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宝典 · 列表页

择业技巧 社交宝典 名人交际 营销管理 资源中心

社交宝典

  • 会聊天,绝对是种能力
    06-27

    聊天交流,是需要很高的技巧的。清代笔记小说《不下带编》曾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明朝嘉靖皇帝召太医令徐伟诊脉,徐伟进殿后匍匐膝行,见皇帝坐在小床上,龙衣拖到地上,便不敢继续向前爬,奏道:“皇上龙衣在地上,…

  • 对不起,你那不叫人脉,叫好友数量
    06-27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进了很多微信群却一言不发,一大堆群密密麻麻,一会儿不看一大堆信息,想退群却又觉得这些人脉都很重要,说不定哪天就用上。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事实说明,你还很浮躁。很早之前的我,就是这…

  • [荐] 你所谓的圈子,不过是你的圈套
    06-25

    如果你我圈子本来不同,又何必要强融呢张爱玲的《色戒》许多人都看过,这可以说是一个关于圈子的故事。王佳芝为了色诱汉奸易先生而混入他们的圈子。和太太们一起打麻将的时候,她们手上的钻戒闪亮,谈论着哪家的珠宝…

  • [荐] 隔天的“谢谢”
    06-21

    一起用餐是人际关系的基本元素之一。饭局可以说是建立关系不可或缺的方式。如果是很多人一起聚餐则另当别论,但如果人数控制在六个以内,那就是一种亲密的私人空间。为了让别人更了解自己,我们一起用餐。为了认识对…

  • [荐] 与其不喜欢自己,不如不喜欢你
    06-20

    从前,我有个上司,能力很强。他不主动带徒弟,但言传身教,耳濡目染,跟他的人总能学到许多。他的履历金光闪闪,业界常有牛人表示与他相识于微时。他的脾气和他的成就成正比,公司上下,无人不知。他急起来便拍桌子…

  • 聪明的“台阶”
    06-18

    据《南史》记载,有一个叫刘凝之的人,他穿的鞋被别人认作是自己丢失的,刘凝之一看,果然很像,找不出理由说不是,就把鞋给了那人。那人后来找到了自己丢失的鞋,于是把错认的鞋还给刘凝之,刘凝之却不肯再要了。又…

  • 要学会忍住心中的痒
    06-18

    英国诗人王尔德的朋友汉斯新开了一家鞋店,但生意很不景气。在汉斯看来,他的生意是被隔壁那家鞋店抢走了。汉斯嫉妒之余非常恼火,仇恨的种子便在心里生根发芽。一天傍晚,汉斯关了店门,来找王尔德聊天。说着说着,…

  • 掌相的秘密
    06-18

    千百年来,掌相术流传至今,很多人已习惯了以手掌的纹路来预知自己的未来。事实上,这种非常玄妙的技艺并非毫无根据,因为人类的手掌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可以预测一个人的未来。譬如,胎儿的手自妊娠初期(约在胎儿发…

  • 当对方说“NO”时机会就来了
    06-18

    站在对方的立场想象,往往可以了解如何解决问题。当我因为工作忙得分身乏术时,通常都会拒绝新客户。因为我真的没有时间,我相信不光是我,很多忙碌的人几乎都一样。这种时候,大部分委托者都会说:“太遗憾了,希望…

  • 言甘心苦
    06-18

    马屁文化历史悠久,不绝于书,拍得高明,受用于无形,而劣质马屁往往会弄得自己灰头土脸。《世说新语》记载,晋元帝司马睿得了个儿子,激动之余普赐群臣。大家都谢恩领受,唯独殷羡玩谦虚:“皇子诞育,普天同庆。臣…

  • 委曲求全背后的人际风险
    06-18

    管理专家杰瑞·哈维讲过这样一个小故事:一对来自得克萨斯的夫妇及其父母在一起玩骨牌。这时候岳父说:“我们去艾伯林吃个饭吧。”女儿说:“听起来不错啊。”丈夫心里有些打鼓,天太热,为什么跑那么远去吃饭?可是…

  • 付出代价,融入圈子
    06-18

    年轻时的曾国藩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一心想为清廷效忠出力,建功立业,他带领湖南地方武装围剿太平天国时,最开始投靠在时任统帅的肃顺王爷麾下。其时,清廷正是用人之际;用吧,曾国藩的湘军是其一手建立的…

  • 要想成就,必有圈子
    06-18

    一个人的生活中,圈子很重要。拥有一个圈子往往能缩短自身摸索时间,助推快速成长;即便是遭遇到事业的挫折和人生不测时,良好的圈子还能帮助你尽快摆脱厄运纠缠,重新积聚力量,找到突围方向。1877年秋,湖南湘…

  • 圈不同也要融
    06-18

    人们常说,圈不同别硬融。可事实往往不是这样的,为了共同提升,达成共同的目的,有时圈不同也需要融。这种融合不是简简单单的加法,而是乘法,融合后创造的成就往往远大于之前他们各自的单打独斗。我们就拿《西游记…

  • 不怕你“脾气坏”,就怕你“过不去”
    06-18

    曾有一位叫小玟的同事,平常看起来人很nice。有一次,小玟和我们一起出门参展,负责带电脑,到了现场,电脑不见了。大家好急,长官就要莅临,怎么办?怎么办?没有电脑,大家几个月来的心血就完全浪费,要等到明…

  • 没人讨厌逗你笑的人
    06-18

    这是我年轻时在美国的故事。那是一个天气晴朗的星期日,我去参加一个早间弥撒。我不是教徒却去星期日的弥撒听牧师讲道,是因为听说这对学英文很有用。原以为气氛一定很严肃隆重,结果让我大吃一惊。在祈祷前会有一段…

  • 拒绝的艺术
    06-18

    关于拒绝,我想讲个玄奘大师的例子。玄奘大师是唐代的一位高僧,他孤身不远万里从中国步行到印度,取回很多佛经,促进了中印文化的交流。当年,玄奘从印度回来时,唐太宗正召集军队去打仗。两人聊着聊着,太宗突然说…

  • 话少是贵人
    06-18

    最近看到一篇很有趣的研究,解开了我心中的迷惑。你会发现,在社交场合里,年轻一点的人,换完名片,马上开始噼里啪啦地讲话。而比较老的那一位(往往是他们的主管),常常都是比较沉静的,换完名片,不这么热烈寒暄…

  • 你越对,得罪的人越多
    06-18

    中国人求的是圆满,绝对不是对错。实际上这是最难做到的。中国人最讨厌没是没非的人,但是中国人最不喜欢是非分明的人。凡是是非分明的人,人缘都不好,事情都办不通。我们是要求很高的民族,我们要在圆满当中区分对…

  • 肠不可冷,腹不可热
    06-18

    南北朝时期颜之推教育子女的《颜氏家训》说:“墨翟之徒,世谓热腹,杨朱之侣,世谓冷肠。肠不可冷,腹不可热,当以仁义为节文尔。”颜之推说,像墨子那样的,就叫作热腹,太过热心;像杨朱那样的,就叫作冷肠,又太…

  • 上一页 7 8 9 10 1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