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什么样的人,能拿东航空难收割流量?

时间:2023/11/9 作者: 杂文月刊 热度: 25821
封寿炎

  

  3月21日,东方航空公司MU5735航班执行昆明—广州任务时,在广西梧州市上空失联并坠毁。机上载有乘客123人、机组人员9人。消息传出,举国震惊。

  在这令人揪心的悲痛时刻,一些刺耳的杂音竟然也随之出现。山西一家房地产公司以失事航班为背景制作了宣传图。一些营销号迅速策划选题角度,出台对于“东航客机坠毁”话题的资金扶持激励措施,为选题内容“划重点”。一些保险类公司鼓励员工在个人朋友圈分享鸡汤话术,然后链接公司的保险产品。此外,网络上还一下子冒出来若干“专家”“航空业内人士”和空难“幸存者”,分析事故原因,讲述“幸存经历”,持续发声,迅速“涨粉”……

  对于此次空难,目前发布的权威信息还比较有限,相对确定的信息只有飞机失联坠毁的时间和地点、坠毁时的监控画面、机上乘客和机组人员人数、救援工作的进展动态等。截至目前的权威消息,连机上人员的伤亡情况都暂未明确,更别说飞机失事的具体原因了。哪怕是国际知名的航空安全专家都表示,现阶段的信息遠不足以判断原因。

  但一些营销号还是闻风而动,迅速包装出各路“专家”“业内人士”“幸存者”,以虚假的内容信息和浮夸轻佻的态度去投喂信息饥渴的受众。一些习惯于“搭便车”的营销号也迅速行动,搭上空难造成的“流量便车”来推广商业广告。这些乱象,都已严重突破伦理底线和职业操守。背后,“流量”依然是那支隐藏的指挥棒。

  飞机出事之后,“空难”就成为公众注意力高度聚焦的事件。那些以流量为生的营销号当然不能放过这次“商机”,于是流量汇集的惨痛空难,就变成了他们策划选题、操纵公众情绪的营销载体。在这种周密的策划之下,相关题材的商业广告出笼了,“专家”“业内人士”和“幸存者”粉墨登场了,在恶意炒作之下,各种延伸的热点话题层出不穷,甚至连耸人听闻的“阴谋论”都被描述得绘声绘色、有鼻子有眼。从商业营销的角度看,这种恶意炒作把热点事件的眼球效应发挥到了极致,把空难带来的“流量红利”吃干抹净,一众营销号都成了事件营销的“赢家”。但这种网络炒作却给生命伦理、公序良俗和舆论生态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一段时间以来,商业营销号的绩效考核奉行“流量至上”,这已经是行业内公开的秘密。在这种扭曲的“指挥棒效应”下,营销号对舆论热点的追逐恶炒、对网络流量的贪婪无度也已经走到了扭曲的地步。在惨烈空难的背景前,这种恶炒热点、收割流量的乱象和丑态,更是得到了一次“集大成”式的暴露。当132名机上人员生死未卜,当他们的家人亲友痛苦煎熬,当消防救援人员在艰难搜救,当无数人都陷于悲痛的时刻,这些营销炒作者却在冷血地算计着自己的流量和利润,进而不择手段地把热点炒得更热。

  对于如此乱象,整顿规范已经刻不容缓。目前,微博官方已经封禁了部分调侃甚至幸灾乐祸空难事故的账号。同样,对于那些恶意炒作灾难事件的营销号也应该严加整顿规范,以此来刹住这股歪风。无论是公众还是商业营销机构都应该达成这条基本的共识:尊重生命,敬畏生命,任何一起灾难事件都不应成为轻佻的谈资和逐利的生意。

  摘自“上观新闻”2022年3月22日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