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朋友喜欢收藏花卉主题的国画,精心搜寻的众多墨宝中,既有端庄醇厚的富贵牡丹,也有淡泊明智的傲骨菊花,还有凌寒独自开的铮铮腊梅。每次去他的书房,都能感受到美不胜收,令人陶醉的气息。
有一次,我去他家串门,恰巧看到他刚刚收得的一幅兰花图,那修长的叶子像长长的水袖随风摇曳,小小的花朵似乎让人透着纸张也能闻到淡雅的君子香。“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这幅透着灵气的兰花图吸引了我的注意,让我不禁想起了一个关于兰花的小故事。
那是在南宋末年年间,有个画家叫郑思肖,他兰花画得很好,典雅高洁、颇富神韵,深得人们的喜爱。过了几年,南宋灭亡,他向众人展出墨兰时,人们惊奇地发现,每一幅都是只有花,而无根。众人不解此意,画家悲观地说:“家园破碎,兰花又如何着土!”
作為一个专长于写实的画家,郑思肖情愿打破自己完美的画风,也要将一腔爱国的惆怅寄托到那不合常理的露骨兰花中,飘摇的兰花、消失的根基,勾起人们无限的伤痛与惋惜,也使得郑思肖的兰花终成为流芳后世的佳作。
趁着朋友整理画卷,我把这个小故事告诉了他。静默良久,他释然地说:植物不能无土,寻常太平盛世,我们的工作、生活恐怕就是我们自己的土。
确实,勤勉、执着、接地气、尊重自己的生活就是送给自己一片沃土,每一个认真生活的人,每一个扎扎实实努力的人,都将长成郁郁含香的幽兰。
草木含情,兰花义深,画笔下的历史,讲也讲不完。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