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我与杂文结缘始于瞎蒙

时间:2023/11/9 作者: 杂文月刊 热度: 10286
伍里川

  我第一次和杂文“眉来眼去”,纯属意外。

  30多年前,我还在县城上高一,闲時喜欢去邮局买报刊。某天和同学进了邮局,第一次看到了《杂文报》。“杂”是繁体字,又草,我不认识,扫一眼报上内容,觉得奇奇怪怪的。为了在同学面前显摆连如此高深莫测的报纸都能看,就大大咧咧地喊营业员:给我来份“维文报”——“杂”的繁体字可不就像“维”嘛。我完全瞎蒙的水平镇住了同学,但镇不住营业员。她指正道:这叫“杂文报”。

  彼时读来略觉艰深吃力,但为了把显摆进行到底,就此坚持了下来,却根本没想到,20多年后,我居然成了《杂文报》的作者。

  十九岁从军之后,写新闻报道也写散文,总之写作就是工作。2000年的一天,一位工作与写作不沾边的中尉和我聊起,他在《杂文月刊》上过稿。

  作为一名“专业人士”,我觉得有义务把中尉镇住。所以我也邮寄了一篇去,结果石沉大海。心想,我还是别“惹”杂文为好——当时同样没想到,今天我成了《杂文月刊》的常客。

  几年后转业进了媒体做评论员,写了不少快意文章,也捅了不少“马蜂窝”。意外的是,某一年竟有十多篇时评被一家知名杂文类选刊转载,还有文章被编入中国杂文年度精选本。

  这也是杂文?我也能写杂文?

  简直是种下青萝卜,收获红萝卜的节奏啊——不是种子出了轨,而是种子并了轨。时评和杂文一度相爱相杀,一时还有“本版拒杂文”之说。但时评和杂文渐渐都有些落寞,尤其是“传统杂文”,在新媒体时代,单衣薄衫的,抱团取暖的欲望更强,也就不太记得那些年吵过的嘴。“杂文选”中多的是时评,也就不奇怪了。这和相声越来越像小品“闹腾”、小品越来越像相声“贫嘴”,大哥二哥早就和为贵了,是一个理儿。

  2008年,我正式“混进”江苏省杂文学会。谋生靠时评,自娱靠杂文,算是一个两边都沾了不少便宜的“两面派”。

  其实我自个儿心里清楚,我的杂文底子不厚,只是文青习气颇重,总想写得有文采些,便一头钻进了“杂文化时评”的草野中。加之我一向被人指说话“绕”,一两下讲不到重点,动嘴动笔随性散漫、“曲里拐弯”得多了,看上去不杂也“杂”了。总之,我像头家乡的笨牛冒冒失失闯进杂文地盘,纯属无心之“入”,抱歉得很。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