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曾有记者问杨振宁教授:“中国为什么没有人得诺贝尔奖?”杨振宁教授说,坏就坏在一副对联上——“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有一次他回母校探望,看到校门口挂着这幅横幅,建议把它换下来,改为:“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
英雄所见略同。居里夫人也曾说过:“科学的探索与研究,其本身就含有至美,其本身带给人的愉快就是最好的报酬。”我国当代著名的生物学家饶毅在一次演讲时说:“我二十几岁就觉得科学这么漂亮,这么有趣,这么令人兴奋。我是很反对说要刻苦做科学的,你愿意做就做,你刻苦献身科学是啥意思?谁叫你献身?难倒科学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需要你献身?……我觉得花相当多的时间克服相当多的困难去做科学工作,这不叫刻苦。如果你觉得做科学很苦,只能说明你不适合做科学,科学也不需要你这种人。”
霍金在《我的简史》中提到,他在牛津求学期间,校园里流行着一种鄙视过分努力的风气——假如一个天赋不足的学生为了获得高学位而过分努力,就会被视为“灰人”。在牛津师生看来,试图凭借过度的努力来弥补天赋的不足,无异于浪费自己的生命。这样的人,即使将来从事了科学研究,也不会有大的作为,反而可能浪费科研资源。
笔者理解,杨振宁、居里夫人、饶毅等人的意思,并不是说学习和科研不需要刻苦努力,而是说,学习和科研带给人的快乐总体上要大于痛苦,而且,这种快乐就蕴含在学习和科研的过程之中,至于能否取得成功,并不很重要。许多时候,人们见学子或科研人员夜以继日地工作、学习,就以为学习或科研很苦,这其实是一种错觉:对于真正热爱并适合读书和科研的人来说,废寝忘食地工作、学习,只能算是“勤”,而不能算是“苦”,就如同游戏迷们夜以继日地玩游戏,非但不苦,而且很快乐。正是由于从中得到了莫大的快乐,他们才能够乐此不疲,坚持不懈。
那么,现实中,为什么有许多学生觉得学习很苦,或者苦远大于乐,二者不成比例呢?笔者分析,原因大致有三个。一是学习方法或教学方法不当,枯燥乏味,效率低下。二是课业负担太重,超过了学生的身心承受力。就好比吃饭,本来是一种享受,可是假如有人提供给你的饭菜是你食量的数倍,硬逼着你全吃下去,天天如此,最终,享乐就变成了苦难。当下,许多天赋高、原本很爱学习的“学霸”也有了厌学倾向,原因就在于此。三是智能类型与应试教育课程不符,或俗语所谓“不是读书的料”。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将人的基本智能分为八类,即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当下的应试教育,主要开发和考察的是前两种智能,即语言智能和逻辑数理智能,这两种智能弱的同学,学习起来自然很苦很难。
如何为“学海”打造快乐之“舟”呢?根据以上分析,我们不难找到答案:其一,减负、减负、再减负,将学业负担控制在學生身心承受力之内。其二,改进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其三,实施“普职分流”。如果学习负担适中,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也没有大的问题,有的学生还是觉得苦不堪言,那就说明,其智能类型不适合读普高和大学,即使凭借过度努力勉强考上了普高或大学,也难以学有所成,甚至可以说是浪费自己的生命和国家的教育资源。正确的选择,是在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之后,选择一所适合的技工学校,学一门实用技术。从国情来看,当下用人单位最需要的不是大学生或白领,而是各种技能型人才。而且,在许多行业,优秀技能型人才的收入一点儿也不亚于普通的大学毕业生。
童玲/图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