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陈道明说:“我觉得做人的最高境界是节制,而不是释放,所以我享受这种节制,我觉得这是人生最大的享受,释放是很容易,物质的释放、精神的释放都很容易,但是难的是节制。”看到这话,不禁让人击节赞叹。
陈道明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作为德艺双馨、演艺高超的著名演员,陈道明也做廣告,但并不滥做,你什么时候也看不到他同时在几个频道,为不同产品代言的泛滥形象;即使是在主业表演上,他也并不滥演,你什么时候也看不到他的几个电视剧在不同电视台的不同频道重叠播出……正是他的节制,才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的银屏精品、经典角色。
什么是节制呢?《文心雕龙·议对》里有“议贵节制,经典之体也”之说。宋代沈括在《<孟子>解》中说:“人之情无节则流,故长幼贵贱莫不为之节制。”
节制包括节欲。据统计数据,中国历史上400多个皇帝,平均寿命才30多岁。身为皇帝享至尊地位,何以如此短命?为国劳心固然有之,但纵欲过度也是原因。如晚清的咸丰享年29岁,儿子同治更短,享年19岁。父子两个治国无能安邦乏术,但共同的特点是后宫佳丽三千犹嫌不足,到社会上的烟花柳巷寻花问柳是其共同爱好。
节制包括节食。周恩来总理身材伟岸玉树临风,得益于长期在饮食上的节制。电影《周恩来》中有一个镜头:总理忙于公务误了吃饭时间,到厨房时,师傅急了:“饭菜都没了,如何是好?”总理毫不在乎:“有一个馒头就行啊。”师傅用盘子端出一个白面馒头,想赶紧做个汤;这时秘书来催,总理顺手拿出干净的手帕,将吃剩的馒头包好装入小包之中,在秘书引导下疾步而去。周总理急匆匆离去的身影,留给观众的是对美德的敬仰。
节制包括节声。节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容以把事情说清楚为度,为显示水平动辄长篇大论,无异于向听众申请厌恶;二是声音以对方能听清楚为度,无论是大庭广众之中,还是在自己办公室内,哗啦哗啦声震屋瓦,不仅处事不密,而且显得缺少涵养。
不仅中国传统文化崇尚节制,西方经典作家同样崇尚节制。著名法国作家蒙田在《论节制》中说:“用力过猛的射手同射不到靶子的射手一样,都命不中靶子。”这几乎就是中国成语“过犹不及”的法国版。蒙田还说:“要是我们怀着过分热切强烈的欲望将美德拥进怀里,这美德就会在我们的搂抱下变成恶行。”“节制的哲学讨人喜欢,允当得体;走上极端终究要弄得人性情乖戾,染上恶癖,使人蔑视宗教法律,讨厌礼貌交谈,厌恶人间作乐,无法管理公务,不能助人自助,只配眼睁睁地遭人唾骂。”
真的是这样。有节制,说话才有分寸。有时一句话境界全出,有时一句话教养尽显。保持节制,可以藏拙,每个人都不可能事事精通娴熟;保持节制,可以藏锋,以免刺伤他人乃至累及自身。有节制,做事才会有余地。俗话说:十分聪明用七分,留下三分给子孙。又说:做事留一线,事后好相见。
有节制,才会在喜悦时保持平静,避免得意忘形无所顾忌;思之所得并非必得,有同事的帮衬,家人的付出,朋友的襄助,以感恩之心敬谢苍冥,回报社会。有节制,才会在愤怒时保持克制,在克制中反躬自省;思之若是换位,自己说不定反应会更激烈,说不定正是自己的无理,才导致对方的过激反应。
有节制,才会在遇到顺境时保持平和。思之世事不如意者十八九,如意者十一二,自己本是常人,上苍不会特别垂青;于是面对成功,做到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有节制,才会在遭遇逆境时保持信心。思之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心诚则灵,暴雨之后必有霓虹;于是面对失败,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好了,继续饶舌,就有不节制之嫌了。
罗琪/图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