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情有不逮

时间:2023/11/9 作者: 杂文月刊 热度: 21685
伍里川

   力有不逮,说的是能力达不到。中年時读来,有一种怅惘之意。其实“情”亦有不逮,只不过很多人没有仔细想过。

   《大话西游》最经典的台词当为: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的面前,但是我没有珍惜……“没有珍惜”指向的是有能力做但终于没做的情感资源型浪费,颇让受众扼腕。但很多时候,自觉的“有能力”未必是有能力,不过错觉而已。不然人生哪有那么多的阴差阳错、长吁短叹?

   至尊宝的痛的领悟,是世上诸多痴情男女的代言词。是以只吐槽遗憾不总结“经验”,只为一个低低的共鸣。

   前不久,劝一位年龄老大不小的女子赶紧结婚,“看得顺眼就可以了。”不料被复:“世上最难的,就是看得顺眼。”想想也是,看得顺眼不光是长相得入得了自己的法眼,气度和性格什么的,也得过得去。不然就“顺”不起来。所以世上顺拐多,顺眼少。有夫妻争吵一辈子,根子还是出在“不顺眼”上。人说日久生情,殊不知世上还有日久生恨。

   男女情之外,还有更广阔的情。为“情”难,守“情”也难。

   那天还顺着“劝婚”话题,说到江南古镇对人心的吸引。那位女子说,连去过三次乌镇,喜欢的是那个氛围。我也说,去过一次,还在计划第二次游乌镇,可惜被疫情耽搁了。

   我对乌镇生起好感,源于观剧《似水年华》。最得我心处,并不是缠绵悱恻、望“情”莫及的“戏剧性”,而是剧中人在古镇小屋里极为日常化的推杯换盏。我竟幻想自己也是桌中客,和三两知己或是温厚“地主”浅醉。简直越想越惆怅,越想越难过。

   这种感觉,也在看《乡村爱情》时生发过,也想象出现在象牙山的某个小聚会中。在中年的路上越是走得急,潜意识里越是重视情的纯粹、情的朴素。

   2022年的元旦已过,某日被“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这句古诗吸睛,发到朋友圈,点赞者颇多。

   这样的“寒夜温情”,例子不少。我在书里写过大雁的寒夜入村,与我长谈。杯茶续了几遍,人才在犬吠声中出了村口,消失在月光之海。村子早就不复存在,但此情此意深藏心中。当年东坡先生月夜到承天寺寻张怀民,遂成千年佳文,这种情到真处有“闲人”作陪的意象,一样让我红过眼眶。东坡先生直言,“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揭露了人生的某种无奈事实。

   年轻的时候,我总觉得这样的纯情“闲人”可以越来越多。后来知道,“闲人”不仅很难多得起来,何时出现也并不按时间规律。有时是“光屁股”岁月就好在一起,有时却是中老年之季才相遇。

   对比这种清冽的事实,我们的社交却经常表现出过于热情的一面。似乎只要形式上热情起来,我们的“情”就可以不断丰收、获得高产。

   视频节目比较喜欢请来某部经典剧的主创人员在多年之后重聚,无非聊聊当年的情谊,特别是“花絮”。这种经典重温的怀旧形式很解岁数渐长的拥趸的渴。但看得多了,我就发现,不仅参加者有一种不适感,观者也有一种不适感。

   有一次,一位知情人士就道破了:某些人与某些人之间,本就没什么深情厚谊,几十年下来,早就忘记了当年的“情分”,硬要在粉丝面前做出深情状,累并假。一起拍戏,不过是一起做一份工作,“下班”就已经告别,哪有那么多情感高光照路?

   年轻时我特别热衷于参加同学和战友聚会。微信微博年代,这种聚会更加容易。但时间长了,我发现彼此之间本没有那么“想念”。证据是,同在一个群,同样是多年之后的“重逢”,但很多人并没有互加微信,就连嘘寒问暖都没有过。

   我们在通信技术并不发达的年月,关切过某些曾经熟悉的名字,打听过他们的命运。但技术的发达并没有增加问候的动力,这其实是世事冷淡真相的反映。

   有位老哥曾给我展示过微信有几千友的“盛况”:凌晨时分随便发条朋友圈,立马有几百点赞显现,一个头像就是一颗“星”。他得意莫名,我羡慕不已。他生病后,感受到了“人情”本质,删去几千友。他去世后,很多“铁哥们”,并未出现在送行的人群中。

   我们的真情越是稀缺,我们的热情越是泛滥——明明冷漠无情到可以对老同学、老同事、老战友的离世视而不见、假装不知、无动于衷,却总是可以在聚会的时候深情款款、热泪盈眶地表现同学、同事、战友的情深,这真让人难为情。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