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共和国的“战略盾牌”

时间:2023/11/9 作者: 神剑 热度: 15044
林玉华

  整整25年前,在国庆35周年庆典上,中国的战略火箭部队走出深山大漠,首次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出现在天安门前。令整个世界为之一震。15年后,这支素有共和国“战略盾牌”之称的神剑劲旅。再一次驶过长安大街,激起千千万万的人们欢呼雀跃。人们发现,伴随着人民军队向现代化进军的步伐,中国的战略导弹悄然完成了一次历史性的跨越,中国的战略作战实力有了新的跃升和突破……

  观礼台上照相机快门的声音几乎引爆了

  1984年10月1日上午11时许,由两辆指挥车为先导,12台军绿色巨型黄河牌牵引车拖着9枚中程、远程和洲际导弹的硕大弹体,由东向西缓缓行进,势如排山倒海,雷霆万钧,将阅兵庆典推向了高潮。

  伫立在天安门西观礼台外宾席上的驻华武官和各国新闻社的记者们都惊呆了。他们始料未及的是:被中国军方一直列为核心军事秘密的战略导弹部队,在他们苦苦寻觅了十几年而毫无踪影时,突然一夜之间从长安街的绿荫下冒了出来。一时间,外宾观礼台上,按照相机快门的声音一个接一个响个不停。

  在战略导弹方队中,第一排为“东风3号”导弹,第二排为“东风4号”导弹,第三排、第四排分别为“东风5号”导弹Ⅱ级弹体和Ⅰ级弹体。导弹呈长圆锥体形,纵长达二三十米,围长有3到5米。导弹底色一律为乳白色,头部顶端为红色,尾部中段涂有国防绿色,并按行进顺序依次编有DF-Y841001-DF-Y841012的标号。牵引车上身穿新式服装的火箭兵胸挂冲锋枪,昂首挺立,一张张刚毅坚强的脸庞,显示出他们对伟大祖国的无限忠诚和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

  回顾开国大典阅兵最后压阵的是骡马骑兵方队,与今天气贯长虹的战略导弹方队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真是不闻马蹄声声碎,唯见“神剑”倚天来。多少人惊愕地瞪大了眼睛,多少中外记者举起了相机。面对眼前的情景,人们耳目为之一新,精神为之一振。从长街到广场,从主席台到观礼台,群情振奋,欢呼鼓掌,惊叹、景仰、喜悦、自豪……交织在一起。

  逼出的战略决策

  中国是火箭的故乡。早在lO世纪宋代初期和14世纪末,就有一个名叫冯继升和一位官职“万户”的人,先后制造了世界上最早的原始火药火箭,成为现代火箭技术的先导。可是到了20世纪20年代以后,正当西方一些国家相继发展现代火箭的时候,中国却处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重重压迫之下,科学技术日益落伍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突然有一种无人驾驶、无翼飞行的炸弹出现在英吉利海峡,攻击了英国的首都伦敦。这就是德国希特勒军队发射的“V-1”和“V-2”导弹。自此,导弹成为热核时代的宠儿异军突起。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苏、英、法等国家军队相继研制并装备了这种新型的尖端武器。

  恰恰是在那一时期,新生的共和国还在襁褓之中,天空便被核乌云笼罩着。

  朝鲜战争爆发不久,美国总统杜鲁门对新中国发出明目张胆的核威胁,并把核弹头运抵濒临中国海域的日本冲绳美军基地,扬言要“在中国东北扔几颗原子弹”。美国一些政客和战争狂人也叫嚣要“把中国变成第二个长崎和广岛”。

  1955年1月15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颐年堂召开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著名科学家李四光、钱三强等汇报了关于铀矿资源勘探和核科研的有关情况。毛泽东手里掂着一块铀矿石说:“我们国家已经知道有铀矿,科学研究也有了一定的基础。现在到时候了,该抓了,认真抓一下,一定可以搞起来。”这天,毛泽东兴致极浓。他特地要了6个菜,请参加会议的人吃饭。平日滴酒不沾的毛泽东,斟满一杯红葡萄酒,举杯说道:“为我国原子能事业的发展,大家共同干杯!”十几只杯子碰在了一起,发出了清脆响亮的回声。

  不久的一天,毛泽东指着一份刊载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对中国和东方社会主义阵营进行核讹诈的内部材料,对周恩来总理说:“这份东西你看过了吗?没有原子弹,我们说话就没有人听。我们只要有人才,又有资源,什么奇迹都可能创造出来。”

  当时,在中华民族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导弹核技术还是一片空白。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被美国人看来“抵得上5个师”的火箭专家钱学森和核物理学家钱三强、邓稼先等一大批海外赤子先后回到国内。周恩来总理经过深思熟虑,向中央书记处和政治局提出了发展我国核科学和导弹事业的提议。

  1956年国防部组建了导弹研究院,由刚从美国回到祖国的钱学森担任院长。

  随后,周恩来主持了一次极不寻常的中央军委会议,酝酿勾画了共和国战略武器发展的蓝图。会议讨论纪要呈送毛泽东主席,他不仅批示“同意”,而且斩钉截铁地说:“我们现在已经比过去强,以后还要比现在强。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还要有原子弹。”毛泽东又说:“在今天这个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19s8年,台湾海峡形势紧张。美国为了不失去台湾这艘“不沉的航空母舰”,艾森豪威尔3月16日在记者招待会上直言不讳地说:“使用原子弹就像使用子弹或其他任何武器一样。”针对美国发出的这一核讹诈的信号,毛泽东6月21日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义正词严地说:“原子弹就是那么大个东西,没有那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那么好吧,我们就搞一点吧。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有十年工夫完全可能。”

  为了打破霸权主义的核垄断、核讹诈,掌握尖端科学技术,推进国防现代化进程,在当时国家经济基础十分薄弱的情况下,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作出了发展核工业、研制核武器的战略决策。

  惊天动地的事业

  一代伟人的胆识,成为中国人民奋发图强的动力。以钱学森为代表的一大批功成名就、才华横溢的顶级科学家,放弃国外的优越条件,冲破重重阻力,义无反顾地聚集在五星红旗下,开始了艰苦的科研攻关。

  在中央决策的指引下,久经沙场的将军率领成千上万的知识分子、工人、解放军和刚从朝鲜归国的志愿军宫兵,顶着遮天蔽日的黄沙,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向西北大漠深处进军。在几百年来谁都不敢涉足的罗布泊,在马兰花盛开的戈壁滩上,钉下了建立核试验场的木桩……

  一项伟大的事业,就这样在“一张白纸”上轰轰烈烈地开始了。

  然而,从1958年底起,中苏两党在意识形态方面产生了严重分歧。1959年6月,正当中国研制原子弹、导弹的关键阶段,苏联政府以与美、英等国举行部分禁止核武器会谈为由,单方面撕毁了“协定”,并于次年秋天,撤走了全部的专家,带走了重要的图纸和资料。赫鲁晓夫在来华参加国庆十周年期间,公然袒护蚕食中国边境领土的印度当局,指责中国是“好斗的公鸡”。苏联伸出的援助之手终于全面缩回去了。

  中苏“蜜月”随告结束,两党关系日趋恶化。与此同时,国内连续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真是天灾人祸,祸不单行。

  此时,正值我国三年严重经济困难时期,地处西北不毛之地的国防科技大军面临着绝粮断炊的局面,就连额济纳旗沙枣防护林的树叶子都被磨成粉团吃光了。在这内外交困之际,周总理不得不向备军区求援,支援西北科技大军一点填“胃袋”的粮食,以便继续把这项为中华民族争气的事业继续进行下去。

  20世纪60年代初期,国防尖端科研陷入极端困难的阶段,国际上有人幸灾乐祸,断言“中国二十年也搞不成原子弹”。一时间,国内也出现了核武器研制“下马”和“上马”的争论。中国人连饭都吃不饱,原子弹还搞不搞?!

  在这紧要关头,中共中央毅然决定:独立自主,从头搞起,准备用8年时间把原子弹研制出来。毛泽东大义凛然地说:“要下决心搞尖端技术。”陈毅元帅颇有感慨地对科学家们说:“”

  关键时刻,毛泽东站出来坚定地说:“要下决心搞尖端技术。赫鲁晓夫不给我们尖端技术,极好!如果给了,这个账是难还的”。1959年7月,中共中央毅然作出决定:独立自主,从头摸起,准备用8年时间把原子弹研制出来。陈毅元帅说:“就是脱了裤子当了,也要把原子弹搞出来!”他还颇为感慨地问科学家们说:“你那个东西什么时候响噢?我这个外交部长的腰杆子现在还不硬,等到你们把原子弹、导弹打响了,我的话里才不缺少钙质,我的腰杆子才能硬起来!”

  直接领导科研攻关的聂荣臻元帅对专家们说:“逼上粱山,我们自己干吧!”

  时为总书记的邓小平同志主持中央书记处会议,坚定地支持把“两弹”科研工作继续进行下去。邓小平说:“你们大胆去干,成功了是你们的,失败了是我们书记处的。”

  同年10月和翌年初,中央军委两次提出和明确了发展国防尖端技术的方针:“两弹”为主,导弹第一。

  中央的决定传达到戈壁滩、大草原,大家都高兴地跳了起来。在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的关怀、支持下,许多物资源源不断地调进西北试验基地……

  顶住严寒饥饿,勒紧裤腰带训练

  20世纪50年代后期,面对帝国主义和台湾国民党军队的挑衅破坏,人民解放军在北京西郊组建了第一个地对地导弹营,从炮兵和全军调集了600多名精兵,编成了四个连队。不久,这支刚组建的导弹部队在营长李苏带领下便挥师大西北,在一个洪荒的世界里安了家。当时从苏联订购了1059型导弹,开始进行初级的点火训练。邹永钊和于秉钧就是从那个时候被组织选调到这支部队。并开始学习导弹发射技术,接受苏联教官的培训的。

  不久,组建不到两年的导弹营部队也进入了艰难和严峻的岁月。

  于秉钧回忆说:火箭兵一天天地掐着指头算日期,可是就在导弹快要进行点火的时刻,指导训练的苏联教官却不见了踪影。大家眼巴巴地等待着。在那些日子里,于秉钧发现性格沉稳的营长一反常态,在训练中看到战士动作稍有迟疑,就劈头盖脸一阵暴风雨:“要争气呀!”当时,战士是不可能了解营长内心的苦楚的,营长心里也压着一团火呀!

  苏联教官撤走以后,也停止了设备材料的供给,断绝了如同婴儿乳汁般的导弹推进剂的供应,企图把中国的导弹事业由此扼杀在摇篮之中。

  1960年秋,于秉钧作为骨干,经过炮校特种专业培训,提拔为干部,担任了发射班长。当时,专业训练一无器材,二无教材,三无专业教员。然而,在勇士们面前,困难常常迫使他们开辟通往成功的阶梯。训练中,他们因陋就简,以土代洋,没有教材自己编,没有图表自己画,利用模拟、代训器材。练操作动作,练手法要领,练协同项目,为后来的实践操作打下了基础。

  由于天灾人祸,导弹部队也同样陷入了饥饿的困境。战士们除了少量的粗粮供给外。连野菜都挖光了,于秉钧所在的班有半数都得了浮肿病。不止如此,高原的空气也吸不饱,战士们都感到头晕、乏力。在这种高寒、缺氧的世界里,连发动机的功能都降低了百分之二十啊,更何况是血肉之躯呢!于秉钧和战友们硬是勒紧裤腰带走上训练场,一天也没有停止过训练。

  那时从苏联订购的导弹,说是现代化武器。但实际上却是半手工操作。弹头和弹体结合,全凭四个战士拉动。数九寒冬,拉不上几下就出一身汗。于秉钧有几次眼睛直冒金花,身子也不由自主地倒了下去。直到战友们把他唤醒,他支撑起身子又继续拉杆。……就这样,他们顶住了严寒、饥饿、疾病的包围,抗住了西伯利亚寒流的袭击,奋战在发射场上,成功地进行了导弹点火。

  1960年11月5日,就在苏联撤走专家的第83天,我国自制的火箭燃料成功地发射了第一枚近程导弹,准确地击中目标。指挥这次发射的聂荣臻元帅举起酒杯,用激昂的语调说:“自从古人万户乘坐自制火箭冒险而死,至今已经600多年了。可以告慰先烈的是,我们结束了没有现代火箭的历史。在东方地平线上飞起了中国制造的第一枚导弹‘东风号!……”

  消息传到导弹部队,指战员们欣喜若狂。于秉钧更是满脸泪水。“东风号”——中华民族自己的“东风号”,在短短的时间里,就出现在神州的大地上了……

  当于秉钧成为一名少尉军宫时,他已经站在国产的导弹装备上了。只要揿动电钮,就可以代替过去4个人笨重的拉杆操作。一叶知秋,于秉钧强烈地感受到祖国在前进,尽管艰难曲折,却仍然在胼手胝足地奋力前行……

  罗布泊深处的蘑菇云腾空而起

  为了发展尖端科技事业,加强对核武器研制工作的领导,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1962年11月,中央成立了拥有高度权威的专门委员会,周恩来总理亲自担任主任,罗瑞卿大将为办公室主任,组织全国26个部委、20多个省区市、一千多家单位的精兵强将和优势力量大力协同,解决了研制“两弹”中的一百多项重大问题,显示了社会主义中国攻克尖端科技难关的伟大创造力量。

  1964年10月16日15时,在广阔无垠的西北古楼兰王国的罗布泊深处,随着一声震彻寰宇的隆隆巨响,巨大的棕红色火球翻滚着,膨胀着,绚丽多彩的蘑菇状烟云腾空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

  毛泽东,这位中国尖端科技事业的主要决策者,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那一刻,他却那么冷静,指示:“是不是真的孩爆炸,要查清楚”,“让外国人相信!”

  当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向参加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演出的同志们宣布这一消息时,人们欢腾、跳跃。狂飙般的掌声和欢呼声经久不息。周总理两手一再做出下按的手势说:“你们可以欢呼,可以鼓掌,但就是不要跺地板啊!”

  罗布泊深处的巨响震惊了世界,宣告了超级大国核垄断时代的结束。

  当天,中国政府即发表声明,严正指出;中国进行核试验,发展核武器,是被迫而为的。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为了打破核大国的核垄断。为了最终消灭核武器。中国政府郑重宣布: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

  器。这个声明,表明了中国人民的严正立场,给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以极大的鼓舞。

  1965年1月,毛泽东明确指出:“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快。”经过广大科技人员的刻苦攻关,氢弹研制的关键难题一个个被攻破。

  1967年6月17日,随着西北核试验基地一阵地动山摇的爆炸声,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这是我国核武器的一个飞跃。

  从第一颗原子弹到第一颗氢弹,美国用了7年零4个月,苏联用了4年,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而中国只用了两年零8个月,而且赶在了法国的前面,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氢弹技术的国家。

  中国氢弹的如期“开花”,在全世界激起了巨大的反响,更令法国总统戴高乐感到震惊。数年之后,法国一位著名核科学家到中国访问时,向中国同行打听说:“你们的氢弹搞得这么快,到底有什么诀窍?”中国让世界刮目相看了。

  导弹核武器即核弹与导弹的结合,是射程远、精度高、威力大的战略武器,是国家科学技术和国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1966年10月19日,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主持召开核弹与导弹“两弹结合”的会议,只见他神采飞扬、风度翩翩地说:“导弹核弹联姻仪式现在就正式举行吧!原子弹终于将绣球抛给了导弹,有情人终成眷属嘛!”接着,他又风趣地指着聂帅说:“别忘了,你我都是他们的证婚人喽!”

  10月27日凌晨,一枚巨型银色火箭高耸青天。人们屏住呼吸,只见两颗信号弹划破晨空。“点火!”一刹那,大地颤抖,火光冲天,中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东风2号甲”地地导弹运载着核弹头,像一条叱咤怒吼的巨龙直冲云霄,飞越千里,准确地实现了核爆炸,一次成功。

  当聂帅在酒泉前线掩蔽部里通过直通电话把消息报告北京时,周总理紧握着话筒兴奋地说:“你们又一次响亮地回答了世界!”

  1967年6月17日,随着西北核试验基地一阵地动山摇的爆炸声,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浩茫的太空奏响了《东方红》乐曲,中国从此进入了航天时代……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有一个历史陈列馆。当人们看到那些用树叶做的窝窝头、各种野菜、手摇计算机时,很难把它们和原子弹、导弹、卫星联系在一起。而中国的科学家说:“啃窝窝头比被人家称为二等公民好多了!”中国的尖端科技事业正是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历史腾飞。

  1985年,日本筑波举办万国博览会,中国的火箭、卫星等航天产品第一次亮相。而在本世纪初美国费城的博览会上,中国展出的却是小脚女人的绣花鞋和精巧的挖耳勺。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历经屈辱和磨难的中华民族,终于在全世界面前挺直了胸膛。

  “东风号”扶摇直上,直指苍穹

  回首当年,当罗布泊第一声惊雷爆响之后,西方一些核大国不甘心放下手中的“核大棒”,暗地里嘲笑中国是“有弹无枪”。为了回击霸权主义者的狂妄和骄横,担负起保卫祖国安全,维护世界和平的使命,1966年7月1日,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批准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领导机关,周总理亲自给这支部队命名为“第二炮兵”。从此,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序列里又增添了一个新的兵种,神州大地上出现了一个驾驭巨龙的“天兵天将”,成为一支战时对敌人实施有效战略反击的核打击力量。

  这支部队一经问世就远离尘嚣,留给人们一片朦胧和神秘。从卢沟桥的第一片营地,到挥师茫茫的西北荒原,随后一支支新组建的火箭新军进戈壁,踏林海,驻深山,潜峡谷,驶入一处处人迹罕至的地方,为共和国拉开“正义之箭”,矗起“和平之盾”。

  邹永钊、于秉钧难忘第一次执行上级组织实施的检验性发射任务。国防科委和二炮领导机关联合对每一个指挥员、操作手进行考核,导弹健儿全部达到了发射技术标准。

  在一个古老的战场上。银灰色的“东风1号”导弹像倚天长剑,巍然耸立在发射台上,俯瞰大地,远眺长空。

  临近发射了,突然来了一场暴风雨。这对导弹的发射有着很大的影响。指挥部决定从实战出发,坚持在复杂条件下发射。邹永钊、于秉钧都在现场指挥,官兵们用防风杆固定导弹,对各种仪器进行严格测检。

  “点火!”一声令下,划破天字。

  顷刻间,发射场上喷出一团璀璨耀眼的火光,发出一阵霹雳震惊的巨响,那赫然耸立的导弹,带着祖国的尊严和信念,带着火箭兵的汗水和向往,扶摇直上,直指苍穹。按着控制程序,渐渐地倾斜、拐弯儿,进入飞行轨道……几分钟后,火箭在预定的弹着区爆炸,腾起冲天的烟柱。很快,从遥远的靶区传来消息:“发射成功,命中目标!”

  阵地上爆发出一片掌声和祝贺声。是啊,夏日里那焦渴的企盼,冬夜里那彩色的梦境,不都是为了这震天的一举吗!

  世界对中国不得不刮目相看了。正如西方一家有影响的新闻媒体所说:“一个沉睡的东方巨人醒来了。他敢于向世界说:‘不!超级大国在决定世界事务时,不得不考虑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存在!”

  突破远程和水下发射火箭技术

  当于秉钧走上团的领导岗位的时候,我们的共和国也已经从“文革”动乱的低谷走进了改革开放、全面振兴的年代。由老一辈革命家和优秀的科学家开创的国防尖端科技事业,也迎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春天。

  经历“文革”磨难后第三次复出的邓小平,1978年5月17日亲自召见第二炮兵主要领导,对二炮的建设作了重要指示,强调第二炮兵是非常重要的战略部队,政治上要搞得非常可靠。

  身为军委主席的邓小平指出:核武器“我们还要发展一点”,“你有,我也有,你要毁灭我们,你自己也要受到点报复”。中国研制核武器是为了铸造战略制衡的和平盾牌,是为了捍卫亿万人民的和平劳动。这无疑是中国发展战略导弹核武器的根本指导思想。

  20世纪80年代的第一个春天,从茫茫戈壁滩的一块绿洲上,中国首次向远隔万里的南太平洋发射运载火箭。邓小平亲自来到国防科工委指挥大厅观看发射实况,当火箭头部在预定区域准确溅落时,邓小平站起来带头鼓掌。两年后的金秋,由潜艇在水下发射的运载火箭又获得圆满成功。中国的运载火箭技术相继有了新的突破。

  犹如火箭溅落大洋激起的冲天水柱一样,中国远程和水下运载火箭的发射成功,在世界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共同社判断:“中国具备了第二次核打击力量”。路透社评论:“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水下发射能力的国家”。日本防卫厅人士认为,中国洲际导弹的试验成功,进一步加强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发言权。法国三军副参谋长致贺时说:“中国已掌握了洲际导弹的技术,这是独立的无价之宝。”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对中国的这一成就更感到高兴,纷纷祝贺说:“中国拥有洲际导弹,对保卫世界和平,打破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具有重大意义。”

  在发展运载火箭的基础上,中国从1970年4月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起,至1984年9月,已经成功地发射了16颗各种类型的人造卫星,成为世界上

  第五个最早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第三个准确回收卫星的国家,第四个掌握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第五个能独立发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国家。如今,中国的“长征2号”、“长征3号”新型运载火箭,已经投入了国际航天市场的竞争,承揽了美国、法国、瑞典等外国卫星的发射业务,受到世界30多家卫星公司的青睐。《美洲华侨日报》发表社论说:“中国太空科技的进步,令举世震惊”,“如今美国卫星竟然要由中国的火箭代为发射,这是以前人们不敢想象也不会相信的事情”。

  1988年,邓小平同志曾明智地指出:“过去也好,今天也好,将来也好,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如果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国庆首次“亮剑”轰动世界

  1982年春天,一列长长的火车从发射阵地穿过千山万水,徐徐开进首都北京。于秉钧的战友们将当年的“东风1号”导弹送到了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珍藏展览,这说明“东风1号”已经成为历史的陈迹。于秉钧带领他的战友们已经在更加先进的中程、远程和洲际导弹发射架旁进行新的训练了。

  阵地上,官兵们高唱起《导弹兵之歌》:

  车轮滚滚,万里征尘,

  拽着长风,追着流云。

  嘿!我们英雄的导弹部队,

  排山倒海向前开进!

  如今,在广袤的神州大地上,过去地图上没有标记的荒山野岭,出现了一座座“火箭新村”,铸起了一个个能打善防的坚固阵地。从海拔两三千米的塞外高原,到气温低达零下四十度的北国雪域,从日照时间仅四五个小时的深壑峡谷,到人迹罕至的丛山密林,活跃着导弹健儿矫健的身影,潜伏着千钧霹雳,万道闪电。

  1984年阳春三月,经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批准,决定第二炮兵参加国庆35周年阅兵,由李旭阁副司令员、熊志生副政委挂帅,组成二炮阅兵指挥部,并确定了受阅方队编成。邹永钊、于秉钧所在的部队接到代表二炮部队参加国庆受阅的命令,导弹兵们欣喜若狂,感到无比振奋、自豪。3月底,部队开进了北京南苑阅兵村,遵照二炮党委提出的“严密计划,精心组织,严格训练”的要求。开始了紧张的精训苦练。

  6月2日,中央国庆阅兵领导小组组长万里副总理和军委杨尚昆副主席、杨得志总参谋长、阅兵总指挥秦基伟司令员,以及备总部和北京市领导同志,乘直升机来看望二炮受阅部队,带来了党中央、中央军委的亲切关怀和热情勉励。9月26日,二炮受阅部队举行了暂师大会,全体指战员庄严表示:为伟大祖国争光!为十亿人民争光!为人民解放军争光!

  10月1日凌晨4点钟,二炮受阅方队成一列纵队,从南苑出发,经木樨园、蒲黄榆路、天坛东路、崇文门东路到达北京站前的待阅位置。6时30分,全部受阅装备脱下了伪装衣,一枚枚乳白色的战略导弹,排成阅兵队形整齐地横卧在北京站前街,展露在人们的面前。街道两旁的群众争棺观看,惊异、赞叹,大开了眼界。

  在这次阅兵之前,有关中国某些保密的武器将要在阅兵式上亮相的消息已经不胫而走。一些国家派来观察员特地就近观察。在阅兵合练、预演期间,有些外国武官深夜溜到北京街头,希望能在彩排时先睹为快。当时,在北京外交圈儿内,还流传着苏联官员受到守卫导弹的士兵的盘问,想装成英国人混过去的笑话。不过,性急的外国武官们的愿望最后总算得到了满足,他们看到了比预想还要多的东西……

  当战略火箭方队气势磅礴地通过天安门前时,广场上人头攒动,万众欢腾。广播里传来播音员激动、自豪的声音:

  “啊!这是我们中国自己研制的导弹,是今天屹立在华夏大地上的一代天骄。我们中国终于有了自已的正义之剑,保卫和平之剑。”

  锻造共和国的铁拳霹雳

  1092年初,筹建我军第一支导弹旅的任务落在了杨业功头上。这对具有挑战性格的杨业功来说,恰恰是创基建业的机会。党委从基地上千名干部中遴选出一批“种子队员”,组成了新型导弹装备试训队,奔赴生产厂家,全程跟踪新型武器的生产、定型和试验。就是这批人,成为新型导弹部队“裂变”式发展的人才“能源库”。

  当年冬天,部队奔赴西北进行某新型武器低温试验性训练。茫茫无边的戈壁,狂风夹着飞雪,扑打在人的脸上,如同刀割一般。每天凌晨4点开始,杨业功就率领部队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环境中,携装拉动三四个小时。每次回来,官兵们的衣领和眉毛上都结上了一层冰霜,衣服从头到脚都冻成了冰砣,硬是半天脱不下来。就这样,连续15天,杨业功带领部队摔打在第一线,在现场亲手记录下大量的实验数据,为新型导弹的定型列装和快速装备部队提供了准确的科学依据,摸索出一套导弹武器在高寒环境条件下作战的重要经验。导弹旅第一年就实现了“没有武器能训练,有了武器能打仗”的目标,并成功地发射了第二炮兵历史上第一枚新型导弹。

  对于一支导弹部队,阵地可以说是它的命脉。阵地的选择,阵地的布局,都将直接关系着战争的胜负。杨业功所在的基地,阵地部署高度分散,点多、线长,为全面指导部队建设,特别是勘察好阵地,杨业功司令员就像一个冲锋的战士,长年马不停蹄,穿梭在崇山峻岭之间。他常常是摸黑儿出发,车里带上方便面,直到晚上八九点钟勘察返营。有人粗略地计算了一下,杨业功将军每年跑阵地的路大都在15万公里以上。

  常言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要带出一支能打赢的高科技精锐部队,指挥员必须成为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的带头人。杨业功是一个文韬武略的将军。根据现代战争的特点,他不仅钻研新型导弹作战运用、指挥自动化和各军兵种作战理论,而且涉猎信息、航天、生物以及微电子技术等现代科技领域,并且撰写出一系列指导部队建设的论文和文章。杨业功的一首《满江红和岳飞词》,抒发了将军的情怀:“何日请缨提锐旅,决战决胜伏强魔……”他常说:“首战用我,用我必胜。我们要把决战决胜作为追求的目标。锻造共和国的铁拳霹雳!”

  1998年,国庆50周年大闭兵的命令下达后,54岁的杨业功亲任受阅导弹方队的大队长。迅速组成四个导弹方队,开始了艰苦而又紧张的训练。

  东北林海。棉絮般的大雪铺天盖地般下着。方队官兵纹丝不动地站立在零下20度的野外练军姿。训练点处在一个大风口,没几分钟,官兵们一个个都像雪雕似的。靠近身体的雪层,在体温的辐射下慢慢融化,尔后又结成冰甲。鼻涕、眼泪流到“半路”就被冻在脸上化为冰水,又在脖颈处、耳朵下结成冰凌……

  寒去暑来,战略导弹方队转场北京。20世纪的最后一个夏季,记录了半个多世纪以来最炎热的高温。太阳烤得机场地面几乎要变形扭曲。宫兵们不少一件“行头”地站在灼人的水泥地上训练,汗水顺着五指和领带往下淌。驾驶员“全副武装”关在

  驾驶室里,像进了蒸笼,汗碱把军服渍成了“迷彩装”。每次合练,还要驾车赶到另一个机场,驾驶员往往连续60个小时睡不上觉,有时困得实在不行了,就吃辣椒、掐大腿……正是在这种枯燥甚至近似残酷的训练中,官兵们练就了坚韧的毅力和一流的风貌。

  阅兵场上,各路精兵竟显风流。战略导弹方队属重型车辆,车体超长、超宽、超高,转弯半径大,要想达到等速、骑线、标齐、卡距的标准要求,难度很大。怎样才能解决这一难题呢?专家们经过上百次试验,终于发现可以利用导弹发射的摄像机原理来精确标测误差,研制出了集图像采集、视频传输、全时监控于一体的“车辆驾驶训练辅助系统”。这样,驾驶员用不着“眼观六路”来把握方向,只须平视眼前的一个小小的监视器,便可知晓和把握所驾驶车辆的精确误差,使车辆定位精度达到“厘米级”。总参谋长傅全有上将视察二炮阅兵村时发现了这一“秘密武器”,他兴致勃勃地登上火箭发射车,观看了驾驶员的操作演示,情不自禁地竖起了大拇指。

  装备定型即具发射能力的“点穴”高手

  世纪庆典的节日到来了。在气势磅礴的战略导弹方队中,站在领队指挥车上的指挥员是二炮某基地司令员杨业功少将。

  紧随指挥车后,打头阵的方队是“东风”某新型常规地对地导弹。驾驭它的是创造第二炮兵发展史上“组建时间最短、发射导弹最多,成功率最高、精度最好”纪录的某导弹发射旅。

  从60年代到80年代,中国的“东风”导弹大都是携带核弹头的战略武器。早期的弹道导弹精度低,体积重量大,技术保障复杂。因此在战役战术领域极少应用。随着冷战时代的结束,高技术条件下的常规局部战争成为战争的主要模式,装备高性能常规弹头的导弹作为一种战役战术武器,开始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进入90年代以后,中国自行研制生产的高精度、大威力、机动灵活的新型常规战役战术导弹,开始出现在新一代“东风”家族之中。

  在风沙弥漫的西部戈壁滩上,某导弹发射试验基地迎来了新一代驭剑人,他们便是与新型导弹武器研制、生产、试验同步诞生的一支新军。为了迅速掌握新型导弹的操作技能,他们与时间赛跑,与自然抗争,分秒必争地练习操作。他们牢记二炮首长提出的“装备定型即具备发射能力”的要求,人人清楚肩上的担子有多重,争取多操作一次,多流一点汗,就多一分把握。许多官兵的嘴唇干裂了,鼻孔出了血,手脸脱了皮,但谁也不肯休息一下。他们就像是一只只不知疲倦的陀螺,高速地运转着,反复演练新型导弹发射的全过程,造就出一批打击要害目标的“点穴”高手。

  为了取得上万个高温、低温、大风、淋雨、公路颠簸等试验数据,参加装备定型试验的官兵们栉风沐雨,不断地挑战极限。为了练就“不择地域环境,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本领,他们首选的目标是雪域高原:冰峰、雪岭、崎路、漠风、断桥、滑坡……面对复杂险恶的自然条件。官兵们把标尺卡在实战的“靶子”上,针对导弹部队长途机动演练中可能遇到的种种突发情况,一次次拉响战斗警报,练各种环境、情况下的紧急处置,练突袭与反突袭、空降与反空降、干扰与反干扰,使部队在一次次残局、危局中得到磨炼和摔打,在千变万化中探求胜“敌”高招,取得山地跃进、快速突袭、环境适应等经验,全面提高了部队的机动作战、野战生存、快速反应、实弹发射和综合保障的能力。一声令下,这支年轻气盛的导弹部队即刻能开得动、联得上、合得成,对“敌”目标实施多波次的准确打击。

  “中军帐”里指挥若定的驭剑人

  跟随其来的导弹方队,装载的是身材颀长、红冠白衣、堪称导弹家族“突击队”的“东风”某型战役战术地地导弹。

  1996年3月,这支部队肩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开赴东南沿海进行导弹发射训练。深夜,万籁静寂。随着一道道作战命令的下达,隐蔽在各集结地域的导弹发射部队疾速向发射阵地机动,某部发射三连官兵以高昂的士气,密切的协同,精湛的技术,迅速占领了阵地。导弹起竖,调平、测试、瞄准。一枚权威风挺拔的乳白色导弹仰天耸立,严阵以待。身着作战迷彩服的指挥员镇定自若,指挥果断;操作手动作娴熟,准确到位。指挥所联网微机屏幕上显示:各阵地导弹技术状态良好,各种参数正常,情报观测系统已启动。发射进入倒计时:“……6、5、4、3、2、1、点火!”转瞬间,随着一声撼天动地的轰鸣,一枚枚导弹呼啸着腾空而起,喷着长长的火龙直扑目标区。

  “第一发准确命中目标!”

  “第二发准确命中目标!”……

  连中4元绂射部队以4发导弹全部命中目标的佳绩。取得了圆满成功。这一声声激动人心的报捷,显示了战略导弹部队官兵有决心、有能力、有办法,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捍卫主权、领土完整,维护国家统一的神圣使命。

  此次导弹发射训练之后,中央军委给这支导弹旅荣记集体一等功。

  瞬间的辉煌总是隐含着漫长的艰辛。伴随着种种“新战神”的崛起和高科技的“加盟”,神剑骄子们探索的目光越过高高的山峦投向世界,用新知识、新理论撞击现有的经验、观念、模式,确立与新型武器相适应的作战理论和运用原则。当他们“扫描”训练与作战系统的现状时,立即发现新的战法如果没有新技术手段作支撑便是“空中楼阁”。为此,他们提出了构筑新型指挥模型的设想。经过上下共同攻关,研制成功了现代化的车载通信系统,从而在“中军帐”与战场之间构建起了灵敏畅通的神经网络。

  高新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使未来战场上的时间计算方法正在由分变秒。“中军帐”里的“诸葛”们在时间上大做文章,不断简化指挥操作程序,应用计算机进行标图计算、数据输入、软件编制;并改革传统的操作模式,按照“本专业精通,备系统多能,跨型号通用”的原则,对操作人员进行优化组合,大大提高了作战训练的效能和质量。

  战争没有注定的赢家。为了全方位向实战逼进。这支部队在崇山峻岭间上演了一出高技术条件下作战演练的活剧。部队时而钻密林,越高山,跨江河,时而被“封杀”于绝地,接受生存极限的挑战。野战发射场上,起竖待发的导弹迎着呼啸的疾风昂首挺立。突然,担任主控手的硕士连长沈方泉发现荧光屏上的脉冲信号向上弹了一下,随即像彗星尾巴一样消失了,在场人员无不大惊失色,有的怀疑是计算机出了问题,有的分析是程序软件的毛病,而沈连长则运用掌握的知识,判断是某触点故障,立即打开仪器舱寻查检测,迅速排除,保障了导弹的按时发射。被中央军委授予“导弹发射先锋连”荣誉称号的发射三连,着眼于提高新型武器实战中的应用能力,实施全员、全装、全要素摔打,驰骋于高原、山地和热带雨林,裸露地形练隐藏,丛山丘陵练机动,密林深处练突袭,摸索出一整套适应各种复杂地域和气候条件下的机动作战战法,并创造了当年接装、当年施训、当年发射成功的“神话”。严峻的考验和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使训练中过去不敢唱、不会唱的“重头戏”唱活了。

  战略导弹体积变小了,威力更大了

  光辉的历史总使人记忆常青。中程战略导弹和远程战略导弹方队曾参加过1984年国庆大阅兵。当年那横卧在巨型黄河牌牵引车上、需要分级搭载的硕大弹体,至今仍然令人记忆犹新。因此,一提起战略核导弹,人们往往认为,那一定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庞然大物。然而,在今天的国庆阅兵中,人们在为威武雄壮的战略导弹方队喝彩时,也不免心生疑问:新一代战略导弹和15年前那次相比,为何“身材”变小了,“个头儿”变矮了?!似乎这样少了点儿大国长剑的气派和威风。

  其实,正是这由“大”到“小”的变化,标志着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现代化建设和质量建设,实现了非同寻常的历史性跨越。一位外国军事专家目睹此情此景,意味深长地感叹道:“中国的战略导弹体积小了,但威力更大了!”

  “何止是威力大了,机动性也大大增强了。”中程战略导弹方队队长郑子清自豪地对记者说:“如今的战略导弹兵已是‘掌心天外揽一手,挟雷射天弹指间了。不管是深山野岭还是戈壁大漠,用发射车拉着导弹就可以在简易道路上跑;在篮球场上、打谷场上,支起架子就可以打。再也不用像从前那样,一切都固定在山林深处;打击的目标随时可以变换,而且不论刮风下雨,还是冰天雪地,都能以比过去快几倍的速度完成发射,真正达到了全方位、全天候。”郑队长比喻这是“运用现代化武器装备打‘游击”。

  早期的“东风”导弹使用的液体火箭发动机,体积庞大,操作复杂,需要依赖造价高昂的固定发射阵地和技术保障部队;而且从下达作战命令到导弹实际发射,需要长时间的准备工作。如今,“东风1号”、“东风2号”导弹已经陈列在军事博物馆里。国庆35周年阅兵式上的洲际导弹,未带核弹头尚需要几辆大型拖车分段载运一枚导弹,只是作为一种展示。15年后的今天,人们在阅兵式上看到的新型“东风”战略导弹,由于采用了固体推进剂,体积大大缩小,一枚导弹只需要一辆发射车,弹、车、人浑然一体,拉出来便能走,停下来便能打,导弹威力和机动性能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虽然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小”字,熟谙此道的人都会明白其中的技术含量。战略导弹的小型化、固体化、机动化,包含了火箭技术、快速测地技术、大型运输发射车制造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

  对于中国来说,战略导弹的机动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执行的只能是防御性的核政策,采取后发制人的战略。这种防御性的后发制人的核战略政策,对中国的核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首先在敌方的核打击下生存下来,然后才能用于核反击。战略导弹的机动化,使中国战略核力量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中国从此将拥有一面更加坚固、更加威猛的核盾牌。

  新一代大国长剑

  来自某远程战略导弹部队的官兵,驾驭着新一代“大国长剑”——东风新型洲际导弹,犹如一条条绿色的巨龙,再次走出历史的帷幕,成为国庆50周年受阅“压轴巨阵”中的压轴方队,吸引了千千万万双惊异、振奋、鼓舞、赞美的目光。

  就是这种远程战略导弹,一个多月以前中国曾成功地进行了发射试验。它再次令国际上的反华分子们感到忧心忡忡;而第三世界国家的人民。则为中国增加了维护稳定平衡的核遏制力量而感到鼓舞。

  “它们可是乘专列来的!”方队长蒋跃进上校指着他率领下的“绿色巨龙”对记者介绍,语气中透着自豪和幽默。可不,导弹车队一出动,前有警车开道,后有武装押运,享受“一级警卫”待遇,可威风呢!

  可是,要把这几位神秘的“旅客”请上专列,还真不容易。它们那硕大的身躯,一个就得占用3节火车皮,两轮之间的距离几乎与车皮宽度相等,而且中心偏差不能超出1厘米。装卸和押运人员用了整整S个小时,才让“巨龙”安全入了“座”。一路上,列车飞经千山万水,押运的官兵们却无心欣赏窗外的美景,为确保专列和导弹装备万无一失,他们始终紧绷着警惕的神经。尽管导弹已被篷布遮得严严实实,但每当专列进站停车时,它们那巍然的身姿还是引起了旅客们的注意,有的上前围观询问,有的还想亲手去摸一摸。遇到这种情况,随车押运的保卫科长和警卫人员总是机警地用各种方式予以制止。

  如何选择一条既安全又保密的进京路线,是提前到京“打前站”人员的当务之急。由于大型导弹武器负荷重,对运输的环境条件要求特殊,北京市有关部门为专列进京作了周密部署。其中包括对一座30多米长的铁路桥进行改建加固,为导弹卸载修建了临时顶装站台等。就这样,中国“巨龙”终于走出了神秘的大山,在夜幕中驶进了北京。

  这支威风凛凛的战略导弹部队,15年前首次向世界亮棺,15年后再次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弹指一挥间,他们多次圆满完成了实弹发射任务。在得知装备转型之时,部队党委果断地作出决策:派出精干人员跟踪这一高科技武器的研制生产,提前掌握新导弹武器技术;同时在部队成立了“新型武器技术训练大队”。超前的高科技知识学习和掌握,为官兵们驾驭现代化武器注入了巨大活力。江主席视察这支部队时,在部队荣誉室里欣然命笔:“贯彻新时期战略方针。建设精干有效的战略导弹部队”。首长的题词,激励宫兵们在科技强军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据总领队、某导弹发射基地司令员杨业功介绍,二炮这次受阅的武器装备同15年前相比,主要有四个方面的不同和发展:一是15年前受阅的导弹装备都是采用的液体燃料,这次亮相的导弹装备全部是固体燃料型号;二是15年前的发射装置主要是固定的,也有机动的,而这次参阅的发射装置全部是机动的,作战能力大大提高;三是这次展示的武器是核常兼备,形成了近程、中程、远程导弹齐备的体系;四是这些威力巨大的新型装备,在部队基本上都得到了掌握,很快形成了战斗力。

  对祖国和人民的最高承诺

  第二炮兵组建30多年以来,从塞外高原到南国山区,从峻岭峡谷到荒野密林,战略导弹部队在一次次锤炼中羽翼渐丰。目前,它已经初步形成了核导弹与常规导弹兼有,近、中、远程和洲际导弹齐备,能够独立或协同其他军兵种对敌实施自卫核反击和纵深常规打击的整体作战力量。从昔日的“小米加步枪”到今天的战略弹道导弹,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具备了与当今世界上现代化军事力量抗衡的“杀手锏”。它向世界表明,西方国家喝着咖啡决定中国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责任编辑兰宁远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