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三人行

时间:2023/11/9 作者: 杂文月刊 热度: 9635
柯季高等

  “汉文帝”应为“汉元帝”

  柯季高(安徽合肥)

  《匡衡是一面镜子》(《杂文月刊》2021年2月原创版)一文,先后写到:“公元前49年,汉宣帝刘询殁,其子刘奭继位,称汉文帝”,“公元前33年,汉文帝殁,汉成帝刘骜继位后,司隶校尉王尊以匡衡明知多占封地而不退還,犯有欺君之罪为由,向新皇帝举报”。

  该文两次写到的“汉文帝”实为“汉元帝”之误。汉文帝刘恒(公元前203年——公元前157年)是西汉第五位皇帝,文中讲述匡衡的故事主要发生在西汉第十一位皇帝“汉元帝”刘奭(公元前75年——公元前33年)和他的儿子“汉成帝”刘骜(公元前51年——公元前7年)时代。

  “汉文帝”与“汉元帝”两者之间隔了西汉5位皇帝、100多年。可能是“文” “元”字形相近所形成的笔误。

  《杂文月刊》亮点多

  彭友茂 (山东临沂)

  《杂文月刊》是我喜爱的刊物之一。每当新的一期杂志到来,我总是放下手中的事,先睹为快,并尽量在短时间内一篇不落地读完,生怕不读哪一篇,就让我与里边的好东西失之交臂。当然,每一期里的文章,质量有高下之分;而质量上乘的文章,哪怕是文章中的一个段落,一句表述,甚至一个词的吟安,出新出彩,也会让我暗暗称赞。就说正月大年初七我收到的“2上”这期吧,读之,我的“兴奋点”着实不少。

  李志远的《令人忐忑的文学群》说出了一直以来我想说又没好意思说出来的话。文中说:“在群里……更多的,则是个人作品的晾晒。有的人,一篇文章,一天之内,在这个群连发数次,还分别发到其他各个群里。”老朽我参加的群不多,对一篇文章,一天之内,在同一个群连发数次的现象倒没见过,但同一个人的同一篇文章(或与文章有关的信息,比如获某奖),在同一个时间里,在同质的几个群里,一并晾晒的并不少见。我一直不理解:有必要这样做吗?上世纪,伟大领袖教导我们说,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只给少数人讲不行,要使广大群众都知道。我猜想,对自家的作品有着浓稠晾晒情结的同志,显然是觉得自己的作品“只给少数人讲不行,要使广大群众都知道”。只是,广大群友喜欢不喜欢,是否起腻,晾晒者未必知道。依我看,微信诚可贵,晾晒非不行;频率不宜高,范围当自控。

  另外,好多文章中的亮点,让我羡慕不已。乔贝《尊重“小人物”》里醒世:“别打了个滴滴拼车,就以为有了专职司机;别过着普普通通的生活,就没来由地把自己定位成人上人;别一边鄙视着某一个职业,还理所当然地享受着这个职业带来的便利。” 这“三别”,对那些明明只有半桶水却偏要淌得很的主儿,不啻当头棒喝。冯磊的《像个文人》和鸣弓的《富贵之后》,均蕴含着挺拔的识见、丰富的文史知识和不俗的文字功夫,这样的文章,仅读一遍了事,都对不起作者和编辑。商子雍老先生,为文老成持重,又似信手拈来漫不经心,本期刊发的他那篇《亭长·厅长·处长》,单是文中对《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单音词“亭”释义的补充和完善,就足以显示出其大家风范。卢汴生的《武大郎的胆子》从人们熟悉的历史故事中,用一双慧眼,发现了美,也揭示出丑,文末“靠山像把双刃剑,它可以为你遮风挡雨,也可能让你无辜遭殃”的几句议论,画龙点睛,也恰似豹尾,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牢骚声里有民意

  刘曰建(北京)

  《牢骚有益论》(《杂文月刊》2021年1月原创版),出人意料且有新意。辞书载“牢骚”两个义项:烦闷不满的情绪,满腹牢骚;说抱怨的话,牢骚了半天。“牢”,甲骨文是屋内有牛;《说文·宀部》:“牢,闲养牛圈也。”牢有坚固、牢狱义;骚,从马,蚤声,蚤即跳蚤,困在牢中又被蚤叮咬,能不烦闷、抱怨?况且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又不“常思一二,不思八九”,便生牢骚。有人说现在是牢骚社会,几乎没人没牢骚,只是对象、场合不同而已。当官的嫌官小,经商的恨钱少,居庙堂之高畏不胜寒,处江湖之远感叹潦倒。贪官被抓发牢骚:“说我贪,哪个官不贪?”黑社会头目被抓发牢骚:“我们只是手段不同,与贪官、奸商差得远呢。”啃老男对父母牢骚:“没有一百万,你们生我出来干嘛!不是害我吗!”于是乎,如今处处有牢骚,天下谁人不牢骚。《三国演义》的“豹尾”竟是:“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

  牢骚还有另一面:反映民意。当年“三讲”,有的地方走形式,群众说,“轰轰烈烈搞三讲,认认真真走过场。问题出在前三排,根子就在主席台”,深刻!餐桌上的腐败盛行,群众说,“酒杯一端,政策放宽;筷子一提,可以可以”,尖锐!读《党史文汇》“毛泽东倡导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文章,说,1941年的一天,参加会议的延川县代县长李彩云被雷击身亡。当天固临县一农民的毛驴被雷劈死了,他当街大骂:“这瞎了眼的老天爷,为甚不让雷公劈死毛泽东,偏要打死李县长、打死我的毛驴!”他被当地干部抓起来,送中央保卫部门处理。毛泽东说:“骂人又不犯法,骂人也是提意见的一种方式嘛!老乡这样骂我,说明我们工作中存在错误和问题,需要查清改正。”他当即指示放掉骂他的农民,并查清是当地征粮太重了,农民有怨气。毛泽东襟怀坦荡,指示区政府要认真调查研究征粮问题,该免的要免,该减的要减,决不能不管老百姓的死活。对待老百姓的批评和牢骚,有此心胸,还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

  切勿“因小失大”

  张良汉(安徽马鞍山)

  读徐德瑞先生《匡衡是一面镜子》(《杂文月刊》2021年2月原创版)一文后,深有感触,看着看着不禁拍案叫绝,该文好就好在针对时弊上。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个道理人人都懂,但现实生活中,“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事是常见的。有些人贪图小利,而因小失大;一些党员干部因“不拘小节”,最终走上违纪犯罪的道路。其实,“小节”是一面镜子,反映的是人品,是做人底线。自认为收几件土特产不犯法,带着侥幸的心理,逐渐放松了警惕,但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最终将走上贪腐的不归路。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要在思想深处筑牢拒腐防线,守住底线,勿踩红线,关紧贪欲的阀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越轨、不越界,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让廉洁从政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守好“第一次”,谨防“不拘小节”酿成大错。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