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别让期望误导了感知

时间:2023/11/9 作者: 杂文月刊 热度: 16740
胡建新

   人们在阅读文章或校对文字时都有这种体验:明明遇到错别字,却因为顺着词句而发现不了它。譬如,当看到“至高无”三个字时,马上会想到第四个字是“上”,即使这个字明明是“下”,也会以为是“上”而不知不觉地顺过去了。此种现象,学术界称之为“期望制约感知”。

   所谓“期望制约感知”,就是人们容易感知到自己期望发生的事情,不容易感知到自己不期望出现的东西,并且这种期望值越高,对客观事物的感知就越容易出现偏差。这里所说的“期望”,是指主观上认为应该发生的事情和狀况。在这种“期望”的制约(实则是误导)之下,纷繁复杂的客观事物往往被机械化认知和简单化处理了。偏见和成见也每每因此而生长。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凭借已有知识和经验对事物进行分析和判断,作出选择和决策。通常情况下,知识和经验越丰富,作出的判断和决策就越准确。但也不尽然。倘若在已有经验中掺杂了某些成见和偏见,就可能使认识发生明显偏差和错误。就像“疑邻盗斧”,由于主人抱着成见怀疑邻居偷斧,看人家的言行举止便越看越像盗贼。现实社会中也不乏此类现象:看到马路上摔倒躺着的老人,以为就是专门实施讹诈、诬赖的缺德者;看到衣着光鲜的人以为就是有钱人,穿着朴素的人就是穷人;穿着正统者就是正经人,穿着暴露者就是不正经的人;慈眉善目的就是好人,怒目圆睁的就是恶人;等等。都是基于某些客观事实和特殊现象形成的认知经验,这些经验又常常成为判断事物、选择行为的“期望”,进而制约对于常见事件和普遍现象的感知。实践证明,这种受制约的感知往往是错误的,至多也只能表明个例正确而不具有普遍意义。

   如果问题仅仅是普通人对于某些生活现象的感知受到“期望”制约倒也无碍大局,倘若领导者、管理者在社会治理和日常工作中也习惯于“期望制约感知”,那就值得警惕了。比如,有位基层领导在环境治理上下了一番功夫,自觉工作很有成绩,应该且必然会得到上级表扬和群众认可,可上级督导组经过检查和考察后发现了不少问题,群众也提出了许多批评意见。督导组一针见血地指出:你自以为做了一些工作就会得到上级和群众的表扬,可你的工作状况只是与你自己的期望有了某些吻合,实际上恰恰与上级要求和群众愿望还有很大差距——这种自以为是的“期望”,不仅会迷失自我,而且会妨害事业。再如,有的人自以为对老部下、老同事等熟人十分了解,于是对他们作出现实评价时,早被原有感知占领了“期望”,这种“期望”又误导了对他们的现实感知,结果评价常常不符合客观情况——这种相互交织的错误“期望”和感知,常常是识人用人有失客观公正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唯物主义认识论来看,“期望制约感知”是一种先入为主、想当然的经验主义。它在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时,不是从客观实际出发,而是从个人感情、主观愿望和狭隘经验出发,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去认识世界,最终导致主观和客观相割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无数事实表明,错误的经验必然会得出错误的感知,而正确的经验并不一定能得出正确的认识,因为客观情况总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即使是曾经正确管用的经验,时过境迁之后也会发生根本性错误。倘若脑子里装着成见、幻觉和不切实际的“期望”,更会使之成为认识客观世界的一大障碍。这就需要摒弃经验主义的羁绊和束缚,不让“期望”误导感知、扭曲事实、背离真理,真正做到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实践作为检验认知的唯一标准,从而准确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防止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和错误。

   据说,某家出版社有位资深专业校对,为避免“期望制约感知”,坚持从每本书、每篇文章的最后一个字倒着往前校对,结果创造了几十年校对“零差错”的奇迹。此山之石,亦可攻玉。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