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在张中行老人一本书名中有负暄二字的文集中,我知道了他老人家对眼下中国家庭四种形态的状绘,即所谓“可心,可过,可忍,不可忍”,并且,其中的可过、可忍者占大多数,而可心、不可忍者则比例较小。定义如此准确,表述又如此生动,张中行老人的这九个字,立刻被我铭记在心!
不过,今天重提这早就过目不忘的九个字,并且用来做一篇文章的标题,是因为好几次,有熟悉或不怎么熟悉的朋友对我说:“商老师,您在一个论坛上谈夫妻相处之道,说得真不错!”说起论坛,其实就是座谈会或者讨论会,如今冠以论坛之谓,是一种追逐时尚之风,倒也无可厚非,只是有不少还要加上高端二字,那就多少有点儿装腔作势了。我倒是常会接到参加论坛的邀请,是否出席,取决于对话题是否产生兴趣以及是否真的有话要说。什么时候参加过以夫妻相处之道为主题的论坛?记不起来了,加之在各种论坛上说话,大都是打个腹稿,偶尔写个提纲,过后便拉倒,对说过的话基本上没有完整、清晰的记忆,所以,听到别人夸奖固然高兴,却只能简单应对几句,无法深入交流。直到前几天,参加一个餐叙,去早了,一边浏览手机一边等人,忽然与一段文字相遇,其中记录了20多年前,我在西安市妇联组织的一个和谐家庭建设论坛上的发言,朋友们的表扬,应该就是针对我下面转录的这一通话吧——
西安市文联副主席商子雍认为:从个人权利的层面上来考量,夫妻和谐很重要。作为一个男人,或者作为一个女人在“灵”与“肉”两个层面都能够享受到你应该享受的幸福,夫妻关系的和谐就是高质量的。
夫妻和谐的关键,在婚前要达到真正的了解。最理想的恋爱婚姻状态,从一见钟情开始,慢慢发展到两情相悦,然后组成婚姻。
一旦构成家庭,第一强调的就是夫妻之间的平等。两个人在一起,老扬着脖子看对方太累,老低着头看对方也累,两人只有在平视交流中才能达到两情相悦的境界。
第二重要的是要懂得付出。为你爱的人去做事、出力应该是很快乐的,付出比获得更能让人感到快乐——岂止夫妻之间是如此!
再就是要学会包容。老婆(或老公)是自己挑的,况且,世上哪里去找十全十美的完人,所以,对方的缺点,只要不涉及大是大非,我们大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且,随着岁月流逝,您的另一半身上所谓的缺点,也许还会成为一种特点,这不是挺好吗?
作为一个男性,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开始,我们就在深爱着我们的母亲的呵护下,一天天长大,然后又在同样深爱着我們的妻子的关爱下,一天天变老。据科学研究,男性的平均寿命要比女性短(现实也正是如此),所以,大多数的男同胞,最后是在陪伴你走过许许多多春夏秋冬的老伴儿关爱目光中告别这个世界的。作为男性,对女性长存感恩之心,是天经地义的事。如果越来越多的男性能具有这样的觉悟,那在我们这个实际上依然是以男性文化为核心的社会,夫妻之间的和谐,就是一件完全能够做好的事。
转录完毕,把话头再转移到本文的题目上来。上个世纪80年代,张中行老人认为,中国的家庭,夫妻之间都感到可心的较少,已经达到不可忍、需要分道扬镳的也较少,大多数则是处于可过或可忍的状态;很多年前,我在一篇文章中,也曾调侃这两种搭伙过日子类型的家庭为“经济共同体”“生育合作社”,无疑,这不是那种让人神往的幸福家庭。好几十年过去了,离婚率明显提升的现实,是不是意味着在夫妻和谐、家庭稳定这件大事上,出现了某种更大的危机呢?我希望,离婚率的攀升,是可忍类家庭加速分化的结果——一部分这样的家庭通过夫妻双方的共同努力,提升为可过类、甚或可心类,这当然是好事;另一些这样的家庭,不再维系那种没有爱情的婚姻,双方友好分手去追求新的幸福,这尽管催升了离婚率,但同样也是好事!而在我看来,两个崇尚平等、愿意付出、知道感恩、懂得包容的好女人和好男人,组成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不是什么太难的事儿,关键在于俩人须向着可心这么一种境界,持之以恒地努力!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