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老”在最近又成为了热词。这一次,它的前面加上了“精神”的定语。
“不是只有经济上的依赖才叫啃老,还有一种是精神上的啃老。”南京老龄委的一位工作人员近期表示,现在啃老已经不只表现在经济上,有的子女本身经济条件很好,但是整天将“我好忙呀”“我的压力好大啊”挂在嘴边,带着孩子来父母家吃现成饭,把孩子丢给老人,自己享清闲。
哪些人容易与“精神啃老”挂上钩呢?据笔者观察,“精神啃老”者一般自身的经济条件比较好,不但不会在经济上依赖老人,还会经常为父母购买生活用品;他们也不会对老人冷言冷语、爱答不理、漠不关心,甚至还会主动跟父母倒苦水、发牢骚,以至于给父母带来精神负担。
与评价一般意义上的“啃老”不同,老人认为这是“说不出口的痛”,年轻人却认为这是“不能认的账”。那么,为什么两代人在“精神啃老”的问题上会存在认识上的差异呢?是因为80后、90后的“襁褓青年”真的不懂事、长不大,还是意见分歧的背后折射出了代际认知与预期的差异?
在中国,人们对于“啃老”的概念界定含混、分类复杂,讨论也往往充满争议。尽管“啃老”受到诸多的批评,它让家庭内部的结构与关系充满了张力和矛盾,但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父母心甘情愿地被“啃老”。长期以来,中国社会对“啃老”的宽容度也比较高。因为在中国父母与成年子女之间,历来有比较紧密的互助和互惠传统,代际之间的适度依赖常常被视为幸福家庭的特征之一,甚至有些所谓的“啃老”是两代人理性共谋的结果。而在这种代际关系的构建过程中,对情感以及亲代对代际责任伦理的重视通常起到非常关键性的作用。
也有人对“精神啃老”提出批评,某种程度上而言,批评的声音代表的是代际关系预期的变化。现代性的影响不仅影响了子代也影响着亲代。现代父母的观念已经不再传统,很多人不再把含饴弄孙当作他们理想晚年生活的一部分,他们也受到了“自我中心式个人主义”的影响,不再愿意承担无限的家庭责任,不再愿意让自己的一生都被儿女套牢。现代父母的自我权利意识在增长,他们重视自我的生活质量,他们希望有自己的空间、自己的生活,希望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去圆自己的梦、去享受属于自己的夕阳红。他们也知道子女在外打拼的不易,所以“对责任的无可逃避”和“不得已”让老人们有了“说不出口的痛”。
受到批评的年轻人的“不认账”则不容忽视。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批评子女对父母有很深的工具性依赖,可情感上却亲近不起来。那些乐于和父母分享自己工作与生活中烦恼的年轻人,也许他们的“吐槽”过了界而自己却浑然不觉,他们没有想到心情的分享、撒娇式的抱怨、让渡一定自我权利努力构建的家庭亲密关系已成为父母的负担,初衷很好但结果有偏,或许这并不是他们预期的结果。
不管子代是否愿意,亲代对“精神啃老”的不满都要给予重视。最优的方案是:社会服务的总体水平不断提高,让社会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以满足不同群体的差异化需求。但社会化服务水平的提高总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在过渡时期,希望父母可以给成长中的子女们多一些包容、理解和适当的指导,也希望子女们不要用情感“捆绑”父母,多关注父母的精神需求与身心健康。毕竟,家庭有爱才是港湾,代际责任伦理的落实需要亲代和子代共同的努力。
当然,笔者也有些困惑:经济上、精神上都独立,子女与父母相敬如宾,真的就很好吗?这样理想的和谐家庭,在现实中存在吗?“精神啃老”需要理性对待。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