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提炼”兴趣

时间:2023/11/9 作者: 杂文月刊 热度: 11800
游宇明

  有人表扬一个人,总喜欢说某某“兴趣广泛”,而那个被表扬的某某,多半会做谦虚状:“哪里,哪里,您才真是兴趣广泛呢!”结果宾主皆欢。

  仅仅作为玩乐或日常生活的点缀,兴趣自然是可以广泛的,至少可以使人在业余时间不再无聊。如果想在兴趣的基础上做成一份事业,我们就必须对它有所“提炼”。

  人的一生是短暂的,除了吃饭、睡覺、必要的休息,能够用于工作和爱好的时间并不多。将时间集中于一两件自己特别感兴趣的事上,你可能做出不俗的成绩。如果兴趣太分散,每件事情上用功都不充分,一个人很可能一事无成。

  那些优秀的人物非常懂得这个道理。鲁迅年轻时也喜欢过不少东西,比如篆刻、看戏、习武,但他在这些方面所花时间有限,一生最喜欢、用力最勤的是写作。据肖红回忆,每天晚上当客人离去、家人熟睡,就是鲁迅的读书、写作时间,时间长达七八个小时。华罗庚有文学才华,闲暇时喜欢写诗,但他写诗纯属玩玩,一不求发表、出版,二不求鲜花、掌声,他的主要精力始终放在数学研究上,也正是科学上的成就使他名满天下。袁隆平也有自己的爱好,比如游泳、拉小提琴,但他也只是业余时玩玩,他真正耗费了毕生心血的还是杂交水稻研究,这项研究,为中国以只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做了大贡献。

  “提炼”兴趣还可以让人养成某种富有特色的思维方式。同样到一个好看好玩的地方,一般人看了也就看了,玩了也就玩了,不会再留下什么,但作家会写出散文、诗歌,画家会创作出漂亮的美术作品,书法家会从溪水、树木、石头里感悟到某种极富特色的线条,科学家可能发现某种特殊的土壤、岩层……他们之所以具有常人不及的本领,是因为他们长期专注于一种兴趣,这种兴趣一遇合适的环境就会变成灵感。

  像生活中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世间也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人与人的区别首先在于先天的资质。有的人忠厚、纯朴、做事很有条理,但他缺少想象力,那么,他去钓鱼、习武,一点问题也没有,如果选择做作家、画家,很可能白白浪费了时间。有的人脑子里整天天马行空,选择下象棋、田径什么的,很可能耐不住性子,也不会有什么成就,但做演员、导演,说不定却是大才。根据天资“提炼”兴趣,这兴趣才会变成生命的快乐,而非负担。

  人面临的客观条件也各各有别,有人工作轻松,写作、画画都拿得出时间,爱好大可尽其自由;有人工作忙碌,每天回到家就想睡觉,这个时候,就应该选那些不怎么耗时间的爱好,比如弄花草、玩自拍。如果选错了目标,兴趣是“提炼”了,但兴趣对你的意义却无形中大打折扣。

  “提炼”兴趣,说到底,其实就是给生命立一个整体的框架、架几根承重的大梁。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