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最悲壮一幕

时间:2023/11/9 作者: 今古传奇·双月号 热度: 16118
袁栋梁

  

  

  1941年9月30日,德军发动“台风计划”,剑指莫斯科。不到半个月,几乎所有通向莫斯科的重要作战方向上都開始了激烈的战斗。整座莫斯科城被迅速高效地动员起来。战争爆发第二天,许多民用工厂即时转入生产军用产品。钟表厂生产地雷引信,无轨电车修理厂制造手榴弹,机械厂生产坦克和炸药,甚至有些原来生产居民服饰用品的小工厂,也能为前线生产反坦克手榴弹了。有60万市民围绕莫斯科城修筑起三道防御工事,其中四分之三是妇女和儿童。1941年11月7日,世界战争史上出现了最令人震撼和悲壮的一幕,被人们称作“一个冬天里的神话”——苏联红军在德军兵临城下的威胁中,在红场举行了十月革命阅兵式,随后直接开赴最前线。

  这是一场双方都被天气深刻影响的战争。苏德都投下重兵,打得残酷而艰难,两军很多连队最后都只剩下20多人。经过激烈的战斗,德军总共损失50万人,溃退了150至300公里,遭受了二战以来第一次惨重的失败。莫斯科保卫战打破了希特勒“闪电战”不可战胜的神话,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影响深远。

  希特勒要在十月革命纪念日这天,在莫斯科红场检阅他的纳粹部队

  1941年6月22日清晨4时左右,苏联边境线上,德国士兵正在为冲锋抽最后一口烟,当他们把烟头掐灭时,德军的轰炸机和坦克装备着史无前例的炮群,在苏联全境发起闪电袭击。

  按照希特勒的想法,他要在11月7日,即十月革命纪念日这天,在莫斯科红场检阅他的纳粹部队。

  闪电战开始后的第6天,1941年6月28日,德军中央集团军精锐装甲部队在博克元帅麾下大将古德里安的指挥下,占领了明斯克。第19天,德军把战火烧到了进攻莫斯科的咽喉要地斯摩棱斯克。苏德双方展开殊死搏斗,残酷的巷战在市区日复一日地进行,战斗到最后关头,德军逐房逐区地用手榴弹和刺刀消灭苏联人的抵抗。7月20号,德军拿下了斯摩棱斯克。

  斯摩棱斯克历来有莫斯科门户之称,有一条长约400公里的大道直接通向莫斯科。这一带是平原,无险可守,攻进来的德国坦克大摇大摆地前进。他们在大道上钉上路标,上面用德文写道:“通往莫斯科”。在占领斯摩棱斯克的当天,德军的司徒卡轰炸机带着尖锐的呼啸,首次窜到了莫斯科的上空。几乎所有人都相信,德军如果继续保持这种势不可当的攻势,那么拿下莫斯科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从1941年6月22日战争爆发,到莫斯科上空出现德军轰炸机,还不到一个月。就在斯摩棱斯克沦陷的当天晚上,400公里外的莫斯科城里,却响起了芭蕾舞《天鹅湖》优美的旋律——著名芭蕾舞演员乌兰诺娃正在演出,剧场里座无虚席。一些历史著作称,斯大林对德军闪电进攻莫斯科缺乏足够的心理和实战上的准备,显得猝不及防。

  其实不然。二战结束后,苏联人民委员阿纳斯塔斯·米高扬回忆说,虽然斯大林当时确信德国人会攻入莫斯科城,但仍做好了严密布防、拖住敌人、等待西伯利亚援兵到来的打算。

  1941年10月12日,苏联内务人民委员会组建了20支秘密战斗小组,负责守卫克林姆林宫、白俄罗斯车站等重要目标。为了日后开展地下抵抗运动,莫斯科全城还设立了59个秘密军火库,并事先在莫斯科大剧院、中央电报大楼、地铁和民族宾馆内埋设了地雷,甚至连圣瓦西里大教堂内部都设置了爆炸装置。因为有人推测,德军攻下莫斯科城后,希特勒很可能会乘兴巡游这一著名景点。

  有鉴于莫斯科城的精心布防,英国历史学家尼古拉斯·里德斯后来分析:如果德军士兵真的攻入莫斯科,等待他们的将是类似斯大林格勒保卫战那样的人民战争,纳粹军队将被旷日持久的巷战耗得精疲力尽。最终来自远东的苏联援军赶到,德军被迫投降,战争在1943年就提前结束了。

  几乎所有通向莫斯科的重要作战方向上都开始了激烈的战斗

  就在古德里安指挥铁甲部队浩浩荡荡地向莫斯科推进的时候,希特勒突然下达了一个指令,暂停推进,并抽调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即刻南下,与南方集团军群会合,联手攻打基辅,拿下这个苏联的大粮仓。

  德军在基辅战役中大获全胜,对列宁格勒却久攻不下,希特勒于是决定实施“中间突破”——他意识到莫斯科才是苏联的心脏,战争中的所有指令,都是从莫斯科传遍苏联的各个角落。希特勒决定将所有能抽调的部队全部用于莫斯科方向。

  1941年9月30日,希特勒亲手批准了进攻莫斯科的军事行动计划,代号为“台风”。

  莫斯科的战略意义,自然再清楚不过。它是苏联的首都,也是苏联最大的城市和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交通中心。它位于东欧平原的中部,莫斯科河同伏尔加河有运河连接,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十月革命后,莫斯科有了巨大的发展。它不仅是全苏铁路、公路和航空运输的中心,而且在水路运输上也占有重要地位,自伏尔加河—顿河列宁运河建成后,莫斯科成为五海(波罗的海、白海、黑海、亚速海和里海)通航的港口。在经济方面,莫斯科是苏联最大的工业城市,占全国工业产值的15%,它的工业发展比较全面,几乎每种制造业都有,尤其以生产复杂和精密的机器制造业著称。

  希特勒之所以要实施“台风计划”,最大企图是想在维亚济马—莫斯科方向和布良斯克—莫斯科方向消灭苏军,然后从南、北、西面迂回包围莫斯科,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其占领。

  为达到这一目的,德军集中了100多万人、1700多辆坦克和19000门大炮,在强大的空军第2航空群的掩护下,对莫斯科进行猛烈攻击。

  1941年9月30日,由古德里安率领的坦克集群,直指布良斯克和维亚济马。不到3天,就占领了布良斯克以东200公里的奥廖尔。当德军的坦克开进奥廖尔城的时候,电车上的乘客纷纷向他们招手致意,误以为那是苏军的装甲部队。

  德军占领奥廖尔后,又一举拿下了卡拉切夫,然后迂回攻占了布良斯克。与此同时,德军另外两个装甲集团军在杜霍夫希纳和罗斯拉夫利方向实施猛烈攻击。德军从南北两面,急速向维亚济马冲去。在维亚济马—布良斯克战役中,德军俘虏苏军67万人。这是继基辅会战之后,德军的又一次重大胜利。

  莫斯科的第一道防线被撕开了一道缺口,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几乎所有通向莫斯科的重要作战方向上都开始了激烈的战斗——莫斯科西南160公里的卡卢加于10月13日陷落,距莫斯科150公里的加里宁也被夺占,距莫斯科仅100公里的鲍罗季诺也遭到德军的致命一击。

  德军“台风计划”的第一阶段进展顺利,到10月底,德军向莫斯科一共推进了230公里至250公里。

  全城人民誓死要与敌人决一死战:“敌人在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在哪里歼灭他们”

  面对德军的迅速推进,斯大林急忙调兵遣将,任命朱可夫为西方方面军司令,预备队方面军和莫斯科防线上的部队都由他指挥。在这段时间内,苏联动员了530万名预备役兵员,仅莫斯科就征召了数十万。

  在莫斯科最危急的时候,全城人民誓死要与敌人决一死战。他们豪迈地说:“敌人在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在哪里歼灭他们。”莫斯科城3天之内就组建了25个工人营、12万人的民兵师、169个巷战小组,和数百个摧毁坦克班。参加民兵师的有各种专业人员,工人、工程师、技师、作家、学者和文艺工作者等。在将工人和市民,以及莫斯科周边的军队院校学员等全部编入作战部队后,苏联红军拥有了保卫莫斯科的基础——一支视死如归,对城市环境十分了解的守城部队。

  为了支援前线,在战争爆发后的第二天,莫斯科党委还没有发出号召,许多非军工厂和民用工厂就即时转入生产军用产品。汽车厂大力生产越野汽车、救护车、火炮部件和铸件以及雷管。钟表厂生产地雷引信,无轨电车修理厂制造手榴弹,机械厂生产坦克和炸药,甚至有些原本生产居民服饰用品的小工厂,也能为前线生产反坦克手榴弹了。

  到9月底,仅在莫斯科市苏维埃所属的670个企业中,就有654个转入生产弹药和武器,军工产品的比重已经占这些工厂全部产品的94%。时间非常紧迫,工人们都夜以继日地工作,如负责生产帕金7.62毫米冲锋枪的第一轴承厂、奥尔忠尼启则工厂,12月的产品比11月多出34倍。

  苏联红军开始将大纵深防御体系与城市防御相结合,在莫斯科城北、西、南三个方向上构筑了数道防线,由于兵员不足,全市有60万市民加入到防御战准备中来。其中四分之三是妇女和儿童,参与了75%以上的道路拓宽和堑壕构筑等任務。他们在莫斯科附近构筑了7.2万米的防坦克壕,设置了5万米长的各种障碍物,挖掘了近13万米的战壕和交通壕,修筑了近4000座火力点,硬是在冰冻的土地上用双手挖出了300多万立方的土方。

  这种高效动员,让人不由想起商鞅及其后学在《商君书》中提到的城市“三军”:健壮男丁一军、健壮妇女一军,还有老弱妇孺组成的一军,体现了苏联动员体系的强大力量。

  有一次朱可夫去前线视察,看见一个老太太在自家门前的废墟中,用铁锹不停地挖出一道一道小土沟。朱可夫很好奇,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老太太的儿子在前线牺牲,与她相依为命的孙子也在德军的空袭中丧生,老太太悲伤过度,导致精神失常。从那天起,老太太每天都下意识在自家门前不停地挖掘壕沟。后来朱可夫在回忆录中写道:“当时我难过极了,没能对她们说出任何一句安慰的话,但是这位老太太的悲哀与痛苦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里,折磨着我。为了她们,我们必须要打赢这场战争。”

  德军的陆地部队不停地挤压着苏军的防御线,德军对莫斯科的轰炸更是日甚一日,几乎每天晚上,莫斯科都会有空袭警报响起。10月间,德军共对莫斯科进行了31次空袭,即便如此,无数莫斯科人还是一面井然有序地工作、生活,一面积极地投入到反空袭的战斗中。

  当德军的空袭来临时,市民们便躲进莫斯科举世闻名的地下铁道,斯大林有时也在这个地下铁道里办公。莫斯科城里的防空预警体系也启动了,阻塞气球在莫斯科的城市上空悬挂固定,1000多门高射炮和200多挺机关枪警戒着莫斯科的上空,600多架歼击机也随时待命,克林姆林宫的探照灯多达618个,以便歼击机夜战。城里的男女老少都学习如何灭火、救护、防毒。

  在莫斯科保卫战中,苏联有一支特别部队取得了辉煌战绩,那便是探照灯部队。这支部队专门利用探照灯的强光束照亮夜袭的敌军飞机、空降兵等空中目标,以配合歼击机、高射炮等防空武器作战。除了防空外,探照灯还可以配合陆军在夜间进行进攻战、防御战。

  弗拉基米尔是探照灯部队的一个小组组长。他回忆说,莫斯科保卫战时,他的探照灯就常常用来晃敌军步兵的眼睛。据资料介绍:在反击敌军空袭时,苏军各个观察所能提前发现敌机来袭,然后通过电话电台等报告防空指挥部,指挥部根据敌机来袭方向推算飞行路径,然后进行地面防空火力部署,探照灯提前对准飞机来袭方向,根据飞机的声音等信息确定开灯时机,同时防空炮火根据指引进行打击。

  弗拉基米尔介绍,探照灯一开的确会暴露目标,但若干个探照灯一起打开,对主要以肉眼搜索目标的敌人来说,往下看就是白茫茫一片,躲避都来不及更谈不上攻击了。而敌机在探照灯下,也会成为高射武器的靶子。

  为了保卫莫斯科,成千上万的女性志愿加入莫斯科空防区的高炮部队、阻塞气球部队。更有数万的妇女在消防队、医疗队工作,就连儿童也加入了。莫斯科的孩子有了一个新的游戏,就是每天捡德国的炸弹片。

  俄罗斯知名建筑专家伊·格·比留柯夫的童年就是在当时的莫斯科度过的,后来他回忆莫斯科人民是如何靠着每日人均400克的黑面包配给活下来时,说:“靠信念——莫斯科能挺过来,我们能赢!”

  “那年10月,不同年龄的男子手提肩扛行李包,来到季那摩车站整编待发。这一场景至今历历在目。”比留柯夫回忆道。男子上前线作战,妇女和儿童也在后方以自己的方式支援抗战。比留柯夫和母亲为两个社会团体——“保卫祖国基金”和“给前线的礼物”工作。他一直记得,在每天面包只够吃半天的日子里,母亲毫不犹豫地把家里的6套银餐具捐给了“保卫祖国基金会”,那是她结婚时的嫁妆。母亲还向“给前线的礼物”捐赠了2个毛纺帽垫、2双毛手套,连比留柯夫父亲留下的装着烟丝的荷包也被捐掉了。

  “那时我们就是这样,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这不是口号,而是植根于我们意识和心灵深处。所以,为前线捐物资,是如此自然而然的行为。即使挨饿也不会想到用这些家当换面包吃。”比留柯夫说。

  在防空警报每夜响起的1941年,躲避空袭成为一门必修课。比留柯夫至今记忆犹新:“大伙被要求疏散到地铁里躲避空袭,队伍提前1小时就在马雅可夫斯基地铁站集结完毕。妇女、儿童和残疾人被安置在站台,其余人则被安置在隧道内,每个人都带着个包,里面塞着文件、枕头、被子。”

  佐尔格的情报成为莫斯科保卫战的关键筹码

  到1941年10月,在前沿防线上战斗的苏军已有60多万官兵被俘和战死,这个数字已经和基辅会战非常接近,占到了莫斯科防御力量的一半兵力。前线的战局极为严峻,莫斯科城里气氛紧张,这期间,一份文件发布了。

  10月15日,苏联国防委员会发布了《关于疏散苏联首都居民的决议》,决议右上角还标注着“绝密,非常重要”,可见这份文件的分量。决议的第2条写道,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和副主席莫洛托夫率领的政府今天撤离。最重要的是括号当中提到,斯大林于明天或者是更晚些的时候撤离,视情况而定。

  据资料记载,第一天便有779名领导干部逃出莫斯科,随身携带了价值2500万卢布的金钱和貴重物品,他们还动用了100辆轿车和货车运送家属。大部分的政府机关开始陆续撤离,工厂也被疏散到了东部。

  这种情况引起了莫斯科市民的恐慌,很多人将其理解为莫斯科城马上会被拱手送给德国人。城内很快乱成一片:地铁关闭,有轨电车停运。人们开始尝试逃离,有的蜂拥登上火车,有的走公路,将出城的道路全部堵塞。老兵杜罗夫见证了大战之前莫斯科城的慌乱:敌人大兵压境的流言到处流传,一些市民“像疯了一样”设法离开——尤其是犹太人。街道上陷入混乱,有人乘机打砸商店、抢东西。“幸运的是,这样糟糕的状况没有持续多久,大批的警察上街维护秩序,莫斯科城终于安静了下来。”

  斯大林也公开宣布,他和统帅部会一直留在莫斯科,与城里的居民共存亡。10月20日,莫斯科城进入被围困状态之后,人员大量外逃现象不复存在。

  斯大林明白莫斯科当时的处境,此时苏联在远东地区还有一大批善于冬季作战的精良部队,他却迟迟不肯动用这支部队,这是为什么呢?他担心日本人会对苏联的远东地区发动进攻。

  日本是轴心国成员,又与苏联的远东地区毗邻,因此日本对苏德战争的态度,直接决定苏联会不会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当时,日本国内对究竟是北击还是南进,一直争论不休。考虑到日本的国策和它与德国的关系,苏联不得不把相当一部分兵力部署在远东地区,以随时应付日本可能发动的进攻。

  斯大林一直在等待一个人的消息,即身在日本的佐尔格(德国人,1914年加入德国共产党,1924年来到苏联工作,有“谍报之王”之称)。就在德国的宣传机构宣称德军已经兵临莫斯科城下,苏联的覆灭指日可待时,佐尔格及时地为斯大林提供了一份重要情报:1941年9月15日以后,可以认为苏联远东地区不会受到来自日本的进攻威胁。这条消息成为佐尔格的谍报小组发出的最后一份情报,几天后,这支谍报小组的成员相继被捕。

  虽然三个月前佐尔格提供的德军将进攻苏联的重要情报斯大林没有重视,但这次日本不会在西伯利亚对苏联采取军事行动的情报,不但获得了斯大林的认可,而且成为莫斯科保卫战的关键筹码,可以说给莫斯科空投了十几个师。斯大林悄悄从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调回了大批装备精良的部队,进驻莫斯科,但他没有让“猛虎”立马出笼,而是在等待。而佐尔格的这份情报,也以重要的价值和精准载入了战争谍报史册。

  因为天气的影响,苏德双方的战事逐渐平静,这是大战前的沉寂

  在战争初期,德军进军速度上的优势非常明显。但到了此时,德军的情况也不是很乐观。

  早在战争进入到第二周以后,德军就感觉到了明显的压力,他们从战场上俘获的是大批老旧坦克以及没有丝毫作战经验的预备役士兵。德国军队就像猎豹一样,而苏联军队就好像北极熊,虽然初期北极熊被猎豹抓得浑身是伤,可猎豹也清楚,这没有伤及北极熊的要害,在接下来的消耗中,北极熊还可以继续露出破绽,而猎豹却经不起一次失误。

  为了寻求歼灭苏军主力的机会,德国三个方面军沿着大城市和主要交通干线发起进攻。在攻坚战中,德国消耗了大量的装甲部队,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交通干线和主要城市之间大部分未能控制的区域,则给德军并不稳固的补给线带来了巨大压力。

  关于前线部队的状态,德国陆军总参谋长弗朗茨·哈尔德在工作日记中有清楚的记载:“1941年7月7日(战争的第16日)南方集团军情况:第11集团军司令官的情绪已由乐观变成了失望。第11军的进攻又受阻,其原因不明。第17集团军进展顺利,并已集中其先遣支队,准备在普罗斯库罗夫方向上实施突击。”他在7月30日的日记中写道:“德军最高统帅部已就东线下一步的作战定下了新的决心,即应在战场中部转入防御……”

  到了9月,德国人认为应该在寒冬困境到来之前解决战斗。9月30日,德军重新展开了大规模进攻,即“台风行动”——剑指莫斯科。德军俘获了大量的驻守士兵和装备,当然包括相当多的过冬用品。它们都被发放到了一线部队,当寒冬来临时,这些物品发挥了一些作用。朱可夫对此也有描述:“希特勒匪徒身上穿着从居民那里抢来的御寒衣服,脚上穿着简陋的自制稻草套靴。短皮大衣、毡靴、棉背心、防寒衬衣,所有这一切也都是武器。”

  10月过后,德军认为胜利唾手可得,结果莫斯科的秋天来临了。一望无际的俄罗斯大草原,在寒冷的秋雨中变成了黑黝黝的泥潭。当时的苏联没有一条高速公路,向东通往莫斯科的主路上,连沥青都没铺。纵横交错的土路变得坑坑洼洼,泥泞不堪,准备围攻莫斯科的德军中央集群在积雪和烂泥中瘫痪,除了步行和手推车之外,什么都无法行动。

  在很多纪录片中,常常见到这样一种场面,一身夏装的德国兵,在绵绵秋雨瑟瑟寒风中缩成一团,或无精打采地跋涉在泥泞的道路上,一身污泥,拼命拖拽陷入泥潭、水坑的坦克、装甲车、大炮、摩托车。昔日横扫西欧的威风没有了,战争开始时那种不可一世的神气消失了。

  事后杜罗夫才得知,这不过是德军的攻心计。但在当时,这个消息一度让杜罗夫惊慌失措,他“心里十分难受,觉得苏联真的快完蛋了”。类似的情绪逐渐在苏联军中蔓延,莫斯科城内外紧张万分。

  杜罗夫一直记得,朱可夫接替莫斯科防务之后,下的第一道命令便是:“不准后退!”事实上,对苏联红军来说,确实已经没有多少后退的空间了。

  莫斯科附近的战斗,变得越来越白热化,苏军一个战斗小组的表现,甚至被载入苏联卫国战争的史册。

  这支战斗小组守卫在距离莫斯科200公里的一个公路路口,与德军激战4小时后,击毁德军18辆坦克,击毙德军数十人,自己也只剩下28人,仍然坚守不退。指导员克罗奇科夫激励战士说:“俄国虽大,但已无路可退,身后就是莫斯科。”最后,这28名战士弹尽粮绝,全部牺牲。身负重伤的克罗奇科夫抱着一捆手榴弹,猛扑到德军坦克下,和坦克同归于尽。他牺牲前的最后一句话:“俄国虽大,但已无路可退,身后就是莫斯科。”传遍莫斯科整条战线。就在同一天,在别捷利诺区,苏军15名战士在消灭了德军5辆坦克和近一个排的德国士兵后,全部殉难。

  在莫斯科保卫战中,平民们的表现同样英勇无畏。据资料记载,前线地区沦陷后,莫斯科已完全处于德军重型火炮的攻击范围之内。从1941年11月30日起,德军开始进一步调遣炮兵部队,其射程可达到20千米。当地学校的女教师叶莲娜·戈罗霍娃偷偷给苏军指挥部寄送了一张便条,上面准确地标出了德军炮兵阵地的具体位置。便条被送到部队后,苏军官兵如获至宝,迅速组织炮兵反击,一举端掉了德军的一个炮兵连。

  1941年12月11日,苏联版“王二小”、莫斯科的老饲马员伊万·彼得罗维奇将一个由40辆汽车组成的德军车队带入大峡谷中,结果使德军搁浅谷底,进退两难。最后,伊万被恼羞成怒的德国士兵凶残地杀害了……

  苏军虽然经常处在危急状态,但终于坚持下来并消耗了德军。在莫斯科军民的顽强阻击下,仅11月16日至12月5日,德军在莫斯科附近就死伤15.5万余人,损失坦克约800辆、火炮300门、飞机近1500架。

  苏联红军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代的军队,苏军大部分指挥员没有掌握二战的战术水平

  因为苏联领土广袤,导致德军速战速决的战略方案落空。德军过度消耗,却没有稳定的补给线,终于被苏军阻挡在莫斯科城外。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仍在德军一边。从战争开始截至1941年底,苏军损失兵力高达313万,其中死亡80万,被俘和失踪233万。此外,苏军损失坦克20500辆,作战飞机17900架。

  苏联兵力和装备损失惨重,有人认为,这是因为苏军将领的指挥水平不行。苏军作战时,除了不计代价去争取胜利外,战术乏善可陈。

  苏联作家西蒙诺夫后来撰书称,朱可夫曾私下对他感叹道:“我们是在战争中学习并学会了战争,于是开始打击德军,然而这个过程是漫长的……我们不好意思写我军在战争初期的表现。部队当时是不稳定的,不仅仅是退却,而且是逃跑,是张皇失措……具体地说,战争初期我们不仅上边打得不好,下边也打得不好。”

  朱可夫在同行眼中也名过其实。叶廖缅科元帅曾在回忆录中说,朱可夫的作战艺术就是:必须要有敌人五六倍的兵力,否则他不会着手进行战斗,没有人数上的优势,他根本不会打仗,他的显赫地位是用无数战士的鲜血换来的。

  叶廖缅科如此评价朱可夫,他自己又怎样呢?

  基辅保卫战前,包括朱可夫在内的许多将领都认为基辅守不住,西南方面军侧翼有被合围的危险。斯大林问叶廖缅科:“如果我把中央方面军配属给你,并给你一些炮兵预备队,你能不能挡住古德里安,掩护西南方面军的侧翼呢?”叶廖缅科非常自信,然而,他的布良斯克方面军只突击前进了十几公里就停滞了。而古德里安的坦克集群却直取西南方面军侧后,导致基辅会战中苏联红军惨败。

  1941年11月,罗科索夫斯基(苏联元帅,二战时期苏联卫国战争中与朱可夫、科涅夫并称为苏联陆军的三驾马车。他在苏联卫国战争中的逆境时期屡建战功,被后人誉为“逆境英雄”)派遣第58坦克师进驻莫斯科城下。结果这支刚从远东调来的部队还未做好战斗准备,便在与德军的战斗中损失了四分之三的坦克和几乎三分之一的人员,而德军没有遭到任何损失。当时,罗科索夫斯基还组织第17和第44骑兵师发起猛攻,结果几乎全军覆没。

  罗科索夫斯基在战后拥有苏联和波兰两国元帅军衔,被誉为“常胜元帅”,在战场上却毫不吝惜部下的生命。在苏军统帅里,这种依靠人海战术的指挥者大有人在。在斯大林的命令中,最常见的一句话就是:“不惜一切代价!”

  在德国士兵和下级军官的回忆录中,总能看到苏军毫无意义的冲锋。1941年8月,后来的苏军叛将弗拉索夫率领第37集团军,在基辅向德军占领的一处高地发起进攻,他的战术先是徒劳无益的炮兵轰炸,但是德军阵地毫无损伤,然后苏军发起一拨接一拨的冲锋,士兵都倒在了德军的枪口下。苏军的一名指挥官试图让自己的部队再次发动进攻,结果被德军打死。

  这个高地没有很大的战略意义,但苏军的进攻持续了3天3夜。德国人完全无法理解。一拨人倒下,另一拨继续冲锋,这种进攻让德军筋疲力尽。一个德国军人在战后评论说:“我和战友们感到最震惊、最难以忍受的就是苏联人的进攻,方法如此生硬,场面又这么宏大。苏联人为取得一点儿进展就投入这么多兵力,如果目标真的十分重要,苏联将会投入多大兵力,发动多么频繁的进攻?”

  实际上,苏军不会别的打法,跟德军或者美军、英军相比,苏联红军是一支落后于时代的军队,属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代。這也是有原因的,二战以前,苏联开展了“大清洗”运动,大量富有作战经验的军官被杀,而替代他们的军官又毫无作战经验。举例而言,在1941年,苏联红军里有75%的军官任职尚未超过1年;红军集团军指挥官的平均年龄,比德军师指挥官的平均年龄小了整整12岁,很多人根本没有能力胜任。第二次世界大战所要求的战术水平,苏军大部分指挥员没有掌握。

  被俘虏的苏军士兵大部分因饥寒交迫而死亡

  早在1941年8月16日,斯大林签署了一份著名而又残暴的270号命令。命令说:“指挥员和政工人员在战斗中如果隐瞒自己的身份,开小差或者向敌人投降,将被视为蓄意叛逃人员。其家庭成员将被视为背叛祖国的逃兵家属而实施逮捕……责成每一位军人,如果所在部队被包围,务必尽一切可能战斗到最后一刻,突出重围。如果指挥员或者政委不积极组织击退敌人,而是选择向敌人投降,可以用一切办法消灭他们……”

  这个命令发展到后来,所有投敌者的家人将被处决,即使是从战俘营逃脱的俘虏,也会被枪决。

  在苏联统帅眼里,没有战俘,只有变节者。原本苏联在对外扩张过程中,造成的矛盾就很尖锐,乌克兰人、哥萨克人、波罗的海沿岸三国人、车臣人、卡尔梅克人等,平日受到欺压,加入苏军后,作战本就不积极,甚至把德军当作解放者。因此,这份命令一出,更使苏军军心涣散,甚至将他们推向敌人的怀抱。

  270号命令并没有对减少苏军战俘数量起到很大作用,这条命令发出后的2个月,苏军战俘又增加了130万。整个苏德战争中,苏军被俘人数达到570万,其中叛变的超过100万。

  有一个笑话说,在斯大林时代,一个苏联人移民美国,进海关的时候,被查出行李中带着一张斯大林画像。美国海关官员很奇怪,便问他原因。苏联人说:“这可以治思乡病,我只要把画像掏出来一看就不想回苏联了。”

  苏军士兵的反叛,跟苏联军官们集体腐败也息息相关。一份对苏联第59集团军的揭发材料最能说明问题:该部队的领导和政委贪恋女色,酗酒成风,在战斗过程中胡作非为。比如集团军工程部副部长、“苏联英雄”科罗温,在酗酒后曾带人闯入部队食堂,拔出手枪,向厨师索要香肠、果酱和面包,拿到之后,还把果酱瓶子砸到地上,并命令副官在食堂安放地雷。

  在纳粹的战俘营里面,近乎天文数字的苏军遭到了非人的待遇。当时德军对英美战俘还不错,因为双方都是日内瓦公约签订国,但苏联不是。另一个原因是德国人觉得英美人士跟自己一样是高贵民族,甚至称英国人是“荣誉日尔曼人”,而斯拉夫人(白俄罗斯人、乌克兰人、俄罗斯人)是劣等民族,应该被消灭。因此,在被德军俘虏的27万英美盟军士兵当中,最后死掉的只有不到9000人。但是苏联就没有这样的待遇,被俘的苏军士兵除了少部分逃脱外,大部分因饥寒交迫而死亡。

  德军的补给品奇缺,平均5人一件棉衣,冻僵的德军士兵尸体像垒柴垛一样堆在一起

  德军尽管向前推进,但部队已经被连续的战斗和逐渐到来的严冬弄得疲惫不堪,德国军官们开始对能否取胜感到忧心忡忡。最令德国人不安的是,军队的补给品奇缺,平均5人一件棉衣,特别缺少冬装和在严寒条件下维护武器装备的必需品。

  德军因战线过长,在战斗中消耗过大,既没有设防御阵地和战役预备队,又无在冬季条件下作战的准备。寒冷还使武器装备失去作用,坦克的光学瞄准镜失灵,发动机必须预热才能发动,为此德军在坦克下面安装了火炉。

  德军在莫斯科战役中使用的坦克,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到在极寒的天气下作战,对停了一宿的坦克,德国士兵需要用火烤很久才能发动起来。所以每当德军给坦克预热的时候,苏联人就戏称他们是在“烤乌龟”。

  1941年10月6日,莫斯科郊外已经飘飘扬扬下起了第一场冬雪,11月3日寒潮降临,莫斯科的气温降到了零度以下。到11月27日,在短短的两个小时以内,气温骤降至零下40度。出生在温暖的奥地利的希特勒,根本没有领教过苏联的严寒。可是在苏联的德国官兵,却深深领教了挨冻的滋味。成千上万的德军官兵被严重冻伤,即使没冻伤的也很难继续保持战斗力。冻僵的德军士兵尸体无法掩埋,只能像垒柴垛一样堆在一起。

  古德里安对莫斯科的严寒刻骨铭心,他后来回忆:“由于供坦克履带防滑的尖铁没有运到,路上的冰引起不少困难。天冷使得大炮上的瞄准镜失去了效用,士兵在发动坦克的时候,还要先在底下烘烤一阵。燃料常常冻结,汽油也冻得黏糊糊的……由于天气太冷,机关枪根本打不响,我们的37毫米反坦克炮已经证明无法对付苏联的T-34坦克。”

  德军不得不在战壕里过冬,有些士兵冷得用报纸裹在身上御寒。寒冷还逼得德军去占领区抢平民的衣服,妇女的皮衣、皮手笼也不放过。11月23日,古德里安向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博克元帅要求推迟进攻日期,建议部队转入防御,但是被拒绝了。

  “苏军士兵可以在严寒天气下趴在冰天雪地里数小时一动不动,耐心等待机会”

  在严寒之中,德军士气跌至冰点。但来自严寒的西伯利亞地区的苏军,对这样的天气见怪不怪。他们身穿厚冬装、皮靴、护耳和棉帽,使用涂了防冻油的自动武器,新型T-34、T-35型坦克照常发动,在雪地里游刃有余。斯大林手中还握有强大的从远东调来的预备队没有动用,他要等到德军的预备部队被莫斯科的严冬消耗殆尽,已经不能再投入重兵集团的时候,再放出这只“猛虎”。很快,机会来了。

  据档案记载,到了1941年11月29日,进抵莫斯科郊外的德军在各个方向上的进攻都被苏军遏制。反观前线苏军,由于持续从莫斯科城内得到兵力和兵器补充,两军的力量对比逐渐发生了变化——苏联西方方面军获得新补充的3个集团军,总兵力增至110万人,配备了7652门火炮、774辆坦克、1000余架飞机。而莫斯科战场的德军虽然总兵力达到170万人,拥有13500门火炮、1170辆坦克、615架飞机,但由于战线过长,兵力分散,战线并不稳固。

  考虑到德军习惯在白天动用优势的航空兵和装甲兵,朱可夫大胆地选择夜间作战。

  1941年11月下旬,苏军最熟悉夜战的18个西伯利亚师被投入到第一轮反攻作战,其中一个师向驻扎在莫斯科以南至瓦茨罗瓦娅以东防线的德军第112师发动夜袭。当时,第112师已有500人被冻死,坦克无法正常启动,更重要的是,德军坦克上的小口径火炮无法击穿苏军T-34坦克的正面装甲。

  一份德军战报描述了当时的情形:在漆黑的夜色里,大约20辆苏军坦克在苏联西伯利亚师的前面带头突击,令许多德军官兵大为震惊。由于不清楚有多少敌人,也看不到敌人的位置,德军的拦阻射击毫无章法,他们手中也没有能有效抵御苏军坦克的武器。当苏军步兵跟随坦克冲过德军战壕时,阵地上的德军惊惶失措,苏军在数小时内就达成了战役目的。

  但苏军在取得局部胜利后并未乘胜扩大战果,原因是部队受到过时的作战条令的约束。当时苏军仍沿用1936年起实行的《基础野战条令》,其中规定夜间攻击只能由营团级单位实施,师级单位的夜间行动受到严格限制。面对这一尴尬情况,朱可夫要求苏军统帅部迅速撤消这种不合时宜的限制,并向部队发出号召:“务必对德军展开大范围夜间突袭。所有夜间行动必须在黄昏前准备妥当,部队也应当在黄昏前进入出发阵地。”

  随着苏军在莫斯科前线广泛运用夜战手段,德军的危机进一步加剧。德国第4集团军参谋长布鲁门·特里特甚至用“夜战精灵”来形容苏联士兵。他发现苏军为了保持进攻的突然性,在行动前居然不进行火力准备,有时甚至连起码的掩护火力也取消掉。布鲁门·特里特认为,尽管苏军在夜间行动时经常会出现偏离进攻方向和部队编组失控的情况,但苏军善于利用原始的工具(如指北针和燃烧的火堆)进行方位判定,从而保持进攻方向。

  持续遭到夜间攻击的德军疲于奔命,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博克认为,夜晚“不是任何人的朋友”,在黑暗包围的战场上,人们很容易会怀疑身边隐藏着险恶的敌人,每一个不明来源的声音听起来都充满危险,就像不吉利的征兆。苏军士兵在黑夜中的适应能力和行动能力令德军士兵感到敬畏,“苏军士兵可以在严寒天气下趴在冰天雪地里数小时一动不动,耐心等待完成任务的机会。每当夜幕降临,精神抖擞的苏军士兵就会向德军营地发起突袭,取得一定战果后又迅速消失,而暴露在冰天雪地里的伤亡完全不能吓倒苏军战士”。

  “严寒挽救了苏联”的说法并不准确

  1812年,拿破仑率领法兰西大军浩浩荡荡地横扫欧洲,就在胜利在望的时候,严寒降临了,拿破仑在莫斯科城下大败而归。很多人认为,莫斯科保卫战中,德军重蹈了100多年前拿破仑的覆辙,苏联再次经由寒冷天气的帮助,将纳粹德国击败。

  古德里安曾将兵败莫斯科城归咎于俄罗斯的严冬。他说,如果不是严寒的阻遏,德国人11月份就可以在克林姆林宫里饮酒庆功了,由于冰雪天气,德军坦克深陷雪地、大炮也因燃油被冻无法开动,攻击力大打折扣。

  但也有观点认为,1941年11月4日,莫斯科近郊的最低气温只有零下7摄氏度(此前10月份还下过多场雨,造成道路泥泞),而11月8日的最低温度是零度。虽然11月11日至13日气温曾骤降至零下15度,但很快回暖至零下3度,这样的天气很难被称为严寒。

  战场上,希特勒调集的51个师的增援力量加入战斗,这支部队配备了过冬装备,同时由于气温下降,有些泥泞的路面变得稍微好走了一点,德军在这个阶段发动了一些的进攻。而莫斯科方面因为后勤线没有像样的公路而导致补给更加困难。

  不得不说11月的小降温对于德军来说更加有利。朱可夫对此曾描述道:“1941年10月,道路泥泞时期是比较短的。在德国军队发动总攻的11月份,下了雪,道路畅通无阻。”

  在武器方面,德军的坦克是汽油发动机,苏联的是柴油发动机,后者在低温下更加容易结冰损坏;机枪的配备上,德军用的是气冷机枪,苏军用的是笨重的水冷机枪,后者在零下的温度中其稳定和持续性更不利于发挥。

  实际上,残酷的莫斯科城下阻击战是在并不太冷的气候条件下进行的。真正严寒(零下25度)的降临是在12月5日,即苏联红军转入反攻之际。也就是说,严冬气候只是在苏联军队转入反攻追击德军之时起到一定作用。

  而且从事后看来,莫斯科会战以后,德军没有出现拿破仑时期的全线崩溃,还是因为天气的帮助。有两个方面的巧合:一个是因为寒冬,德军和苏军都丧失了大规模的机动能力,德军因为御寒烧掉了不少汽油,坦克和卡车都不能机动,大批德军只能选择在原地修筑工事进行防守,苏联则因为担心被包围分割,外加莫斯科以东的两条运输线路已经不堪重负,不得不保持相持局面。

  另外,希特勒下达了死守命令,不少将军顺水推舟就地进行防守,稳住了阵线,让濒临崩溃的德军获得了喘息。原来前进的补给线都变成了抵抗据点,使德军避免了法军在1812年遭遇的浩劫。更幸运的是,德国的后勤有火车、卡车,作战部队机动依靠坦克装甲车,这些机器在有油料补充后,依然可以作战。

  有资料分析,“严寒挽救了苏联”的说法喧嚣一时,很大程度上是冷战的环境造成的。西方国家出于反苏的需要,极力贬低苏军在战胜德国中发挥的作用。

  當然最乐于强调天气的是希特勒的将军们,他们也是这种说法的始作俑者,力图挽回德军的声誉。

  但历史的真相很可能是,苏军以纵深防御挫败了德军不可一世的闪电战。亲身参加莫斯科会战的德军将领布鲁门特里特,在评论德军在莫斯科城下的败北时说过一段话:“一切决定中最致命的决定,是对这个国家首先发动进攻。因为这时的敌人比我们先前所遇到的敌人要强大得多。”这说明当时在前线的德国高级将领已经意识到,德国没有实力战胜苏联。

  战场东道主苏联将寒冬作为出发点,从而误判情报,在战争前期险遭灭顶之灾;德军盲目自信,忽视了寒冬的存在,却让他们出其不意、连撞大运。苏联的天气究竟帮了谁?有人认为,要不是因为天气欺骗了苏联,德国人连苏联的大门也未必踹得开。

  苏军击溃了德军50多个师,解放了60多座城,彻底解除了莫斯科的威胁

  1941年12月5日是莫斯科保卫战中最重要的一天,而纳粹将领们则称之为最黑暗悲惨的一天。这一天,围绕在莫斯科周围几百公里长的半圆形阵地上,德军的进攻被全面止住。双方都筋疲力尽,德军有的连队只剩下20多人,守卫莫斯科的苏军也差不多如此。双方指挥官心里都在打鼓,谁在这个时候能获得一支强大的生力军支援,谁就是最后的赢家。这是斯大林等待已久的时刻,他给朱可夫投入大批的预备队。这支部队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最擅长雪地作战。

  随着预备队的加入,1941年12月6日,苏军大反攻开始。伴随着“喀秋莎”火箭炮的怒吼,苏军7个军团和2个骑兵军共计100个师全线出击。听到反攻的消息和命令,红军将士们无不兴奋异常,半年来失败的耻辱,退却的痛苦,对入侵者的仇恨,此刻都将转化为一种巨大的力量,推动着他们对疲惫不堪的德军发起猛烈攻击。

  希特勒要求德军必须死守住每一個居民点,一步都不能后退,直到最后一兵一卒。但是苏军还是把德军打得一溃千里。在很短的时间内,苏军解放了1万多个居民点。苏军每解放一个城市,所到之处,大街上都挤满群众,顶风冒雪伫立在街头欢迎红军。

  而撤退的德国装甲部队在希特勒的命令下,一路烧杀抢掠,大肆破坏人类宝贵的文明和文化。德军撤退时把著名音乐家柴可夫斯基写的第6交响乐的原稿给毁掉了,同时把列夫·托尔斯泰旧居烧得一干二净。

  12月8日,希特勒签署了在苏德战场全线,包括莫斯科方向转入防御的训令。12月16日,苏军收复了图拉。1942年1月7日,夺回了加里宁。1月初,西部战略方向的反攻完成,德军撤退到100公里至250公里外。德军的38个师,有15个坦克师和摩托师遭重创,进攻莫斯科的突击集团被击溃。

  博罗季诺之战是莫斯科战役中的一场关键战斗。一些著作将这场战斗描述得非常惨烈,但实际上,驻守博罗季诺的德军在苏联红军的凌厉攻势之下很快便败下阵来。

  1942年1月21日,俄罗斯人与法国人时隔130年之后在博罗季诺战场再次相遇(1812年夏,拿破仑率军入侵俄国,在博罗季诺曾与俄军进行过一次恶战)。

  这些法国士兵是德军的雇佣军,共计2452人。他们的任务是守住博罗季诺,阻止住苏联红军的进攻。德军元帅冯·克鲁格在向雇佣军们做战前动员时说:“要像拿破仑那样英勇战斗!”但这支雇佣军根本不经打,几天内便被彻底击溃:一半士兵阵亡,数百人被俘,余者带着冻伤被遣送后方。

  德军各路部队被赶回到“台风行动”前的出发地,宣告希特勒苦心经营的“台风行动”的失败。在会战中,德军总共损失了50万人、1300辆坦克、2500门火炮、15000多辆汽车和其他装备。苏军击溃了德军50多个师,将德军击退了150公里至400公里,解放了60多座城,彻底解除了对莫斯科的威胁。

  德军遭受了二战以来第一次惨重的失败,打破了希特勒闪电战不可战胜的神话,德军的有生力量大大削弱,从此开始走下坡路。不过苏德战场的优势,仍在德国一边。莫斯科保卫战后,苏联人只是站住了脚。接下来,苏德这两头巨兽,挥着利爪,开始了3年多艰难残酷的拉锯对峙。

  (参考资料:《兵临城下:二战三大保卫战》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2017年1月第1版、《二战亲历者向本报讲述莫斯科被围困的日子——莫斯科挺过来了》《解放日报》2015年5月8日、《苏军“夜战精灵”击败纳粹装甲集群》《新民晚报》2014年12月4日、《老兵忆莫斯科保卫战:天气站到了苏联这一边》《新京报》2015年07月27日、《战争就是这么回事儿:袁腾飞讲二战》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4月第1版、《莫斯科保卫战5大真相关键战斗德军很不经打》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