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义之心不可无
□王兆贵
有一位性情文静、气质儒雅的朋友对我说,他年轻时特喜欢武侠书籍,还有着强烈的侠客情结。见我不解,他就讲述了他的一些人生遭遇和想法。他小时候,父亲就离开人世,孤儿寡母的家庭生活艰辛不说,还时常受别人的冷眼和慢待。这让他在自卑的同时,萌生出打抱不平的强烈念头。每当看到老实人被欺侮,他就想,如果我像书中大侠一样会一等一的功夫,一定要修理那些恃强凌弱的无赖。长大后,每当看到危害社会公平的现象,他就想,假如自己有一定能力,一定要惩恶扬善,伸张正义。这种情结一直伴随他走过不惑之年。
我也看过一些金庸等人的武侠小说,但对侠客情结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并没有太多的关注和理会。当我回顾并梳理自己年轻时的心态,并对人生进行一番现实的观照时发现:侠客情结多半产生于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中,他们在内心底处,非常向往改变命运,找回做人的尊严。他们骨子里想打抱不平,但却没有权势和本钱,于是就梦想成为一名行侠仗义的好汉;好汉做不成,就只好把侠肝义胆埋藏在心里。
中国人的这种侠客情结源远流长,由正史、野史及民间传闻所演绎的侠义故事和树立起的侠客形象深入人心,并形成了一种富有传奇色彩的“任侠文化”。这种文化映射出来的,是爱憎分明的价值取向和扶弱助困的人文生态。即便在现代社会里,这种情结仍潜于许多人心中。它表现为对不平现象的憎恶,对正义力量的期待,对侠义人格的赞许。
事实上,侠客情结反映的是一个人的善恶观念——只要不走火入魔,不走极端,未必不是好事。在那些急公好义、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人身上,体现出的正是以天下为己任的任侠精神。侠义心肠若能上升到为国为民的层面,成为“侠之大者”,便可化为维护社会正义的正能量。这样的人多了,力量大了,老鼠过街时就能人人喊打,豺狼当道时就能群起而攻之,那些为非作歹的极端分子就会有所忌惮。正如鲍鹏山先生所言,检验一个民族有没有“生气”(生命力、活力),就是看这个民族还有多少人在“生气”(气愤、愤怒):对邪恶、对不公、对不平,如果还有很多人在生气,这个民族就有生气;如果对邪恶、对不公、对不平,已经没有多少人生气了,那这个民族就没有生气了。能生气的人,是有生气的人;能生气的民族,是有生气的民族。
摘自《今晚报》2017年7月13日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