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假话的特色

时间:2023/11/9 作者: 杂文月刊 热度: 14636
许家祥

  

  心理学研究表明,说假话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会不经意的产生。有调查显示,人平均每天都会说一到二次假话(有善意的也有恶意的)。换句话说,这和每天刷牙的次数几乎一致。

  此调查是否准确,不好说,说不好,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假话“会不经意的产生”,我们每天都可能听到假话。假话多了,难以识别,老实人常被假话忽悠。

  好在有矛就有盾,再高明的假话也有识别办法。有人认为,说假话者的肢体语言比较僵硬,会不自然地用手摸鼻子、耳朵等;有人认为,说假话者音量常常忽然改变,眼神躲闪,脸红或者表现漠然;还有人认为,说假话者有面相特征,如眼突、鼻歪、上下唇不合、牙齿疏漏等……

  我试着用这些办法去分辨假话,但“傻傻分不清”,一些高人说假话时肢体不僵硬,眼神不躲闪,面相也不难看,有的甚至五官端正,一表人才。他们说假话时镇定自若,脸不变色心不跳,满嘴跑火车,跑得还很顺畅,前前后后梳理得清清楚楚,不怕你不信。

  如何破解分辨假话的難题?经认真分析、比较、研究,我终于发现了假话的特色——凡报喜不报忧的话多是假话。

  比如年终总结,如果全是成绩和优点,没有任何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那十有八九是假话;只讲“过五关斩六将”,不讲“走麦城”,那十有八九是假话。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一个人、一个单位或是一个地方不可能十全十美,而是有优点也有缺点,有成绩也有问题。如果只报喜不报忧,甚至把问题说成成绩,时间长了肯定穿帮,“诚信危机”便不可避免。

  二战期间,德国有一家人收到柏林海军部来电,告知他们的儿子沃纳已“壮烈捐躯”,悲伤的父母决定在家中举行守灵仪式。仪式将举行的前一天,沃纳父母偷听了英国广播公司在德语新闻中广播的被俘德军名单,其中就有沃纳。他们害怕因偷听敌台坐牢,便假戏真做,照常举办守灵仪式。前来的亲友们以各种语言暗示沃纳没有死,原来亲友们也偷听了敌台。

  为何英国广播公司能赢得敌国人民的信任?关键在于其广播不像德国广播只报喜不报忧,而是实事求是。在战争的头两年,对英国人来说,几乎全是坏消息,英国广播从不遮掩、粉饰它们,因而赢得了听众的信任,就连德国民众也相信“英国广播公司讲的都是真话”。(摘自《现代青年》)

  这就是真实的魅力!真实不仅能赢得本国人民的信任,也能赢得敌国人民的信任。

  真实中有喜有忧,只报喜不报忧便是——假。假的东西“可以在某些时候欺骗所有的人,也可以在所有的时候欺骗某些人,但不可能在所有的时候欺骗所有的人”。报喜不报忧不是正能量,而是精神鸦片。二战中的德国就是在连篇累牍的“捷报频传”中走向了失败,英国则在媒体的报忧声中迎来了胜利。

  时间,会留下最真的人,留下最真的话。而假话,不管它多么动听,终将被历史长河冲刷得干干净净,说假话的大师也终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遗臭万年。

  郑辛遥/图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