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刘姨

时间:2023/11/9 作者: 今古传奇·双月号 热度: 17616
李利丽

  刘姨全名叫刘玉兰,是我家的老邻居。她没有冲锋陷阵的英雄事迹,也没有大起大落的光辉历程,她那平凡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不幸。一想起她那坚韧不拔、历经挫折而奋起的顽强精神,我不由得提笔记下她的经历。虽然她已离开人世,但她的音容笑貌、行为举止常在我眼前浮现,使我久久不能忘怀。

  20世纪70年代,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仍然存在。刘姨先是生了7个女孩,终于盼来了一个宝贝儿子。她的丈夫看这次老婆生了男孩,别提有多高兴了,扛起家里僅有的一袋麦子急急忙忙地去磨面。自从儿子出世,刘姨把她的母爱多半倾注到他身上,给他取名熊娃。儿子是家中的重点,不仅有父母的百般宠爱,还有七个姐姐的悉心呵护。

  尽管当时孩子多,生活困难,但一家人其乐融融。家中不时传出孩子们的嬉笑声和刘姨老伴拉二胡的声音。我们两家没有隔墙,吃饭时在一起,闲聊时在一起。每逢下雨天,队里不能出工,刘姨就给孩子们做鞋、改衣服。一件衣服老大穿了老二穿,靠着刘姨的心灵手巧,日子总还是过得去。

  好景不长,在儿子3岁那年,刘姨的老伴身染重病,开始是肝腹水,后来发展为肝癌。家中哪有钱看病?老伴不久就撒手人寰,留下了一大堆儿女。

  听着刘姨悲痛欲绝的哭声,我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眼泪直流。我心里想:“老天啊!你为什么把灾难降临到这个勤劳善良的人头上?”

  生活还是要继续,万般无奈下,刘姨让大女儿、二女儿相继出嫁,以减轻家里的负担。失去了丈夫,失去了家里的顶梁柱,刘姨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以后的日子怎么过?靠谁?儿子跟在她后面拉着她的衣服要吃的,吃完像往常一样在院子里跟姐姐们欢蹦乱跳。

  看着眼前的儿子,她想道:“我没有了老汉,但我还有儿女,我一定要把日子过下去,把孩子们培养成人。”一个弱女子,要挑起一家人的生活重担,谈何容易?那时国家每年在青黄不接时给生产队分配返销粮,价格较低,但她仍买不起。

  她父亲来看望女儿,一看她的日子几乎过不下去了,就背着自己老伴拿钱给她买了返销粮,并劝女儿有合适的人就招上门,一起拉扯孩子们长大。

  但在当时的情况下,谁的日子都不宽裕,谁愿意去钻这个无底洞?又有谁愿意与她风雨同舟?就靠着在生产队工作,她又能挣多少口粮?

  万般无奈,刘姨凭着自己的心灵手巧,给人做寿鞋、碰上人家结婚就剪红字、清明就做上坟用的纸花,中午生产队收了工就提到街上去卖。每逢端午节,她就做很多小孩穿的五毒马甲和绣花团肚、花鞋,勉强换些盐醋钱。她家房子里的灯光直到凌晨两点多还亮着,这样的日子一晃就是十几年。

  幸运的是,儿子在学校成绩优异,从不惹是生非,年年都评“三好学生”。看着墙上贴的奖状,刘姨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随着女儿们相继成家,生活也没有那么艰难了。更可喜的是儿子在1993年考上了西北大学。

  消息一经传出,轰动了我们整个大队。正所谓“穷家出才子”,真是“茅草屋里飞出了金凤凰”。

  上大学的第一个寒假,听说儿子下午就要从西安回来,刘姨早早在高粱杆编的圆篓子上摆满了饺子,每个饺子大小一模一样,小巧玲珑得像是艺术品。刘姨坐在热炕上一边剪腊月的窗花,一边轻轻地哼着《绣金匾》。我想那时一定是刘姨最幸福、最高兴、最心满意足的时刻吧!

  熊娃回来以后,就和刘姨一起剪窗花、卖窗花。大学开学后,班上开会,熊娃发言时说:“我妈剪窗花、卖窗花不是为了艺术,而是为了生活。”看着他的窗花,听着他的发言,有很多同学感动得留下了眼泪。

  在学校,熊娃经常吃五毛钱一碗的稀面片。想到母亲供自己上学的艰难,他从不多花一分钱,尽量压低生活费用,就这样读完了大学一年级。一想到母亲企盼自己的心情,他就匆匆赶回家,谁知这竟是他与老师、同学的永别。

  开始时,熊娃感到身体发热,并伴有头疼,自己买了些感冒药吃,却不起作用。姐姐们用架子车将他送到了医院,医生诊断后立即要求他住院治疗,初步诊断为脑炎。各种药都用了,但病情一直没有好转。后来,小便也不通了,医生只能为他做透析。大学的同学、老师前来探望时,他已经什么都不知道了。

  他的姐姐和姐夫眼见弟弟的状况一天不如一天,只得背着刘姨准备后事,哄刘姨说:“人家医院不让家属进病房,熊娃有护士照顾。”过了两天,熊娃怀着对母亲的眷恋与愧疚离开了人世。刘姨向女儿、女婿、医院打听儿子的情况,女婿说:“早就从县医院转到西安的大医院了,并且人家不要家属陪护,人稍微一好转,马上就会送回来的。”

  可怜的老人在焦虑与不安中等了又等,总不见儿子回来。周围的人都知道熊娃已经走了,但没有一个人敢告诉刘姨。后来,她终于知道了噩耗,却没有大哭大叫,而是没日没夜地在院子里转悠,边走边喃喃自语:“熊娃,我娃,你在哪里?让妈看一看……”

  女儿们相继接母亲到她们家去住,老人去一两天就要回来,看着空荡荡的房屋和大院,想到过去,满炕都是娃娃,睡觉时你挤我、我挤你,现在却只剩下她孤苦伶仃的一个人。每到晚上,她就在院子里到处找儿子,并不停地说:“熊娃,你在哪里?让妈看一看你!”

  失去了精神支柱的刘姨整天不知道吃也不知道喝,不停地在院子里转悠,整夜不合眼,没有眼泪,有时愣愣地看着天,一句话也不说。女儿们相继过来陪母亲,宽慰她,但她就是一声不吭。乡邻们都怀疑她能不能挺过来。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刘姨的情况有所好转,多少能吃下一点饭。我有空就过去陪陪她。她对我说:“认命吧!我13岁死了亲娘,16岁出嫁,39岁走了丈夫,老了之后老天又夺走了我唯一的儿子,你说我到底是个啥命?”

  还好她终于挺过来了。

  为了打发时间,她又重操旧业,给人做寿衣、寿鞋,剪纸,做纸花。看着她忙忙碌碌地干这干那,看着她精神一天天好转,看着她中午能吃下一碗面条,我心中不由得想道:“姨,你真是女中强人、巾帼英雄,困难吓不倒你,灾难打不垮你,生死离别都没有打败你,你又抬起头来。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你仍然挺直了腰杆,行走在夕阳普照的大道上。”

  刘姨教会了我如何面对生命中的风风雨雨,教会了我如何面对挫折和命运的打击,是啊,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风雨过后又是一个晴天。那些让人流泪心碎的时刻终究会过去的,我们在困境中能做的事情就是站起来,该走的路还是要走下去,而且要走得更远。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