人一组,此前景海鹏单人训练时已经对操作非常熟练,但那次刚开始插头时竟没有插上,第二次还是没有插上。由于舱内压力作用,他的手感到很累,余光一瞟,和他同组的战友已经完成操作。他又试图操作了几次,还是没成功,最后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才完成。训练结束后,景海鹏一个人回到房间,心里非常不是滋味。吃完饭,他又联系教员把门打开,重新把上午的操作进行了一遍,结果却很顺利,操作一遍通过。他分析了一下原因,感觉问题不是出在操作是否熟练,而是出在心态上。一是看到自己的战友已经插上了,自己一着急动作就变形了;二是现场那么多工作人员、教员在看着,太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了。景海鹏意识到,即便成功近在咫尺,也要保持一颗平常心。
坚 持
景海鹏和两名战友在太空经历了险情。翟志刚出舱时舱门险些打不开,刚刚打开准备出舱之时,轨道舱又连续响起火灾报警。最后证明是系统误报。可有那么一瞬间,景海鹏真以为自己回不来了。他的妻子张萍当时在北京飞控大厅目睹了全过程,据她后来回忆,大厅的外面就停着救护车随时待命,生怕航天员家属们精神承受不住需要急救。其实当时三个家属都没有听到警报声,事后知道了反而后怕。
在2008年感动中国的颁奖晚会上,主持人问景海鹏,当时你们有没有想着回不来?景海鹏的回答是:“我说我理解你所说的回不来,就是像卫星一样绕着地球转,你所说的回不来,就是我們不能在演播大厅和观众们见面。”观众们听了哈哈大笑,笑声还没停止,他就又加了一句:“即使我们回不来,也一定要让五星红旗在太空高高飘扬!”
这句话成为后来“神七”对外宣传时的“经典名言”。而聚光灯下,真正成为“明星”的景海鹏再次面临考验。“神七”任务回来后,他一下子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开始有机会去各地做报告,走到哪里都有粉丝把他团团包围,或是排着长队等待他签名、合影。他多次到过港澳等地,一次遇到一个满头银丝的老华侨,拉着他的手说:“你们飞得有多高,中国人的头抬得就有多高。”
“人膨胀起来太容易了。”他曾这么说过。
梦想实现了,可景海鹏渐渐感到人生应该不仅止步于此。10年的艰辛付出,为的也不仅是成名。他和战友们在训练后拧出的汗水经常能接满一个盆子,如同体育精神一样,这汗水值得他向更高、更强的挑战迈进。
他开始为自己归零,不仅是工程上有归零的说法,人也一样,适当清空自我才能轻松前行。“神九”的重大看点是我国首次手动交会对接,对所有航天员和教员都是全新挑战。景海鹏刚开始训练的时候对接成功率不太高,精度也一般。每次训练后他都进行认真分析、总结,找出差距,把问题记在本子上。等琢磨好了,就挤时间去桌面模拟器进行演习。按计划,共同科目训练期间一周每个航天员最多安排两次对接训练,每次一个小时左右。而他给自己定的计划是每天不管训练再忙再累,每天晚上一定要拿出一个小时在二室的桌面模拟器进行加练,每个周末必须拿出整个半天加练。就这样,从2009年到2012年,在“神九”考核之前,他已经练了两千多次,是教材大纲规定次数的两倍。
于是,在“神九”任务中,人们又看到了景海鹏熟悉的身影。2012年6月16日,景海鹏作为指令长带领刘洋、刘旺再上太空,实现了自己的二度飞天。
回来之后,有熟悉景海鹏的人对他说,他现在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圆满了,可以不用再考虑执行任务的事,快“知天命”的人,可以享福了。
可景海鹏却对一次次挑战自我“上瘾”了,也可以说,多年来不停冲破自我界限从而不断提升的感受才让他心里觉得踏实。他的理念是“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他没有停下来,继续投入到备战“神十一”的工作当中,并再次入选乘组。
“神十一”任务共安排了4次跑台装置验证实验,都是在模拟失重环境下进行。前两次实验时,景海鹏和陈冬在跑台上没有找到任何感觉,连走都走不成样子。两个航天员和地面飞控的领导、专家都有压力,景海鹏几个晚上没有睡好觉,感觉快失去信心了。他和陈冬通过聊天排遣这种苦闷。其实既然是验证,从理论上就有不成功的可能。即便不成功,也是说得过去的。但景海鹏用了8个字归纳如果出现失败会怎么样,“可以理解、不能原谅”。“我们感觉不是为了交差来了,而是用我们的双手把所有专家心血、汗水和智慧的结晶变成真实的图像带回来,为后续任务奠定良好基础。”
第三次实验时,他和陈冬继续一个在练,一个在看,反复琢磨动作要点。当时景海鹏站在跑台上,一边走一边和陈冬说话,就在以为这次实验也通不过时,“奇迹”出现了——他终于找到了感觉,能顺畅地走起来了。他又试探着跑起来,也成功了!巨大的惊喜袭击了他,他开始用各种姿势跑着做实验,跟陈冬两人抱着、背着、扶着,跑得满头大汗,终于成功了!在“神十一”的太空跑台上,所有人共同见证了景海鹏和陈冬自如跑步的样子。
跑步如同隐喻,概括了景海鹏的半生。他就像“阿甘”一样,始终在奔跑。阿甘跑遍了地球,而景海鹏跑在太空,实现了三度飞天,完成了共计49天,加起来753圈飞行的纪录,刷新了中国航天员的太空履历。一个人的成功也许并不在于他变化的成分,而在于不变的因素。就像景海鹏,他奔跑着,从篮球场跑向了飞行学院,从地球跑向了太空。但从某种程度上说,荣光加身的将军对于奔跑的态度,和19岁时那个拿着录取通知书在玉米地间奔跑的少年无异。
而他的成功,也必将激励全军官兵奋力实现强军目标,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注入动力。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