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任性,淘气,我行我素,让人恼火。可孩子不都“熊”呀。你看,一群孩子在游乐场玩,一个家长向自己孩子一勾手:“时间到了,该回家了!”孩子虽有不舍,还是乖乖地离开。而另两个孩子就“熊”了,大呼小叫也听不见,上前去拉,却坐在地上撒大泼。
几个朋友讨论多次形成共识:“第一任教师”——孩子的父母要担好教子第一责。家庭要讲爱,可对稚嫩的孩子管教不能缺失,不能把“人性”宠成“熊性”,惯成“十指不沾阳春雪”的小公主、“油瓶倒了也不扶”的小少爷。“养不教,父之过”。所以趁着教育的黄金期,在孩子一张白纸的心中播下规则的种子,让他们有所体悟,形成自然。文明需要规范,道德形成于规范,缺少规范的孩子长大很难有成就。国有国法,家有家规,首先要立规矩,然后家长做出样子,执行不能讨价还价。这么说来,以下两三条似乎是管好熊孩子窍门,供参考。
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6岁的小牛把妈妈的叮嘱当成耳旁风,玩时,塑料桶的水洒满地板,两脚踏上去水花四溅,又一屁股坐上去,兴奋极了。妈妈火了:“提前告诉你,你不听——把地擦了,把衣服自己洗了!”孩子却说“不”!妈妈二话没说,把他关进小屋反省,小牛嚎哭不止,妈妈不理,奶奶要劝也被制止,十多分钟后才不哭,大声说:“妈妈,我错了!”妈妈打开门问:“那该怎么办?”小牛抹着泪花,拿起比他高的拖把擦地,然后脱下湿裤子笨手笨脚地去洗……
让孩子懂得说话算数。朋友讲了美国同学的一个故事:午饭时大卫居然把饭撒得到处都是,爸爸说:“看来你是不饿,今天的饭不能吃了!”大卫满不在乎地说:“没问题!”晚饭,大卫看着香喷喷的饭菜兴高采烈,爸爸毅然拿走了他的餐具:“记住,你说的今天不吃饭‘没问题!”大卫央求,爸爸故意吃得狼吞虎咽:“说活要算数!”大卫咽着口水,啼淚可怜:“好饿,能不能吃一点点?”爸爸坚决地摇摇头……从此再没发现大卫糟蹋粮食。
家长不能什么都替代。小群理直气壮地跟妈妈说:“我不想上学了,捡瓶子也能养活自己!”妈妈很淡定:“好,我去给你请三天假。”小群兴致勃勃出了门,捡了半天才换来两块钱,买了一瓶矿泉水,可肚子还咕咕叫。直到天黑,终于捡够买一个馒头的钱,狼吞虎咽地吃了。第二天,小群说:“要不我上学去吧?”妈妈说:“不行,你不是说捡瓶子养活自己吗?”“捡就捡!”他满脸倔强,继续。三天下来,小群几乎央求:“妈妈,我想上学去!”“你决定了?”他使劲点点头:“我一定好好学习!”无须替代,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吧,小群步履矫健地上学去了,现在的书包比3天前多了责任的重量。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