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法律缺席暴力萌生

时间:2023/11/9 作者: 杂文月刊 热度: 11664
东方梦醒

  书看累了,打开电视调节精神,闯入眼帘的是《新水浒·鲁提辖醉打镇关西》,瞬间回到儿时读《水浒传》的感觉:痛快!那猛拳是强者为受欺凌的弱者庶民朝邪恶势力发出的。在官方(法律)无法(实质不愿)为百姓申冤时,暴力出来主持正义了。这是《水浒传》最抓人的核心魅力。加上小说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的人物形象,被公认为中国文学的经典。

  经典了许多许多年,有人不满意了,说这部小说“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替天行道”只是不彻底的革命,终究失败了。这指责真当苛求。宋江他们那会儿,马克思的爷爷的爷爷尚未诞生,梁山好汉们不可能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作指导,进行坚决的阶级斗争,彻底推翻封建王朝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他们只能对直接侵犯百姓生命财产的官员、恶霸以暴制暴。再说,即使杀掉了皇帝也只能是“取而代之”的“造反”而已,谈不上“革命”二字。充其量不过是“打天下,坐天下”换汤不换药的改朝换代罢了!

  后来阶级斗争论不时髦了,来了人权、人道主义(把它从“资产阶级”手里拿回来了),讲对话,讲和平,讲发展,反对暴力。这当然对,非常对。可拿这个来针对《水浒传》说事,就值得商榷了。持此论者指责《水浒传》宣扬暴力,全书充满血腥,是极其有害的,特别对青少年具有负面影响,要把《鲁提辖醉打镇关西》从教科书中剔除,云云。我忖,这又是另一种站着说话不腰痛的自说自话。宋江们那会儿没地方可以领取选票去投票罢免哪个贪官,更无可能让宋朝全民公投要不要皇帝老儿。梁山好汉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拳头和刀剑以暴制暴。恰似本文标题所示:法律缺席,暴力萌生。

  有个时期,纯粹出于消遣的目的,在下也喜看好莱坞的暴力动作片(许是缘于荷尔蒙之故)。但看多了,觉得都是些形式大于内容,或者说形式就是内容只让人满足官感刺激的东西,没有什么意义。尤其不赞同吴宇森导演的所谓暴力美学。但《水浒传》不同,大多暴力都有道德在支撑的(李逵们的那些滥杀无辜除外)。我曾以雷马克《凯旋门》为依据发表过随笔《复仇的快意》,是表达我的暴力观的,并认为复仇(绝大多数是以暴力完成的)也是文学的一个永恒主题。

  我们反对暴力,但受压迫者在无法得到法律保护之际,暴力反抗、以暴制暴必然产生。别说宋代中国,就是当今最重视法治的美国,由于歧视黑人之种族主义的根深蒂固,白人警察虐杀黑人公民的暴行频频发生,与之相抗,黑人袭警也在所难免。

  回过头来审视《水浒传》,以暴制暴(反贪官恶霸)在那个历史环境中必不可免,文学作品反映了当时的现实,无可厚非。硬要以今天的眼光来指责它“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或者“宣扬血腥暴力”都是不公正的!

  经典,并非都是十全十美的。你说,米切尔的《飘》思想立场很正确吗?你说,纳博科夫的《洛丽塔》老男人狎小女孩很道德吗?你说,《金瓶梅》中西门庆的生活方式值得赞扬吗?……但都不妨害它们成为世界公认的经典!

  我没有说《水浒传》动辄杀人(包括无辜遭殃的百姓)就是好,这确是这部小说的最大缺陷。但它塑造的人物各有面貌个性,叙述的情节场景引人入胜等等,就该一笔勾销啦?暴力,不比毒品或色情的传染力(因人的生理本能不易抵制),对青少年,你可以预先(或同时)做解释分析,指出其糟粕,我想是容易被理解并能够被欣然接受的吧。

  说到这里,不可避免地引出一个两难问题,一时恐也难以找到完美的答案。这就是:孩子,该不该让他们多少知道一点诸如暴力之类的社会阴暗面?什么年龄段给他吐露一点,还是让他们一直沉浸在光明美好的蜜糖里?王开岭一篇文章谈到,一位父亲总带着幼子绕道而行,为了避开狗肉馆,不让儿子闻到那残暴的血腥味,避免心灵受到伤害。恰似在下小时候,母亲从来不许我去看杀猪宰羊一样的道理。但社会充溢着阴暗。那么,在“光明蜜汁”中泡大的,一旦进入不那么干净的社会,他能安然不受伤害吗?医生朋友告诉我:最容易感染肺结核菌的人,是一直生活在空气纯净的山区突然进入城市的农民。新西兰奥塔戈大学研究人员也发表声明说,幼年时过少接触细菌、微生物会影响免疫系统发育,增加患过敏症的可能性。这不值得深思吗?!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