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客栈 · 列表页

社团首页 社团公告 红尘客栈 万象人间 瑶台诗笺 十色凡尘
湛蓝文学社

红尘客栈

  • 那些少为人知的史事
    11-09

    李乔恩格斯曾提到八旗兵抗击侵略恩格斯在自己的著作中曾提到中国旗人的抗战。他在《英人对华的新远征》中写道:“驻防旗兵……决不缺乏勇气和锐气……殊死奋战直到最后一人……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都遭到同样的抵抗,…

  • 建国初期的两岸秘密往来
    11-09

    徐天1963年12月初,一艘护卫舰载着周恩来与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张治中、中央对台办主任罗青长,经过一夜的航行,到了广东省边境一个小岛上。在这里,周恩来与两位“能沟通国共两党关系的人”进行了秘密会晤。多年…

  • 童年啊,童年
    11-09

    陈虹人们都喜欢用“金色”来形容自己的童年,欣久却坚决反对。我们从小在一起长大,她说:“我可没有这样的感受。”是啊,一个人不可能永远“少不更事”,当他长大以后,成熟以后,尤其是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然成了某一…

  • 泄密快递信息将被严惩
    11-09

    倪方六由于古代快递多为政令、军务一类,如果快递变成慢递,或将邮件递错、丢失等,都将被严惩。秦代规定,如果拆看或伪造文书,未能察觉,罚二甲,即《法律答问》中所谓“发伪书,弗知,赀二甲。”《唐律疏议》规定…

  • 古代“快递”最快“程限”
    11-09

    倪方六汉代继承了秦代的做法,“五里一邮,十里一亭”。在“五里一邮”基础上,又于交通要道上,隔30里建一“置”,即所谓“改邮为置”。置,即“驿置”,又叫“传置”。用于传递紧急文书,当时的邮驿机构已有专用…

  • 古代邮件有严格的保密措施
    11-09

    倪方六如何保密,也是古代快递业非常重视的问题。为了预防中途泄密,被人拆看或伪造,古代采取了不少特殊的手段。以秦代为例,当时有严格的交接和登记制度。《行书律》中规定:“行传书,受书,必书其起及到日月夙暮…

  • 古代“快递员”被称为“健步”“邮人”“驿足”“递夫”
    11-09

    倪方六有信史可考,快递在中国上古周代时便已出现。据《周礼·秋官》记载,当时周王朝的官职中,便设置了主管邮驿、物流的官员“行夫”,对其职责要求是,“虽道有难,而不时必达”。实际上,早在商朝已有近似于快递…

  • 编后
    11-09

    张帆本期人物栏目《我的红卫兵梦》一文,作者李昕讲述了自己的一段红卫兵旧梦,这个梦在文革时期是神圣庄严的,令人热血沸腾、慷慨激昂,再回首时却是荒诞滑稽的,令人哭笑不得;文末,我们看到作者那个为了圆梦而一…

  • 古代盗版也猖獗
    11-09

    马伯庸盗版这一现象,早在唐代就已经有了。唐代有个人叫冯宿,文宗时担任东川节度使。任职期间,他曾经给皇帝上表请奏:“准敕禁断印历日版。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历日鬻於市。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

  • 宋朝人过年那些事儿
    11-09

    宋朝新年有几天假期令人称奇的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宋朝的新年假期竟然跟今天一样,也是放假七天。据《宋史·职官志》记载,自宋太宗即位以后,到宋真宗退位以前,历年元日(春节)均给七天长假。除此之外,每逢冬…

  • 再读《金瓶梅》:节欲“外衣”下的尴尬之书
    11-09

    杨黎在我们那个年代,好玩的事情很少,看书,特别是看书中有关男女关系的内容,实在是我少年时代的最大乐趣。我记忆中比较难忘的,都是一些非常革命正派的小说。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成长演绎,特别是被缩减为《保尔与冬…

  • 《“四人帮”兴亡》出炉始末
    11-09

    2008年岁末,从北京传来好消息:经过几年的反复报批,我的一百五十万字的纪实长篇《“四人帮”兴亡》(上、中、下卷)获得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审读通过、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将在2009年由人民日报出版社修…

  • 电影《上甘岭》诞生的台前幕后
    11-09

    王梦悦一场战役与一部电影上甘岭战役是整个朝鲜战争中最为惨烈的战役之一,电影《上甘岭》就是根据这场战役创作而成。该片由长春电影制片厂于1956年底摄制完成。它的酝酿则始自剧本执笔者林杉1953年的一次朝…

  • 趣民国(下)
    11-09

    娱乐一清末遗风苏雪林斗蟋蟀1925年中秋节,苏雪林从法国留学归国,与江西五金商人家庭出身的张宝龄在安徽太平老家岭下村举办传统婚礼。苏雪林在东吴大学兼课,张宝龄也受聘东吴大学工程学教授,1926年,张宝…

  • 冯雪峰,走进“无物之阵”
    11-09

    一1954年《红楼梦》研究批判,是冯雪峰新中国成立后遭受的第一次重创。他也因而被撤掉了《文艺报》主编一职,但仍继续担任中国作协副主席及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等重要职务。到了风云变幻的“多事之秋”的…

  • 商旅生涯,黎元洪的另一面
    11-09

    有人说,像黎元洪这种性格的人,不适宜做中国专制社会的一把手。在依然被封建传统包围着的“民主”国度当家,要有诡计,更要有铁腕,必要时要不惜杀戮。而黎元洪恰恰是被人称做“黎菩萨”的老好人,这样的人哪能在最…

  • 张申府:不合时宜的边缘人
    11-09

    聂作平两张年代久远的黑白照片,勾起了我对张申府先生的浓厚兴趣。在这两张老照片上,都有中国人熟悉的一位大人物:周恩来。其中一张是周恩来的单人照,年轻的他剑眉高耸,嘴角紧抿,端坐于一条小船上,身后波光粼粼…

  • 警卫员谈江青(上)
    11-09

    姜宝元阎长贵李宇锋姜宝元:1973年6月至1975年12月为江青警卫员采访者:李宇锋参加者:阎长贵、杨银禄李宇锋(以下简称李):姜老,今天请您来,想请您谈谈您给江青做警卫员时的一些事情。姜宝元(以下简…

  • 姐夫茅盾的晚年生活
    11-09

    《茅盾晚年谈话录》是金韵琴(茅盾的内弟媳)1975年在茅盾先生家做客半年期间,与姐夫茅盾闲聊的私人记录,由作者据所记日记整理成文。作者“文字流利生动,笔锋常带感情,使叙述人神形俱现”(李何林语),是茅…

  • 我的红卫兵梦
    11-09

    作者李昕,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曾担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助理兼编辑室主任,香港三联书店总编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总编辑。从事编辑工作33年,是业内知名的出版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

  • 上一页 141 142 143 144 14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