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文物研究院院长樊锦诗一生致力于石窟的考古、保护和管理,被誉為“敦煌女儿”。1963年,从北大考古系毕业的樊锦诗成了敦煌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初到敦煌,她就被美妙绝伦的洞窟、壁画和彩塑迷住了。
这天,樊锦诗来到了大名鼎鼎的大像窟,发现里面搭起了空心架子,原来佛像正在维修。她怀着激动的心情仰望着这尊制作于唐玄宗时期、高达26米的佛像,只见大佛阔面重颐,神态安详,令她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庄严——她想趁这个难得的机会,近距离地领略大佛的美。于是,樊锦诗不顾维修人员的劝阻,手脚并用地顺着架子爬了上去。快到顶端时,她的眼前出现了一截形似枯树干的泥塑,仔细一看,居然是大佛的嘴唇。
樊锦诗怔住了,在地面上看到的大佛嘴唇明明丰润优美,怎会如此难看?她又将目光转向了大佛的脸颊,映入眼帘的,竟也是粗糙斑驳的泥塑表面。樊锦诗有些怅然,可当她回到地面时却发现,大佛的嘴唇依旧圆润,面部线条依旧柔和,佛像之美依旧惊心动魄。
她突然明白,大佛的美一直都在,自己在架子上觉得它难看,是因为太过在意某一个点。事实上,美丽往往是由合适的距离和恰当的角度创造的。
(推荐者:田龙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