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院士的慈悲之心

时间:2023/11/9 作者: 故事会 热度: 15369
冯义安

  蔡方荫是我国著名的土木建筑结构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53年,蔡方荫在授课时,发现学生的课堂笔记里,凡是出现“混凝土”的地方基本都空着。

  当时,蔡方荫也时常去建筑工地考察。在那里,他发现工地施工员写“混凝土”时不仅费时,还经常出错。于是,蔡方荫萌生了简化“混凝土”的想法。

  再次上课时,蔡方荫告诉学生们可以用“人工石”代替“混凝土”,因為“本来它就像人造的石头”。同样是三个字,但笔画简单很多,学生当然乐意使用。随后,蔡方荫在建筑工地推广使用“人工石”,不久他发现“人工石”写起来虽简单,但是很占空间,于是他进一步把它简化成一个字——“砼”。

  1955年,蔡方荫被聘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院士,在这一年审定颁布的《结构工程名词》一书中,明确推荐“砼”与“混凝土”一词并用。

  歌德说:“凡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这就是慈悲。”蔡方荫院士正是用一颗慈悲之心,创造性地工作,极大地方便了学生和建筑工人,也因此赢得了大家的尊敬。

  (推荐者:隐形白鸽)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