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耸的尖塔,古老的城堡,闪光的皇冠镶嵌在绿毯之上。如此执着科学的灵光,亨利的英魂哺育众芳。她是祖国菁华的荟萃,他是温莎的崇高和宽广。伫立在高高的托马斯像前,丛林、绿草环绕我们身旁,鲜花、嫩叶对我们欢唱。”从伊顿公学校歌里,我们不难找出其隐藏和显现的关键词,那就是历史、文化、科学的灵光和鲜花绿草环绕的校园环境。
然而,站在学校的大门前,我有点不敢相信。堂堂世界名校的大门就两块陈旧的木板,如同我们乡下牛栏的门,黝黑的木头门框,古老而破旧的两片门板,随着进进出出的人拉来拉去而摇摆不停。数百年来,就是这扇陈旧的木门见证了一代代“成功者的后代如何继续成功”的过程。
穿过陈旧的大门,走进伊顿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图书馆,典雅庄重的外观下,让人立刻感觉到一种神圣和庄严。英国朋友说,这个图书馆是典型的欧洲风格,木制的墙裙一直通到墙顶。书橱紧贴沿着墙壁,不仅美观而且方便,全部是枣红油漆,显得十分雅致高贵。
就在我凝视四周建筑的时候,一群身穿燕尾服的男生从我们身边走过,一个个抱着厚厚的文件夹和书本行色匆匆地朝教学楼走去。伊顿的校服类似于英国绅士的黑色燕尾服,据有关资料记载,严格的着装是伊顿的校规,伊顿公学还为不同职位、不同等级、不同荣誉的获得者设计了不同着装。
伊顿一年级学生入学,家长前三周一律不准探望,在不准留恋父母温情的同时,学校给你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集体温暖。学校还把各种娱乐、体育和业余生活等安排得满满的。伊顿学生几乎每天下午都有体育运动。划船赛、“伊顿五人”、墙赛、田野游戏赛等,男孩们不仅锻炼体魄,而且能形成同学之间互相尊重、团结、合作的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
就是这样一扇门,几百年来,它接纳了多少精英的后代,又把多少莘莘学子拒之门外?家长和孩子们为何对伊顿公学争先恐后?我想这可能是取决于伊顿的高素质教师、独特的教材体系和分班制教学。考入伊顿的学生基本都是尖子,但不等于每个学生的天分、特长、爱好都一样。“分班制”就是为了避免成群教育的粗略。学校从每个学生考入伊顿的第一个成绩起,在英语、数学、法文等每一学科下分别分出等级班。一个学生不是被笼统地归在快或慢的班里,而是每一科在不同的班级里。如进入第一班的学生,即证明他在该科目上已经有了超强的天分和能力,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我学习机会。
对学生而言,不会因为被划入“低班”而自暴自弃。因为一个学生这科在14班,另一科可能在1班,其间的差异,显示出自己的优势,让自己有“全面优秀”的动力。自十九世纪以来,伊顿就开始进行非常严格的专业的音乐教育。如今学校每周就有超过八百节的音乐课。这里的音乐系拥有世界上最新的乐器和设备。音乐课一般都是一个老师教一个学生。所以学生學音乐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学校有丰富的体育资源,有健身房、体育馆,还有巨大的足球场。
在伊顿短暂的停留,我只是粗略地看看学校的校园,通过英国朋友更多的介绍,我觉得伊顿的教育体现出的是一系列“精神”,这些“精神”无外乎独立、个性、友爱、诚信、尊严、勇敢、传统、绅士、幽默和自信。
走出伊顿,泰晤士河河水十分平静,河面上停留着一只只舟楫、大雁、天鹅与野鸭,或在周围盘旋,或在水面戏水。回望身后伊顿公学那扇陈旧的大门,还在咯咯吱吱随风摇曳……
不知怎的,从英国回来后,我一直念念不忘伊顿公学那扇破旧的门。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