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两代“90后”的世纪对话

时间:2023/11/9 作者: 今古传奇·双月号 热度: 15908
旧口的惊人蝶变令人欣喜,但这背后离不开当地政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功劳。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乡村振兴战略依然被摆在优先位置。在如今巩固成果、拓展增效的衔接过程中,钟祥市旧口镇几位“90后”的对话闪烁着以往“三农”工作的亮眼光芒,更饱含了对乡村振兴新蓝图的宏伟期盼。

  1890至1990年,相隔着100年,这无疑是两个世纪。在一次采访中,钟祥市旧口镇三个“90后”老人与两个“90后”年轻干部展开了一场“跨世纪对话”。他们讲述了各自生活年代不同的时代面貌与工作感受,折射出百年来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巨大变化。

  他们的故事背后,是一个古老城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水平的巨大飞跃与持续发展的蓬勃生命力。

  “看到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希望”

  土地革命时期,我们这里是苏区,鬧革命啊!红军曾三进旧口。1930年7月3日,红二军团一部由4师师长王炳南率部从马良首次进入旧口,领导群众进行土地革命,极大打击了当地地主资本家的势力。1931年10月5日,红军第二次进入旧口。由于旧口布匹充裕,红军发动群众夜以继日赶制军装,红三军历史上首次统一着装就是在旧口完成的。“两万多人,发了棉衣、棉帽,帽上佩戴着红五星。”换装后,红军举行了声势浩大的誓师大会,还帮助旧口周边地区建立了苏维埃政权。1932年3月21日,红军第三次进入旧口。这次,红三军9师的一个团率永隆河赤卫队一起攻打旧口,与驻守旧口的川军激战两小时,川军败走河西,红军攻克旧口,镇压了一批反动分子。红军三进旧口,时间都不长,却极大鼓舞了旧口人民的革命斗志。

  当时,钟祥县苏维埃政府就设在旧口。钟祥第一个县级政权在旧口高集创建。1932年6月17日,中共钟祥县委扩大会议在高集召开。这次会议规格之高,人数之众,影响之广前所未有。会议第一天,中共钟祥县委书记谢威传达了中央分局和省委关于党的纪律并作工作报告。当时钟祥苏维埃政府借用黎勋庭家办公。20世纪60年代后期,黎家孙女在祖父留下的遗物中发现了一面写有“钟祥县苏维埃”的旗帜,还有一沓会议记录文稿。新中国成立后,钟祥县苏维埃政府旧址还一直保存着。

  新中国刚成立那阵,还是一穷二白,我(杨锦新,95岁,原熊桥管理区区委书记)在旧口熊桥管理区工作,当书记。那时候大搞水利农田基本建设,修堤修渠,公社书记虽然是脱产干部,可要吃苦在前,凡事带头干,投入三治建设。那个时候我们到县城开会,几十里路,都是用脚走。后来公社有一架自行车,谁下乡谁骑。虽然辛苦,但群众积极性很高,让人看到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希望!

  50岁时,我退居二线,任贫协主席。这期间,我又参与了分田到户的工作。当时田一分到户,农民的积极性更高了。恰好连续碰到了几个丰收年,粮食大增产。由此可见,责任制是受农民欢迎的。

  58岁我退休,退休后回到老家熊桥种地,加上身体还很硬朗,我种了5年地。此时,我已经63岁了,儿女们不让我种地了。由于我不愿意和子女们一起住,他们就在旧口街上给我租了一处平房,免得我上下楼爬楼困难。这个时期是城镇化发展阶段,街上的房子越盖越多、越盖越新、越盖越高。

  退休后没事干,我就喜欢在街上转转,目睹了旧口镇的变化。看到旧口镇越来越繁荣,闲不住的我就在镇上召集了一些像我一样的退休老干部,共25人,成立了休干党支部,为旧口镇政府献计献策,继续发挥余热。我们一个月开一次会,见个面,到处走走看看。幸运的是,政府经常把我们老干部召集在一起,问计问策,征求我们对城镇发展的意见。

  说实话,近几年旧口镇的变化确实大,每天都不一样。如今,镇上的平房都拆掉盖成楼房了,又规划了几条新街,城镇面积比过去扩大了一倍。不仅如此,街道两边还全部种了花,简直成了花园!

  这一晃就是90多岁了,算起来我也是个“90后”哩。我还想再活几年,看看社会更大的变化——百姓生活越过越幸福,日子越来越好。前几年,老伴儿去世了,儿女们请了个保姆给我做饭。现在,我大儿子都72岁了,他曾在市人武部就职,目前已退休。我大孙子也42岁了,在市人防部门上班;二儿子69岁,也退休了,他们都很孝顺,经常来看我。我们家四世同堂,真正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毛泽东的愿望,如今实现了”

  采访中,另外两位快90岁的老人也表达了他们共同的心声——毛泽东时代的人,吃苦耐劳、战天斗地,修渠、修堤、造田打下了农业基础,才有了现在的丰收景象。“那时我们起五更睡半夜地造田,肩挑背扛,很是辛苦。全大队的群众十天半月才能造一片田,比不上现在机械一天就轰隆轰隆造完一口田。所以,毛泽东他老人家说,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他老人家的愿望,如今实现了!”

  “国家对待农业问题总能及时作出调整,以符合农民的心愿” 那时候村委会叫大队,村主任叫大队长,我(曾宪定,86岁,原曙光村委主任)就是大队长,管全大队的生产情况。比如,下秧苗时,看哪个生产队落后了,我就去催,以免误了农时。插秧时,我要到各生产队去督促,要日夜抢插,赶在五一前插完。田间管理,各生产队都要统一行动,该打药时打药,该灌水时灌水。收割的时候,我会看准天气,抓紧时间收割晾晒,催各队交公粮。尽管各生产队有队长安排组织,但我这个大队长免不了检查督促。冬闲的时候,搞农业学大寨,战天斗地,我组织各队的社员在一个地段上挑土加堤,清渠道淤泥。人多力量大,现在的堤基本上是那时候挑起来的!

  后来,上面号召联产计酬责任制,说简单点就是分田到户。分田到户后,农民的积极性好高啊!秧田灌水时,把铺盖都卷到田边上去睡,闻着自家责任田泥土的清新气息,喜得睡不着觉。

  2004年,党中央又取消了有着2600年历史的“皇粮国税”,农民终于可以轻松种田了。这个时期,国家不仅不收税,还为农民出台了许多惠农政策,如粮食补贴和种子补贴等。

  所以,我们国家对待农业问题总能及时作出调整,以符合农民的心愿。如今,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有着深厚的“农民情结”,给农民的待遇更多。他带领政府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实行精准扶贫,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我们时常在新闻中,看见他到田间地头看收成,与农民拉家常,对乡亲们嘘寒问暖,送去关怀和鼓励。

  如今,政府还把“五保户”老人养起来,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我们这儿80岁以上的老人还有高龄补贴,大家现如今悠闲自在得很,快活似神仙!

  “科技进步了,亩产可以达到1500斤,翻了两倍” 大集体时候,我(万开德,87岁,原曙光村生产队长)是队里的队长。那时社员每天都要出工,不出工,就没有工分,分不到口粮。现在多自由,农民在家种田,请机械,年轻人外出打工挣钱。种田也没有那时辛苦了,连插秧都是机械化。那时候,产量也低,一亩田仅收500斤稻谷,好多没有劳动力的、工分挣少了的,都是缺粮户,粮食不够吃。现在多好,科技进步了,有了杂交稻,亩产可以达到1500斤,翻了两倍。谷子一收,粮食卖钱就能买米吃。

  我们村民风好,老人大都同子女过,三病两痛的有人照看。我也是悠闲得很,子女不让我干活儿,我就到处玩,蛮自在!

  还有一个好就是合作医疗,过去看病看不起,现在看病能报销。正因为我们的生活和医疗条件好了,我们才能活到这大把年纪。感谢党,感谢政府!

  “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

  我(吴世凯,90后,旧口镇环保办年轻干部)是新疆建设兵团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从事招商和环保,平时镇政府也有日常工作。近年来,镇政府十分重视环境保护,这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息息相关。比如焚烧秸秆和污水排放,一个是空气污染,一个是水污染,危害了群众身体健康,政府就一定会抓。同过去相比,政府设立环境保护、污染防治专门干部,细化了工作,完备了职能,大大增强了管理和服务能力,这也正诠释了“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的绿色发展理念。

  在同事眼中,我对工作的执着达到了近乎发狂的程度。为了控制焚烧秸秆,我见到哪里冒烟,都顾不上走直路,直接翻越田坎抄近路,赶到冒烟地点,扑灭火种。

  我的辖区内有7家大型养殖场,为了控制好水污染,我经常到河道、沟渠边巡查,只要闻到猪尿味,我就能顺着气味、污水找到污染源头,处理排污事件。有的养猪场喜欢趁天黑或半夜三更没人知道时向沟里排污水,为此,我常常半夜守候,只要不讲规矩的养猪场一排放,我就能抓个现行。

  中国扶贫的世界奇迹

  近几年,中央精准扶贫政策力度之大,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我(陈贺莉,90后,旧口镇扶贫办年轻干部)作为旧口镇的一名扶贫干部,亲自参与过,所以我的感触最深。

  中国共产党的扶贫工作从未间断,并且形成体系,成为治国纲领的一部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摆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以推进。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为了兑现这个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一场前所未有的脱贫攻坚战在全国范围全面打响。

  2015年政府作出承诺,2020年脱贫奔小康。这也是中国数亿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梦寐以求的理想。而这项工作要真正落实到基层,离不开各级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努力。一些贫困者非残即病,劳动能力弱。一些贫困家庭一穷二白,缺乏劳动力、劳动工具和安全住房、干净水等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可想而知在如此短的时间要完成这一任务,难上加难。

  工作中,我首先摸底,掌握贫困户致贫原因后,因户施策。农兴村有个困难户,丈夫意外去世,她一个人带着孩子。为了解决她家的贫困难题,镇里首先给她办了低保户。但要想脱贫,必须有个产业。于是,我们帮助她联系荆沙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了解到当地有人种半夏发了财,支持她种了10亩半夏。中间她资金有困难,我们又按产业政策为她申请了每亩400元的补助,缓解了燃眉之急。种植过程中我们也帮助她管理,收上后我们又找合作社帮她销售。年底,村里找劳力帮她挖半夏,卖了10多万,当年即脱贫。像她这样的脱贫户在当地在政府的帮助下,快速脱贫的很多。关键是当地有好几个合作社,如荆沙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钟祥市旧口亿农砂梨专业合作社,他们对困难户脱贫起到了很大的帮扶作用。一个地方要形成产业,才是扶贫的关键。

  还有一个贫困户,夫妻俩都有些智力障碍,但他们有三个孩子,都迫于经济压力面临着失学境地,两个读中学,一个还在读小学,且最大的孩子读书比较聪明,也准备弃学打工。我们了解情况后,以特困家庭帮助他们申请了学校的学费减免政策,减免了大部分学费。大孩子临近中考的时候,我们建议不考普通全日制高中,直接考技校,能尽快参加工作。终于,他以优异的成績考上了荆州市一所好的技校,两年后就毕业并且找到了一份好的工作。两年后,第二个孩子走上了同样的求学道路,这个家庭终于走出了困境。

  39岁的肖锋男曾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家有70多岁无劳动能力的父母,田地仅有3.4亩,一家三口他一人独撑,平时他仅靠在村里打点小零工,年收入不超过万元。

  在旧口镇政府的帮扶下,肖锋男把家里3.4亩土地以每亩1800元的价格流转给荆沙蔬菜专业合作社,自己也到合作社工作,每月可领到2800元稳定工资,一年就摘掉贫困户的帽子。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旧口镇积极落实现有就业扶贫政策,坚持实施“建一个组织、兴一个产业、活一片流通、富一方百姓”的扶贫措施,将“输血式”扶贫变为“造血式”扶贫,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帮助贫困户增加家庭收入,尽快脱贫出列。

  据统计,旧口镇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外出务工返乡人员93人,入户走访摸底有70人有就业意愿。为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促进就业,旧口镇积极组织精准扶贫系列招聘会,现场达成意向30余人。

  在旧口镇像这样的扶贫故事还有很多。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荆沙蔬菜专业合作社已流转全镇20多户贫困户的土地,并根据贫困户自身技术条件,提供相应的就业岗位,让他们获得稳定收入。现在,旧口镇脱贫的贫困户已经基本实现“九有”(有房住、有水喝、有床睡、有被盖、有衣穿、有饭吃、有肉吃、有电视、有电话)目标,走上了产业致富、安居乐业的幸福大道。

  中央政策是“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由单一扶贫向扶贫加扶智转变,从根本上消除造成农村贫苦的根源,真正实现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习近平多次要求:精准扶贫要扶到点上、根上,为新时代扶贫工作制定了行动纲领。总书记五次到湖北考察、在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关切民生,寄望之重,期待之殷,激励荆楚。

  习近平总书记顶风雪、冒酷寒、踏泥泞,翻山越岭、跋山涉水,走遍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先后调研指导20多个贫困村。从黄土地上走来的习近平,始终和“平凡的世界”中的父老乡亲心连心。当年在梁家河插队时,他最大的愿望是让乡亲们“饱餐一顿肉”。到了河北正定,他甘冒风险也要摘了“高产穷县”的帽子。在福建宁德,他带领探索“弱鸟先飞”的脱贫路。一直到浙江、到上海、到中央,扶贫这件事,他始终“花的精力最多”……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挂帅、亲自部署、亲自督战,中国减贫进入脱贫攻坚新的历史阶段。

  精准扶贫6年过去,党的十九大对这场战役写下了“评语”——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列出了“成绩单”——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改变如此多人的命运,在难度如此大的条件下创造如此辉煌的成就,这在中国乃至人类减贫史上都是史无前例的。“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故事之一。”世界银行行长金墉对此赞叹不已。

  全面脱贫不仅是中国经济现代化进程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有着重要的世界意义:一是为加快推进全球反贫困进程作出了重大的直接贡献;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行扶贫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意味着中国率先实现联合国2030年的减贫目标,这对于推进全球减贫事业、改善全球治理具有重大意义。

  当史学家书写21世纪第三个10年的开篇,在记录百年一遇大疫肆虐全球的同时,一定会标注一个奇迹,叫做中国扶贫!

  两代90后不是对话的“对话”,无不透射着新旧两代干部所处时代的巨大差异,但他们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却是相同的。老一代干部打下江山,艰苦朴素,克己奉公,为建设农村洒下辛勤的汗水,创建了基业,才有农村的长足发展。年轻干部继承了老一辈的工作作风,在党的引领下,更加勤勉地工作,与时俱进,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在一代代干部的努力下,家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群众在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上阔步前进。

  跨越时空,我们看到了先辈们艰苦奋斗的创业路;展望未来,我们将沿着先辈的足迹,赓续老一辈精神,踔厉奋发,书写一个又一个辉煌。

  (楊豪/主笔)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