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 列表页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

历史

  • 洪秀全:我才不乱认亲戚
    11-09

    陶短房古代中国素有认义子、义弟的习惯,搞社团、混江湖的老大们更是对这一套耳熟能详。风靡于两广的天地会中,收养异姓更成了一种约定成俗的风气。太平天国起自收养过继十分流行、天地会堂口遍布的两广,自然也是如…

  • 张学良:长寿秘诀是“犯傻”
    11-09

    葛文景张学良早在担任东三省最高军政长官时,就非常爱打麻将:三五好友圍坐桌前,不分尊卑不讲亲疏,既联络了感情,又调节了神经,可谓一举两得。但张学良的牌技却难令人恭维,夫人于凤至时常笑他:“牌技平平,方法…

  • 欧洲曾经非常脏
    11-09

    宋燕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法国,为了进入国王的视听,有时候得聞一闻国王的屁股。到了灌肠日,国王路易十四会举行长达数小时的召见活动,四周围满王公大臣,能够进入这样的场合,那是一项不可多得的荣誉,也是一次嗅臭的…

  • 出入禁宫带腰牌
    11-09

    左都御史清宫之中,服務皇室的太监、宫女以及内务府等衙门的人数以万计,这些人进进出出皇宫势必引起安全问题,也难免有人浑水摸鱼进入皇宫大内,为此,清代统治者进行了一些必要的管理,对于经常出入禁宫的人发给凭…

  • 唐朝皇帝赏胭脂
    11-09

    美妆博物馆唐朝腊八谁最开心?当然是满朝文武和边关将臣了。皇帝的赏赐铺天盖地,接得手软,然而任何金银细软都比不过一个小胭脂盒子。唐朝盛世,妆容产品,潮流物什,可谓是乱花渐欲迷人眼,王公大臣也想用。虽然大…

  • 酒店门口插扫帚
    11-09

    李开周《容斋续笔》中记载,南宋的大酒楼挑大旗,小酒馆挑小旗,至于那些穷乡僻壤的鸡毛小店,连旗都没有,只在门口悬挂一只瓶子、一个瓢,或者斜插一把扫帚。瓶子是盛酒的,瓢是舀酒的。酒馆门口用酒瓶和酒瓢做标志…

  • 一美元治愈糖尿病
    11-09

    杨荩轩1923年,一向以反应迟缓著称的诺贝尔奖破天荒地迅捷起来,将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颁给了一年前刚发明胰岛素,年仅32岁的加拿大生理学家班廷。但比起诺贝尔奖,更值得称赞的,则是班廷仅仅只收取了发明胰…

  • 德国潜艇:得意忘形反遭殃
    11-09

    杨明1945年5月,德国U-103潜艇奉命开赴英吉利海峡,正好撞见为英国皇家海军物资补给立下汗马功劳的奥立弗,伯朗奇号运输舰。仇敌相见,分外眼红,作战经验丰富的U-103潜艇悄悄潜行到奥立弗号右舷,发…

  • 大清落后遭嘲讽
    11-09

    甲午战争爆发后,日本就像吹了气的气球一样迅速自大膨胀起来,连带对西方列强都不太放在眼里了。不少民间艺术家纷纷投入其中,替日本军国主义歌功颂德,嘲笑挖苦当时的清廷和西方列强。日军调集三万大军,历时两周,…

  • 佩服了,你们的脑洞
    11-09

    20世纪60年代,苏联的一本连环画中尽情展现了2017年的世界,可谓脑洞大开。智能厨房,今天已经基本实现,并不是奢望了。核动力列车飞驰在白令海峡的大坝上。如果真的能连接白令海峡,从亚洲到北美洲就方便多…

  • 沙皇反腐,暴力先行
    11-09

    张佳玮1714年,俄罗斯帝国的监察官涅斯捷罗夫揭发西伯利亚省总督加加林公爵犯了盗窃国库罪。可这桩指控始终未能成功,因为枢密院办这案子的是多尔格鲁吉公爵,跟加加林的关系不错,两位老爵爷互相袒护。三年之后…

  • 一名记者改变纽约贫民
    11-09

    俞生1870年,21岁的雅各布·里斯来到了纽约,他花去身上仅有的40美元的一半买了一把左轮枪,又在接下来的几天内用光了另外的20美元。几经周折后,他当掉了自己的左轮枪和丝绸手帕,买了一张船票,离开了纽…

  • 一枚“国徽”出卖美国?
    11-09

    颜平王兴武1933年,苏联与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从这一天起,苏联克格勃特工便从未停止过对美国驻苏联大使馆的监听与监视。1938年,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美国大使馆的情况,克格勃将被间谍界誉为“美丽燕子”的…

  • 张之洞为何要借鉴日本
    11-09

    梁盼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正月,湖广总督张之洞派幕僚到日本考察各种类型的现代学校,购买新式教学用具。张之洞为什么选择日本而不是西方国家作为创立新式学校的借鉴国呢?他认为:一是中日相邻,可省路费,可…

  • 明代的圣旨可不听
    11-09

    黄如一万历十九年(1591年),内阁大学士(相当于明代的宰相)申时行等人相继退休,只剩下王家屏一人。按明朝内阁制度,至少要有三人在阁,所以当务之急是补两个人入阁。当时明朝已经形成了一套很成熟的廷推制度…

  • 联蒙灭金是愚蠢之计?
    11-09

    张嵚1197年,出使金国的南宋使者就做出精准判断:“一弱虏灭,一强敌生,犹未足以为喜也。”当金国还在浑然不觉时,南宋已经发现了蒙古的威胁。所以,当1211年,蒙古和金国在北方杀得天昏地暗时,隔岸观火的…

  • 张作霖是个大骗子
    11-09

    刘三解张作霖特别会说漂亮话。《大民小国》中即说:“张作霖多次说,不要想着糊弄老百姓,你糊弄老百姓,老百姓就糊弄你,到头来,老百姓反了,咱也就下台了。”帅府的大青楼建成后,张作霖亲自在楼前的假山石壁上写…

  • 蒋介石:我的爱情并不美好
    11-09

    罗敏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公开发表《我们的今日》一文,高调地向世人宣告他与宋美龄结婚一事。此时,蒋介石已年近不惑,曾有过“狭邪自娱,沉迷久之”的不堪日子,直至遇到宋美龄,他的感情世界才发生翻天覆…

  • 吴敬梓是个败家子?
    11-09

    独孤雪亭《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的家族自清代起,就是世代官宦,其父也是个为官清廉的好官。衣食不愁的官家少爷吴敬梓,从小除了才华惊艳外,更养成了豪爽的性情。外加看够了父亲在官场上受的窝囊气,他早早断了科…

  • 曹雪芹:红楼不是唯一的标签
    11-09

    佚名《红楼梦》可谓自问世以来中国最畅销的一本书,书中还较多地涉及书画、古董、家具等。从曹雪芹的文字描述中不难看出,他是个懂书画、善书画的行家,在这方面的知识非常渊博。史料记载,曹雪芹确实“能诗善画”,…

  • 上一页 151 152 153 154 15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