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歌
从巍宝山脚到巡山殿毕摩的颂词一声高于一声
挪开世间尘埃
彝族先祖被召唤,回到打歌的族群间
吹芦笙和笛子的壮汉,一脸神性的真实
曲调不断重复,都是良善
唱与跳的男女,片刻不息
他们盛装,热烈,欢快。
日子流淌,新村要告慰先祖细奴罗
留守或外出的后人,正月十六,必相聚
在白坡村
洋芋已可收获,在白坡村初夏是忙碌的
除了年节、祭祀,对一块土地的赞美
就从这个时节打开
因为喜悦,兰德云对脚下的田垄轻刨
握锄姿势渗透热爱
身边收捡洋芋的妻,不时,跪在地上
她神情虔诚,小心地为每颗洋芋拂去浮土
白坡村田野
人们对土地及庄稼,心怀诚敬
亲情
小旷野河尽头,是坡地如果路过,能遇到侍候菜园的乡邻
相识与否,已是次要
见面,无论男女总要絮叨天气、收成
顺带聊起外出务工的家人
村里的广播每天会响,传诉的是政策新规
待分别,必从园子递出一把白菜几棵葱
不推诿地接下。双方,满脸的笑
在马黄田
酒歌唱三遍,马黄田七个自然村就醉了这片土地上,族称是村外给的界定
汉族大哥随口一曲彝家小调,字节清晰,极好
听
和哈尼叔叔同样黑皮肤的,是会跳铓鼓舞的彝
族小伙
做汉族口味饭菜的嫂子隶属哈尼部落
三个民族,都如季节本分也如锄头实诚
小旷野河清澈,滋润村庄和所有人
没有寺院的大地
村民在盘弄田垄,不分族群的洋芋小米辣
一厢连一厢挨得紧密
他们及它们,那么端庄祥和
就像,地里长出的一尊尊佛
芋商
给洋芋定级,对村民讲收货要求称重。封箱。装车。
他的汗珠一滴一滴滚落
牙白,肤黑,晒得蜕皮。见人憨厚地笑
现款,不拖欠任何人家
赶牛车的哈尼老汉卸下洋芋
冲他大声说克拉沙(辛苦了)。仍然,憨厚一
笑
他叫曹浩旗,芋商,来自西安
新村
公鸡长鸣后,新村就醒了巍宝山过来的风,清爽,纯粹
叫我阿表妹的妇人穿绣花衣,深眼窝,高鼻梁
彝人的模样,年纪再大,也好看
指点男人修剪杜鹃花,不忘对我夸耀村子
两层高的小楼白墙灰瓦,飞檐下,燕子垒了巢
一对守家的人
对小院,怎么也爱不够
儿子电话来,家长里短说很久
她的笑声落了一地
村校
玩老鹰捉小鸡,他们六人闹成一团尖叫的嬉戏覆盖操场,
一个老师五个娃。全科教学,校服,营养餐
新村小学什么也没落下
孩子们的愉悦,来自校园和村庄
校长字海军,是老师,是朋友,也是父亲
下课铃,阳光一样散开,洒入新村
接罗源的奶奶,慈祥,动作利索
她走过的小巷很干净
墙上挂了标牌,写着“三清洁”示范村

黄豆米 朱自清 速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