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打两份工的人

时间:2023/11/9 作者: 意林原创版 热度: 11391
宁白

  在我们楼盘收废品的河南男人,一天打两份工,我刚聽到时,有点惊奇:晚上不睡觉了?

  他是这样安排自己作息时间的:白天在楼盘里收废品,晚饭后,就去一个建筑工地做小工,到第二天凌晨,回到我们楼盘地下室,打个瞌睡,八九点钟,就骑着三轮车出现在楼盘的小路上了。

  后来,问了小区里的保安、保洁员、园林工,才知道,一天打两份工的,大有人在。

  打两份工,打出了生活新气象的,是给我们这一片区送信送报的邮递员。他每次把汇款单送来时,我在收取签字的间隙,便与他聊上几句。

  他是江西人,曾经在部队是陆战队员。人不高,却看着结实茁壮,说起话来,语速不快,诚恳有礼。我曾经与他客套:“你这工作也辛苦,按时送达,风雨无阻。”他说:“我报考这个工作时,他们问我,能吃得了这苦吗?我回答他们,陆战队员什么苦没吃过,还在乎这一点风雨?”说这话时,有点不屑一顾的自信和傲然。

  我喜欢他的这份男子气。话又向两份工扯过去:“老婆和俩孩子都在老家,你这份工作能养活他们了?”

  “哪里够啊!我都做了好几年专车司机了。”

  “两份工,哪个赚钱多点?”

  “开车多,专车刚起来时,有补贴,赚了不少。现在,也比邮局这份工资赚得多。”

  他诚恳的态度,是因为开着专车养成的?我没问。

  去年预订报刊的时候,他跟我说,让他上门来订,单位里有指标考核。我知道,订报刊,还有一些提成奖励。他开给我的收据中,有一本杂志,价格比往年高出近一倍。我问他是否搞错了,他认真起来,在微信上传来一整本报刊价格目录。意思是,你自己看吧!是我错怪了他,这本杂志价格涨了一倍。这让我感觉到,这位陆战队员不接受怀疑,他坚定地维护着自己的自尊。这,比他吃点苦更重要。

  有一次,他说,我考上了夜大,读两年半,拿个大专文凭。我一听,立即称赞他:“那更辛苦了,时间安排得了?”

  “那也是没办法。我在单位里算是最小最小的头,人总想往高处走,现在没文凭不行啊!刚复员时,在老家县城的司法部门上班,因为没后门,没文凭,当不上公务员。现在我还年轻,再拼一下。”

  我说:“你还不到40岁,干什么都还来得及,陆战队那几年,把你磨炼得钢硬了。奔着目标做,一定会有更好的日子。”

  他嘿嘿一笑,还有点羞涩。接着,又坚定地说:“那是必须的!”

  过些日子后,看见他朋友圈发的图,是一张英文考卷,他写了一句话:它不认我,我不识它。有点无奈,却透着调侃。

  又见他时,我说:“学习不易吧?”他说:“我就是英语不行,慢慢熬吧。学了,总要花点功夫,会比别人多用点时间。”

  “那你第二份工的钱少赚了?”

  “还好,挤出点休息时间。”

  偶然,发现他朋友圈的两段视频,一段是冒着瓢泼大雨,行驶在高速公路上,说是回老家为女儿在学校的一次演出加油。另一段是战士在郊外训练,写了一句话,好怀念当年从军的日子。

  有时,我塞给他一个苹果或者橘子,他也不推辞,只是不忘说一声“谢谢大叔”。

  前几天,看见他的电瓶车在小区里飞驰而去,和那些保安打着招呼。漂泊在外,都是哥们。如果这些“哥们”,打一份工,就能体面地养活一家老小,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那该多好。

  什么时候,去坐一次这位陆战队员的专车,看看他打第二份工的模样。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